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9日 星期日

臺灣漢詩人洪以南的現代文明旅遊足跡 序

臺灣漢詩人洪以南的現代文明旅遊足跡 / 洪致文 著
臺北市:師大地理系, 民99-07
172 面;21×15公分 — (地理研究叢書:第42號)
ISBN 978-957-752-591-8 (平裝)
1.洪以南 2.臺灣詩 3.詩評 4.本文分析 5.臺灣傳記
863.51

經過將近一年的忙碌,這本關於洪以南漢詩的書終於要出版了。這份經過一年整理與重新書寫的成果,可說是洪家老小這幾十年來一個心願的完成,因為先祖洪以南善書畫,又創作了許多的漢詩,但卻一直未曾集結整理出版過。透過這本書與詩集的印行,終能讓洪以南的文學作品透過紙本的再生而繼續流傳下去;而他的故事,也能在重新被認識的過程中,再度為後世所傳頌。

本書主要收集的洪以南漢詩,是以發表於《臺灣日日新報》與《漢文臺灣日日新報》中的作品為主,一共收錄了320首。《臺灣日日新報》是於1898年5月6日至1944年3月31日間於臺灣所出版的報紙,在1905年7月1日至1911年11月30日間還有獨立出刊的《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本書內先針對這些文本的時空背景加以分析,理解洪以南漢詩創作生涯的狀況,再介紹洪以南的新北門街「逸園」與淡水「達觀樓」住所,因這二處宅邸都曾作為瀛社例會的舉辦地點,在早期臺灣漢詩社群間屬重要之文學場域;至於本書最大的重點,乃在重新回溯與詮釋洪以南於1907年東遊日本,一連串五十多首東瀛旅遊漢詩創作的重新理解與詮釋。由於洪以南在瀛社成立初期的領導地位,以及廣泛被認知為能接受新文明之「維新中人」,因此透過他的漢詩創作,可以理解臺灣漢詩人在日本統治後,經由旅遊接觸日本近代文明的觀點與看法。此外,本書亦以地理學的時空分析概念,建構洪以南的日本旅行地圖,並以漢詩中描述之場域的時空背景,解構洪以南面對西方近代文明時,以傳統漢詩所表達之心境、態度與地方感。

其實在整理這些漢詩的過程中,讓我有許許多多的感觸。對於我而言,能夠出生在這樣文風鼎盛的家庭實屬幸運。洪以南是我的曾祖父,也就是我們大家口中最親愛的「阿祖」。從小,我就常從家中長輩的閒談中聽聞他的傳奇故事。不管是他寫的書法,他畫的蘭竹,甚至連到廟裡拜拜,都可以在牆上發現他的題字被石刻在牆上!連到基隆仙洞一遊,走入洞內抬頭一看,「別有天地」——又是洪以南的題字。

在過去,翻閱早年的《台灣日日新報》,常會看見洪以南在報上發表的漢詩作品。但在那個資訊不發達的年代,研究者僅能以紙本一頁頁翻找,甚或在微卷的暈黃燈光下一字字地查看,可以說相當耗費時間與精力。但這些過往整理洪以南漢詩所會遇上的艱辛,在有了電腦數位化資料庫的輔助後,可說有了相當大的改善。然而,在掃描後的數位檔中,一一過濾每筆有關洪以南的新聞、記事與漢詩作品,再詳加辨認,確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這樣的努力終究仍是值得的,因為整理後一共320首的漢詩重新出土與集結出版,可說是替洪以南這位曾在北台第一大詩社「瀛社」成立時佔有重要地位的靈魂人物,完成一件未竟之願望,而我伯父洪祖恩醫師生前念念不忘的這項浩大工程,也終於在本書的出版後有了跨出第一步的起頭。

回想個人小時候對於洪以南的印象,總先來自於他所書寫、高掛於客廳上的傳家題字。不管是伯父或姑姑家所掛的「退一步想」、「仁者壽」,或者我們家的「讀書樂」,都可以看見洪以南這位先祖如何勉勵後世子孫的心情。我仍記得小學剛開始上國語課學認字時,總會跟著洪以南墨寶「讀書樂」一筆一劃地「畫字」當樂趣。當然,是長大了後,從更多親戚長輩的口中才知道,原來當年家中堆滿各方集來「求字」的邀約,根本讓洪以南寫都寫不完呢!

在我出生時,洪以南的二位兒子均已過世,但他的女兒們則都還健在,因此每年洪以南的忌日,這些舉止優雅的「姑娘」就都會回到「達觀」,也就是洪以南之子洪長庚開設達觀眼科醫院之處來聚會,並且祭拜追思她們的父親。每年的五月十四日,家裡的這場聚會可說非常盛大,洪以南的這些女兒們,都打扮得漂漂亮亮與會,特有的貴婦氣質,總讓家裡空氣中瀰漫著特殊的香氣。

在每年的這天,家裡只有宴客時才會擺出的大圓桌都會先放好等著貴客們到訪,而各家分開準備的豐盛菜餚,也會在賓客到訪後陸續上桌。五月中的台北有時已暑氣難耐,這時冷氣也會打開,但我這些姑婆們(洪以南的女兒們)卻仍在冷氣房中微微搧著香扇,聊著只有她們姐妹才知曉的話語。但這樣的氛圍,卻總讓我好奇那個她們曾在淡水達觀樓中,與洪以南一起渡過的淡江歲月。

淡水的紅樓這幾年成為當地的一個重要景點,但在洪以南居住時,則有「達觀樓」之名,他更自稱為「達觀樓主」。取名「達觀」,除了有表達出這座洋樓眺望淡水河畔風光的絕佳角度之外,也有勉勵自己需心境達觀之雙關。而有意思的巧合是,洪以南之長子洪長庚,赴日留學獲得眼科專門的醫學博士學位回台後,在大稻埕開設的眼科醫院,同樣也取名為「達觀」,將洪以南眼界開闊的「達觀」語意,更進一步地推廣到醫治靈魂之窗的意境。

從小生長在這樣環境下的我,隨處可見洪以南的才情,與留給後世子孫的訓勉,但對於他的漢詩創作卻相對地陌生。或許,這是因為洪以南的這些文學創作,主要是發表在報端,並未真的在子孫的代代相傳中被留了下來。不過,透過這次大規模的重新整理,將洪以南的這些漢詩創作加以集錄與詮釋,將能讓他在台灣文學史上的瑰麗漢詩作品可繼續流傳。

在整理洪以南漢詩的過程中,我一首首地重新閱讀而領略了曾祖父當年的心境,也更第一手地直接體會他的各種心情。透過文字的傳遞,理解了原來洪以南也曾參禪學佛,也曾到處觀覽遊玩,甚至還讀到了他病中的感歎。在洪以南的漢詩作品中讀久了,就會理解他常用的一些字詞,因此有時候儘管報上的排版不甚清楚,但利用依稀可辨的字體形狀,竟也能推敲出原本的用語。這種時空相隔百年,卻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感覺,實屬巧妙。

此外,洪以南的漢詩作品除了應酬之作外,為數甚多的創作都與旅遊有關。在台灣本島內的旅遊,以中北部居多,不少地點過去這幾年我也曾造訪過。但最讓我訝異的,是這些年為了鐵道研究而常跑日本的我,透過漢詩才發現這位曾祖父竟比我還「愛玩」,居然早在1907年時就已經到日本各地趴趴走地四處遊覽。而更令我吃驚的是,洪以南遊歷過的地點與名景,不少是我在過去十多年的日本旅遊中也曾走過或駐足觀賞之地,但這些地點未必是一般遊客或旅行團會造訪之處,似乎冥冥中,我們對於旅遊這件事,有著一樣的想法與看法。當我在整理洪以南漢詩時,常會訝異地感歎:「原來阿祖百年前就去過了!」,但這時如果我這位曾祖父天上有知,大概會回一句:「算你有眼光,也來這遊玩啦」了吧!

在2010年冬,為了重新體驗洪以南1907年的日本旅遊行程,我與父親洪達雄一起又走了一遍當年先祖洪以南從長崎到東京的路線。這趟旅行相當有趣,透過曾研讀曾祖父漢詩所獲得的背景資料,我帶著老爸在日本旅行,竟宛如將近一百年前我曾祖父帶著祖父,也就是我爸的老爸在日本趴趴走的感覺。當我們到訪洪以南走過的長崎福建會館、觀看門司江浪濤、舞子濱、神戶港、富士山、京都、名古屋……,這確實是一次難忘的時空之旅。

能有這次整理洪以南漢詩的機緣,要感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所補助的「國際台灣研究」計畫,在其子計畫「二十世紀初臺灣漢詩人之現代文明旅遊足跡——洪以南之旅遊漢詩創作」的經費補助。此外,亦感謝助理許聖迪與鄭涵娟的漢詩整理,讓繁雜的資料辨認、打字與比對得以完成。當然,本書裡許多家族留傳的珍貴資料,也感謝祖父洪長庚的細心收集,伯父洪祖恩長期以來對於家族史的研究,以及老爸洪達雄,還有家中長輩洪祖培、洪祖仁與洪玉純的協助才能有完整的呈現。研究過程中,洪麗晶、洪恂恂、陳怡芬、李衍民、陳韋宏的熱心協助也在此感謝。最後,要特別感恩在這將近一年的整個整理過程中,所有有形與無形力量的協助,讓此書出版能水到渠成。特別是艋舺龍山寺觀音菩薩對於洪家一百多年來的庇佑,是我在整理洪騰雲與洪以南相關紀錄時才發現的記載。原來,先祖洪騰雲過世後的告別式是在龍山寺內舉行、本書裡洪以南1907年東遊日本前的送別會也是在龍山寺舉辦,甚至龍山寺在大正年間的重修,洪以南也是出力者之一。無怪乎如今龍山寺內,仍有洪以南之書法與蘭石畫作石刻在壁上留存。

本書的部分成果,曾在文化研究學會 2010 年會 「文化生意:重探符號/資本/權力的新關係」研討會中發表,並刊登於台師大地理系「地理教育」第三十六期當中。未來,期許有更多關於洪以南的研究,能在這本書的基礎之上繼續發展。

僅以此書獻給我們敬愛的祖先 洪以南

3 意見:

Unknown 2010年9月1日 清晨7:46  

佩服,佩服!
令人感動,為人子孫當如是也!
洪老先生天上有知,必撫手含笑。

Unknown 2014年4月20日 清晨6:41  

我外婆 洪玉美嫁給外公黃耀宗 第2高女畢業 後服務於和平醫院 聽我母親講過 也是洪以南後代 基於好奇長輩的歷史 才查洪以南以至到您的網站看到 謝謝您這麼用心的介紹 simonchen93@yahoo.com.tw 陳威任

Unknown 2014年4月20日 清晨6:50  

聽我母親晚上提起 好奇上網查詢 以至查詢到您的這個網頁 外婆洪玉美嫁給外公黃耀宗 也是洪以南後代 第二高女畢業 生前服務於和平醫院 外婆已過世多年 看您這麼詳細整理 佩服您的用心

  © Blogger template 'A Click Apart'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