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4日 星期二

日月潭電氣鐵道遺跡大調查

很感謝台電研究的前輩林炳炎先生邀約,在2017.1.22.~24這幾天,與劉前輩及立正前輩帶著我們一夥再一次前往調查日月潭的土木遺跡。這次的重點是電氣鐵道,因為配合夢到的加持,成果豐碩。過年前剛回來還是一堆事,怕忘記所以先記錄下來囉!

日月潭邊的水社站場。電塔是索道。

 司馬按大本營的火藥庫。大概因為很堅固很難拆所以留著了。
木屐囒水路橋。
從武界把水送往日月潭的水路工事,在日月潭第一次的施工中完成度其實不高,大部分的引水隧道與暗渠、開渠並未完成,大約只做了19%,但唯一的例外卻是木屐囒的水路橋。這座橋在1923年工事休止前已經完成,不過後來工程再開時,則將原本直立橋腳的部分增加了圓拱增加支撐力。雖然整個武界引水隧道大部分是在1930年代的工程才完工,但這座露出在地上的水路橋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月潭水電工事的大正時代遺構!
 旁邊的明渠。
木屐囒車站是個折返式站場,站場在這個大平台。
 過坑車站。
 過坑這邊進去引水隧道的橫坑。
 東埔車站。
東埔這邊的索道過來的儲木池等跡
 水頭谷的橫坑。
 鹿島組另一個躲在門後
 水頭谷站場
 武界橫坑
 武界壩
日月潭水電工事在武界堰堤的這個大壩,是鹿島組一個傲人的偉業。為了讓日月潭有充足水量來發電,必須在上游興建大壩來儲水並且透過引水隧道把濁水溪的水引進日月潭。這個設計,就是武界堰堤必須興建的原因。
武界這邊的土木構造最驚人的,是那個高聳的大壩,以及三個排洪隧道與引水隧道的進水口。那個堰堤大壩將濁水溪的水給擋起來,蓄積水量輸送往日月潭。那三個排洪隧道是當降水量太多而需要洩洪時,就會從這邊將水排入原本的濁水溪去,至於引水隧道的進水口,就是將水送進全長約15公里的輸送水路。
其實一開始大正時代的規劃,取水口並非在武界,而是更上游的姊妹原。下圖是妹原望姐原。
 北山坑發電所。

0 意見:

  © Blogger template 'A Click Apart'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