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松山火力發電所

承昨日的故事,補一張林小昇協助取得的日本時代松山火力發電所照片,可見鐵道與發電所主體建築,非常有現代建築的Art Deco風。只不過謎之音是,電車線電車線電車線呢?(要淡定要淡定要淡定~~~)

松山火力發電所在戰後,仍然以松山火力發電廠的名稱持續運作。在1952年3月的一則聯合報報導中指出,「資委會日前召開電力公司業務檢討會,主任委員朱謙指示本年度電力公司中心工作將為加強火力發電設備,因該會鑒於近年每逢日月潭枯水屆臨電力即發生嚴重之恐慌,故將改正過去日人重視水力發電輕視火力發電觀念,而改為水火並重之政策」。因此,「該會現正在松山火力發電廠以現有之物力與人力加裝一具5000KW之發電機,預計本年底即可裝竣發電」。由這段報導中可以看出,松山火力發電廠在1952年時有一次的擴充工程。到了1953年11月18日時,這個擴充工程終於完工,並舉行了竣工典禮。這一項屬於台電開發電源五年計劃之一的「松山火力發電所擴充工程」,在當天下午三點於該所內舉行了竣工典禮。這個典禮由經濟部長張玆闓主持,在典禮中還同時舉行了東西第二回線及萬大隧道改修兩工程竣工儀式。依照當年的報導,當天建設廳長連震東、美援運用委員會技術處組長洪紳與安全分署代理署長卜蘭德、懷特公司狄卜賽等中美雙方共一百餘人與會。

這項台電開發電源五年計劃第一年的成果,依照經濟部張部長在典禮中所指出,工程是利用兵工署及前江南電力局部份機器拚湊裝配,由美援撥款協助所完成,擴充容量雖僅5000KW,但對於枯水期中的電源補充仍有幫助。雖然竣工典禮是在十一月中旬舉辦,不過據說機組在該年七月就已經裝妥完竣並開始發電,只不過典禮延後與另二項工程一起舉辦而已。

松山火力發電廠在擴充工程完工後,持續運作著。從1958年的台北市1/1200地圖,可以看到該廠延續自日本時代的規模。下圖是由中研院GIS中心所提供的圖所加繪,紅線是鐵路支線,可繼續往北通往飛機場,而黃色部分就是電廠位置。


下面這張放大圖,可以看到更細緻的廠區分布狀況。中間的紅色部分,寫著「運煤地道」,應該與降煤的設備有關。

這座火力發電廠在1967年9-10月間曾有檢修的紀錄,1970年11月2日一份聯合報的報導指出,台電「經決定向日本採購的九部輕型柴油發電機,每部裝置容量為六千瓩,九部合計五萬四千瓩,將自明年三月起陸續運抵台灣」。這當中,「九部輕型機組,將在林口火力發電廠安裝六部,其餘三部裝在松山火力發電廠。這種輕型柴油發電機雖然發電成本較高,但因安裝快速,便於應付緊急需要,平時可作為發動大型機組的發動電力之用,也可在颱風期間應付市區局部供電之需。」從這份報導中可以看到,台電似乎仍在持續擴充與營運松山火力發電廠,但依照林炳炎前輩協助查閱台電30年大事紀,裡面卻記載「1970年10月松山發電廠奉准報廢」。因此,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如果1970年10月這座發電廠已經奉准報廢,那為何隔月又有裝設三部柴油發電機組的計畫?

5 意見:

北投埔 2012年5月14日 晚上7:31  

看來問題會繼續衍生, 日本時代的松山發電所是何時停止發電???

戰後擴建的卻在1970年10月奉准報廢!在報廢之後也許有可能是想裝3部柴油發電機,但這3部機組沒有在松山裝機!!

為何1953年完工的1970就報廢
這中間有故事

這可能要去國史館翻美援檔案
但我不想去挖

北投埔 2012年5月14日 晚上7:37  

戰後的松山發電所不知道有人有寫真否???

戰後發電所不准攝影描寫記述

然後請比較兩者異同

北投埔 2012年5月20日 晚上11:58  

最近下雨,難以出門,今天雨停,就去台電查「松山火力發電所」,但因認識的主管退休,新主管雖也認識,但沒有前任的服務熱情,所以只有查紙本。

1. 1970年12月號《台電月刊》,有關「松山火力發電所」有如下文字「松山火力發電所奉准報廢,即將拆除,緊急供電計畫柴油發電機全部安裝林口。」

2. 1971年6月號《台電月刊》,25年大事記有「1951年3月松山火力擴充興工」、「1953年8月松山火力擴充竣工」。

3. 1971年6月號《台電月刊》王忠漢的『25年來台電工程建設』,他是如此談到1930年的「松山火力發電所」,「甫度10歲就打入冷宮,列入休閒機組。」

1930年「松山火力發電所」加入台電系統,它是因日月潭無法完工,不得以的救援機組,相信1934年底,就不需「松山火力」,理由是水電已超過需求,台電努力勸誘,設「勸誘課」。由於火力比水力貴,在日月潭完工後,松山火力擔任任務,很可能是以「備載容量」(備用機組)而存在吧。

由於王忠漢的「打入冷宮」,不清楚是戰前,還是戰後。說是戰後10年也可以通,因為他有提到20年前。

其實看「松山火力擴充」要看之後的「北部火力擴充」,才會了解,為什麼美援需要研究。

北部火力發電所擴充
在竣工報告花相當篇幅描述「機器單位容量選擇」,它說4萬KW的發電設備有3種選擇方式:a. 4萬KW機2組b. 2萬KW機2組c. 1萬KW機4組。「權衡結果,決定採用2萬KW機2組.. 2萬KW汽輪機之蒸汽狀況,因美國電機工程學會及機械工程學會協同公佈之優先選擇標準,故即逕予採用」這樣不合技術常識的說法,我們只需問「為何幾乎同時施工的南部火力發電所不採取2萬KW機2組」,就可以刺破這樣說法的合理性。為了掩飾不合技術常識的說法,引用「美國電機工程學會及機械工程學會協同公佈之優先選擇標準」兩大神一般人無法查證的說詞,何況此引用似乎也風馬牛不相及。作者要請讀者去看1937年5月開工,1939年6月竣工的北火,為何35000KW只用單一機組,不作成4部機就可了解,16年後的擴充工程為何採落後機組?要回到當時的情境來看此問題,1953年的台灣隨時有被血洗與解放之虞,經濟情勢非常惡劣,如果不是美援支撐,隨時有崩潰之可能。最便宜的機組只有「退流行」比16年前落後的設計可用,別怨天怨地。

北投埔 2012年5月21日 凌晨12:44  

拜《台灣日日新報》這大神,可以查到13件,換句話說,在戰前它還活躍。王忠漢的「打入冷宮」,可能是指戰後10年。意外發現《台灣日日新報》有電車的英姿。詳1930-02-16『愈愈竣功した 松山火力發電所 五千キロ總工費百萬圓 送電試驗も完了した』。

1. 1927-09-29『北部火力發電位置決定 機械は三社より買入契約濟 電壓其他に大改良』台灣電力會社;高雄;台北州;基隆河;松山火力發電所;基隆;宮前町發電所;大正町;大稻埕;三菱商事。
2. 1928-10-23『松山火力之發電所 為日月潭再興準備 按明年六月頃竣工』台北;台中;豐原。
3. 1929-06-06『電力會社の所長會議終る 六日は各所視察』松山火力發電所;板橋無線放送局。
4. 1929-06-07『電力會社所長會議吿終 六日視察各所』松山火力發電所;板橋無線放送局。
5. 1929-09-14『來月初め完成する 松山火力發電所 工費二百萬圓を投じ 電力不足を緩和する 中部台灣は惠まれる』台灣電力會社;台北松山火力發電所;日月潭工事;二水;外車尾;天雪潭;小粗坑;龜山后里庄;北山坑;合同電報;車寮角;製麻會社
6. 1930-02-16『愈愈竣功した 松山火力發電所 五千キロ總工費百萬圓 送電試驗も完了した』台灣電力會社;基隆河;雄大六火力發電所;三□;米國ヅールザ會社;台北;基隆;宮前の發電所;佐佐木電氣課長;池田試驗官;から國弘理事;松尾電氣課長;高原機械課長。
7. 1930-02-20『松山火力の完成で 電力饑饉救はる 十八日附で使用認可交付 十九日から送電開始』台灣電力會社;松山火力發電所;佐佐大課長池田技手;台北;高雄;彰化;基隆;水力發電所;龜山;小組坑;天邊□;寮角;製驛會社;嘉義;新竹;恰恫;花蓮港;恒春;南庄;日月潭のヂ蕩キロ水力發電所;松木電力社長。
8. 1930-03-09『昨今市内 電燈黑暗 電力會社辯明』台北市;宜蘭;松山火力發電所。
9. 1930-08-29『松本社長の挨拶 電力總會に於ける』松山火力發電所。
10. 1935-06-26『農村景氣も影響し 採炭賃銀益益騰貴 冬場の不足憂慮さる』松山火力發電所;高雄。
11. 1935-07-31『雨量案外に少く 日月潭水電は無事 宜蘭送電線は切斷さる 三十日中には復舊』台北;高雄;頂雙溪;松山火力發電所;川端町;台南;屏東。
12. 1940-01-16『感電して大火傷』台北市;李沙;松山火力發電所;小□警部補。
13. 1941-05-09『台北郊外に伸鐵工場 工業誘致策最初の實現』台東;北川產業海運會社;北川淺吉氏;松山火力發電所;熊谷商工水產課長。

北投埔 2012年5月21日 凌晨12:48  

新聞告訴我們「三菱商事」是你要去敲的門,根據我在北部火力發電所的經驗,日本廠商保留完整的資料。

我的工作完畢。

  © Blogger template 'A Click Apart'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