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

公視「一把青」中的桃園飛行場二戰遺跡

公視年度大戲「一把青」終於上映了,不知道大家對於片中的南京機場到底在哪裡感到很好奇呢?其實,這個拍戲用的南京空軍基地,其實就在已經功成身退,有著航空城開發陰影的桃園基地內。如果大家看「一把青」時仔細觀看,小朱青有時候坐著在機場邊的那個小丘,上面有個耐爆掩體,那正是二戰時留存至今,桃園飛行場內的耐爆指揮所遺跡喔!

 其實「一把青」劇組真的很厲害,斥資在桃園基地內搭了擬真的景拍攝,非常逼真。
真實世界中,這個「一把青」劇組用來拍戲的桃園基地興建背景,是在日軍於太平洋戰爭中逐步敗退,大本營針對絕對國防圈內開啟的作戰準備態勢下,於1944年春展開之「十號戰備」中的航空基地建設。依照戰後國軍接收的紀錄顯示,該機場的完工時間是194411月。下面這張地圖中的紅線,是桃園飛行場當年完成時的樣貌,可以看到的許多埤塘,位於機場區內的都被填平了。
目前桃園基地內仍有1944年桃園飛行場設立時的建物,像是其中一棟野戰耐爆氣象觀測所,便是全台唯一僅存。
依照現地調查發現,二戰時所蓋的耐爆指揮所與氣象觀測所通通健在。耐爆指揮所與氣象觀測所位於目前的桃園基地內,靠近東側的滑行道邊。耐爆指揮所下層已經淹水而無法進入,但上層的多角結構與機槍射口型態,與列為歷史建築的宜蘭飛行場「南機場八角塔台 極為類似。宜蘭的「八角塔台」事實上也是同樣格局的耐爆指揮所,只不過戰後外層有加蓋過,因而外型與桃園這座略有不同,而桃園的這棟反而保存較為完整的原貌。下圖為耐爆指揮所,在「一把青」戲中常常可以看到喔~
而在此建物一旁的,是野戰耐爆的氣象觀測所。此建物的主結構是鋼筋混凝土構造,但側壁則以極厚的紅磚加以施做,並有方形開口。其頂是以鋼筋混凝土建構,上面還有一個方形塔,塔上有鐵塔基座痕跡,以及可綁鋼纜之U形突起。推測此建物就是作為風力塔使用,上面可架風速觀測儀器,甚至架設風向帶鐵柱的地點。這棟建物是目前全台唯一僅存的二戰時野戰氣象觀測所遺跡,根本就有古蹟的價值,可惜連文資啟動審查都在航空城開發的時程陰影下無法開啟。
以宜蘭現存的「南機場風向帶」古蹟與桃園飛行場的耐爆建物加以比對,可以發現該類建築因為設計的格局是以制式的固定單位來組合,故可依據各地不同需要加以拉長或縮短。這類建物都有方形的開窗,以木構外包鐵皮的方式製作防爆窗,內部空間則依照任務所需加以規劃。這類建物因為主結構與屋頂以鋼筋混凝土建構,所以戰時可以耐爆,但側面以紅磚砌成,說明了二戰末期水泥已經成為重要管制品,能省則省的時代背景。這類耐爆建物,可說是1944年左右興建的臺灣島內飛行場軍用制式建築標準型態,在宜蘭都被列做古蹟了,但桃園則......。

此外,1944年興建的桃園飛行場舊主跑道,也大部分痕跡都在,可以清楚看到地面上的圓石與水泥鋪面。底下推測有更大的石頭為基礎,可能還有鋼筋的基礎。臺灣現存的日本時代水泥跑道鋪面幾乎沒有保留,桃園這條也就非常重要!
桃園飛行場是日本陸軍於二戰間所興建的機場,完工於1944年,目前基地內外還有上述這許多重要建物遺跡,像是歷史超過七十年之久的耐爆指揮所、氣象觀測所與跑道。公視年度大戲「一把青」在此拍攝,讓這座老機場的一些風景得以留下記錄,更增添其歷史傳奇!

 更多臺灣老機場的資訊歡迎看以下的新書

不沈空母--台灣島內飛行場百年發展史


台北地區現書供應兩處:

 假面騎士玩具店(02-2556-3786)
~台北市南京西路163號1樓57室(賓王飯店1樓賣場)
每日:14:00到21:00

偵探書屋 Murder Ink(02-2559-7776)
~台北市南京西路262巷11號

週一 - 週六:
14:00 到 22:00
週日:
13:00 到 20:00

如果您不方便在臺北前來購買,我們也提供了全台超商取貨付款的服務,請透過露天的網購購買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21526916306078
★三本免運費!!★面交地點:限 新北市中和區 中和環球 正門口。

本書定價1200元

本書的大小尺寸與花車一書相同19cm x 26cm,全彩印刷,總頁數包含序與目錄還有附錄,大約448頁。
本書簡介:
二 戰期間,將台灣視為一座不會沈沒的海上航空母艦「不沈空母」,是民眾耳熟能詳的一種政策宣傳。在日本發動大東亞戰爭,台灣捲入二戰陰霾中時,島上的飛行場 正是大日本帝國往南洋連結的重要樞紐。二戰後的台灣,兩岸對峙下,仍有不少日本時代興建的機場持續使用至今,也留下許許多多台灣航空發展百年來 的重要遺跡。本書為作者耗費超過二十年蒐集資料,並藉由實地調查後整理而成的台灣航空重要著作。書中以百年來台灣島內飛行場/機場的發展歷史與脈絡為主軸,介紹其歷經的演變,以及殘存的各種遺構,是研究台灣航空發展及台灣軍事遺跡、戰爭遺產不可缺少的重要經典。

全書的章節呈現上,以時 間為主要切分點,在 日本統治後期較多飛行場大量增設時,才以日本海軍與陸軍兩種體系加以區分。書中內容包含台灣航空發展黎明期的飛行場與著陸場、民航肇始期的島內飛行場,以 及大東亞戰爭爆發前、戰爭間與整個二戰末期所興建的台灣島內日本陸軍與海軍飛行場,最後的章節則為二戰後興建的台灣島內機場。全書除了有詳盡的文字說明 外,更以超過一千五百張的圖片,包含各時代的相關地圖、航照與現地調查照片記錄,呈現出台灣島內飛行場/機場百年來的發展歷程。書中首度曝光許多興建於二戰時期的飛行場重要軍事設施遺跡調查成果,是台灣在戰爭遺跡的文化資產研究上,非常重要的參考著作。

本書包含一些讀者可能有興趣的主題:
1.      桃園航空城陰影下的二戰桃園飛行場遺跡
2.      虎尾飛行場的相關二戰遺跡
3.      東港飛行場尚未被破壞前的記錄
4.      林青霞出身的社團新村,原大林飛行場遺跡
5.      台灣各地現存的飛行場相關二戰時防空塔、機堡與耐爆通信所
6.      戰後興建的龍岡機場拆除前調查
7.      台灣各地現存飛行場相關的丸龜狀防空壕
8.      台灣現存的日本時代八幡製鐵所鋼骨飛機棚廠
9.      淡水水上機場的遺跡
10.  二戰時飛行場興建之際留下的滾輪遺物

0 意見:

  © Blogger template 'A Click Apart'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