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

演講:日本時代臺灣城市規畫的氣候條件分析

這週日(2010.4.25.)是中國地理學會2010年會暨論文發表會,我學生波提獅會發表一篇「日本時代臺灣城市規畫的氣候條件分析」。時間地點是:

會場一(台師大 誠102)時間:10:40

日本時代臺灣城市規畫的氣候條件分析
The Roles of Climatic Factors under the Urban Planning in Taiwan during the Japanese Period

摘 要
日本時代對於臺灣整體發展,是歷史上重要的轉捩點,並且影響深遠。對於臺灣今日各大城市形態而言,歷經不同時期的規畫,包含從早期「市區改正」至晚期「都 市計畫」。在二次大戰終戰時,這些城市的發展雖未完全落實整體的都市計畫,但亦已構築主要都市街道紋理的基本形貌。當時的臺灣總督府在規劃臺灣城市時,根 據早川透的規畫理論,將氣候條件納入考量;但在實際面上,城市規畫與氣候條件是否相關仍存在疑問。因此,本研究挑選數個具代表性的臺灣主要城市,包括:基 隆、臺北、臺中、臺南、高雄、花蓮港、臺東,透過當代的市區改正圖、都市計畫圖,與1944-1945年美軍所測繪的臺灣城市地圖,繪製當時城市規畫建成 的道路狀況,以還原當時的街道紋理。為了檢驗城市規畫實際面是否落實氣候條件的考量,本研究整理了上述七個城市所在之測候所氣象資料,以了解日本時代對於 氣候狀況的認識,從中釐清當時的城市規畫是否實踐原先考量的氣候條件。另外,本研究亦將當時和現今的規畫理念相比,佐以1979-2008年的長期平均氣 候狀況分析,探討日本時代城市規畫對於今日城市在氣候上的影響。

關鍵詞:日本時代、氣候、都市計畫、街道紋理、道路向量

前 言
日本時代對於臺灣整體發展,是歷史上重要的轉捩點,時至今日仍影響深遠。在城市形態方面,日本時代的街道紋理不同於清代自然街的形塑方式,是由臺灣總督府 土木課規劃而來的。規畫歷程包含了早期的「市區改正」及晚期的「都市計畫」,透過這些計畫構築了臺灣今日主要城市的基本街道紋理。由於當時的街道是由日本 人規畫,因而今日學者在解讀城市街道紋理會賦予殖民政治意味:在臺北市方面,施植民(2001)認為「代表臺灣殖民統治總本部的『城內』讓臺北向東發展, 逐漸脫離了與淡水河的關係,原本沿河形成的南北軸向的城市方位也運用公共建築物的配置加以調整,創造出具有政治意涵的朝東都市軸向」。然而,如果追溯當時 日本人對於都市計畫的想法,可發現都市計畫只處理市街內物的、有形的、外形的構成問題而已;不把思想、宗教、道德作為直接有關的問題來處理。都市生活由精 神面來改善並非都市計畫之目的(塚本一郎等,1937;引自黃世孟,1987)。因此,若不以「思想」的主觀觀點,解釋日本時代臺灣的街道軸向,而以城市 規畫的理論,是否有其科學客觀的考量存在?根據1932年6月8日《關於市區改正計畫之有關規定》中,對於「市區改正」計畫書的要求包含多項,其中有一項 為氣候條件,包含溫度、雨量、風等。此外,在1910年〈臺北市市區改正圖〉的左下角,可發現有「平均風向圖」,其觀測時間為1897年1月至1909年 12月,共13年。從規定紀錄與圖面資料皆可推測當時日本統治臺灣,在進行城市規畫時,考慮了氣候條件,然而這些城市規畫是否完全實踐?換言之,氣候條件 是否為塑造城市形態因素之一?如果是的話,有哪些氣候因子影響城市的街道紋理?在考慮的氣候因子中,又是因為需要解決哪些問題所設想的理念?經過時代變遷 下,當時規畫理論所考量的氣候條件,是否適用於今日的臺灣?因而,為了釐清上述問題,本研究欲達成的目的如下:
1.分析日本時代城市規畫的街道紋理與氣候條件之相關。
2.分析日本時代城市規畫所考量的氣候因子。
3.探討日本時代城市規畫的氣候考量對於今日城市的影響。

2 意見:

Unknown 2010年4月23日 下午6:51  

波堤獅耶!!

那請問老師明天參加研討會有送波堤嗎?

還是說報告人會穿波堤獅裝上台?

H君 2010年4月23日 晚上9:11  

你自己去問波提獅,或者歡迎到場參觀。但你不能來!哈哈

  © Blogger template 'A Click Apart'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