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

出書雜談:不小心「放空」了~

最近不少朋友出新書,在這個書市如此慘澹的時機還有人願意投入真是值得鼓勵。拿到熱騰騰新書的那一刻真是令人感動啊,可是可是,然後呢,就是開始懊悔,開始懺悔,明明校對多次,怎麼還有錯呢!?而更懊惱的,很多時候還不是作者的問題,是出版社編輯的自作主張害慘了。像我之前出書,就是在我做了精確的多次校對之後,要送印刷廠之前,天才的編輯用他自認為的常識,幫我修改了一些以為我寫錯的名詞用字。結果呢,這些名詞都是致命的錯誤,因為沒有歷史考據與歷史常識下,又缺乏專業知識為背景,就容易犯錯。但作者又能如何,只能悶著自己吞下來。

買過我多年書的讀者一定知道,很多事情不是作者能夠掌握,特別很多是關於印刷與設計方面,導致我對於找出版社合作興趣缺缺。

以我這種出過超過二十本書,出書資歷超過二十年的老作者來說,每出一本書,常常都是一種又愛又恨又期待又後悔的複雜心情。很少有一本書會完全照你想像的完美登場,不是這裡出包就是那裡出包,我碰過的蠢事有(老讀者們可以自己偷偷對號入座,我自己不方便說):

1. 出版社選錯紙張印得跟包雞蛋的紙一樣沒質感
2. 美編選錯顏色造成內頁所有字跟照片整個顏色偏成紫紅色
3. 插頁插圖放錯地方,竟然裝訂到錯誤位置
4. 雙色套整個顏色分色錯誤,造成雙色套的版照片全毀,黑成一片
5. 美編算錯書的厚度,造成書背GG
6. 字體大小選錯,字太小被罵翻
7. 精裝本內頁裝訂錯誤,全部送回去拆除重裝
8. 裝訂廠把不同落裝錯,以致頁碼亂掉,全部送回去重拆重裝最後重印
9. 出版社選了我不愛或我很恨的封面讓我很難過
10. 出版社出版後愛印不印的,讓我只好提前解約
 (其他還有,但懶得說了,例如整個套色走歪之類)
總之,會走到自己印自己出,不是沒有原因。至少「不沈空母」是我從頭到尾都很滿意的一本書,但是走了二十年啊!!!

儘管如此,書一出版還是發現錯誤了,而且很好笑。我明明校對有叫美編改,竟然還把「防空塔」打成「放空塔」,真的是哭哭。


此外,這張在上大和(南)飛行場一節內的地圖,其實是池上的,放錯了~ 


其實出這本『不沈空母-台灣島內飛行場百年發展史』書的時候我知道 , 因為是自己出資來印,幾乎沒有機會可以再版, 賣完就是賣完了。 所以剩下還有一些書的時候, 我也沒有很積極的去宣傳。 因為多賣一本就少一本呀。


台北地區現貨供應:
假面騎士玩具店(02-2556-3786)
~台北市南京西路163號1樓57室(賓王飯店1樓賣場)
每日:14:00到21:00


偵探書屋 Murder Ink(02-2559-7776)
~台北市南京西路262巷11號
週一 - 週六: 14:00 到 22:00
週日: 13:00 到 20:00

如果您不方便在臺北前來購買,我們也提供了全台超商取貨付款的服務,請透過露天的網購購買。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526916306078
★三本免運費!!★面交地點:限 新北市中和區 中和環球 正門口。
本書定價1200元



[新書推薦] 臺灣文化藏寶圖


台灣這些年關於旅遊的書寫非常多,但市面上比較常看見的,多是走文青風的那種閒晃「輕旅行」。並不是說這樣的「文青」或「偽文青」風不好,而是這般只追求一種「感覺」,對於歷史不重視而容易「大驚小怪」的幽雅「輕旅行」,對於想要深入理解台灣,尋訪真正土地上發生故事的讀者,都會覺得搔不到癢處。林芬郁的這本書,則提供了完全另一種不同的田野旅行步調,讓讀者重新領略寶島台灣更深厚的歷史紋理與鄉土故事。

這本書讀起來,完全不是種文青風的「輕旅行」,反而有種非常沈重的「歷史味」。儘管作者林芬郁想要故做輕鬆,但是從產業、宗教、人文、自然景觀、聚落興衰一一談起,就一點也「輕」不起來。整本書讀來,彷彿拖著厚重的時光包袱,走在福爾摩沙的土地上,背負著深厚的歷史脈絡。

或許很多人看到這本書,會受不了東一句西元哪一年怎樣怎樣,西一句的西元哪一年又怎樣怎樣。但,這大概就是歷史人的田野筆記會呈現的面貌。所以說,儘管全書的編排,從開蘭第一城的噶瑪蘭之歌唱起,逆時針繞了台灣一圈,講了北台灣的礦業聚落,也拜訪了作者最熟悉的北投一帶,甚至繞到海線鐵路,又轉往嘉義台南探訪不一樣的歷史故事,直到高雄哈瑪星而止,但其實每個點之間所密佈交會的,是一種更深更緊密的歷史時空網絡,而非只有點到即止的「輕旅行」。

這本書厚重的歷史味,卻在選材選點上又較為隨性地「輕」了起來。這不是一本工具書,所以不是有著完整架構並涵蓋全台的那種大論著,反而像是作者的田野旅行歷史筆記。因此,一方面作者雖將每一個點的歷史時空與地景書寫整理得相當厚實,卻另一方面在選材上因為隨性的跳躍而又呈現出輕鬆的趣味。或許,在時間上的歷史沈重,與空間上的輕鬆隨性,交織出的,就是這本非常特別的書吧!



臺灣文化藏寶圖

作者: 林芬郁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5/08/2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蕞 爾小島臺灣,因有多元族群與文化交會於空間網絡,經歷史更迭與流變下,形塑出獨特的文化地景。作者以極高的敏銳度與嚴謹的田野調查精神,佐以古今地圖、繪 葉書和唯美的照片,與關懷福爾摩沙、熱愛鄉土的朋友們分享。本書以全然不同的田野行旅方式與輕歷史地理書寫風格,讓讀者領略歷史紋理與綺麗地景交織下美麗 之島臺灣的城鄉故事。期盼在一片「吃喝玩樂」的旅遊書海中,以清新的書寫,解讀臺灣豐厚的文化底蘊,踏尋隱藏在臺灣地景的文化寶藏。


作者簡介

林芬郁
潛心研究臺灣文史、藝術,文章散見於《地理研究》、《臺灣文獻》、《臺北文獻》、《臺灣風物》、《臺灣民俗藝術彙刊》等學術期刊,與《原住民族文獻會 電子期刊》、《鐵道情報》、《自由時報》的〈自由廣場〉等。著有《沒有電視的年代—阿公阿嬤的生活娛樂史》(與沈佳姍、蔡蕙頻合著)、《北投區志》(與溫 振華教授、戴寶村教授等人合著)等書。寫作之餘,亦古道熱腸的從事文化資產保存的社會服務。不愛被拘束的射手座,喜歡旅行,總是對新鮮事抱著好奇求知的態度。興趣多元、廣泛,醉心於一切美好的事物。


目錄
噶瑪蘭之歌
開蘭第一城
人文薈萃的宜蘭古城
走讀羅東林業遺產
龜山島尋奇

水金九礦城探秘
戀戀九份山城
黃金ㄟ故鄉金瓜石
謎樣的水湳洞十三層選礦場

黑金產地-菁桐與平溪
黑煤之鄉菁桐
天燈之外的平溪
人文、自然美景兼具的平溪線鐵路

品味北投溫泉鄉
光陰駐足的唭哩岸打石聚落
有故事的北投溫泉博物館
命運多桀的新北投火車站

追尋北投凱達格蘭族的餘韻
凱達格蘭平埔聚落的遺跡見證-番仔王爺與「平埔社」土地公
溫馨別緻的心靈沉澱之所—長老教會北投教堂
隔離政策下的漢番界碑-石牌地名的由來

洗滌心靈˙北投宗教
香煙裊裊˙關渡宮
宗教遺痕˙日治表情
尋幽˙弘法大師祠
離塵˙普濟寺
威猛˙不動明王石窟

意外造訪日南小鎮
依然美麗的大安溪舊橋
著名的觀光小站—日南車站
依稀可見舊城鎮的紋理
拜訪海線最美麗的木造車站

木頭飄香的嘉義
阿里山鐵道起點-北門驛
花木扶疏的植物園與嘉義公園
另類博物館—刑務所

傾聽安平追想曲
舊情綿綿‧古都安平
尋遊探險‧臺江內海
豔陽日下‧安順鹽場
穿越時空‧菁寮古鎮

南國高雄紀事
來來去去高雄港區
哈瑪星是什麼星?
孤懸卻不遺世的旗津

[新書推薦] 臺灣文化藏寶圖



臺灣文化藏寶圖

作者: 林芬郁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5/08/25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50元

內容簡介
蕞爾小島臺灣,因有多元族群與文化交會於空間網絡,經歷史更迭與流變下,形塑出獨特的文化地景。作者以極高的敏銳度與嚴謹的田野調查精神,佐以古今地圖、繪葉書和唯美的照片,與關懷福爾摩沙、熱愛鄉土的朋友們分享。本書以全然不同的田野行旅方式與輕歷史地理書寫風格,讓讀者領略歷史紋理與綺麗地景交織下美麗之島臺灣的城鄉故事。期盼在一片「吃喝玩樂」的旅遊書海中,以清新的書寫,解讀臺灣豐厚的文化底蘊,踏尋隱藏在臺灣地景的文化寶藏。


作者簡介

林芬郁
潛心研究臺灣文史、藝術,文章散見於《地理研究》、《臺灣文獻》、《臺北文獻》、《臺灣風物》、《臺灣民俗藝術彙刊》等學術期刊,與《原住民族文獻會 電子期刊》、《鐵道情報》、《自由時報》的〈自由廣場〉等。著有《沒有電視的年代—阿公阿嬤的生活娛樂史》(與沈佳姍、蔡蕙頻合著)、《北投區志》(與溫 振華教授、戴寶村教授等人合著)等書。寫作之餘,亦古道熱腸的從事文化資產保存的社會服務。不愛被拘束的射手座,喜歡旅行,總是對新鮮事抱著好奇求知的態度。興趣多元、廣泛,醉心於一切美好的事物。


目錄
噶瑪蘭之歌
開蘭第一城
人文薈萃的宜蘭古城
走讀羅東林業遺產
龜山島尋奇

水金九礦城探秘
戀戀九份山城
黃金ㄟ故鄉金瓜石
謎樣的水湳洞十三層選礦場

黑金產地-菁桐與平溪
黑煤之鄉菁桐
天燈之外的平溪
人文、自然美景兼具的平溪線鐵路

品味北投溫泉鄉
光陰駐足的唭哩岸打石聚落
有故事的北投溫泉博物館
命運多桀的新北投火車站

追尋北投凱達格蘭族的餘韻
凱達格蘭平埔聚落的遺跡見證-番仔王爺與「平埔社」土地公
溫馨別緻的心靈沉澱之所—長老教會北投教堂
隔離政策下的漢番界碑-石牌地名的由來

洗滌心靈˙北投宗教
香煙裊裊˙關渡宮
宗教遺痕˙日治表情
尋幽˙弘法大師祠
離塵˙普濟寺
威猛˙不動明王石窟

意外造訪日南小鎮
依然美麗的大安溪舊橋
著名的觀光小站—日南車站
依稀可見舊城鎮的紋理
拜訪海線最美麗的木造車站

木頭飄香的嘉義
阿里山鐵道起點-北門驛
花木扶疏的植物園與嘉義公園
另類博物館—刑務所

傾聽安平追想曲
舊情綿綿‧古都安平
尋遊探險‧臺江內海
豔陽日下‧安順鹽場
穿越時空‧菁寮古鎮

南國高雄紀事
來來去去高雄港區
哈瑪星是什麼星?
孤懸卻不遺世的旗津

2015年8月24日 星期一

穿越時空到70年前的龍潭機場,竟有40架日本軍機[隼]和[疾風]!

最近陸軍龍潭601旅超紅,大家都要組團去看阿帕契,想要戴頭盔打卡上傳FB。其實啊其實,如果可以穿越時空,回到七十年前1945年的終戰時,大家知道到龍潭飛行場去可以看到什麼嗎?可以看到四十架日本的軍機,而且有26架的一式戰(隼),14架的四式戰(疾風)!這些飛機,今天只要隨便保留一架,都是世界級的博物館超級古董,可惜早就通通拆光光啥也沒有了。

這座最近很紅的龍潭機場,前身龍潭飛行場,是日本陸軍於1944年下半所興建來做軍機秘匿用。依照日本陸軍第8飛行師團在二戰末期「天號作戰」期間的特攻記錄來看,19453月下旬開始到6月上旬間,其所轄下的誠部隊特攻攻擊中,從台灣出發的33回攻擊,就包含1次從龍潭出擊的任務。

終戰時的美軍記錄裡,龍潭飛行場留有日本陸軍的飛行第20戰隊,以及特攻為目的編成的16飛行隊飛機。接收時的飛機記錄,龍潭飛行場留有26架的一式戰(隼),14架的四式戰(疾風),算是美軍於二戰最末期猛烈轟炸下,台灣仍能維持戰備使用的機場之一。

我想,應該不少軍事迷看到這裡眼睛快掉下來了,龍潭曾留有二十幾架的隼!?? 還有疾風!?? 對的。如果終戰時有遠見多留幾架下來,這些飛機真的都是世界級的航空典藏品了。只能說,千金難買早知道。(下圖裡黑白的一式戰隼,彩色的是四式戰疾風,拍照地點不是龍潭,僅供參考)
如今的龍潭基地不是說不會開放,不是說民眾完全不能進去參觀,只是不接「散客」,而且貴婦團優先。至於怎麼團進團出,大家都還在看國防部怎麼辦。但我其實比較好奇,如果龍潭挖一挖,挖出一架或半架的隼或疾風,那才更有夠看啊!

如果大家想多知道龍潭,或者日本時代興建的飛機場歷史,以及台灣這座「不沉空母」的故事,歡迎找下面這本書來看喔。

不沈空母  台灣島內飛行場百年發展史

台北地區現貨供應:

假面騎士玩具店(02-2556-3786)
~台北市南京西路163號1樓57室(賓王飯店1樓賣場)
每日:14:00到21:00

偵探書屋 Murder Ink(02-2559-7776)
~台北市南京西路262巷11號

週一 - 週六:
14:00 到 22:00
週日:
13:00 到 20:00

如果您不方便在臺北前來購買,我們也提供了全台超商取貨付款的服務,請透過露天的網購購買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526916306078
★三本免運費!!★面交地點:限 新北市中和區 中和環球 正門口。

本書定價1200元
本書的大小尺寸與花車一書相同19cm x 26cm,全彩印刷,總頁數包含序與目錄還有附錄,大約448頁。
本書簡介:
二 戰期間,將台灣視為一座不會沈沒的海上航空母艦「不沈空母」,是民眾耳熟能詳的一種政策宣傳。在日本發動大東亞戰爭,台灣捲入二戰陰霾中時,島上的飛行場 正是大日本帝國往南洋連結的重要樞紐。二戰後的台灣,兩岸對峙下,仍有不少日本時代興建的機場持續使用至今,也留下許許多多台灣航空發展百年來 的重要遺跡。本書為作者耗費超過二十年蒐集資料,並藉由實地調查後整理而成的台灣航空重要著作。書中以百年來台灣島內飛行場/機場的發展歷史與脈絡為主軸,介紹其歷經的演變,以及殘存的各種遺構,是研究台灣航空發展及台灣軍事遺跡、戰爭遺產不可缺少的重要經典。

全書的章節呈現上,以時 間為主要切分點,在 日本統治後期較多飛行場大量增設時,才以日本海軍與陸軍兩種體系加以區分。書中內容包含台灣航空發展黎明期的飛行場與著陸場、民航肇始期的島內飛行場,以 及大東亞戰爭爆發前、戰爭間與整個二戰末期所興建的台灣島內日本陸軍與海軍飛行場,最後的章節則為二戰後興建的台灣島內機場。全書除了有詳盡的文字說明 外,更以超過一千五百張的圖片,包含各時代的相關地圖、航照與現地調查照片記錄,呈現出台灣島內飛行場/機場百年來的發展歷程。書中首度曝光許多興建於二戰時期的飛行場重要軍事設施遺跡調查成果,是台灣在戰爭遺跡的文化資產研究上,非常重要的參考著作。

本書包含一些讀者可能有興趣的主題:
1.      桃園航空城陰影下的二戰桃園飛行場遺跡
2.      虎尾飛行場的相關二戰遺跡
3.      東港飛行場尚未被破壞前的記錄
4.      林青霞出身的社團新村,原大林飛行場遺跡
5.      台灣各地現存的飛行場相關二戰時防空塔、機堡與耐爆通信所
6.      戰後興建的龍岡機場拆除前調查
7.      台灣各地現存飛行場相關的丸龜狀防空壕
8.      台灣現存的日本時代八幡製鐵所鋼骨飛機棚廠
9.      淡水水上機場的遺跡
10.  二戰時飛行場興建之際留下的滾輪遺物


關於書名的說明:
「不 沈空母」是二戰時台灣民眾廣被教育的一個說法,是台灣島內這些飛行場興建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書在終戰七十年的此時出版,特別以此來作為書名。之所以不以 「沉」字而以「沈」字來書寫,乃因「不沈空母」是日文漢字裡的用法,也是當年台灣人民接受此一稱法時的書寫方式,故選擇以此來做書名。至於本書副標題「台 灣島內飛行場百年發展史」,因本書內容以台灣島內的飛機場發展百年史(從日本時代講到戰後)為主,不包含澎湖或一些戰後興建的離島機場,故書名必須有此界 定。至於使用「飛行場」一詞,而非如今民眾慣用的機場或飛機場,乃因本書所介紹的大多數機場,在當年完工時,甚至至其撤廢時,都是以「飛行場」稱之。此 外,根據我國民航法第二條的名詞定義,直到如今也是以「飛行場:指用於航空器起降活動之水陸區域」來稱呼,故書名以此稱之。

關於本書內容的說明:
這本書內所寫的台灣島內飛行場發展歷史,原本只打算整理日本統治時代的飛行場,將時間點終止於二戰結束時,不過因為考量到戰後興建的機場多在離島,本島的新建機場數量相當少,故在調查寫作上並不會增加太多篇幅,因此最後仍將其納入,這是本書會以百年來台灣「島內」飛行場/機場發展脈絡加以撰寫的原因。至於篇章的區分方面,為了有系統與脈絡地包容進所有百年來台灣島內出現過的飛行場/機 場,整理時大致上以時間為切分點,在較多機場大量增設時期才以日本海軍與陸軍加以區分,故章節安排的方式,以台灣航空發展黎明期的飛行場與著陸場、民航肇 始期的島內飛行場,以及大東亞戰爭爆發前、戰爭間與整個二戰末期所興建的台灣島內陸軍與海軍飛行場加以分別介紹,最後的章節則為二戰後興建的台灣島內機 場。
本 書在寫作上為了讀者的易於閱讀,並未加上冗長的註解。因為以學術規格撰寫註腳的前提是,這個註解是真正有意義且對於所述史實的真相有所幫助,而非只為了表 面上看似學術著作的表象。儘管如此,本書對於重要的史料與數據等出處記載,是以在文章中明確寫明的方式點出,因此並不會因為沒有在書末附上參考文獻或者列 出成排驚人註解,而有損後續研究者要找到資料出處與來源的困擾。
除 了史料上的整理與詮釋,在這類軍事建設與遺址的研究中,現場田野調查相當重要,但因為時間距離的遙遠,一些口述歷史的正確性必須審慎對待。以台灣的現地調 查而言,似乎變成只要有二戰時期日軍的機場,就有神風特攻隊,就有零戰。殊不知二戰時日本的陸軍與海軍體系差異,也反映在飛行場相關設施的建設上,包含各 種周邊建物的規劃邏輯與設置,都有所不同。因此單憑口述來記錄,其實有相當風險。與史料的相互對照及驗證,是研究者非常重要的功課。

至 於戰爭遺跡的實地調查,也需要大量時間親自探訪才能獲致第一手資料,並且與文獻上的記錄加以比對。在本書的研究調查過程中,意外發現許多飛行場相關設施在 終戰後七十年的時間點都依然健在,可說相當不可思議。由於這些戰爭遺跡至今大多仍未獲得文化資產指定的保護,因此透過本書的介紹與初步調查,或可提供國內 對於軍事遺產的保存有更進一步的推展。不過,因為有不少日軍當年的飛行場在戰後一直維持軍事基地的身份,故調查時僅以極少數的基地開放機會作初步審視與研 究,許多非開放區則仍有眾多謎團無法解開。而因為顧慮到非常多的軍事遺址仍位處於軍事基地內,或者仍為機敏之用地,故本書在寫作與調查時,均避開這些地 帶,以免帶來困擾。然而,在國內不斷裁軍,連軍事用地也不斷釋出的情況下,軍事文化遺產的重視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課題,若未經調查就全面摧毀騰出空地,則 將是文資保存上的重要損失。
今 年正好是終戰七十年的時刻,在台灣長期以來缺乏尊重多元史觀與庶民記憶的情況下,往往僅紀念「對日抗戰」這樣的觀點,導致不少民眾竟然還有二戰時是日軍來 轟炸台灣的荒謬歷史記憶,完全忘記中華民國空軍與美軍對台的空襲。相對於此,為了與上述這樣的大中國史觀抗衡,日軍在台灣的建設,往往也容易被以訛傳訛地 過份誇大,來凸顯對日抗戰史觀的偏狹。其實,回歸歷史層面,尊重不同族群的歷史記憶,應該才是面對不同過去的正面態度。而對於台灣在二戰中所留下的戰爭文 化遺產,則不應該當成「日帝餘毒」地剷除,而應該好好保留來警惕戰爭的苦難與追求和平的努力。希望這本書的完成,能對台灣戰爭歷史的研究,以及軍事遺產的 保存上有所助益。
本書目錄如下:

自序 vi
卷首語 x

第一章 台灣航空發展黎明期的飛行場與著陸場  1
    台北練兵場台北()飛行場  2
    屏東飛行場屏東()飛行場  12
    鹿港著陸場鹿港飛行場 19
    台東著陸場 [馬蘭]  23
    花蓮港著陸場花蓮港()飛行場  25
    苓雅寮不時著陸場 33

第二章 台灣民航肇始期的島內飛行場  37
    台北飛行場 [松山]  38
    台中飛行場 [公館][清泉崗]  56
    台南飛行場 [永康]  66
    台東飛行場台東()飛行場  70
    宜蘭飛行場宜蘭()飛行場  76
    淡水飛行場 82

第三章 大東亞戰爭爆發前興建的台灣島內陸軍飛行場  91
    湖口陸軍演習場湖口飛行場 92
    台中飛行場 [水湳]  96
    嘉義飛行場 107
    潮州飛行場 118
    佳冬飛行場 123
    恆春飛行場 [五里亭]  131

第四章 大東亞戰爭爆發前興建的台灣島內海軍飛行場  137
    新竹飛行場 138
    台南飛行場 152
    高雄飛行場 [岡山]  167
    東港飛行場 188

第五章 大東亞戰爭期間興建的台灣島內海軍飛行場 209
    紅毛飛行場 210
    後龍飛行場 214
    新社飛行場 220
    二林飛行場 224
    虎尾飛行場 228
    大林飛行場 238
    麻豆飛行場 244
    仁德飛行場 247
    歸仁飛行場 251
    左營飛行場 [F要地應急跑道]  255
    大崗山飛行場 262

第六章 大東亞戰爭期間興建的台灣島內陸軍飛行場 265
    宜蘭()飛行場  266
    桃園飛行場 276
    彰化飛行場 292
    北斗飛行場 298
    北港飛行場 304
    塩水飛行場 310
    小港飛行場 [高雄]  315
    鳳山飛行場 324
    屏東()飛行場  329
    花蓮港()飛行場  333
    台東()飛行場  342

第七章 二戰末期興建的台灣島內飛行場  347
    樹林口飛行場 348
    八塊飛行場 [八德][懷生]  351
    龍潭飛行場 355
    台中()飛行場  358
    大肚山飛行場 363
    草屯飛行場 368
    埔里飛行場 371
    燕巢飛行場 375
    平頂山飛行場 377
    宜蘭(西)飛行場  380
    上大和()飛行場  382
    池上飛行場 385
    中止興建、廢棄與未接收之飛行場 387

第八章 二戰後興建的台灣島內機場  395
    高雄港水上機場 [復興航空]  396
    日月潭機場、梨山機場 [復興航空]  400
    陸軍龍岡機場、衛武機場 405
    空軍台東志航、花蓮佳山基地 411
    中正國際機場台灣桃園國際機場 415

附錄 二戰終戰時台灣島內日本海陸軍飛行場位置圖  422



[新書推薦]空襲福爾摩沙:二戰盟軍飛機攻擊台灣紀實



不應被遺忘的臺灣二戰空襲記憶 洪致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人的記憶是非常的奇怪,並不是越近的記得越清楚,反而是種跳躍式的選擇性。像我竟然可以失禮地完全忘記好多年前曾搭過張維斌博士的車一起去參觀基地開放,卻又記得無數次在網路上與他討論二戰時台灣島內飛行場及美軍轟炸台灣的事。
  
  同樣的,每當我跟一些耆老談起二戰時的經驗,往往都可以聽到他們生動的描述,彷彿仍是昨日般的美軍「定期便」轟炸,以及周遭什麼地方被炸被毀,誰誰誰又因為防空壕塌了而遇難,或者是疏開到什麼地方去躲避空襲。
  
  記憶,往往是可以穿越時空而存在,如果你我不準備「閉上眼睛就以為聽不到」的話。
  
  那麼,臺灣在二戰時經歷過的空襲記憶,究竟是後人杜撰的?是誇大的?是真實的?還是刻意被遺忘的?
  
  張維斌博士這本書,就深入地解答了這些問題。
  
  張博士並非傳統歷史學術背景出身,因此整理史料,組織歷史文獻,並加以詮釋的手法,自然與學院派的不完全相同。但這樣的切入觀點,反而提供了相當珍貴的歷史真相。
  
  對於喜歡處理數據的「數據控」而言,拿到一大筆資料,裏面儘管是一大堆沒有註記的簡寫或標記,卻是最有挑戰性的樂趣所在。當別人覺得是天書般的一堆無 意義數據,自己卻能夠讀懂,還知道背後的邏輯,甚至還可以幫忙挑錯。這種人間至高的數據解謎樂趣,我想只有樂在其中的人能夠理解。別問我為何如此知曉,因為我對於這種數據吸引人的魔力,是完全可以體會。
  
  台灣在二戰期間遭受到的空襲,在終戰七十年後的此刻,才開始逐漸受到重視。張維斌博士的這本書,以逐日記載的方式,整理了不同資料來源的轟炸記錄,並且重新考證了不同記錄者可能造成的記載謬誤。
  
  因為二戰時臺灣遭受空襲的這個議題不被廣泛注意,因此很多訛傳與誇大就很容易被不同的意識型態的操弄下而模糊焦點。例如美軍是否真的是「無差別轟炸」 在空襲台灣城市?是否美軍只炸日本人區不炸台灣人居住區?是否只炸軍事相關建物而不炸百姓居所?是否整個城市被移平的區域都是轟炸所致?
  
  其實,有些不是史觀問題,而是相當客觀的歷史事實。只不過教科書不教,沒人深入研究,一些訛傳也就不斷被複製。
  
  其實,這些戰爭期間的空襲記錄不止要看受害者方的記載,也要看出任務方的記錄。如果美軍根本沒有出動那麼多架的飛機到台北,那重複計算的可能性就存 在。台灣總督府的空襲記錄,雖然詳細地記載台灣在二戰後期所遭受的空襲,但裡面有很多誤記,重複計算的錯誤,就跟美軍來炸台灣的轟炸報告,也可能根本連炸 的地方都搞錯。所以史料的解讀,交叉比對,最後做到可能事實的還原,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終戰七十年後的此時,政府除了紀念抗戰勝利,也該想想臺灣這塊土地上,也曾有一群人經歷了完全不同的二戰經驗。其實,回歸歷史層面,尊重不同族群的歷 史記憶,應該才是面對臺灣島內你我不同過去的正面態度。希望張博士這本書的記錄,能讓所有這塊土地上受到空襲的死難者安息。但願和平降臨,不要再有戰爭。



書名:空襲福爾摩沙:二戰盟軍飛機攻擊台灣紀實
作者: 張維斌 
出版社:前衛 
出版日期:2015/08/20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00元





福爾摩沙的天空,巨鳥般的機影,投下一顆顆燃燒的恐懼……
  完整揭露太平洋戰爭期間盟軍空襲台灣行動!
  
  太平洋戰爭期間,台灣是日本的領土,也是日軍南進的重要基地,因此成為美軍攻擊的目標。雖然美軍最後取消登陸台灣的計畫,仍以航空部隊對台灣發動空 襲。尤其自1945(昭和20)年1月開始,美軍飛機幾乎每天不分晝夜飛臨台灣。隨著空襲警報聲響起,迅速就近躲入防空壕或任何可用的掩蔽物匍匐避難,是 當時台灣地區民眾的家常便飯。「躲空襲」也就化為許多老一輩台灣民眾的共同記憶。
  
  然而這段歷史在過去七十年來多半依賴長輩口述相傳,鮮有系統性的蒐集與記載,以致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與記憶受時間的侵蝕而日漸模糊,甚至出現爭議性的敘事差異。
  
  本書作者彙整美、日、英、澳等國戰爭檔案中關於台灣空襲的大量記錄文件,透過嚴謹的交叉考證,逐日記述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飛機對台灣發動之空襲行動。 同時配合一百五十張美軍飛機於空襲任務中拍攝的實景照片,詳加考據拍攝日期與地點,完整忠實呈現這一段確實發生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戰爭歷程。除了藉以紀念 二次大戰結束七十週年,同時也是研究台灣近代戰爭史必讀之重要著作。
  
  【專文推薦】
  洪致文(師大地理學系教授)
  
  【名家見證】
  李筱峰(國北教大台灣文化所副教授)
  何義麟(國北教大台灣文化所副教授)
  施孝瑋(「軍情與航空」網站主編、軍武專家)
  曾令毅(淡大歷史系講師、台灣航空史研究者)
  薛化元(政大台史所教授)
  按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簡介
張維斌

  在苗栗縣卓蘭鎮出生與成長。1990年代前往美國,先後獲得威斯康辛大學電機工程系碩士、博士。對蒐集、整理、分析大量資料有獨特的興趣,並經常樂在其中。著有《無人飛機祕密檔案》、《快刀計畫揭密:黑貓中隊與台美高空偵察合作內幕》。
  TaiwanAirBlog部落格:blog.TaiwanAirPower.org。

目錄

謝誌
前言
1943(昭和18)年11月至1944(昭和19)年8月
1944(昭和19)年10月
1945(昭和20)年1月
1945(昭和20)年2月
1945(昭和20)年3月
1945(昭和20)年4月
1945(昭和20)年5月
1945(昭和20)年6月
1945(昭和20)年7月
1945(昭和20)年8月
後記
參考資料

2015年8月23日 星期日

新加坡05-樟宜機場海灘賞飛機

這次去新加坡,吳教授帶我去樟宜機場外面的海灘拍飛機。新加坡有很多民航機是在台灣拍不到的,這個機場外面有時可以看到大船,也可以看到飛機降落,風景不錯呢!

樟宜機場在下午二點多到五點之間可以拍到很多中東或歐洲來的飛機,不少台灣很少見。
 新加坡當然要拍新加坡航空的主場飛機囉,焦點是A380!


 當然也有德航的A380啦!
其實也不少LCC航空,還有B787呢!
 其他的航空公司也不少!



2015年8月22日 星期六

關於屏東車站的幾個回憶

屏東車站將於今晚(2015.8.22.)切換至高架站,而這個平面車站將功成身退。對於這個也好幾十年的車站,大家有什麼特殊記憶?我突然想起,第一次看到頂上那個三角形會轉的廣告,真的是嚇一大跳,覺得那個轉轉轉真的好威啊!有人還記得它嗎!?

另外,屏東車站內這個空襲疏散圖也很有時代氣氛呢!
其實這些照片,都是2010年5月時。505辦的一個屏東客運老豆腐車活動,那天,屏客的老豆腐車也在屏東站前給大家拍拍啊!
這個站前的老房子也是回憶啊!


2015年8月19日 星期三

即將告別地上的屏東車站

臺鐵的屏東車站即將切換為高架站,今天(2015.8.19.)趁著去南部就跑去拍拍了。以前到屏東都匆匆來去,雖然有拍過車站內外,但沒好好掃一遍。心想這次切換後就要GG了,只好趕快拍拍這些最後的屏東車站日常風景。我想我會懷念的!

 這波浪狀的屋頂是好物啊!
 屏東的地面月台也將消失。
 旁邊的高架站即將啟用。
 這是六塊厝往屏東方向望的新線分歧點。
 以前是陸橋,現在是平交道,但也即將消失了。
以下是鐵工局新聞稿提供參考。

鐵工局屏東 -- 潮州間高架雙軌電氣化工程,即將通車啟用
新 聞 稿
發佈單位: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
發佈時間:104年8月18日
聯絡人:公關室鍾承憲、南部工程處林課長耿永

鐵工局南工處執行之「臺鐵高雄-屏東潮州捷運化建設計畫」(簡稱:屏潮計畫)中屏東至潮州間19.3公里雙軌高架電氣化及高架車站即將於8月23日通車啟 用。交通部長陳建宇表示,屏潮高架鐵路通車後,屏東鐵路沿線24處平交道將不再受平交道阻隔,除通勤尖峰時間於平交道停等造成車流回堵將不再出現,亦可免 除平交道交通事故,提升道路用路人的安全。

屏潮高架鐵路通車後,由於將單軌非電氣化區間改為雙軌電氣化區間,屏東至潮州間列車行車班距將可縮短15分鐘(由34分鐘縮短至19分鐘),並將臺鐵西部 列車始發站將高雄站改至潮州站,臺鐵屏東線列車停靠班次數將可由目前每日60次增加至107次以上,將建構潮州至新左營站間舒適便捷之通勤及轉運系統,緊 密連結屏東及高雄地區成為共同生活圈。

鐵工局表示,屏潮計畫中除鐵路高架雙軌外,同時一併將沿線屏東、歸來、麟洛、西勢、竹田及潮州等6處車站新建為融入地方特色造型的高架車站,同時於潮州車站南方1.9公里處新建車輛基地,以取代高雄機檢段。

潮州車輛基地為「高雄都會區鐵路地下化」先行工程,目的在於進行高雄鐵路地下化前,必須先將目前機檢段執行之列車整備、停留、維修、調度等作業遷移至潮州,以維持臺鐵正常營運。

潮州車輛基地佔地面積 34.7 公頃,共設有22條股道,基地內總共鋪設29.6公里長之軌道,以及9座滯洪池、維修廠房、行政宿舍大樓電化變電站、等26棟建物,預計於10月啟用,啟用後將成為臺鐵南部最大駐車基地。

以下是同場加映之前的屏東飛機場線調查記錄

初代屏東飛機場線踏查記錄

今天(2012.3.17.)下午跑去屏東,和屏東飛八代言人葉慶元先生,一起去尋找屏東飛機場線的遺跡。屏東飛機場線其實有改過,日本時代完工時的走法,其實就是沿著現在的長安路一直往北走。下圖是目前在屏東線旁的飛機場線遺跡,位置在大豐路平交道。http://maps.google.com/maps?q=22.668783,120.473824

下面這幾張圖就是長安路的樣子,日本時代最早的飛機場線就是這樣走的,然後一直走到現在的「過河撞牆」位置為止。



之所以會過河後撞牆,是因為屏東機場後來跑道擴建變長,以前沿著跑道邊緣往北走的路線會卡到跑道,所以這一段才廢掉。

不過呢,過了跑道後,第一代的飛機場線遺跡竟然神奇地又出現了,而且這次竟然完整地連鐵軌都還存在。真不可思議。下面的軌道遺跡在: http://maps.google.com/maps?q=22.678082,120.472054




下圖這地方,有一些枕木留下來哩! http://maps.google.com/maps?q=22.679537,120.472214



第二代屏東飛機場線踏查

第二代的屏東飛機場線,最大的改變是,以前本來是順著直直從屏東往北上開可以順著開進機場線,改後卻必須先拉到大豐路那邊,然後在倒著往回走進機場線。這樣的改變,造成飛機場線有列車全長的限制。下圖遠方的路是大豐路,拍攝的平交道是大同路。
http://maps.google.com/maps?q=22.668894,120.475624

在大同路平交道旁,驚人的是,往屏東車站回看,可以看到下面這個道岔,這就是以前歪出去的第二代屏東飛機場線。

這條線還有不少遺跡存在喔,特別是前段的路軌很多都在。



這第二代的屏東飛機場線,基本上彎出來後,沿著和平路的左側一直往北走,其實也就是在屏東機場跑道的東邊外面啦!下面這個園藝店很久了,以前火車也就是這樣從它前面過。http://maps.google.com/maps?q=22.672617,120.478287

由和平路一直往北,過了公園西路後,開始緩慢往左彎,在大同高中後沿著操場南側,接著又右彎往北,接著接回舊線,一直沿著初代飛行場線的線路開到撞牆為止(當然當年是繼續開到營區內囉)。



下圖就是撞牆處了,也是第二代屏東飛機場線在營區外的最終點了.....



  © Blogger template 'A Click Apart'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