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公航空唯一的B757
在馬公航空不算長的歷史中,曾經引進的一架波音七五七客機,可以說是該公司機隊史上很特殊的「存在」。馬公航空在對未來經營國際線定期班機的考量下,在1993年底像民航局表示將自美租進一架波音七五七客機,每月租金約二十九萬美元,但因該航空公司預估當時的高雄佬沃包機航線載客不錯,若以可搭載218人的波音七五七來飛,應仍有賺。
馬公航空的這個計畫,卻在1994年1月飛機抵台時開始鬧出一些「問題」。該月13日,馬公航空租進的這架N127MA波音七五七客機,機身雖然近似全白,但卻在垂直尾翼上有馬公航空標誌,並寫有「Makung International」字樣,取代原本的「Makung Airlines」。而鬧出新聞的點,是這架飛機原本是以「空機運渡」名義,由香港經高雄飛往馬尼拉,但民航局發現這架飛機除了原本核准的機上七名組員外,還有七名「乘客」,包含馬公航空公司董事長陳文武與該公司主管,認為這架飛機的載客行為與原本申請的「空機運渡」不符合,似乎馬公航空打算在民航局尚為核可下就逕自租進這架波音七五七客機來載客。而更神奇的事情是,這架本來以「空機運渡」方式抵達高雄的飛機,是要續飛往馬尼拉的,但是此機一到高雄後竟然就不繼續飛而賴在小港機場。
馬公航空引進這架飛機的「動機」在當時遭到很多的討論,因為此機係租賃而來,並且擺明了要掛美國籍的N字頭,想以先斬後奏方式,省掉向交通部申請適航許可及引進新機的手續。而搶先引進這架飛機的目的,也無非是希望民航局在該年年中若核可馬公經營國際線定期航線後,會因有客機的既存事實而立刻分配國際定期航線給馬公。雖然背後有這麼多的計算,但民航局認為馬公航空違規租用客機並逾期停留小港機場,乃下令這架飛機「限期離境」。
民航局在1994年1月16日就已經要求馬公航空這架飛機得儘速離境,但馬公卻拖到1月27日下午三點多才把飛機飛離。雖然民航局想要對馬公航空的違規租機開罰,但「翻遍法令」卻「無法可罰」,只好要求馬公繳交小港機場停駐期間的一些所需費用。
儘管這架飛機的租用引進引起波折,暫避菲律賓時馬公航空還是依照慣例向民航局申請租機,並獲得核准,於1994年3月正式入籍馬公,但掛的仍為美國籍的N127MA。由於馬公航空這一架飛機並非掛我國籍的B字頭,因此只能飛國際線,馬公航空乃在該年4月6日起,將這家飛機用在高雄往返菲律賓佬沃的包機航線。
1995年的1月,長榮航空開始接觸馬公航空的消息傳開,並且開始購入股權逐步介入馬公的經營。到了該年的3月到4月間,長榮集團所掌控的馬公航空股份已經越來越多,4月15日時馬公航空召開臨時董事會,通過總經理一職由長榮指派的林志鴻擔任,正式掌控馬公航空的經營權。
1995年9月7日,民航局核准馬公航空這架掛N字頭的波音七五七客機,改為國籍航機的編號B-17501,並可以加入當時打得火熱的北高航線市場。而此時也才傳出,原來馬公這一架當年用來專飛高雄往返菲律賓的租用飛機,在租進的兩年期間讓馬公航空虧損達2億元,而馬公航空的累計虧損在當時約7億元!
1996年3月1日起,馬公航空正式變更為立榮航空。馬公航空的所有BAe146與唯一一架租來的波音七五七機隊,均在1996年3月12日轉入籍立榮航空。不過,因為立榮考量波音七五七與其既有機隊與未來將使用的MD-90不同,乃在租約到期後退租,於1996年10月離開臺灣。
馬公的這架波音七五七客機,是臺灣民航業界中,最早引進的該型機,比遠航還要早。不過,這架少數派飛機在台灣的故事,卻也連同馬公航空的消失而永遠變成歷史。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