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0日 星期五

台糖650蒸機的終極身世考證

台灣很多蒸汽火車在整修時如果不好好考證,組回去就喪失很多可以考古的機會。今天趁著2016年最後一個工作天,殺往南部替好友伊藤先生帶回台灣的台糖650號蒸汽火車做身世考證,終於完全確定此車製番與製造年月。先講答案,此車是德國Koppel廠於 1928.8.製造,屬於台灣製糖所購入的蒸汽機車。其同時出廠給台灣製糖的四輛車,製造番號是11707-11710,這輛650是其中一輛, 今日終於確定就是11708,身世之謎全解開!

 這輛車的行走部位有刻製番的,全部都是11708,前面的R與L則是指右邊與左邊。這刻痕,從1928年製造出廠到現在,已經將近九十年了呢!
這輛車是1928年由德國Koppel廠製造,依照台糖戰後的蒸汽火車編號規則,屬於650-699號的,是762mm軌距之軸配置0-6-2煤水車式蒸汽火車。因為戰後的統計該番號內只有一輛,因此就只有650這一輛了。

這輛車因為附屬有煤水車,所以跟單純的0-6-2蒸汽車在編號上屬於不同範疇,但事實上,如果拿掉後面那輛小車,前面的蒸汽車部分其實是可以獨立成車,因此若以0-6-2的軸配置來看,該車就可以分在500-599號的範圍內,這也就是之前很多人說,高雄陳中和紀念館內那輛527號是它兄弟車的原因。
但現在有個很大的問題是,陳中和那輛車的駕駛室與這輛車不同(這輛車車側有窗戶),水櫃也不一樣,更重要的是,陳中和那輛車是明治製糖買的,跟台灣製糖原本就不一樣。明治製糖買的,原廠進來就是0-6-2的車,但650號從德國那邊的製造記錄,出廠時是0-6-0的車,是後來才變成0-6-2的。簡單說,0-6-0的車要改成0-6-2的原因,就是要分攤軸重。同樣重量的車,如果只以三軸來分攤,跟以四軸分攤,當然後者分攤的重量比較小。這在軌道標準比較低的輕便鐵道,很多時候無法全面改善軌道狀況,就是改車增加車軸攤軸重來處理。像是台鐵買R20時,外國有些買的是B-B軸配置,但台鐵買A1A-A1A就是為了分攤軸重。所以,650的另一個考證重點,就是那個加上去的從輪,是否有後加的遺跡。

以下先看陳中和的527後面從輪。很漂亮的原裝就有:
 看看那個卯釘,沿著車輪弄根本就是出廠時就有!
 再回頭看看650,答案就很清楚。從輪的卯釘竟然有被切一角的,明顯就是原本弄卯釘時是沒有這個車輪,是後來為了挖出車輪才切出的。
 而650這個後來加的從輪,避震設計很好玩,是用跟車軸平行裝的板簧避震!
依照以上的分析,650號的從輪是原廠出廠後才加的痕跡就很明顯了!

另外,此車的駕駛室與水櫃,在出土的台灣製糖同型車525號圖配合考證下,可知駕駛室同樣有窗戶,水櫃也是直的,跟陳中和那輛不一樣。所以,結論就是,不能用陳中和的527號為本來修啦!不然會把臺灣製糖的車搞成明治製糖的就好笑了。
 此車這次整修並不包含煤水車,但650號之所以有這號碼,是因為後面這輛車的關係啊!但如果仔細看,這根本就不是「煤水車」。因為完全不放煤,只有裝水,因此其實應該是個水櫃車。

之前我說過,目前展示中的狀況怎麼看怎麼怪!原來,根本裝反!有轉向架的怎麼會是在駕駛室端?應該是獨輪的在駕駛室端才對啊。

此外,這輛水櫃車我看它怪也看了好幾十年了,一直懷疑有蹊蹺。仔細看終於發現,這輛附隨的水櫃車應該大有故事。首先,車底架給我發現了「八幡製鐵所」的標準鋼材標誌。這個發現,幾乎確定水櫃車跟這輛0-6-2蒸汽車給「接」在一起一定不可能是Koppel原廠所為,是來台灣以後才做的改造,否則不可能有八幡的鋼材這樣接。
而這個水櫃車從側面看就可以發現比例跟前面的蒸機主體是不搭的。不管是轉向架或者是獨輪的部分,其上都被不正常地架高。原因很簡單,水櫃裡的水位如果比前面機車注水的部分要低,那水要流過去要用抽的很麻煩,如果把水櫃架高,就可以流過去。這個架高的部分,鋼材用的是八幡製品,因此很可能是日本時代施做的。
但這個水櫃,是否就是個新品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以這個水櫃的做法,還有鉚釘的狀況,感覺是個古老時代的東西。從兩側來看,水櫃車舊的連結器裝設位置痕跡還在,因此可以判斷這個水櫃應該是用在某種車架比較低的車上,至於是什麼車來的,就不知道了。
(注意看下圖連結器上的兩個凸起,那個是舊的連結器高度)
 這整輛車就像是「踩高蹺」一樣地架高啊~
因此,這輛車未來在修的時候,建議水櫃就不要修了,只要把行走部弄好即可。
以上,650號的身世考證大致完了~ 結案


2016年12月25日 星期日

一架又一架飛離台灣的復興航空飛機

自從復興航空宣布解散後,旗下飛機的動向就讓外界非常好奇。特別是租用的飛機,是不可能在地上停很久,因為擺越久價值就越差,而且租機公司應該也會想趕快轉租出去。因此,只要不是復興自有飛機,應該會很快飛離台灣。上週,不管是松山或桃園,都有許多復興的飛機改掛外國籍的註冊編號駛離台灣。看著這些曾經在台灣天空飛來飛去的「壁虎」,就這樣最後一次後推,最後一次滑過那些曾經天天走的滑行道,然後走到跑道頭,轉入擺正跑道,加速起飛,總有一種悸動與失落。好像那種參加畢業典禮的感覺,在跑道頭預祝它們能「鵬程萬里」。我們不會忘記你們在台灣的這些日子,台灣的天空,曾經因為有你們而有了這些的色彩!謝謝你們,再會,Good Bye~

(有沒有人知道這一架LZ-AWH,是飛去哪裡了啊?)

其實, 這架原B-22312是我今年十一月最後一次在松山拍過的最後一架復興噴射機起降,之後沒多久,復興航空在2016.11.21.的這天,宣布隔日所有航班停航,接著就宣布停業了。這天11/18剛好早上去台博聽谷口先生演講,下午帶他去拍飛機,不小心拍的。當時還覺得復興的飛機很多......,誰知道.......。
所以說啊~緣分啊~ 以下,是原B-22312改掛LZ-AWH在台灣最後一次的起飛~

2016年12月20日 星期二

松山機場好久不見的四發噴射機BAe146

今天(2016.12.21.)早上一大早就去松山機場想拍離場的復興,無奈等到快十點還不飛只好先跑回學校上課了。但是今天早上讓我拍到一個好料還是好高興,那就是松山機場好久不見的四發噴射機BAe146!過去,馬公航空的BAe146是上個世紀我們拍飛機時很愛拍的機種,因為四發噴射引擎實在是很讚(雖然很小顆)。我後來想想,我二十一世紀後真的完全沒在臺灣拍過BAe146了啊。

今天飛來松山的,是註冊編號RP-C3855,製造番号(cn):2087的BAe146-200。此飛機原屬於Star Peru之 OB-1885-P。據說此飛機賣給菲律賓以馬尼拉為基地的Skyjet Air,因此從Lima秘魯利馬一路飛來,經Petropavlovsk-Kamchatsky,然後又經過關西,今天抵達台北松山後,繼續飛往菲律賓馬尼拉。此機外觀原有的尾翼星星與機體字樣已經塗掉,但線條與噴射引擎上的圖案仍在。在松山機場看到四發噴射引擎的BAe146真的好懷念啊!
 下次何時可以與101留影呢?
起飛了!掰~
以下同場加映馬公的紀念。臺灣的天空,大家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這種小四發的噴射客機了。
馬公航空是臺灣天空開放後,民航局核准的第一家新成立民航公司,那時候大華與復興其實要算是休眠公司醒來,不算是「新成立」。馬公成立後,率先引進的飛機,是1988年11月入籍的B-1771與1989年2月入籍的B-1773。這兩架都是Hawker Siddeley 748-501,圓圓的窗戶非常有趣。這兩假後來都在1996年賣到NECON AIR,然後B-1771已經墜機掰掰了。


當然,馬公航空最讓人記得的是這一堆BAe 146-300飛機,馬公當年的廣告甚至還說,他們的飛機有四發噴射引擎,是國內線裡面最多的!!!(只不過都很小就是)引進的第一架是B-1775,也就是下面這一隻,於1990年8月入籍。

之後,馬公陸續買入B-1776, 1777, 1778三架,以及改為五碼後的B-17811,但其實跟我們最有緣的,好像是B-1777,拍過好多次,這真是Lucky Seven啊!


這一隻就是五碼的B-17811。

馬公航空在被立榮給吃掉前,曾引進一架B757,這大概是該公司史上最大的飛機了。這一隻原本編號是N127MA,1994.3.~1996.3.掛著B-17501在台灣飛行,後來立榮當然是不要而退租了。

我說過我們跟B-1777真有緣。這家飛機,在馬公被立榮接手後,也塗過立榮塗裝。我只拍過黑白照,只好自己加工上色囉!

  © Blogger template 'A Click Apart'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