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連陂到底是什麼時候被填平的?
雙連陂到底是什麼時候被填平的?到底在臺北的發展中是怎樣地演變?這個問題我查了很多資料,卻依然很不清楚。或許是因為它並不是個那麼重要的事情,所以儘管它的存在留下了雙連這個地名,卻依然不清不楚。先讓我們來看一下二則關於雙連陂的文章:第一篇是【
這二篇報導,林衡道講的就是一般的認知,雙連陂在終戰時已經填平消失。但是鍾年晃寫的,卻說還有灌溉用的大池塘留著,在1954年左右才填平。當然,二者講的東西其實是不一樣,鍾年晃寫的那個之後我再來解釋。關於林衡道講的,雖然時間上是對的,但也太模糊了。
根據最近我的調查,大致上可以整理出的狀況如下:原本雙連陂是一個人字形由二個埤塘所連成的水塘(要把人這個字順時針轉九十度),在台北建城時,南邊的埤塘被人工改修連結到城的東北角(也就是後來我家那個考棚的外面),與護城河相連。也因為這個連結,在城的東北角外也有個水塘。或許是因為這個人工改修,加上南邊的雙連陂距離城內較近,日本人來了之後,經過鐵路改線後與1905年的市區改正,南邊的雙連陂比較早縮小。但有趣的是,因為這個埋立生出之地與原本大稻埕發展間的歧異,造成長安西路145巷有個奇怪的轉折。
這個轉折我在國小時就已經覺得奇怪(國小喔,是國小三年級!所以我真適合地理系),我國小時的觀察是,從圓環過來的這條老巷子,在轉折前有不少老房子,型態與貴德街那邊那種的很類似,但是轉折之後雖然也是老房子,但是屬於比較新一點的街屋。這個巷子轉折的觀察,困擾我多年,上週比對地圖時恍然大悟!因為轉折前的巷子與老屋,是南邊雙連陂仍存在時就已經發展的市街,因此是以老的街道紋理發展,其發展的極限就正好是在轉折的地方。那麼轉折後的街道是怎樣誕生的呢?那個轉折後的走向,就是依照臺北城對正七星山的那個角度,在1905年街道市區改正之後,填土完依照新的街道方位所生出來的東西。因此,我這個國小三年級時的觀察,這才發現跟雙連陂是有關的哩!
由於南邊的雙連陂比較早縮小,所以後來仍大範圍殘留在地圖上的,就只剩下北邊那個與橫向的那一撇。這個北端的雙連陂到底活到何時呢?這真是大考驗了。從地圖上比對必須先搞清楚一個邏輯問題。因為雙連陂原本就存在,再加上地圖的更新有時候又有時間落差,所以你不一定能確定埤塘存在就是實際的存在。但是,如果看到圖上的埤塘已經被填平了,那麼至少在這張圖出版前這件事情已經發生。目前看起來,在1938年出版的圖已經沒了雙連陂,另一張1932年的臺北市區計畫圖也已經沒了,另一張1927年的臺北州管內圖已經只剩下渠道,再往前看一張1916年的臺北市街平面圖,南邊的雙連陂雖然範圍縮小但仍有遺跡在,反而北邊的已經變為渠道!再看另一張1910年的臺北市區改正圖,雙連陂整個健在,另一張1912年臺北市街瓦斯鐵管埋設一般圖內,人字形一撇的雙連陂也健在,但北段沒畫。所以,北端的雙連陂變身成二條渠道的時間似乎已經縮小範圍至1910-1916年間。不過依照先前的邏輯,這件事情的發生可能只能確認是在1916年 之前,還不敢說是什麼時間。
好了!現在問題是,所謂的公共埤圳雙連陂在這段時間前後有發生什麼事情嗎!依照1919年的臺北廳誌所述,公共埤圳雙連陂(包含其他七個埤一共八個)在明治43年(1910年)5月全部併入瑠公圳的系統內,並在1910-1911年度以工費二萬一千圓,將埤與原本圳路相連,將埤水排出,排掉的埤底可以填為水田,共得
6 意見:
但是比對這張地圖,連結到臺北城東北面的那一小段細長的形狀,似乎跟長安西路145巷還有一點距離(不過轉折處的南邊確實是雙連陂的一部分,因為轉折處以北在臺灣堡圖上就出現了)。
日新國小的一角以及對面的建成公園,一直到詔安厝附近的建成小學校(當代藝術館)西側才是這段細長型的部份,承德路一段69巷的轉折還有跟41巷之間的建築物仍可看出一點痕跡。
西新庄子支線的走法:起點位於林森北路353巷的汴頭,往西北方到民生東路一段23巷起點,然後沿民生西路北側走,到承德路附近接興城街,再從蔣渭水公園南側轉歸綏街83巷後往北到民權西路南側。
中山北路二段77巷、84巷、承德路二段97巷以北應該也是雙連陂填出來的地。
看來現在還被人提到的雙連陂應該是最後那兩個灌溉用的大池塘了! 至於雙連陂的原貌, 見過的人大概都已經作古了!
昨天很納悶南京西路107巷會不會跟雙連陂之間有什麼八卦,結果無意間發現這條巷子就是清代鐵路舊線!
鐵路繼續往北走,穿過家樂福重慶店之後,保安街北側的建築物還留有鋸齒狀造型。
陳德星堂的位置剛好夾在鐵路跟雙連陂之間。不過,陳氏宗祠於1911年(因為興建臺灣總督府廳舍的關係雖然不高興可是還是得)同意遷來此處的時候,鐵路早已改線啦。
最近陳德星堂旁的路正在被蓬萊國小開挖,不過他們好像不太在意是否會挖出老的路遺跡就是。這幾天是開挖的關鍵時期喔!
日新國小是1917年設立的大稻埕第二公學校,初期借用大稻埕女子公學校(今永樂國小)上課,1920年校舍完工後遷入太原路。
永樂國小跟太平國小同源,闢建延平北路後,「大稻埕公學校」切成東邊的第一公學校(今太平國小)、西邊的女子公學校,女子公學校搬走後成為蓬萊國小。永樂的校址於是成為第二公學校,第二公學校搬走後變成日新國小。然後設立了大橋公學校(後來也搬走),1930年才「終於」設立永樂公學校。
日新國小網站記載:「清代時期,現在的承德路一帶,原本是一片水田;靠日新國小附近,有一片沼澤,地勢低窪。每逢雨季,池水常滿,造成水患。太原路一帶則多為農地,劉銘傳築鐵路時,還經過日新國小。光緒三十一年公告市區改正,規劃南北向道路,沿至民國十一年,才建設成為今日道路的雛型。」
確實是雙連陂填出來的。
結果漏了講雙蓮國小。
雙蓮國小是1942年才在大橋國小生出來的新學校(明治公學校,這名字很有戰時氣氛),1943年4月先搬到太平國民學校(永樂國小的兄弟),9月再搬到現址。算起來是永樂國小的孫子。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