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7日 星期二

鐵博折疊門冷氣客車的預防性典藏

 今年(2022年)中台鐵的復興號特快車退役後,僅存的折疊門復興號客車又在南迴線多運用了大半年,終於在今日(2022.12.27.)跑完最後的區間車後,結束正班車的定期運用走入歷史。雖然這是復興號客車的最後一日,卻也標誌著台鐵折疊門舊式客車的最末日。在新車不斷引進的大環境下,這一天終於來到。


對於折疊門舊式冷氣客車的運用,其實是早該退役了,但因為很多的因素讓這批車又多活了好幾年。不過,在可預見這些車遲早要被淘汰下,我擔任鐵博籌備處主任後,立刻開啟了預防性典藏的計畫,雖然在空間有限的考量下,不可能每一型都保留一輛,而且因緣不足也不容許我們想要留什麼車就留什麼車,因此在盡了最大的努力後,至少這些莒光號、復興號、前觀光號的折疊門舊式冷氣客車,在鐵博都有一些代表性的典藏可以訴說這些歷史。而這些車,在折疊門復興號客車走入歷史的今天看來,這個三年多前開始的保存努力,確實是值得的。


2019年底鐵博一開始的預防性典藏計畫,在考量是否仍有現役車與是否有立即除役危機時,參酌了其各自代表的時代意義後,就先挑選了首批日本原裝莒光號客車SP32865號來復原成藍白啞鈴形外觀保存。該車屬SP32850型,係台鐵以世銀第二期貸款向日本整車購入,由日本車輛與日立製作所共同得標承製,於1970年春節輸運時首航,開啟台鐵豪華旅客列車的新時代。

 



在這輛車復原的同時,另一輛被搶救下來的是SP32773號餐改車。這輛車的前身DC32751號,是1960年由日本車輛設計製造的原裝觀光號餐車的其中一輛,抵台時的外觀與其餘觀光號客車一樣,都是藍底白條紋的樣貌。其內部設計有一個形狀特殊的中華風月洞門拱圈,用來隔開餐室與廚房,相當地特別。 DC32751號於1961年6月18日起,與其餘的座席客車一起,以觀光號之名投入台灣鐵路的客運行列。這輛車,從藍白色觀光號餐車的誕生,到改成紅啞鈴色,再剝皮大改造為橘色莒光號餐車,接著又改成藍橘速簡餐車,最後在1989.11.30.結束了餐車的使命,隔年被改造為SP32773餐改車繼續當莒光號座席客車使用。

 



因為這輛車有著台灣鐵路餐車歷史發展上非常重要的角色,即使車體已經多次改造而非原貌,但車籍的變更還是有著非常重要的傳承意義。鐵道博物館在將這輛車納入典藏之後,依照未來的營運需求,再度將這輛車改造回餐車,並在鐵博內以它當年誕生時的DC32751車號重生,讓未來來博物館參觀的民眾,能夠體驗鐵路餐車的浪漫。
 
 


除了這兩輛莒光號客車外,鐵博另外接收了因為貢寮意外而提前退役的初代國產唐榮製莒光號SP32616號,以及原本要送去潮州的SP20035號復興號客車。SP32616號是首批國產莒光號SP32600型的其中一輛,鐵博是以後期橘色外觀展現,除了訴說電氣化後莒光號改色的歷史,當然另一個目的也是想要與初代復興號雙白線塗裝保存車連掛,一起呈現莒光號附掛冷氣對號,以及「莒興號」的那段歷史。
 
 


由於意外納入館藏的SP20035號復興號客車其實一開始並沒有在鐵博典藏的車單中,是後來在確定沒有要送去潮州後,鐵博才接手後續的處理,因此鐵博接手時,內部已經依照台鐵使用現況修復完了,折疊門、窗戶膠條、廁所窗、風擋這些在現況上都已經是既成事實沒辦法再更動(高廠已經沒有人力支援了),因此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表面再處理,並且塗裝上考證過的顏色,作為展示上的特色。以有限的資源,來滿足最大程度的展示需求,總比開了一大堆的菜單跟清單,最後是什麼都做不了,什麼都留不住要好啊!所以,這輛車最後會以一種特殊的雙色樣貌保存,同時訴說台鐵電氣化後採購的 200 輛高速客車(含莒光號 10000 系與復興號20000 系)的故事。
 


鐵博的傳統折疊門(先轉再推、先轉再拉)舊式冷氣客車保存計畫的最後考量車種,其實就是10200系的車輛(FPK10200、FPK11200、FPK11300)了。這批車在折疊門客車的演進上有劃時代的保存意義,特別是在車頂冷氣折疊門復興號都已經改造成10500或者再改成鳴日號的客車情況下,再加上鐵博空間有限不可能全收的考量,有著「打情罵俏室」的FPK11200成為了鐵博保存莒光號客車重要的一塊拼圖。之所以選擇這款車,是因為鐵博的保存車中還缺少有播音室的座席客車,因此只好犧牲全車客座的純客車FPK10200。2022年的7月,鐵博鄭主任、相關車輛同仁跟我曾特地到七堵一趟去挑車,在考量到希望保存出廠時車內自動門樣貌的前提下,最後選擇了FPK10204號,而這輛車最終在2022.12.納入鐵博保存行列。




今天南迴線復興號客車的定期運用走入歷史,也象徵著台鐵傳統折疊門(先轉再推、先轉再拉)舊式冷氣客車的消逝。不過,鐵博在預防性典藏的策略下,已經超前部署保存了大部分重要時代所代表的這些客車。未來,就讓這些車持續在博物館與大家見面吧!

2022年12月21日 星期三

日本原裝莒光號電源行李車PBK32952保存紀錄

我一直期許,鐵博能成為一個台灣鐵道文化保存有夢想的地方。努力把一些消失的東西做回來、找回來。雖然現實上有些細節無法完全復原,但在追夢的過程當中,大家的努力總是會讓一些歷史上重要的片段重新呈現在大眾的面前。莒光號電源行李車PBK32952的修復,絕對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謝謝修復過程當中大家的努力,也感謝高雄市政府願意讓這輛車有更好的未來。

 


對於這輛PBK32952,我開始注它已經是將近三十年前的事了。沒想到我們的緣分這麼深,最後有一天能讓這輛車再次恢復成電源行李車的功能,而且還是漂亮的原裝出廠樣貌。PBK32952真的會是台灣鐵道車輛史上的傳奇電源行李車了。

 



我還記得,我最早最早知道這型PBK/BK32950的車,印象中是某次附掛交鐵的參觀活動,去了調度總所參觀的時候,有人問說為什麼某些東線的莒光號會連掛兩輛電源車。那時候台鐵長官就說,你們可以仔細看一下這兩輛的外觀都是電源行李車樣子的車廂,其實其中一輛是已經改造成行李車的,所以並沒有真的供電,後來才知道原來就是BK32950了。
 


這款車的歷史,必須從莒光號登場時開始說起。台鐵的莒光號是1970年推出的高級豪華冷氣客車,因此登場時就有為了供應冷氣440V電源,而必須有電源行李車的需求。所以,在第一批1969年由日本日立與日車製造的莒光號購車計畫裡,也包含了電源行李車PBK32850型5輛。而在1970年以第三期世銀貸款購買的第二批日本日立、日車製莒光號中,則另外包括日立製造的電源行李車PBK32950型3輛。這三輛車編號PBK32951~32953號,設計跟原裝的PBK32850前5輛相同,除了轉向架改裝設TR-37外。
 


台鐵的PBK32850型後來有許多的陸續增備,且這些車的車體在後來都經過更新,而非日本原裝的樣貌。但有趣的是,PBK32950型的3輛,在1988年被卸下發電機組改為BK32950型行李車的BK32951~32953號時,意外保留日本原裝車體而未更新。而這3輛車中除了32952號被保存在打狗鐵道故事館(後來的舊打狗驛故事館)並恢復傳統白底淺藍色啞鈴形塗裝外,其餘的二輛都已經報廢消失。
 

由於保存於舊打狗驛故事館外的這輛原莒光號電源行李車PBK32952號,長期露天日曬雨淋,狀況越來越差,在考量到場域精神的理念下,鐵博在我任職時幾乎花了兩年的時間持續與高雄市府溝通,最後才爭取到這輛車的納入典藏,是非常的曲折與辛苦的。在2021.9.30.的深夜,這輛台灣現存唯一保有最接近日本原裝電源行李車車體的原PBK32952號從高雄哈瑪星運抵鐵博,10.1.早上經過吊運移入園區,展開它在國家鐵道博物館的新的生命。
 

 

這輛車在納入鐵道博物館的典藏之後,接手的鄭主任立刻安排它進入後續的整修排程,並經由公開招標委由仕佳興業展開修復。鐵博對於這輛PBK32952號的修復規劃,是讓這輛車的端面恢復成原本只有一個窗戶的非貫通門型態,另外已經被改造為行李門的檢修門,也做回原本的形狀,至於外觀塗裝則回到原裝的藍色啞鈴形線條。至於這輛車的功能,則是運用新的技術加裝新式、符合最新歐盟排放規範的靜音發電機,重新做回「能夠供電」的車輛,讓鐵博的冷氣客車與餐車,能夠有電源車可以使用。
 

 
就在2022.12.20.凌晨,於仕佳興業整修的原PBK32952號電源行李車,終於修復完竣返抵鐵博,於同日午前吊掛落地搬入園區內。感謝這輛車納入典藏與修復過程中所有費盡心力推動與執行的所有夥伴。 恭喜PBK32952號經過多年的日曬雨淋之後,透過鐵博的努力,終於再度踏上重生之路!趕快參加鐵博的預約導覽,來看看這個新加入的成員吧。
 

 

2022年10月22日 星期六

富岡-龍井 8791次 EMU400回送

今天2022.10.22.台鐵特開了一班8791次回送的列車,將放在富岡基地內的EMU400型通勤電車回送到龍井存放,準備日後標售解體。對於EMU400台灣這款最初的通勤電車,我其實有許許多多的回憶,特別是今天回送的EMU410與EMU405這兩組,內心有很多感觸。



其實關心台灣鐵道文化保存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台鐵過去對於珍貴火車的保存其實是相當的消極。這半個世紀以來,從台鐵同仁自發性開始要保留一些車作為博物館使用卻在1995年全被拆,到後來每次提供保存的珍貴火車車單,就開始一連串的保存、拆除、保存、拆除輪迴,直到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的正式成立,才有比較積極的珍貴火車保存機制。



鐵博這兩三年收的車,剛好搭上的就是台鐵即將引進大量新車而會消失的廢車潮,所以除了保存一些已經留下來的車輛外,更重要的就是預防性典藏的概念。而這樣子的保存策略,至少替台灣這半世紀以來的車輛保存開闢了一條新的管道。但是鐵道博物館的基地空間也是有限,不可能所有的車全部都留,因此像是四輛一組的EMU400通勤電車,最後也就只能保存其中的EMC410一輛,而這也是這次回送的兩組只有七輛的原因。
 



但事實上這些珍貴火車是不是能納入博物館的典藏,其實也不是那麼的順利。當然這牽涉到很多不同的層面。以EMU400這款台灣最初的通勤電車來說,它從我擔任鐵博主任以來,就一直是希望納入典藏的目標,但是台鐵的火車必須要滿30年才能報廢,而這批車停用的時候根本未達30年,甚至30年的計算還要以納入車籍登記財產的年份,而不是製造年,所以又要等更久。
 




台鐵今天回送的這兩組EMU400通勤電車,其實是在這款車從正線上的營運撤退之後,才又再修復的兩組。當時一度曾經想要拿來當作行包電車使用,因此修得嶄新出廠,但後來丟在竹南好一陣子,最後還是沒有上線,現在連行包專列也停駛了。前幾年,當新竹機務段要搬到富岡基地的時候,這兩組車也曾當搬家列車,由車頭牽引的方式載運物品,不過也是曇花一現,最後還是放在戶外日曬雨淋。儘管如此,鐵道博物館在洽詢EMU400通勤電車的保存時,也是以這兩組車為目標來爭取。最後,鐵博留了一輛車頭EMC410。當時,我一直以為台鐵也會在剩下的七輛當中,至少挑一個車頭來保存,但沒想到這七輛車居然就這樣全部回送等報廢了。依據台鐵內部表示,是因為這兩組車的行走裝置狀況比較好,所以就先送去龍井,以免霸佔了EMU900新車的車位。
 



我一直覺得,台灣珍貴火車的保存是需要大家一起來努力的,鐵道博物館做了很多的保存,但台鐵自己本身也應該要多一些的鐵道文化思維,而不是因為鐵博留了一輛EMC410,台鐵其他的EMU400就全部都可以拆了。我曾經開玩笑地跟台鐵長官說過,如果我今天想要讓鐵博裡面的保存車當成獨一無二的,那我就會建議你們趕快把剩下的車拆一拆,但是我並不會這樣認為,我覺得能夠把重要的火車大家一起努力來保存下來才是更重要的,這才是保存極大化的概念。EMU400是台灣鐵道歷史上相當重要的車輛,也是台鐵走入近代通勤電車時代的開始。不過,台鐵即將公司化,這些保存考量可能都不在內部現在如何賺大錢的思維模式中了。
 



 

2022年10月8日 星期六

綠色ANA環保永續「水與綠色」彩繪機JA871A臺灣桃園出發!

ANA(全日空)為了表達企業對於環境及永續發展的理念, 特別計畫將2架波音787 飛機以「水與綠色」為設計主題進行特別塗裝,其中第一架的JA871A在台灣完成塗裝後,於2022.10.2.起飛回日本,從10.5.起投入美國線的服務。其實,這不是ANA第一次把飛機原本的藍色企業標準塗裝改成綠色推廣環保永續理念,不過卻是波音787的第一次。

ANA在環保永續上的努力,從他們的網站可以一窺作為:ANA 集團以實現永續社會與提升企業價值為目標,持續推動關懷「環境 (Environment)」、「社會 (Social)」、「公司管理 (Governance)」的 ESG 經營。我們期盼更切身地持續推動 ESG 活動,落實「ANA Future Promise」的口號,獲得旅客的理解與合作,同時發展為凝聚 ANA 集團團結意識之措施,以達成永續發展目標。


這次的主打的重點為:機身嘗試貼上有如鯊魚皮的薄膜,可以減少空氣磨擦,近而減少燃料消耗及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空服員的圍裙也改跟機體設計類似的綠色圖案,座位的頭巾原料使用了食物廢棄物再利用。

 

這架JA871A是來臺灣桃園塗裝彩繪的,因此未來雖然以飛航美國線為主,但完成塗裝還是得從台灣回日本啊,因此2022.10.2.才會有桃園機場大拜拜的拍攝人潮。


當天桃園機場南觀景台爆滿人!JA871A機以NH9416航班表定1510D起飛離台,不過實際紀錄是 TPE起飛 14:52 CST ,HND著陸 18:42 JST,總飛行時間2小時50分。據同好表示,當天中午飛機就拉出來放了,然後14:45便後推。

當天有夠熱,回家放大看,那個空氣太熱,整個飛機都是熱空氣抖抖抖啊.......



 

2022年9月24日 星期六

懷念師大地理系名譽教授陳國章老師

明天2022.9.25.就是我們師大地理系要舉辦已故陳國章老師的紀念研討會「陳國章教授紀念學術研討會:臺灣地名探究」,想想其實我也拖了好幾個月快大半年,應該好好來懷念一下我跟陳老師這十幾年來的一些互動與緣分。 

 
老實講,我跟陳老師年紀差很多,對他來說我們這些根本都是小朋友。所以我剛到師大服務的時候他其實一點也搞不清楚我居然是系上的老師,然後在走廊上走來走去的時候,他大概也都把我當成是一般的研究生吧。2014年2月時,陳老師在系上有一次演講,我意外拍下他的一些身影跟影音。裡面有提到日本的地名「川越」的由來。
 

 

當天我沒跟他合照到,但我們實驗室的炯哥有跟他拍到。
 
 
後來,我跟陳國章老師變熟,是我送他一些我關於台灣各種稀奇古怪主題的研究,像是日本時代二戰末期的飛行場,或者是疏開空地帶,他終於知道我是誰了,於是每次在系上九樓電梯口的相遇都會彼此寒暄。我平常大概都是快中午才會到學校,然後陳老師大概都是早上到學校坐著看報紙休息到中午,然後會跟師母一起回家,所以我們大概都是中午時分在系上交班的。
 

陳國章老師最有名的應該就是地名的研究了,而且他也出了很多很多關於台灣各地地名研究的書。在他過世之後,系上開始整理他留下來的辦公室,因為家人對於辦公室裡的東西表示都不要了,因此系上也就請工讀生努力的丟丟丟。 
 
 



 
前陣子六月時某天我到學校看到大家努力裝箱扔掉這些東西的時候,感覺陳老師這樣一輩子努力的東西就要全部被丟掉感到很難過,於是就撿了一些留下當作懷念他的收藏,也才完全理解在那個沒有電腦的時代,陳老師是如何開始做地名研究的。
 

 
陳老師的辦公室裡面的那些鐵櫃,大部分放的就是以綠色檔案夾分類的各地地名資料,他的做法是依照行政區劃,每個鄉鎮市都會有專門的檔案夾,裡面會有他先前初稿的影印,或者是手寫筆記。接著他只要看到報紙或者是雜誌、論文裡面有關於這個區域內的地名,他就會把它剪下來貼進去,或者是影印後放進來。當然有時候會有學生做某些地方的地名課堂報告,他也會把這樣子的東西就加進來。
 

 
所以基本上,他整個辦公室裡面最壯觀的就是這些綠色檔案夾的地名分類。而當他要出版某一個地方的地名書時,就會把這個地方的檔案夾內容重新謄寫在稿紙上面。這真的是沒有電腦的時代,能有系統地做地名歸檔的一種方法,真的有點像醫院裡面的病歷表一樣。 以下是我隨手拍的一些檔案內容。
 




 
不過當我那天進到他辦公室看到已經被丟了至少2/3的東西時,也只能感嘆每個人一輩子的研究,走了之後大概也就只能這樣扔了吧。
 
 
回想起來,我在跟陳國章老師變熟之前,其實比較熟的是我們氣候室的大老陳國彥老師。大約10年前,也就是2012年的時候,我曾經密集的跟陳國彥老師做口述訪談,當時他有提到一些關於陳國章老師的事情。 
 
 

 
陳國章老師是師大史地系第一屆也就是41級的學生,當時訪談裡面43級的陳國彥老師是這樣說的。

陳:第幾屆這個要數….陳國章老師是高我兩屆
洪:這樣算起來大概是民國三十幾年就進師大
陳:我是39年,所以我的學號是9254…
洪:所以9是39的意思,那只有四位數?
陳:這個254是從第一個教育系001排到我們是254個,所以一年進來的學生….
洪:不會超過1000個?

關於陳國章老師,陳國彥老師也曾經這麼回憶:陳國章老師很重要,他家是北投王,因為當年他家裡人來開發那個地方的時候,那個地方原住民平埔族叫做北投社,所以他裡面的的租地,陳家跟他租地,所以陳國章老師他家跟平埔族訂定了合同,平埔族蓋手印….那麼那時候傳統的鎮長,就是街長,就是他家,泰北中學應該是他家support,所以他們的兄弟都在那邊,現在陳國章老師也是那邊的理事。

另外有關陳國章老師在東京教育大學的事情,陳國彥老師是這樣回憶的:
 
洪:老師您教了七年書之後你就去日本,那時怎麼會選教育大學?
陳:石老師在那邊。是石老師幫忙的,因為他的指導老師那個時候,輪流地,輪到他的指導老師當系主任。那麼東京教育大學那時候有四個講座,本來是兩個講座,一個是人文,一個是自然,那麼以後人文分成兩個,一個是農業水產。好了,以後農業就是陳國章老師去了,水產就是陳國章老師的學生,陳憲明老師去了。
 
洪:所以你們那時候都是在東京教育大學體系下的,所以石老師是…..
陳:那這個人文裡又分成都市和歷史,那這個是蔡文彩老師。自然則是地形是石老師,氣候是我,然後這裡頭又再成立一個講座,水文就是楊老師。
 
洪:了解,所以有這個體系這樣子。
陳:對,這個就是很完整。
洪:然後這些老師回來自己系上等於把這完整的東京教育大學體系架構在我們系上。

由於在系上常常在九樓會遇到陳國章老師,於是就會東聊西聊,他知道我喜歡收藏一些日本時代的歷史書籍,因此他生前開始在整理辦公室的時候,就會把一些我可能有興趣的書送我。而很多時候,緣分就是這樣莫名其妙地牽連一起。像是2016年時,因為日本建成小學校的校友回台灣的建成會活動,我遇到了一位佐佐木純子女士,她竟然跟陳國章老師是同學。這哪門子的緣分啊~ 於是把他們彼此之間的思念與情誼又重新接上。
 

陳國章老師曾留學日本,所以有篇關於台灣鳳梨栽培的地理學研究,是他學位論文改寫的,裡面也有感謝他的指導老師青野壽郎博士。

 陳國章  1966 <台灣におけるパイナツプル栽培の地理學的研究>,地理學評論39卷1號 , 31-50 , 日本地理學會編輯發行。
 


陳國章老師也曾經寫過文章到日本的雜誌上面介紹台灣的地理學界,他與日本當時的地理學界也持續有往來:

陳國章  1969<台灣地理學界の現狀と地理學の研究>。地理14卷4號, 34-35,東京古今書院編輯發行
 


陳老師在台灣地理學界的貢獻,他很自豪的是關於農業地理還有地名學的研究。其實一直到我去年回師大,還常常會在學校碰到陳老師中午來,所以今年春天聽到他仙逝的消息真的感到很驚訝。我想,我會永遠懷念他的!
 
以下,放一些2014年他演講時的講義片段:
 
 




 
陳國章教授紀念學術研討會:臺灣地名探究
時間:2022年9月25日(日)09:00-17:00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大樓地下室會議室、樸201教室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系友會、社團法人台灣地理學會


 

 

  © Blogger template 'A Click Apart'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