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八堡圳港尾制水門」承載的歷史共業
最近彰化「八堡圳港尾制水門」的文資保存引起討論,水利單位為了排水的考量,想拓寬整個圳道的排水斷面,但文化保存的議題延燒,怎麼可能只留那幾個字意像地貼在新橋上?又怎麼可能是把舊的敲掉「易地保存」呢?「八堡圳港尾制水門」所有的水門早已被毀,甚至水門旁的柱子也有一半被拆了。那麼留下的遺構,它究竟見證了什麼?承擔了什麼人們取水治水的想法轉變?
從結構上來看,這個制水門是日本時代大正末期的鋼筋混凝土構造物,上面的落款年代雖被塗抹掉,但應該是大正13年(1924年)竣工,所以可算是相當早期的RC構造物。依照敲掉的部分結構來看,那個鋼筋屬於早期的建材,是當年所做的無誤。
但是要看這個八堡圳水門遺構的文化價值,不能只單從這個建造物來看,而是要從整個八堡圳的地理空間脈絡,以及歷史時間脈絡上來思考。如果我們認同八堡圳是個一體且值得保留的文化資產,就不應該只針對這個制水門來想,而是必須以整體脈絡,從取水口、沈砂池、圳道與各制水門來看保存的策略。如果,取水口列做歷史建築,但把其他的都拆光光,那整個保存的價值就要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台灣的水圳遺構保存,往往有一種難以撼動的歷史共業就是,其實我們對於這些水圳的態度在這幾十年來有了很大的改變,是這種改變造成保存上的困難。
水圳的開設,是台灣常見的農業灌溉模式,可說是一個穩定生產的農業開發所必備的基礎建設。在完備的水利灌溉體系裡,水路「由高至低」是一個基本的設計原則。因為這些水圳乃利用重力的效應讓水一路下流,因此水源處的取水口地勢必須較高,且一路下滑。早年的臺灣由於可開發的地很多,所以重點是在把水圳的水引到要開發的地方。這種情況下,水圳的水路不一定要很寬,因為太寬的話表示工程要更浩大,其實只要夠把水輸送往要到的地方即可。在這個時代,因為很多的土地都還沒開發,多餘的水要利用各種自然的小溪小溝排掉非常容易,所以大部分的水圳都只是著重在如何輸水灌溉上,而忽略排水的部分。
不過到了日本時代,臺灣土地開始有大規模的開發利用,因此農田的整個灌溉體系逐漸走入一個「灌排分離」的階段。所謂的「灌排分離」,主要是指灌溉的乾淨用水與排放的污水必須走不一樣的水路。因此,水圳往往是指灌溉的水道,從水源汲水處一路而下的水路,與最後要排放掉的排水路是不一樣的,而有些更接近都市開發的地方,還有各種新建的大排來匯集排水。在這個時代的水利概念中,「灌排分離」是保障農產品食安品質一個很基本作法,我想應該沒人會想把各種排放出的髒水拿去灌溉農田吧?
日本時代的「灌排分離」,到了戰後卻有了大轉變,變成「灌排不分」。灌排不分其實是一個便宜行事的水利規劃,當搞到連工業廢水、家用廢水都可以被引到水圳的水道裡去灌溉時,農業不垮才怪,但卻也莫可奈何。
當原本的水圳變成灌排不分,再繼續搞下去就是把「水圳」變成「大排」了!而這,就是為何明明是個灌溉用的水圳,最後竟然是以要當排洪的大排水路來思考的原因。如果這個水圳仍作為灌溉,那麼水道不用太寬,制水門留著才能控制分水的量,這就是臺灣很多「汴頭」存在的原因。但人們若要「灌排不分」,甚至把「水圳」改成「大排」,那麼這些「制水門」就會變成阻擋水流的構造,一定得剷除。
所以,從這個「水圳」變成「灌排不分」,再到「大排水道」的演變,就可以看出我們對於這些水路的思維模式轉變。保存「八堡圳港尾制水門」面臨的困難,不就是這一連串我們要一起要擔的共業?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