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1日 星期六

洪以南東遊斷髮

洪以南在1907年的日本旅遊,除了體驗文明開化之驚奇外,也入境隨俗跟著「斷髮」。在此二十世紀初,清國仍流行著續留辮子頭的傳統。大家可以看看我阿祖穿古裝留辮子的樣子,其實還蠻帥的說(哪有孫子講自己阿祖帥的勒?)

依照當時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像是1905-11-28的「清國政府之實行斷髮」雜報中指稱:「北京警務省。既勅令天津警察署所屬憲兵。悉行斷髮改著洋服 矣。又清國政府。亦擬自今厥後。為視察諸般行政。派遣外國之委員。概行斷髮洋裝云云。」意思是說,這些警察署所屬憲兵或者派外人員,將斷髮改穿洋服。不過 其實傳統的勢力與壓力仍大,特別是慈禧太后對於軍隊斷髮一事,曾大發雷霆,並且表示要如此辦理得等她駕崩之後再說。因此,儘管清國內部不斷有斷髮之議,但 要實施仍有諸多困難。

不過,清國在慈禧太后大葬之後,馬上有報導指稱將實行官吏軍人巡警之斷髮(1909-10-23)。而後又云:「支那服制問題。議論紛紛。但軍隊及警察之 服洋服。業已實行。漸且及於大眾。斷髮之令。近將發布」(1909-11-21)。可知清國在慈禧太后死後,真的就開始實行斷髮著洋服之西化改變。而這進 程對照於臺灣,可以說要晚了一些。不過,也顯現出日本統治臺灣初期,雖然日本人本身早已改穿洋服並已蓄留洋式髮型,卻未強迫在台之漢人必須跟著改裝斷髮, 因此到了二十世紀初,才會有這種「斷髮」之議。

洪以南在東遊前,依然續留辮子,不過到達京都時,在京都停車場(京都火車站)聽聞陳德誼斷髮之事有感,並表同情,乃旋即也跟著斷髮,並且做了一首漢詩云:「而今斷去蓬蓬髮。生面別開異昔年。」並且強調剪了西裝頭,可以「省却梳頭還打辮。泰西裝束亦安然」。

陳德誼乃學醫者,因此為了衛生,也為了工作,乃有斷髮之舉。在其題名為「斷髮有感」(1907-06-01)的詩中,自述:「少時頑鈍無知識。辮髮長垂廿 四年。今日纔思多有碍。把他斷去理宜然。」對於這樣的斷髮,洪以南也認為是一種文明的新面目,因此在日本斷髮後,亦詩曰:「昔除一半今除盡。進化時機逈不 同。敢說文明新面目。免他覆頂累愁攻。」

對於洪以南東遊時的斷髮,臺灣日日新報上植亭漫有評曰:「 斷髮實為衛生上大有獲益。去其無用之物。以圖一身之便。何等爽快。洪君東上。濡染文明。概然斷髮。其意蓋在此也。詩溫厚和平。性情流露。誠不失為維新中人。」

其實,在洪以南於京都聽聞陳德誼斷髮也跟進之後,消息傳回臺彎,在臺灣日日新報上,竟有專文題「洪以南氏斷髮」(1907-07-04)加以評論與讚揚,並且認為洪氏乃臺灣島內仕紳中最著名並有威望之書家,因此其斷髮改裝之影響,想必更大。

洪以南究竟是在日本的什麼地方斷髮,似乎並無非常確切的報導。不過可以確定的,洪是在京都聽聞陳德誼斷髮之事,因此斷髮必在此行程之後。而許雷地在 1907-07-07因感「洪君以南上東京觀博覽會,日昨回神戶改裝斷髮。又送哲嗣入學校。實現時之達觀。有此文明。人世不多得。因感成四絕以贈」的贈詩 緣故中提及「日昨回神戶改裝斷髮」,因此可以推估斷髮之處似乎是在神戶一地。而許雷地之詩則特別讚揚洪以南之斷髮為:「盧山面目自然真。權變機宜滌宿塵。 髮自剪除裝改樣。分明洒落達觀人。」看來,在二十世紀初的那個年代,要改變上百年的蓄留辮子髮型,也真需要一點時間的掙扎與思量,才能接受文明的洗禮吧!

「洪以南氏斷髮」雜報 1907-07-04
本島隸我版圖。未十二年。時期尚短。而百事維新。皆見長足之進步。幾□臺灣而為日化。近聞洪以南氏業已斷髮。舉二百年來因循之故習。一朝改之而無難。可謂 知新矣。我國維新之初。熱心崇拜西洋者。雖不乏其人。要或除其他部分而已。未肯容易斷髮也。漢族沿滿洲舊制。辮髮不變。其間太平天國之亂。人蓄全髮。其間 固含一種政治的關係。至使盡改其故習。則尤甚難焉。獨本島自教育普及後。本島人青年中。多紛紛斷髮改為內地裝。殆數見不鮮矣。即如督府醫學校生徒陳德誼 氏。亦嘗斷然斷髮矣。而其父竟見之大怒。是乃本島故老。囿于拘虛之見。直以斷髮為一大罪也。聞洪以南氏為上京觀博覽會。時在京都。忽接陳德誼氏斷髮之信。 不禁有所感觸。即賦二絕送陳。洪氏旋亦斷髮。蓋自京都大阪入東京。所到皆文明發達特甚。驚異之餘。遂有所悟。以為故習實不足貴。兼之陳氏已毅然行之。故亦 奮袂而起。與之後先輝映也。洪氏為島人紳士中最著名之書家。威望嘖嘖。今既斷髮改裝。其影響所及。必非淺鮮。所謂請自隗始也。況本島人以辮髮者良多。其相 率為是之舉。為日當不在遠矣。

訂正(1907-07-06)
前日漢文欄內。二千七百四十九號。載洪以南氏斷髮一節。其中亦略述陳德義斷髮。有其父殊不悅之語。係傳聞之訛。就此抹消。

「清太后怒奏斷髮」雜報1906-06-23
清國陸軍。概經更改軍衣。面目一新。祗因有辮垂後。不特不與服裝相稱。亦有礙於運動快捷。故向飭截除辮端減短三之二。而未見十分利便。頃聞當道將此事。擬 奏請皇太后宣令一併斷髮。第恐遽奏逆麟。密賄閽人。微覗皇太后晏臥。藉口侍讀新報。進前將斷髮問題直行口奏。謂髮辮於軍伍。尤屬不便。願宣諭一併斷去。皇 太后聞說。立發雷霆震怒。謂爾等盍俟朕崩之後。方斷髮可也云云。

許雷地1907-07-07
盛名耳熱末由親。一段衷懷鬱不申。此日相逢萍與水。說來俱是異鄉人。
相見恨遲晚更親。今朝可證去來因。青眸覽徧神州景。解拓文明有幾人。
盧山面目自然真。權變機宜滌宿塵。髮自剪除裝改樣。分明洒落達觀人。
克紹箕裘倍有真。森森玉樹皎如珍。好風吹上文明國。大舞臺中一偉人。

斷髮改裝。是進文明之境。攜子留學。乃識時務之人詩就此著筆。可謂藻不妄抒。
植亭漫評

2009年10月29日 星期四

歷史資料該是最珍貴的資產!

連續二天看中視四十年的回顧,看得真的是很失望,怎麼會做得如此隨便與草率呢?昨天的綜藝回顧,不到十五分鐘就跳到近期,今天的新聞部分也一樣,而且昨天 片子上還有馬賽克,擺明了不是用母帶抓出來的珍貴史料。當然,中視可以說都是天災惹的禍,都是納莉風災害死人。但是回頭想想,如果一個單位把他最重要的影 像資料當成最珍貴的資產,又怎會把片庫安排在一個容易淹水的地方?其實,中視絕對不是臺灣第一個這樣的單位。想想看,臺灣有多少從日本時代就成立的單位, 有多少數十年的圖書室或者資料室,還不都是因為「空間不足」就把老資料給扔了。學術單位都做這種事,更不用說是機關行號啊!我知道還有政府單位,也是因為 空間不夠,居然把日本時代留存至今的珍貴圖書都搬到地下室去,騰出樓上空間給人辦公。真的只能保佑老天不要再淹水,否則一切也無法挽回。只不過對於那些主 事者,它們或許還在想要怎樣名正言順丟掉這些「老包袱」,總覺得早點泡水早點扔最好吧!整個臺灣,幾乎都是缺乏歷史記憶與基本常識的人在當道啊!

洪以南詩作發表年份分析補遺

前天分析了洪以南詩作發表的二個主要高峰期,但對於第三個高峰期的1918年沒有特別解說,因此特補於下。

在這個分析當中,還有一點值得說明,那便是除了主要的二個創作高峰期之外,在1918年時還有第三個漢詩發表較多時期。這個時間點其實已經在洪以南搬遷至 淡水的三、四年之後,因此與居住地點的關係比較不大,反而呈現的是1918年7月瀛社眾社友在顏雲年提議下,推薦洪以南擔任第一任社長的這個時間點。在此 必須說明的是,瀛社雖然創立於1909年,但初期並無設立社長、副社長、幹事、評議員這些與團體組織相關的幹部,是到成立將近十年之後,才因處理社務之 需,而推薦洪以南擔任社長,謝雪漁擔任副社長。洪以南漢詩創作的這第三個小高峰期,正好是接手瀛社社長的1918這一年。

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洪以南東遊之送別會

延續昨日的分析,如果我再把洪以南的詩作分成旅遊相關與非旅遊相關二者,然後把旅遊相關漢詩的年發表則數畫出來看,很明顯地發現瀛社成立所影響的第一高峰 已經被1907年的日本旅遊所取代。因此,洪以南的旅遊漢詩創作,基本上是以當時的東遊為最大一次的有系統創作。至於在台灣島內的旅遊漢詩,則比較分散在 三個不同的年度內,而地點也較為分散。除了瀛社成立的島內詩作第一次高峰外,另外二次都是在遷居到淡水之後的作品。

洪以南在1907年前往日本旅遊的機緣,其實一半也是要攜子洪長庚(也就我阿公啦)到日本當小留學生,因此才有這一趟旅行。這次遠遊時間從 1907.4.20的出發,到1907.8.3.的抵台,一共有大約百日的時間。有意思的是,在洪以南出發前一週,艋舺與大稻埕的人士,曾舉辦盛大的送別 會相送,而且還刊載在臺灣日日新報上。

依照1907-04-14臺灣日日新報上「洪以南氏之送別會」的報導,在1907年4月13日,艋舺與大稻埕的人士一百多人,為了歡送洪以南攜子洪長庚到 日本留學,並且參觀東京博覽會,特別於當晚在艋舺龍山寺舉行送別會。這個會的會場裝飾燈光映彩,現場還有「舞子輕翻,歌妓低唱,黎園疊奏,絲管紛紛」,甚 至還爆竹聲喧,可說相當盛大。而在洪以南出發後,許多文友也在報上發表送別之詩,這當中以李漢如一連十首的創作聲勢最大,無怪乎報上植亭漫評曰:「十首中 遙吟俯唱。壯快淋灕。如持鐵版銅琶。啾大江東去。以此送行。聲勢數倍也。」

當然,報上發表的送別詩作,還有江蘊鋆、王毓卿、莊鶴如、黃應麟等人之作品。這些詩作基本上以幾個方向書寫,包含對於清國割讓臺灣予日本的感嘆、送子留學 東瀛的期許、沿途必經風景的想像、此離別季節為櫻花怒放時分,以及對於東遊體察文明開化國度的羨慕。但這些寫作方向中,對於這些以漢詩創作者而言,內心最 掙扎的或許是傳統漢文化、清國、日本這因為臺灣割讓而造成的糾葛情愁。例如:「赤間關下若停舵。莫向春帆樓外遇。玉帛干戈一回首。行行愁淚滴吾曹。」(李 漢如),「春帆樓下驅車過。試問君能灑淚不。」(王毓卿)。

李漢如題名「洪以南兄攜令郎赴內地留學兼觀博覽會詩以送之」
1907-04-23
長風直駕入蓬萊。萬里浮槎亦快哉。玄海灘頭無限好。重重蜃氣幻樓臺。
蓬萊山水多佳麗。到處櫻花爛熳開。莫怨長途蕭索甚。文郎又有日追陪。
負笈天涯亦苦辛。莫將嬉戲了青春。他年裘馬歸來日。也識南瀛大有人。
壯別莫如汗漫遊。輕裝豪筆上神洲。神洲古謂神仙國。文教民風仔細求。
東史聊從談少許。雄心遠略不勝論。一帆偷渡暹羅去。長政遺徽在六昆。
千年蘊蓄大和魂。一戰殲沈十萬軍。鷹島即今風雨夜。啾啾到曉哭聲聞。
赤間關下若停舵。莫向春帆樓外遇。玉帛干戈一回首。行行愁淚滴吾曹。
凄風沈霧氣青蒼。壇浦源平舊戰場。若問舟人當日事。應多感喟起悲愴。
競爭天演勢匆匆。東箭南金萃一堂。總總留心將領盡。莫憐兩眼欲朦朧。
閱盡古今興廢事。舊時詩格應無同。盈囊珠玉攜歸日。好作儒家□富翁。

江蘊鋆題名「送洪以南兄攜令郎留學內地兼觀博覽會」
1907-04-24
夢繞芙蓉頂上峰。扁舟直破霧千重。江山賞識驪黃外。載筆歸來月滿艧。
此行真不減班生。喬梓聯翩上帝京。須向羈窗勤發奮。眉山洵軾好齊名。

王毓卿題名「送洪以南兄攜令郎留學內地兼觀博覽會」
1907-04-24
一是擔簦一壯遊。櫻花時節駕輕舟。收將勝景添詩料。讀得新書益智謀。
大地風光推上野。四方人物會神州。春帆樓下驅車過。試問君能灑淚不。

莊鶴如題名「敬和以南詞兄東上口占瑤韻以贈」
1907-04-24
別酒斟餘還惜別。愁懷解處莫言愁。長亭把盞伸微意。上國觀光賦壯遊。
谷雨滿城辭故里。春風一路入神州。情深南浦人應遠。雲樹相思何日休。
文星炯炯拱扶桑。此似東邦旭日光。鯨海無涯宜早渡。鵬程有路莫嫌長。
題橋應繼相如志。得句須藏李賀囊。此去文明爭競地。錦標先奪速歸裝。

黃應麟題名「送洪以南君觀博覽會令郎長庚留學」
1907-04-25
如鏡波平四月天。好浮書畫米家船。臨歧別淚無須灑。萬里神州咫尺前。
徒將裘馬詡翩翩。浪擲光陰幾少年。此日關山勞負笈。歸來經笥腹便便。
父觀會。子留學。人生樂事也。詩就此著筆。分詮得體。機致橫生。

洪以南漢詩發表年代分析

我發現,理工背景出身的我,一拿到資料與數據,就會想要來給它分析一下。最近開始做我阿祖洪以南漢詩的研究,蒐集的詩詞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1905.7.1.~1911.11.30.)與臺灣日日新報(1898.5.6~1944.3.31.)中漢文版所刊登的作品取材。拿到的數百筆資料 中,交叉比對重複的部分,整理出的漢詩便成為分析的重點。雖然很多研究文學的人,一定會馬上跳下來看詩的內容,但我卻想來給它做一下「年際變 化」(interannual variation)的分析,看看有沒有什麼好玩的訊號。

依照初步的分析,我先把每年刊登的漢詩筆數做了一個統計。這邊之所以並沒有將年循環(annual cycle)當成分析重點,乃因為阿祖投稿到刊登往往經過一段時間,因此刊登時間未必與季節有所對應,但是年份的分佈上應該是比較有特徵可以來看。初步看出來阿祖在報紙發表漢詩的時間,最多的當屬1910年,第二多的則是1907年。這二個高峰期,正好是洪以南在三十五到四十歲的壯年最盛期。而若更進一步分析,馬上可以看出這幾年創作頗豐的原因主要有二。1907年春夏間,洪以南帶我阿公洪長庚赴日求學,因此有了一趟日本行。1907年這時期所發表的許多漢詩,便都是在日本遊覽時所作,甚至是特別以「東遊吟草」或「東遊唫草」為專欄發表者。至於1910年的最高峰,則要追溯到瀛社這個北臺第一大詩社於1909年創設之故。由於伴隨著與社員交流而作之詩,讓洪以南詩作在1909年起開始增加,至1910年達到最鼎盛時期,而1911年則開始減少。因此,透過洪以南漢詩於報紙發表的年際變化分析,可以知道其漢詩創作的高峰,主要在攜子赴日並東遊的1907年,以及瀛社成立後伴隨的以詩會友機緣。

雖然瀛社成立讓洪以南漢詩的創作數達到人生最高峰,但該年之詩作的題目與方向亦相當多面向,而沒有1907年遊日本時的統一。因此,若從旅遊的角度來看,洪以南在1907年的日本旅行,可以說在其創作生涯中,最有系統的一次旅行漢詩創作。

洪以南1907年的日本旅行,依照當時臺灣日日新報的記載,是在1907年4月20日搭乘北上的第二番列車前往基隆,然後轉搭大阪商船所有的臺中丸前往日 本長崎。臺中丸(Taichu Maru)是於1897年6月下水,由Sir James Laing Co.,Sunderland製造的台日間客輪。其可搭載的旅客定員,一等艙42人,二等艙444人,三等艙303人,與台南丸及福岡丸在1898年3月 開始,一起共同經營基隆與神戶間航路(經由長崎)。此船於1944年4月12日在奄美大島沖被美軍潛水艦HALIBUT(SS-232)擊沈。洪以南的回 程,是在1907年的8月3日回臺。這趟一共大約為百日的日本旅遊,一共有超過五十首的漢詩發表,可謂臺人在日本時代前期,前往日本接受文明洗禮的旅遊記 實。其間發生的種種,也很值得研究哩!

總之,我這個阿祖也真會玩。阿怎麼我想去的地方,他給我一百多年前就去過了勒?

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

新店國賓戲院月底歇業

之前我朋友高橋先生說過,鐵道迷有追逐消失東西的嗜好,其實公車迷也差不多啦!昨晚公車名人505邀約說,今天要去拍2009/10/31將要歇業的新店光明街國賓戲院時,便一口答應一起前往。這個戲院位於北縣新店市光明街86號, 離新店捷運站很近。依照網路上查到的資料,這個戲院於民國四十五年成立,最早稱為新店戲院,民國四十七年時更名為伊士曼戲院,民國七十五年再改為國賓戲院 迄今,是如今新店地區唯一僅存的電影院。不過,這個二輪戲院,也終不敵時代的變遷與經營上的困境,將於十月底歇業。這個電影院有樓上與樓下二廳,放映的卡 通動畫往往會吸引不少小朋友來觀賞。這最後的電影,正是迷人的小叮噹與軍曹喔!電影院的陳設,有著濃濃的戰後復古昭和風,樓下的銀幕前,鐵板打開之後,還 有通往地下的避難防空室,是現代電影院已經少有的設備。老戲院所剩的日子不多,如果想要懷舊的朋友,請在月底前去新店瞧瞧囉!


這是樓上的放映機。

這是樓上的廳。


看看什麼片?姊姊的守護者喔。

這是正在放映中的放映機。正在播映軍曹卡通喔!

這就是如今很難得一見,通往地下防空避難室的樓梯喔!

2009年10月24日 星期六

Julie and Julia 大推薦!

今天去看「美味關係」(Julie and Julia)。這真的是一部很有意思的電影。二段真實的故事,時空差距四十年的交錯,卻有一樣的美味關係連結。美食的味道,透過食譜的串連,連接了二個不 同時空的人,也夾雜了生命中不同的故事。食物的味道,因為保存技術與烹煮技巧的關係,在時空的差距中,也只能透過食譜的文字紀錄來串接與重現。這樣的時空 差距與連結,就好像文字的魔力,讓作者與讀者在許多不同的時空中,也產生了不可思議的共鳴。其實過去這陣子,我在整理阿祖的旅遊漢詩時,也總認為透過這些 文字紀錄,由我來重遊,也是一種巧妙的旅行經驗重現。這樣的電影,這樣的故事,其實很迷人哩!

如果你有看過電影,記得Julie and Julia間一切的故事,開始於這個blog嗎?
http://blogs.salon.com/0001399/2002/08/25.html

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浴火鳳凰跟鋤頭博士又要上演囉!

剛剛看星光大道,金佩珊又出來唱歌囉!原來是為了中視四十週年的暖身活動。接著二週的星光,很多老歌,一定很好看。特別是,浴火鳳凰跟鋤頭博士又要上演 囉!潘迎紫耶~~為何不重播一代女皇或者神雕俠侶呢。鋤頭博士裡面有很多糖廠小火車喔。千萬別錯過了。以下,是中視四十年系列活動的官方簡介。

http://www.ctv.com.tw/event/2009/ctv40th/

中視 40 週年經典戲劇票選活動 票數超過 50 萬票「浴火鳳凰」嗶啵和台版 rookies 「鋤頭博士」獲得網友青睞

中視 40 週年台慶在即,為了讓觀眾再度回味過去中視曾精心製作的好戲,特別和新浪網共同舉辦「中視 40 周年經典戲劇票選」活動, 2 周活動時間,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和支持,共計有接近 50 萬票的好成績。得票數最高的「浴火鳳凰」,許多五、六級生的網友表示,很想再次回味潘迎紫當年的美貌風采,同時當年浴火鳳凰的特效,堪稱是電視圈的一大突 破,讓曾經錯過這部好戲的七、八年級生,也能夠體會一下哥哥姐姐口中「嗶 ~ 波」到底有多好笑!

除了前三名的戲劇外,許多網友紛紛聯署想要再次收看「鋤頭博士」!民國 78 年播出的「鋤頭博士」,由寇世勳和方文琳領銜主演,劇情描述寇世勳是一個年輕有抱負的老師,來到鄉下小鎮的學校,帶領一群放牛班學生,找到生命更高的意義 及方向,同時也和方文琳有段動人的情感。「鋤頭博士」劇情和日本連續劇「 Rookies 」相當貼切,雖然沒有熱血的棒球主題,但所表達的意境相當雷同,因此獲得許多網友聯署,希望能夠再度回味這段溫馨的師生情感。

中視決定自 11 月 2 日起,在周一到周四下午 4 點播出「浴火鳳凰」,同時也在晚間十點加映「鋤頭博士」,讓曾經錯過或是想要再度回味的觀眾,能夠一飽眼福,因此喜歡這部戲的觀眾,千萬不要再錯過播出時間喔!

歡慶中視四十週年台慶 超級星光大道連續兩週推出賀壽節目「唱旺閃亮歲月」陶晶瑩特別換上大紅袍跟金佩珊演唱「一代女皇」星光一到五班的選手也齊聚ㄧ堂隆重獻唱

特別節目以紅白對抗賽的形式呈現,楊宗緯、林宥嘉、潘裕文等一到五班選手分別演繹中視開播至今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除國語連續劇及綜藝節目外還有舞蹈、卡 通歌及潘迎紫系列、費玉清系列等多首經典曲目,帶大家重新回顧中視一路上的點點滴滴,並有珍貴的 VCR 畫面,在聽歌之餘更可以看見當時的精華片段,勾起許多五六七年級生的兒時回憶。

瓊瑤系列和花系列都是陪伴觀眾走過許多時光的經典系列 。 兩組歌中劇大對抗,選手們拼盡全力精采演出:李杰宇和李千娜這對深愛對方的苦命戀人,能否擺脫悲苦的命運雙宿雙飛? 孫自佑和曾梓淞經典台詞示範本應甜甜蜜蜜卻噁心收場? 曾沛慈演技逼真不僅自己落淚連魏如昀都哭了,催淚劇情感動全場。

精采演出敬請準時收看10/23、10/30晚間十點超級星光大道

由中視最具代表性的主持人張菲領軍 帶領觀眾回顧過去讓人記憶深刻的好節目

內容豐富精采眾星雲集 好久不見的巨星潘迎紫也將特別回台參加錄影

有模仿、歌唱、魔術 想重溫過去精彩時光的觀眾千萬不要錯過

精采內容敬請準時鎖定10/31晚間八點中視40台慶晚會「展旺巔峰再現風華」

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

C&NW的回憶

一九九六到九七年將近一年生活在美國愛荷華(Iowa)州的日子裡,讓我接觸到了美國中西部一個偉大的鐵道——芝加哥西北鐵路(Chicago & North Western)。雖然說它已在1995年被聯合太平洋鐵路(Union Pacific,簡稱UP)所併購,但當時還是有不少芝加哥西北鐵路的火車以原有的傳統塗裝奔馳在愛荷華的廣大平原上。而我,也就因此而喜歡上了CNW的 火車。在我於一九九七年夏不得不搬離愛荷華到加州之後,猛然才發現沒有CNW火車的日子實在寂寞。我開始懷念起那個盛夏艷陽、深秋楓紅、隆冬盛雪、新春嫩 芽相伴下,四季分明的芝加哥西北鐵路;還有那個早晨趕著上學、上課中無意望見、還是午夜時分回家時會碰到的火車。所以在我搬到加州之後,反而加入了CNW 的歷史研究會(C&NW Historical Society)。只不過,經過了這將近十年,芝加哥西北鐵路就像已消失的許多美國史上著名鐵道一樣,只留存在人們的記憶與泛黃的相片中,然後逐漸被淡 忘。我很慶幸我能在它逐漸消失前還能認識它、並且與它有了這一段難忘的相遇。


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鐵道文化協會生日快樂!

今天是鐵道文化協會成立十四週年的日子。RCS生日快樂!

以下這篇文章,是協會成立後沒多久,光華雜誌對於RCS的報導。

1996年12月第026頁

青春結伴「瘋」火車:鐵道文化協會
文‧劉蘊芳/圖‧卜華志

最近新光三越百貨舉辦一場鐵道文化展,勾起不少人的舊時回憶。幕後策畫的鐵道文化協會是一群只有二、三十歲的大男生,他們熱愛火車,也希望能讓更多人體驗火車的迷人,一同關心已有百年歷史的台灣鐵路。

這群年輕人為什麼對火車一往情深?他們又如何成為台灣鐵路文化的「捍衛戰士」呢?

民國八十五年十月三十一日,是「光華號」的三十歲生日,鐵道文化協會為它辦了一場別緻的生日宴。

三十年前的這一天,為了慶祝當時的老總統蔣公八十華誕,柴油快車光華號堂堂加入台灣的列車行列,成為當時西部縱貫線最快的火車,飛奔台北與高雄之間只要四小時四十分。

光華三十,老車復出

隨著自強號和莒光號的問世,光華號逐步降格為縱貫線的區間車,今年六月更全數移駕到東線服務。在它三十而立之年,鐵道文化協會特別請它「復出江湖」,重新馳騁在西部縱貫線上,也希望藉此喚起大眾對鐵路的情感。

這趟懷舊之旅吸引不少民眾參加,有阿公阿媽攜手重溫舊夢,也有一家大小排排坐在火車裡野餐。現任鐵路局長陳德沛是在座的特別貴賓,三十年前他正是光華號的首任列車長呢。

一位媽媽說這次來主要是讓孩子嘗嘗古早火車的滋味,「坐坐媽媽坐過的火車」。她身旁的胖小子說這車子坐起來搖搖晃晃,「像捷運一樣」。

老車雖然已經三十高齡,卻不負重望,仍然跑得飛快,敞開的窗子湧進大把大把的風,只是引擎老舊,一路上轟隆轟隆聲勢驚人。

車廂內一群大男生跑來跑去,除了模擬當年光華號的服務發送點心和紙巾,還扯著嗓門為旅客解說光華號的來龍去脈。這群人的平均年齡大概與光華號差不多,不過講起古早的故事卻頭頭是道,對台灣的火車歷史也如數家珍。這群人正是鐵路文化協會的會員們。

天生的火車迷

聚在這裡的人,愛火車當然是第一條件,甚至可以用「一往情深」來形容。有人「打從娘胎」就坐過火車;有人在讀小學時就能把台北到高雄的所有車站背得滾瓜爛 熟,還能「倒背如流」。他們周遭的親戚朋友常常覺得不可思議,甚至為此擔憂。「沒辦法,火車迷是天生的,」一位會員說這種喜愛無法解釋,只能借老子所說, 「道可道,非常道」形容。

他們「瘋」火車的行徑包括一大早就去一個遠遠的地方「埋伏」,只為了守候某一班火車經過,趕快按下快門。

他們自己繪製客車運行圖,上面滿是高高低低的函數曲線。若問他們火車何時會從某地經過,掐指一算馬上可以報出時刻,連車次也一併奉送,甚至告訴你該車的轉 向架(相當於汽車的輪子)是什麼形式,坐在車上舒不舒服。從CK120蒸汽機車到DR2000柴油客車,從「臂木式號標誌機」到「止衝檔」等專業術語一個 個出籠,令人目瞪口呆,甚至有人聽到睡著。

他們對火車或鐵道的研究有時候連鐵路局的員工也要自嘆弗如。最為大眾所知的也許該屬洪致文,他不過二十六歲,已經「著作等身」,出版了《台灣鐵道傳奇》等四本台灣鐵路專書。謝明勳專門收集火車票,寫過一本《台灣鐵道車票事典》。

鐵道車輛史研究家童振疆曾以電腦繪圖完成台鐵歷年的轉向架繪製工作,甚至比台鐵機務人員還要清楚台鐵客貨車的演進。現在還在台大讀書的杜怡和,是「怡和鐵路工廠」的老闆,已經出產過一百多輛牙膏盒大小的火車模型,每輛車車底的轉向架都能轉動呢。

不只是瘋火車而已

其實火車迷在世界各地都有,火車迷俱樂部比比皆是,例如英、美、日等國的書店裡都有鐵路專櫃,專門陳列各式各樣的鐵道雜誌和專書。相比之下,台灣的鐵道迷辛苦多了,什麼都得靠自己摸索,不過也提早成就了這群年輕的「鐵道專家」。

民國三十四年光復後有整整四十多年的時間,鐵路被視為國家軍事機密,隧道都有軍隊駐守,鐵路或站房附近更是嚴禁攝影,「只可遠觀,不可近玩」,更不要談鐵路研究,一直到民國七十六年解嚴後才鬆綁。

因此鐵道文化協會的成立可以視為台灣鐵路研究的一個里程碑。而且不同於國外常見以聯誼性為主的火車俱樂部,他們不只是「瘋」火車而已,而給自己扛了一個嚴肅的使命──研究及保存台灣的鐵道文化資產。

大男生與老前輩

「廣義來說,我們研究的對象是所有的軌道事業經營主,包括鐵路、高鐵、捷運在內,」會長任恆毅解釋說,不過他補充,由於鐵道迷通常比較戀舊,所以協會以保存鐵道文化為主要訴求,最大的心願是「為台灣的鐵路博物館催生」。

鐵道文化協會雖然直到今年十月才剛滿一週歲,不過許多成員聚在一起同為火車癡迷卻已經有好一段時日。任恆毅回憶那是在民國七十七年,他在交通大學與兩位同學成立「鐵道研究會」,那時鐵路研究的風氣未開,一開始只是「三人小組」,許多人在好奇之餘都戲稱他們為「鐵倒社」。

為了求生存,他們盡量與外界交流,吸收不少校外的「散兵游勇」。後來台大、成大等也成立相關社團,火車研究的風氣逐漸打開。民國八十年這群人開始籌備成立正式社團,告別學生時代。

這是一個陽剛性十足的團體,全省兩百五十個會員幾乎清一色是大男生。除了這群大男生,幾位五、六十歲的老前輩更是協會之寶。

例如做過五十年阿里山鐵路站長的張新裕,把阿里山鐵路當成自己女兒一樣疼惜。鐵道攝影專家古仁榮早年從事旅遊業,常應日本觀光客要求看火車,自己也逐漸著 迷。不過早期拍照時他都得小心翼翼,如果不幸被守衛發現,就假裝自己是觀光客,聽不懂國語。三十年來他拍了不下五千張鐵路照片,為台灣鐵路的變遷留下許多 珍貴的歷史鏡頭。

鐵路老矣,尚能戰否?

台灣鐵路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的歲月,不但帶動台灣的工業文明,負起運送煤礦、糖、鹽、木材的重任,更深入大城小鎮,成為主要的大眾運輸工具。民國三十九年到六十七年間,更是台灣鐵路營運的黃金時代,每年都有鉅額盈餘。

曾幾何時,隨著時代轉變,許多產業鐵路功成身退,林業鐵路一個個收山,台糖也面臨轉型,改用公路運輸,釋出原有的鐵路用地。民國六十七年高速公路完工,更 對鐵路造成重大打擊,公路運輸從此成為主流,近年來航空事業也一飛沖天,火車既不能跟飛機比快,也不能跟汽車爭方便,營運開始走下坡。

台灣鐵路局雖然坐擁台灣鐵路,本身卻只是一個省府的三級單位,再加上體質特殊,要負擔沈重的人事費用,據統計八成以上的收入都要用來支付退休金,等於每天一開門就要賠上二千萬,目前負債已經快突破一千億大關!

車廂「老友」成廢鐵

時代的變遷難以逆轉,許多結構性的問題也不能一下解開。台鐵本身欲振乏力,不少人都感嘆這是「時不我予」。然而讓鐵道文化協會這批年輕人最不能理解的是台鐵的心態。

「其它國家的鐵路也都曾面臨轉型的難題,」非常關心鐵路資產保存的協會常務理事鄭銘彰說,就以日本為例,他們除了發展新幹線提供乘客便捷的服務,也有幾座鐵路博物館,還復駛蒸汽火車做觀光之旅。

例如與阿里山鐵路結為姊妹鐵路的日本大井川鐵路公司,就專門收購別家快報廢的火車,包括當年跑過泰緬鐵路、穿越桂河大橋的火車頭,整修後當客車跑,觀光客趨之若鶩。

反觀台灣,鐵路博物館已經籌備多年,卻還是「只聞其聲,不見其影」,倒是在美國的幾間鐵路博物館裡許多精美的紀念品翻開一看都是「MIT」──台灣製造,真讓人五味雜陳。

在這同時,許多歷史資產卻一直在瓦解中,尤其是近十年間,許多支線相繼被廢線,一些有特色的木造車站被拆除改建,許多珍貴的車廂報廢後無法安享餘年,卻以 每公斤五元的廢鐵價賣掉,「有時候連一輛也不留!」協會的成員說起這些都是一臉好心疼的表情,好像看到好朋友慘遭橫禍那樣不忍。

談保存,也要發展

基於台鐵的立場,「賠錢生意不好做」,尤其目前營運問題重重,恐怕更沒心思保存文物資產。「我很佩服文化協會捍衛文化鍥而不捨的態度,」鐵路局長陳德沛含蓄地說,「只是民間的期盼與執行單位的立場不同,需要多多溝通。」

他認為談保存不能純粹從古蹟保存的立場出發,兼顧都市發展也很重要。至於鐵路博物館,五年前台鐵就成立了博物館籌備小組,規畫適宜的地點,「可是我們編列的五百萬預算全部被省議會刪除,他們認為博物館應該由文教單位來規畫比較適宜,」陳德沛雙手一攤。

關心鐵路政策的協會執行長吳易翰同意,談保存不是就要停止發展。台鐵最近引進推拉式電車組,在未來幾年內會買齊八百多輛新車以便汰舊換新,部分東部幹線鐵 路也正在進行電氣化,這些都讓人樂見其成。只是現代化與保存之間並不是零和觀念。「例如車站地下化,就是都市更新和文化資產保存如何平衡的問題,」吳易翰 認為鐵路若要地下化,老火車站可不一定得拆掉,如果在設計上花點心思,可以兩全其美,日本東京車站就是好例。

亦敵亦友

鐵道文化協會因此與「百年老店」的台鐵產生「亦敵亦友」的張力。基於「愛屋及烏」,他們當然期望台鐵明天會更好,然而每當風聞台鐵有動作,他們也會緊急聲援,請求「刀下留情」。

在東勢線、東港線行駛的最後一天,他們舉辦「支線鐵路最後之旅」,吸引大批人潮搶搭最後一班列車。一聽說台灣目前僅存的彰化扇形車庫要拆,立刻發動緊急搶救,獲得台鐵暫不拆除的承諾。

去年十月傳出台中火車站要地下化,原本日據時期興建的老建築有可能被拆的消息,他們與數個文史團體合辦「行過鐵枝路,相逢火車頭」的車站保存活動,為八十歲的台中車站請命,終於促成車站被內政部列為二級古蹟。

跟時間賽跑

當然不是每次搶救都獲勝利,救火的工作也防不勝防。例如一九九五年三月,台鐵就親手拆毀台灣最後的單層、雙層、 參層臥車、餐車及有五十年以上歷史的木造瞭望車。

灰心之餘,「我們只能請求台鐵拆慢一點,至少每種代表型車廂都留一輛,將來可以放在博物館陳列,」會長任恆毅說,現在是跟時間賽跑,深怕有朝一日鐵路博物館真的成立時,已經無物可存。

也許有人要問,保存老火車、老車站有什麼價值呢?「早年火車是新科技產物,很多的車廂設計都是當代的流行式樣,今天看來都有時代意義,否則如何向後人交代台灣的鐵路歷史?」洪致文說。至於曾經見證人們送往迎來的老車站,更是民眾公共記憶的一部份。

這次配合「光華三十」活動,鐵道文化協會也在民間企業的贊助下舉辦鐵道文化展,其中展出許多鐵路的老照片,還有鐵路便當盒、號誌牌、員工制服及火車模型 等,籌備中的高速鐵路和台北捷運也都在展覽之列。中年以上的民眾駐足在老照片之前,回憶點點滴滴,想起糖鐵的「五分仔」小火車,還有火車經過中華路前的日 子。

有請蒸汽火車復出

活動的重頭戲之一是邀請台灣鐵路局、林務局和台糖公司一同探討「我們需要怎樣的鐵路博物館」。

台糖公司也曾輕忽老車的價值,現在卻把僅存三十多輛的蒸汽機車當成寶貝。林務局有心復活阿里山鐵路的觀光魅力,即使賠錢經營也在所不惜;他們還計畫在奮起湖車站籌建一個「窄軌博物館」,有請林鐵的老車現身,也歡迎糖鐵、鹽鐵和礦鐵共聚一堂。

那麼台灣鐵路的龍頭大哥──台灣鐵路局的態度又是如何呢?主任秘書馬中南表示,籌畫小組已經從全省集集站、扇形車庫等十六個地點選出台中車站作為未來博物 館的地點,將與地下化的工程一併規畫。不過他坦承這還要好一段時間才會實現,目前台鐵會把延平北路的舊管理大樓作為鐵道文物的暫時保存地點。

其實保留的方式絕不僅限於死氣沈沈的文物陳列,任教於美國的高宗魯教授指出,火車的動態保存更具有吸引力。美國賓州的國家鐵路博物館最近花了三十萬美金向中國大陸買了一輛蒸汽火車頭,當地人把它當寶貝一樣珍惜,吸引許多老老少少乘坐,樂不可支。

任恆毅曾對自己的小孩許諾,總有一天要讓他看到蒸汽火車在台灣的縱貫線跑。只是目前倖存的老火車頭四散零落,不是孤立在廣場展示,就是或被鎖進倉庫裡不見天日,維修的老師傅又逐漸凋零,這個諾言何時才能實現呢?

除了呼籲保存文物,鐵道協會也思考「鐵路復權」的觀念。「考慮公路開發的代價,許多國家都開始評估鐵路復興的可能性,」鄭銘彰說。

日本有一本書叫《鐵道救地球》,認為火車與汽車相比之下,還真是好處多多,不但軌道佔據的空間小,視覺上與空間比較協調,還能節約石油,它的廢氣及噪音污染也都小於汽車。

「台灣不是地大物博,卻一直發展公路建設,我們是不是該停下來檢討為此付出的代價?」吳易翰問。

為伊消瘦終不悔?

大環境尚未明朗,協會內部卻也風雲迭起。許多會員脫離了無憂無慮,可以到處旅遊的學生時代,要開始養家活口,不能全心投入會務;也有人為鐵路廢寢忘食,只領取微薄的薪水,卻被家人認為「不務正業」。而因為人力和財力有限,活動辦的不夠多,也引起一些會員抱怨。

為了十月底的光華號復駛以及鐵道文化展的大型活動,大家都忙得人仰馬翻,活動辦完後他們也考慮轉型,暫時變成「軟性社團」。

「意思是盡可能減低人事費用,降低會員人數,」任恆毅解釋說,要真正有「文化使命」的才能加入,如果是純火車迷也許可以考慮另外成立俱樂部。從此協會不以對內辦活動為主,而要「槍口一致對外」,對外爭取鐵道文化保存的機會。

目前他們提出的「台灣地區鐵道紀念物調查」企畫案剛獲得國家文藝基金會的補助。「其實我們早有許多現成的資料和照片,」前《鐵道情報》總編輯賴德湘指著檔 案櫃裡大疊的照片和資料說。這些年來會員們在全省東奔西走,早已為許多值得保存的蒸汽火車、老車站、鐵道器材設備列出清單,拍照存證。

火車要往哪裡去?

台北捷運經過幾番風雨,總算走上軌道;西部走廊的高速鐵路也進入籌備階段。當歌手高唱「火車,火車,走到哪裡去?」這群年輕人只希望當鐵路一直往前邁進時,人們也能回首來時路,不要忘了曾經「生氣勃勃」的鐵路記憶。

密西西比河橋「轉過來」


您小時候一定玩過或唱過「倫敦鐵橋掉下來、掉下來!」這樣的童謠。是的,倫敦鐵橋為了讓過高的船從河道上通 過,特別設計成可動式的上升下降橋樑,而這也就是「倫敦鐵橋掉下來 」的典故。不過,在美國伊利諾州與愛荷華州交界的密西西比河鐵路 橋,卻是「轉過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密西西比河的航運在早年的美國是相當重要 的,但鐵路要由芝加哥往西經美國中西部到太平洋岸去,勢必也得跨過河的。在兩方都兼顧的情況下,這座由芝加哥與西北鐵路公司(CNW)在 1909 年 2 月完成的鐵橋,便設計成可以旋轉的模樣。您可以假想由空中鳥瞰這座橋,就好像看一個平放在桌面的時鐘。這座橋可以 旋轉 90 度,空出缺口來讓船隻通過,這便是它的運轉方式。

這座名橋一直是鐵道迷的攝影名點,特別是愛荷華 州克靈頓城的這一端,龐大的可旋轉式鋼樑橋,更是許多人的最愛。只要是天氣不錯,往往都可以見到不少的火車迷群集在此。很可惜的是:筆者造訪時是冬末春初 之時,密西西比河的航運尚未開始熱絡起來。要是夏天來此,據說常常真的可見它「轉來轉去」,這時我們就真的可以把「倫敦鐵橋掉下來」的歌,改 唱成「密西西比河橋轉過來、轉過來!」這不是挺有趣的?

以下是大約十年前,我與美國鐵道迷好友Paul去密西西比河橋拍火車的旅記

1998.3.29.(SUN)

Today, Paul and I plan to go down to Clinton, Iowa! I am so happy to have chance to go back Iowa again! This morning, I saw a CNW painted Fairbanks Morse engine which displays in Milton, WI on a magazine, so I ask Paul bring me to see it before our trip to Clinton. The CNW #10 Fairbanks Morse engine, originally from Minneapolis Northfield & souhtern; later was used by a short line, Central Wisconsin, and never owned by C&NW! However, it is very funny. It was in CNW color. Well, we appreciate they repaint it as traditional C&NW green and yellow color. And, you still can see "The route of Streamliner 400" on its body!

After the visit of the CNW color engine, we went on the "Free" way to Illinois. Yes! Illinois is so-called" HAPPY STATE"! We need to pay a lot of $ for the toll way. Finally, we arrive Rocelle IL. From Rocelle to Clinton, we follow the CNW east-west mainline , and want to see if we can get any CNW engines. The first spot we visited is Rochelle. Here is the location BNSF line and CNW line cross each other. When we arrived the diamond, I saw 6 cars by rail fan staying there to wait for trains. I think, because it is a sunny day, railfans go out for train watching!!! However, we didn't see any train pass the diamond, but catch one UP train in Rochelle ex-CNW depot.

About 13:40, we arrived Nelson. This is the place CNW mainline has a branch down to Madison, IL(not Madison, WI) and have track right to St Louise. We saw a UP train again, still no CNW loco!!! Before we arrived Clinton, we stop by a great spot where BN line cross the top of CNW line. This place is near the Mississippi River, and after that, we will enter IOWA!!! Yes! After we cross Mississippi river, the familiar slogan appeared: IOWA MAKE YOU SMILE!!! Yeah! I came back IOWA. When we just cross the river, the west bound train we have met just cross the river. We didn't well-prepare for it, but still get a good shot. Later, we visited the CNW clinton yard. Sadly, only see a #4622 CNW painted loco. Then, we went back to CNW Clinton depot. It is very beautiful, but the platform already removed. When we just arrived there, another east bound train ran by. IT IS A CNW C44-9W 8665 engine!!! I am very happy, but didn't well prepare for its coming, again. However, the photo turns out so good. I am so surprised!

The Mississippi river bridge must be the most important spot in Clinton area. This historical bridge was constructed in 1909. And it can turn around like a clock to let ship pass it! We sat down beside the river to get a east bound train, then moved to the bridge to get another shot. We wait, wait and wait --- No trains come. We are very sad. And as you know: the railfan rule is: Everytime when you give up, the train will just come after you leave! Do you believe this? In Taiwan, Japan, and America, they are all the same. Everytime I give up, the train will come. This time, Paul and I make a time to leave. We said after 17:00 if the train didn't come, we will leave. And we just say the railfan joke: Maybe we will see the train when we drive back and we are on the Mississippi river bridge. Ha! Ha! The railfan rule have been proved again. We heard a train horn sound just before 17:00, and the train crossed the bridge about 17:05. We didn't leave, and we saw the train!!! So, my opinion for you is: wait 5 more minutes when you decide to leave, and maybe you will get a bonus train!

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

二撇鬍子的485系雷鳥特急

我想,485系的電鍋頭是日本特急車的一種代表構形,不過485系也有bonnet頭的喔!這款雷鳥的二撇鬍子485系特急,就是bonnet頭。現在已經引退了,但真令人懷念哩!


2009年10月17日 星期六

一代女皇 金佩珊

真的感謝阿賓提供的門票,讓我昨晚(2009.10.16.)跑去金鐘獎「追星」一晚。整晚的頒獎典禮真是有夠長,表演節目更是OOXX。不過,整晚最讓 我期待的,當然是一代女皇金佩珊的演唱囉!想當年,一代女皇超紅時,大街小巷都有人會唱那個「唐朝女皇,武則天!」,特別是金佩珊的那個修女打歌服,還必 須配合一個頭一搖,手一擺的招牌動作。昨晚,果然薑是老的辣,金佩珊一出來「夕陽~~~~」就風靡了全場,接著的一代女皇,讓人聽著聽著頭都會跟著搖耶! 真是令人懷念的年代啊。最後的「神雕俠侶」合唱,更是經點啊!如果能把中視棚內的獨木橋與一顆大太陽也搬來,那就再好不過了。



一代女皇
作詞:李靜婷 作曲:張勇強

峨眉聳參天
豐頰滿光滑
氣宇非凡是慧根
唐朝女皇 武則天

美冠六宮粉黛
身繫三千寵愛
善於計謀城府深
萬丈雄心難為尼

君臨天下威風凜凜
憔悴心事有誰知憐
問情何寄淚濕石榴裙
看朱成碧癡情無時盡

縱橫天下二十年
深宮迷離任憑添
兩面評價在人間
女中豪傑 武則天

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

Santa Fe's Super Chief

The Chief is still the Chief !!!
by Chih-Wen Jason Hung

    From heavy wight era, light weight Pullman, streamline car to Amtrak's superliner, the historical Chief trains between Chicaco and Los Angeles is the most famous passenger trains in America. On Nov 14th, 1926, Santa Fe's Chief began to run between Chicago and L.A. On May 12th 1936, the Super Chief was officially born. It was a weekly, diesel-powered and all Pullman heavy weight trains. It ran from Chicago to LA only need 39 hours and 45 min, faster than the Amtrak's Southwest Chief, now!

    Santa Fe remain the high quality passenger service all the time. They always introduced the best coaches into the service. You always can see the beautiful Warbonnet painted diesel locomotives lead a lot of bright streamline coach with dome car, dining car all the way!

    The photo showed above is the well-known Santa Fe fleet. The right photo is EMD's F-unit, Santa Fe #347C. Dan Kelly took this photo in CA state RR museum. The left photo I took is a priviate owned ex-Santa Fe streamline coach. It is a very common style coach in Santa Fe's Chief trains.Although Amtrak took over almost all of those trains from Santa Fe, and there are not too many left, so you can not easily see them, but I found this coach in Orange county, CA in 1996 by chace. However, last summer, I can not find it again. It seemed be moved to another place.

    1/3 Amtrak's passenger cars were from Santa Fe, when Amtrak was formed in 1971

    When Amtrak was formed in 1971, 1/3 passenger coaches - nearly 450 were from Santa Fe.That included 140 coaches, 90 baggage cars, all Hi-level coaches, and many many trains. After Amtrak bought a lot of Amfleet and Superliner, those heritage cars became harder and harder to see on the route. Now, maybe only baggage cars are easily can be found on Amtrak routes. The above photos are the ex-Santa Fe trains. Left one is baggage car #1226, and the right one is #1222. You might want to ask me how can I know they are ex-Santa Fe's cars. The answer is so simple, because until today, I still can see a little "Santa Fe" letters on their bodies. They are painted in Amtrak color now; however, they are always the Santa Fe's family.


    All of them were running on San Diegans trains. At the early Amtrak era, Santa Fe allowed Amtrak to remain the "Chief" name on those original route. However, Amtrak seemed not remain the good quality as the Santa Fe era. Then, Santa Fe announced " Santa Fe had reserved the right to withdraw the permission to use the Chief name should the quality of service provided by Amtrak on the trains so identified no longer reflect credit on Santa Fe." So, they asked Amtrak to drop the "Chief" name in 1974, and a new name Southwest limit appeared.


    The new Chief: Southwest Chief was born in 1984

    In 1980s, the Amtrak Southwest limited was running with new superliner cars. The service was improved(At least, not too bad), so the Chief name came back on Oct 28th 1984. The Southwest Chief was born!!!




    Today, the Southwest Chief still runs between Chicago and Los Angeles as before, but the route is not "Santa Fe All the Way". From Chicago to Galesburg has switched to ex-BN route. The train number givin by Amtrak is #3 and #4. All of them are daily trains. #3 is from Chicago to Los Angeles, and #4 is the other way.


    When I need to move from mid-west to California in 1997 summer, I planned to take the most popular way people did in Railroad golden age - To ride Chief train to go West!!! My trip was begun on Aug 3rd and finally arrive L.A. Union Station on Aug 5th. The #3 Southwest Chief trains was leaded by 4 diesels. The trains contained:


    [Engine x4] + [Baggae Car ] + [Employee Car] + [Coach x4] + [Sightseer Lounge Car ]+ [Dining Car] + [Sleeping Car x2] + [Box Car x7 ]


    [34] [76] [46] [806] + [1229] + [39031] + [34080] [34012] [34137][31530] + [33408]+ [38044] + [32106] [32088] + [1550] [1504] [1553] [1506] [1507] [1558] [1407]

    The above photos are taken in my Southwest Chief trip. The left one is in Albuquerque, NM. The right one is in Los Angeles Union Station right after I arrived California. I am so tired at that time, and can fully understand why people like Santa Fe's FAST so much. It really not a good experience to stay on the trains for 3 days! I wish the FAST Chief can always run on the land, not slower slower and slower all the time. I won't ask too much. Just want Amtrak remain the old Santa Fe 1930s quality. I don't think people in 1990s can not do better than 1930s!!!

2009年10月14日 星期三

鐵道記念日之JNR愛車選

今天(2009.10.14.)是日本鐵道記念日,所以來個選美大賽,選出五款本山人最愛的日本火車。嗚嗚!沒想到都是JNR時代的車,而且基哈還佔多數。

首先,第一名是基哈一八一,這一期RM有介紹,此款車余命阿斗18個月。
第二名是五八三系寢台電車。我愛死這種車了,雖然三段寢台搭起來真的會讓老人家累死!

第三名是基哈五八。嗯嗯,這種車真的蠻漂亮的說。
第四名是基哈五二。不用說,這個車也是愛車之一,很有支線鐵道的fu。
第五名是基哈一八三。這種電鍋頭的柴油客車,長得也真可愛。

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

NO宅壓毀帝王盆

最近天氣多變化,我喉嚨又要不行了。今年開學後拖到現在才第一次喉嚨痛,真的是難得。或許,之前因為改論文太累,一直壓抑著感冒沒發作,今天(2009.10.12.)把改好的送出 去之後,就整個不行了。上完三堂課,no宅來要推薦信。no宅好像變瘦了,這真難得,另外,也變年輕了(這更難得)。不過,這個人居然把我辛苦培養的帝王 盆給壓毀一半!!!這簡直是不可饒恕之過。no宅,你最好看你要怎麼賠我。

這陣子還會繼續忙。因為好幾篇PAPER都要回覆,另外,每個老師都要開始拼國科會計畫。這,又是另一個傷腦筋的差事囉!

2009年10月9日 星期五

倒塌的猴硐選煤場與拆光的三貂嶺號誌樓

今天(2009.10.9.)因為香港的朋友J君來臺灣,因此帶他去基隆看海港大樓郵箱與氣象站,然後又逛到西岸旅客大樓的候船室。這個西岸旅客大樓很好 玩,原來二樓也有如此大的空間。過去不管是搭麗星還是飛龍,都是在東岸碼頭,之前去基隆也常是週末假日,因此沒遇上西岸碼頭有開的時候。這次週五去,晃到 那兒時看到門有開耶!因此第一次爬上去看,真有意思。

接著我們搭火車去八堵然後轉往猴硐。這次去猴硐,主要是看瑞三那個本來要當煤礦博物園區主題館的瑞三選煤場。因為那個瑞三選煤場居然在前天 (2009.10.7.)颱風之後給垮了。這一棟建築當年我第一次去時,仍記得轟隆隆的機器聲響,低沈的機械音頻,是礦鄉的氛圍。不過,後來這個選煤場停 工,再也不運作,而改為煤礦博物館的進度又一直落後。臺灣的文化保存「專家」跟「顧問」們都很多意見與看法,有人講說保持廢墟狀原貌最好,有些人則說要整 建以維護安全。反正在經費不夠,能拖就拖的情況下,這個選煤場終於在這次颱風大雨之後,轟隆隆倒塌給你看。那現在,是要修,還是要一堆「廢墟」呢?




其實,這個選煤場是塌了。今天經過三貂嶺時更難過,因為那個擁有歷史意義的號誌樓居然被「好好看」掉了。拆了要改建廁所,這是啥觀光水準與規劃勒?好像說拆掉古厝廂房,為了蓋廁所這樣,真傷腦筋。

最後,偷放幾張鋼蛋的進度。因為波提獅來鬧場,所以變成這樣。




瑞三選煤場坍塌 地方籲搶救

〔記者盧賢秀/北縣報導〕規劃作為台北縣瑞芳鎮猴硐煤礦博物園區主題館的歷史建物瑞三選煤場,前天下午大雨中屋梁主結構體坍塌,建物岌岌可危,文史工作者 痛心,希望縣政府儘速搶救。縣府近日將邀古蹟歷史建築聚落及文化景觀審查委員到場勘查,再決定撤銷歷史建築重建或保留原貌整建。

猴硐文史志工說,猴硐煤礦曾是全台最大、品質佳的礦場,採礦前後70年,其中瑞三選煤場、運煤鐵道和洗煤機具等在民國94年登錄為歷史建築,不過土地屬台鐵,地上物屬瑞三公司。

目前台北縣政府在猴硐規劃煤礦博物園區,將舊建築整修,作為體驗區及展示館,歷史建物選煤場就是其中的主題館,整建工作遲未進行。

這幾天豪雨,6日下午3點多,參與田野調查的文史工作者聽到轟然一聲,選煤場屋梁主結構崩坍了,「讓人無比心痛」,認為選煤場倒了,煤礦博物園區就沒特色 了,希望縣府徵收地上物,儘速整建。住在煤礦聚營的74歲倪姓老礦工在礦場工作近半世紀,看著傾頹的礦場和選煤場,不勝欷歔。

縣政府觀光旅遊局和文化局表示,顧問公司評估選煤場結構受損嚴重,整建經費龐大,且有很多結構須拆掉重做,但審查委員認為有安全顧慮,宜暫時維持現狀,近期將邀請委員到現場勘查。

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

實踐大學「臺北學」演講記

今天如預期地,前往實踐大學「臺北學」的活動演講,現場好多學生喔!謝謝李清志老師的邀請,還吃了一頓好棒的義大利麵。今天的演講,臺北民生社區簡易飛行 場部分,講了大概一小時就搞定了,於是拿出今年去京都參加歷史地理研討會的部分,也順便介紹了臺灣的各地飛行場。謝謝實踐大學製作的大海報,這可是我第一 次看到如此大的輸出了!當然,最後要感謝那些來現場支持我的好朋友。你們的出現,真的太感人啦!



聯合新聞網 聯副文訊/洪致文主講台北飛行場祕密檔案
由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策畫的「台北學」系列講座,10月7日晚上七時將由「鐵道作家」洪致文主講「台北飛行場祕密檔案:從『風‧水』看台北的城市街道紋理發展」,地點在實踐大學(北市大直街70號)A401階梯教室,活動免費,歡迎文友聽講。

  © Blogger template 'A Click Apart'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