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山,海,平原‧台灣島史--周婉窈教授師大演講

今天(2013.5.28.)是師大人文季第二天的活動,歷史系與台史所共同邀請了周婉窈老師來演講「山,海,平原‧台灣島史」。整場演講非常精彩,雖然不少學生聽到睡著,但我們這種從1990年代經歷過台灣史研究開始蓬勃的人,總會非常感同身受。當然,周老師的演講雖然沒有唱做俱佳(現在當老師往往變成「演藝人員」),但還是講了個超好笑的笑話啊!周老師說,你們知道四個月有多長嗎?很長耶,就是我們拼死拼活的一個學期這麼長耶~

雖然周老師有提到,她想提倡的建構台灣島史概念,與曹永和老師所說的相當類似,而在我的解讀,這種以在地本土觀點所建構,以山海與平原不同空間所融合成的台灣歷史研究,其實可以說是「歷史學在地理空間向度上的突破」!過去的正統史觀,往往跟著那個「正統」走,所以缺乏在地的地理空間承載體。台灣島史的新觀點,其實就是以台灣島(包含各離島)為空間舞台,上面所經歷過的歷史來建構。所以我可以理解,這絕對是「歷史學在地理空間向度上的突破」。而我目前在玩的,其實是「地理學在歷史時間向度上的突破」。這個很神嗎?我就是打算用臺北為地理空間的舞台,發展一個「超時空地理學」概念,打破時間向度上的侷限。當我們進入超時空中,過去現在與未來,同時出現於這個空間舞台,那麼這就是一種「地理學在歷史時間向度上的突破」了。當然,當「地理學在歷史時間向度上的突破」與「歷史學在地理空間向度上的突破」同時被開啟,進入這個超時空中時,就是超時空歷史地理研究的大突破。至於這個何時誕生,我預估兩年後吧,等我論文寫完。

今天會後張素玢老師有點擔心,當我們的許多小朋友都要從小念台灣史時,是否台灣史反而不被重視了?其實我有這感覺,因為如果台灣史的教育「操作」,是複製過去被我們罵到死的「中國歷史神話」,那麼台灣史被當成神話,被下一代給當作考試會考的東西而已時,那就完蛋了。台灣史或鄉土史的推廣,目的是要讓人更愛鄉愛土愛自己的國家,所以如果跟中國的歷史地理神話教學一樣,只會說個遙遠的故國,那注定失敗。台灣史教育不也是如此?你要小朋友去背什麼牡丹社事件,叫他們去知道後藤新平是誰,要他們知道皇民化運動,知道二二八.....。沒錯,這些都很重要,都希望他們知道,但不是只有用課本用考試那樣的教法。在我看來,隨處隨地都可以是台灣史,隨處隨地都有台灣史。所以我開的地景調查課,每學期玩的東西都不一樣,但我都會引導同學進到思考的領域和角度,從中學習並且更懂得觀察周遭的環境,對自己身邊的土地有感,才有可能更進一步去理解更大範圍的台灣史。

所以我一直在推一種認識自己校園的教學。你要教學生台灣史地,就從最近的校園開始。為什麼我們的校門開在那邊?學校外這條街怎麼形成?二次大戰時學校這塊地經歷了什麼?台灣堡圖時代這個校園的土地其實是什麼?然後,一層一層,以在地空間的歷史挖掘,建構身邊的歷史,然後逐步擴大整個視野,到整個城鎮,到整個台灣,而這時候那些課本裡的台灣史,才會跟每一個人有「連結」。

不過,這種教育在要「統一課綱比較好教」,「總要給我們當老師的一個答案好教學生」的那種頑固死板教育下,我覺得台灣史會被玩完也不是沒有可能。問題就在於,威權時代要我們對於身邊事物「不要感興趣,不要問,很可怕」的那種威權態度,導致我們會說要愛國愛鄉土,但真的有愛自己最親近的校園嗎?學校當局會告訴你,你可以去愛相愛土愛別人的學校,這些都可以,但我們自己學校的事情請不要管,你們最好閉嘴。這樣的威權態度,就是台灣不管是解嚴或者是民主化後,依然存在於校園裡的「幽靈」。

最後再推廣一次,中研院GIS中心有很好用的疊圖系統,連結在此!真的只要會滑鼠,你就可以穿越時空看你自己的家,你自己的學校。何不從自己做起,開始認識「自己的台灣島史」?





0 意見:

  © Blogger template 'A Click Apart'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