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4月20日的縱貫鐵道全通與鐵道博覽會!
今天是4月20日,1908年的4月20日,台灣西部的縱貫鐵道全通,從此以後,台灣南北距離不再遙遠,島內一體意識逐漸形成,此乃號稱台灣第一次的陸上交通空間革命。
日本在1895年佔領台灣後,立即意識到縱貫鐵道的建設是統治上一大要務,因此不惜鉅資投入興建。在經過了將近十年的施工歲月,基隆到高雄的全線終於在1908年完工通車。縱貫鐵道的完成,使得台灣南北不再遙遠,對於當時必須南北行走的旅人,再也不需辛苦地跋涉跨過數條大河,或者沿著西部海岸水路而行;南北的貨運,也可以利用鐵路輸送,讓島內的物資獲得更佳的重新分配。
南北一氣通的縱貫鐵路,儘管全程走完要十多小時,但能讓行旅在一日之內由北到南或由南到北移動,還是有空前莫大的突破。至於台灣島內的第二次空間革命,雖然有些學者認為是西部高速公路的完成,因為它讓北高的時空距離壓縮到四、五小時,也就是能當日北高往返。然而,這樣的陸上交通速度,其實早在1950年代的台鐵「飛快車」就已經達成。
也許還有不少民眾記得那首描寫「飛快車小姐」的老歌吧!1955年台鐵向日本購入了取名為「飛快車」的柴油客車,在1956年2月起開始開行北高間,五小時半走完全程,創造台灣陸上交通新紀錄。飛快車將西部走廊北高之間的行車時間縮短到五小時上下,讓南來北往的旅客,得以在一天之內,於夜晚回到早上出發的地點。這樣的時空壓縮,便是台灣陸上交通的第二次空間革命。
至於第三次的台灣陸上交通空間革命,正是台灣高鐵的完工通車。台灣高鐵的列車,讓北高行駛時間縮短到九十分鐘上下,台灣島內的時空距離更加縮短。那種咻地一聲就可以跑到中南部玩,又或者呼嘯狂奔馬上到台北的快速移動經驗,是台灣民眾開始能夠品嚐的生活體驗與生活形態。
時間回到1908年那個縱貫鐵道全通的時候。大家知道當時還辦過一場鐵道博覽會嗎?當年的報紙記載:在縱貫鐵道貫通後。將開汽車博覽會(汽車是當時的火車之意)。該事務所設於府前街四丁目。其自內地請欲陳列者。漸增其數。而在臺北市內者尤多。該發起人等於數日前。議定博覽會相關事項。洪以南任發起人之一。
在當年10月縱貫線通車之後,我曾祖父也寫了一首詩紀念:
題名 祝鐵道全通式
作者 洪以南
日期 1908-10-24
御風掣電勢豪雄,千里關山一線中,
十月貫通開盛典,九年辛苦奏奇功。
遊人踽踽逸雙履,旅客時時感寸衷,
且喜天潢親稅駕,青車雲輦下長虹。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