2016年8月12日 星期五

興建地鐵而幾乎拆光光的北京城樓


北京這個長期做為皇城的城市,最吸引人的應是它那以紫禁城為中心所劃設出的中軸線,然後一圈一圈地二環、三環、四環往外擴散的城市格局。這種中軸線的城市觀連結了過去與現在,連奧林匹克的場館水立方與鳥巢,也在往北延伸的中軸線上兩邊,天氣好時從景山上也能看見當時聖火的高塔。 

我在全城的汽車、電動車喇叭聲中行至一個高聳的德勝門。想想,除了完整保存的紫禁城故宮外,北京的內城外城那些城牆與城門如今安在?搭著地鐵二號線,一路上可以看到許許多多以城門命名的車站,東直門、安定門、西直門、阜成門、宣武門、前門、崇文門……。我想起了搭乘台北捷運,你也可以北門、西門、小南門這樣的繞,甚至轉車去東門。台北的這些老城門,除了西門已拆,北門保持原貌外,其餘的都在1966年時因為發展觀光的神奇理由,被蔣介石總統下令,由黃寶瑜建築師改造為中國宮殿式建築。北門因為阻礙了交通而遲早要拆,反而逃過一劫。那麼,北京城那些城樓的命運又是如何?
在大清帝國被推翻,民國建立之後,中國的戰亂其實從未停過。北京的這些城樓雖逐漸失修而傾頹,但仍在歷史的洪流中挺立,直到1950年代的大躍進時有了第一波的拆除,但真正幾乎全滅的時期,卻是在1965年開始的北京地鐵工程。

北京地鐵最初的路網規劃,就是一個直線的一號線由西往東,在復興門接環狀的二號線。這個二號線基本上就是沿著北京城的內城城牆繞一圈的設計,所以為了交通建設,所有一路經過的城樓無一倖免通通得拆。

經過這次的大毀滅,留下的是地鐵開工之際周恩來特別指示為了天安門廣場空間佈局而要留的正陽門(前門)城樓與箭樓,以及德勝門箭樓、東南角箭樓。

周恩來所指示特別留下的「正陽門」城樓與箭樓,位於北京城的中軸線上,其空間佈局自有其意義,但另外兩者的保留就意外的多了。
東南角箭樓之所以沒拆,是因為地鐵在過了崇文門後提早北轉要繞到北京火車站的前站處,因而獨獨避過了東南角的箭樓。


至於德勝門箭樓也因地鐵路線的偏移而保住,但在1979年時也曾差點被拆,後在陳情下才留住。
 北京城這樣因交通建設而一路拆城門的作法,與台北北門能保存原貌的歷史有著值得思考的相似。台北的北門,從為了交通而遲早要拆,變成唯一倖存原貌的唯一,也算是老天有眼。但回頭想想,當北京在1965年開始猛拆北京城樓、城牆蓋地鐵時,1966年的台北,也在蔣介石總統的下令下,將台北的東門、南門、小南門改建為中國北方宮殿式建築,而上面還鑲進了中國國民黨的黨徽,見證了那個黨國不分,黨徽國徽相通年代的荒謬。這樣對待老城樓的態度,大概就是「兩岸中國人一家親」,一以貫之的民族性吧。
 下圖為北京城僅存的一段明城牆遺址,目前已經整修。
 

0 意見:

  © Blogger template 'A Click Apart'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