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1日 星期日

三重T1賞機行

今天到朋友位於三重T1的景觀豪宅拍飛機,看到飛機一架一架地下滑,經過大屯山七星山的背景,然後通過紗帽山,文化大學,接著慢慢落RCSS。這真是看飛機的好地方,好宅啊!以下這一張首先登場的,就是ANA全日空啦!讚喔~



ANA飛過文化大學~

這一架機身漆有復興60週年的logo。

Dynasty登場囉~一樣飛過文化大學。


立榮也來了~


這一架是誰呢?沒錯。遠航耶~好久不見了。

遠航的機身有一排字,寫些什麼呢?該不會是「南無阿彌陀佛​」吧!聽說是金門高梁酒。B-28025。

再來是幾張夕陽,也有飛機喔~

2011年7月29日 星期五

國科會大專生暑期計畫

過去,不管是上課或者是一些私下場合,我都會跟同學講說,如果你對做研究有興趣,可以好好申請一下國科會的大專生暑期計畫來做做。為什麼我會這樣講呢,暑假你當然可以去打工,可以去賺錢,但做這個計畫除了會有一筆你自己可以運用的經費以外,也可以提前學習如何寫計畫書,如何做研究,如何寫一個正式的研究報告。我自己在念大三時就曾經參與過這計畫,成果實在是難以見人,但至少這是我後來申請外國研究所時唯一的研究成果。這幾年我也帶過幾個大專生計畫,只能說只要你做過這個計畫,成績又不差的話,幾乎保證可以推甄上研究所,再差一點要考上也很容易。因為,你做過這計畫,至少會讓人知道,你懂做研究是怎麼一回事。不過,當老師之後才知道,指導學生做這計畫根本是在做功德,因為對於指導老師而言,你並沒有任何額外的指導費用喔,而且除非你是機車老師,打算A走學生的經費,否則像我所有經費都讓學生自己去使用時,老師幫你想議題,幫你看計畫書,指導你研究過程,甚至最後幫你看結案報告......。沒錯,你沒跟老師有好交情,這種一毛錢也無的差事,有的老師才懶得理呢。不過,如果在這研究過程中相處愉快,你又很有成果,那麼進到研究所後繼續做,那就很容易可以畢業了。

講一大堆這做啥呢!?呵呵。主要是因為,最近我又開始分析一個臺灣氣候很有趣的議題。這個東西,是我當年大專生計畫被我「亂做」的題材。當時我實在是有夠誇張,畫圖不會畫,X軸與Y軸不會調,竟然還用一招笑死人的招數,就是用糨糊剪貼座標完稿,這夠扯吧!不過,不管怎樣,這個氣候的議題,我可是一直放在心上,所以最近又開始做,總覺得很有意思。而這個議題,也是我的忘年之交好友周明德先生,在1942年曾參與過的一個調查隊,想要搞清楚的臺灣氣象議題呢。至於這是什麼呢!以後再說囉~以下是本實驗室曾經指導過的幾個大專生計畫,還不賴吧~

2010~2011 延欣智「從地理角度探討臺灣機場跑道與盛行風向之關聯」99-2815-C-003-030-H
2009~2010 陳韋宏「台北市西區巴士客運版圖分佈之研究」98-2815-C-003-043-H
2008~2009 李庭慧「聖嬰/反聖嬰與台灣氣候之關係」97-2815-C-034-002-M

2011年7月28日 星期四

臺北研究二部曲「火」!

這是我的臺北研究第二部曲「火」!之前,寫過一篇風是如何吹出城市街道紋理,接著這一篇,是講「火」!為了防火,臺北又是怎樣被開出疏開空地帶,怎樣在街道紋理中烙印下這些戰爭的遺跡?這篇文章,是我小學時一個觀察所觸動,那時候總覺得很奇怪,為何重慶北路一至二段都沒老房子,於是在後來發現一張終戰直後的照片,才知道原來有疏開空地帶這東西。而有趣的是,我去師大地理系面試那天,差點在三角形的師大公園跌一跤,才發現原來有這個神奇公園。沒錯!師大公園也是疏開空地帶。我的臺北城四部曲已經完成一半,請期待下一部囉。科科~



出自: 洪致文 2011: 二戰時期臺北市之疎開空地帶對戰後城市街道發展的影響, 台灣文獻季刊, 第62卷第1期. 233-258.

二戰時期台臺北市之疎開空地帶對戰後城市街道發展的影響
The City Evacuation Zones in Taipei during the World War II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Subsequent Street Development

摘 要
臺北的城市發展歷史中,在二次大戰時期為了避免美軍的轟炸造成廣泛延燒,而有了開闢 「疎開空地帶」的作為。這些在1944-1945年間才緊急開闢的城市內疎開空地帶,主要是為了區隔開大範圍的日式木造建築,避免一旦遭受轟炸後會整片延 燒造成重大傷亡而拆屋劃設。這些非在承平時期都市規劃中出現的疎開空地帶,在台北的街道紋理中烙印下防空防火的戰爭印記,但卻未曾在先前的研究當中被深入 探討。本文利用二戰時期美軍的航照判讀,標定了臺北市內數條的疎開空地帶。其劃設的位置與相關都市發展之關連,可分為:(1) 以既有道路拓寬開闢、(2) 以計劃道路為基線所開設、(3) 未在承平時期都市計畫中出現,但考量到日式木造住宅密度過大而強迫緊急劃設。這些疎開空地帶在戰後初期多因市府未立即闢建為道路,乃被民眾侵佔搭蓋違章建 築,而又在戰後歷經了違章的時代。有名的龍泉街小吃、圓環附近攤商,均是疎開空地帶在戰後初期所形成的特殊臺北城市風情。而像是南北縱貫的金山南路,或者 留有狹長師大公園的師大路,亦都是疎開空地帶所遺留下的城市遺跡。如今,這些疎開空地帶多已闢建為寬廣之道路,當年作為防火對象的日式木造建築也泰半拆除 改建,但若深究其形成的歷史緣由,卻可視為戰火下防空概念中,二次大戰時「不燃都市」理念在台北所烙印下的痕跡。

關鍵字:疎開空地帶、防空、轟炸、違章建築、都市發展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city evacuation zones”, which were initially designed to prevent fire-spreading caused by aerial bombing during the World War II (hereafter WWII), marked an important event in Taipei’s history. The Taiwan Sotokufu in Japanese era established these city evacuation zones hastily in 1944-1945 to quarantine the areas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of Japanese wooden houses as they were easily burned out by aerial bombing. While these city evacuation zones originally were not part of the city development plan, they survive after the war and leave a mark on city’s landscape. Nevertheless, prior studies pay relative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these city evacuation zones in Taipei’s development. Using the aerial photos taken by the US air force during and after the war, this study identifies several city evacuation zones in Taipei. Their locations, and relations to urban development, can be classified as three types: (1) zones that established by broadening existing streets, (2) zones that established by relying on initially-planned streets, (3) zones that located on a non-initially planned roads where requiring urgent evacuation due to high concentration of wooden houses. After WWII, most of these city evacuation zones were not immediately converted to city streets. Consequently, numerous squatter houses were built on these zones. In particular, the famous Long-Cyuan St. and Yuang-Huang Taiwanese food stalls were based on one of the city evacuation zones. The north-south Jin-Shan S. Rd, and the Shih-Da Rd. (near NTNU with a unique long-shape park) are also heritage of the city evacuation zones. Although most of the city evacuation zones become wide streets and most Japanese wooden houses have disappeared, city evacuation zones still shape today’s street patterns in Taipei which can be viewed as a war heritage under the concept of “noncombustible city” for the air defenses during the WWII.

Keywords: city evacuation zone, air defenses, aerial bombing, squatter houses, urban development

2011年7月26日 星期二

潮人物,找回工廠直擊的樂趣!

《潮人物》這雜誌真得很好玩~這一期vol.09七月號眼看就快要下檔了,我一忙就忘了介紹,趕快來補一下。這一期有什麼好玩呢?新百工,好像是老掉牙的題材吧。其實,這一期最吸引我的,是那種探密的工廠直擊。在小時候,我們的遠足,還不流行那種三六九樂園(就是劍湖山,六福村,九族),而是會去參觀一些工廠。我一直記得以前去看金蘭醬油,看生力麵,看養樂多工廠……,結束後還會送一小罐一小瓶做紀念。這種參觀工廠的回憶超讚,總是讓小朋友對於工廠與生產的過程,有許多的想像。所以,這一期潮人物的百工,就是這樣帶你去看工廠,看到利百代那一堆堆橡皮擦的誕生,養樂多一罐罐地產出,真的有那種回到以前遠足時的回憶耶。

我這一期寫的,是【潮選輯/咬City:懷舊的昨日未來城市】。你我以今天科技為基準看未來,過去的人們用他們當時的標​準在預測,因此如今你我覺得超炫的設計,也許五十年後又會變成很遜​的昨日觀點。其實,這一篇就是在寫洛杉磯這個後現代城市裡,那個想像的「第三空間」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囉~

2011年7月24日 星期日

來買書喔~

各位來買書喔~可惜這本書現在已經要絕版了。

2011年7月22日 星期五

國泰記憶CATHAY PACIFIC

不是我愛講,國泰航空早年的綠色三條印象,搭配上Barry White的愛的主題曲,那簡直是一個1980年代的氛圍。我第一次跟團去日本旅遊,搭的飛機就是三星客機,從臺北飛到福岡。之後,也搭過一次三星到香港。



它的末端,記得是一字排開的廁所,很有扇形車庫的FU。當年,國泰買了非常多的L-1011M,而這機隊也幾乎就是國泰航空的代名詞。以前我們去CKS拍照時,真的是隨便來幾架就是國泰三星呢!在您欣賞照片前,請打開這音樂喔!



現在的國泰航空,換成魚翅標記,被趣稱為魚翅航空,已經少了當年的那種尊貴感,餐飲難吃,也沒有魚翅,座位狹小,現在還有一種椅背躺下去其實是往前拉的縮小椅,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然而,唯一的優點是價錢算是便宜的。於是,我還是常搭往福岡的,或者往返名古屋的,看在$的份上,還是會選國泰說。

啟德記憶1995

講到香港的城市特色,除了地狹人稠而一個個拔地而起的摩天高樓外,獨特的交通工具風景也是它讓人難忘的城市特徵。啟德機場,可以說曾是全世界最難降落的民航國際機場之一,考驗著飛機駕駛的操縱技術。而那飛機在九龍城上空低懸彎轉落地的身影,恐怕是到今天都讓人懷念的香港景象。在我出國唸書前的1995年,曾跑了幾次香港,也拍了一些啟德的歲月。這一架華航,在啟德的跑道上,多麼令人懷念啊!

啟德機場是一個位於九龍灣用填海所造的飛機場,在一九二0年代後期開始建造,約於一九三0年完成。這時候的啟德機場其實相當簡陋,整片土地只是一大塊半草 半砂石的平地而已。只不過它緊鄰海邊,因此除了降落於陸地的飛機外,也有不少水上飛機來此並且上岸。啟德機場的真正現代化,其實是開始於日本佔領時代。香 港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淪陷於日軍之後,日本方面開始加強「啟德飛行場」的防禦工事,並且於一九四三年開啟擴張與改善飛行場設施的工程。這個大改造,設立了 一條1400m的13/31跑道,以及另一條較短的07/25跑道。這時候的啟德飛行場,這兩條跑道呈現一種有著交角的V字形,與戰前的臺北飛行場(松山 機場)相當類似。只不過香港啟德的這二條跑道呈現交叉的情況,可說是不等長的X形,但臺北的則屬V字形。

隨著啟德飛行場的跑道新建,日本統治香港時代有飛台灣的大日本航空與往中國境內日軍佔領區的中華航空班機在飛行。這二條跑道在二戰之後,依然為港府重新修 建而繼續使用,不過一般仍以13/31跑道為主,07/25較少用到。然而,這個跑道雖經延長,仍然太短而無法提供新一代噴射客機的需要,於是港府在一九 五0年代開始一項啟德的大改造,要增建一條全長2500m寬61m的新跑道,直接由機場延伸到九龍灣內。這個新跑道完成於一九五八年,座標依然是 13/31,所有飛機以13跑道落地時,都得在九龍鬧市上空盤旋低降,從此而成為香港的城市特色。只不過,啟德機場在1998年7月6日走入歷史之後,這 種飛機於高樓間穿梭的盛景已經不在,而原本因為飛航因素而限制的九龍地區建築規定,也在機場停用四天後隨即取消。不過,打從日本佔領時代所建立的 13/31跑道軸線,到一九五八年延伸入海新跑道的方向,以至於今天啟德地區的城市紋理,這條世界特殊的跑道刻劃,依然是香港不可磨滅的印記。

以下疊圖係以孤狗餓死為底圖,加上一九五0年代後期時之空照與地圖疊加而成。大家從這圖就可以清楚看出啟德的舊跑道,其實正是後來的機坪區域。


啟德的記憶,跟國泰的三星客機,幾乎都是戰後香港讓人懷念的印象。你還記得這些三發的三星客機嗎?

2011年7月18日 星期一

鐵道博物館有沒有出軌?

為什麼我們都很擔心,北門的鐵道部舊舍會被惡搞呢?為什麼說,鐵道部的古蹟建物不都已經保留下來了,還擔心什麼?這塊地我們為何怕被天馬行空毫無歷史脈絡地「再利用」呢?看看下面這張圖還有之前的說明文案大家就知道,失根的創意消費有多可怕:「文建會所屬國立台灣博物館與日本京都工藝纖維大學合作辦理之「鐵道部國際設計工作營」,於2010.9.17下午辦理成果發表暨交流座談會。由於台博館刻正推動鐵道部古蹟修復再利用工程及南館新建工程,工作營的計畫操作成果,對鐵道部之再利用方向提供了不同的國際視野,同時開啟了國內建築學界積極參與鐵道部修復再利用之議題討論機會,為中日文化資產保存交流寫出新頁。」鼓勵創意,鼓勵設計,鼓勵發想,鼓勵再生,這些都很好,但是把整個鐵道用地如此惡搞,難不成要全國鐵道迷上街頭抗爭嗎?



失根的創意消費鐵道博物館規劃

近年來,對於古蹟再利用的方向,或者博物館的規劃取向,被引進了一種「參與式」的腦力激盪過程。雖然說,這種看似全民參與的古蹟利用與博物館規劃,是讓大家發揮創意與想像力的好方式,但往往在無限創意卻缺乏歷史脈絡的思考下,失控而變成一種媚俗的創意消費。文建會所屬的台灣博物館,在接手臺北北門的鐵道部舊舍後, 一直努力朝向「現代性博物館」之路規劃,還曾引進外國設計團隊,天馬行空以毀去整個區域鐵道脈絡的空想,一步一步將這個台灣鐵道的重要寶地給拆解。看著土 銀古蹟變成放著一堆假恐龍骨頭的博物館,而民眾也樂於消費這種虛幻的假空間,一種後現代地景在台北的實踐,確實讓人相當憂心。

位於台北市北門口的台灣總督府鐵道部與其附近街廓,是清朝以來台灣近代文明的發祥地,也是台灣最有鐵道歷史價值的用地。鐵道部廳舍是整 個台灣鐵道規劃與建設的首腦重鎮,適合用來展示鐵道興建期重要歷史文件,室內空間更可以展示靜態的中小型展品。至於整個鐵道部大範圍街區裡,則還包含八角 廁所、地下防空指揮中心、各式的辦公廳舍與車庫,整體展陳空間相當大。此外,區域內的鐵路禮堂,是鐵道部台北工場現存唯一大型建築,更可以將其周邊重新整 理成當年台北鐵道工場的狀況,重現二十世紀初北台灣鐵路維修重鎮形貌。

但是,台灣博物館一直要捨棄鐵道博物館這個最重要的目標,而朝向一個 空泛的現代性博物館來走,讓這臺北最早的鐵道空間逐步地被消滅。這種失去歷史在地連結的古蹟利用,是後現代地理空間一種非常弔詭的存在。因為,在資本主義 的世界中,真正透過歷史考證而以城市歷史脈絡所規劃出的空間利用,往往不被「現代人」所買單。於是,寧願拆毀真正的古蹟,重蓋一種「想像的懷舊」來販賣 「氛圍」,反而能得到歡迎與認同。臺北的剝皮寮歷史街區,就是這種趕走原地住民,將老建築依照現代人的「懷舊想像」,透過電影的氛圍塑造,成功重建一個迪 士尼式,一種彷如影城般的受歡迎「假懷舊空間」。這類假的想像空間具體化後的存在,就像是土銀舊舍明明可以是台灣一個強調金融發展,甚或土地更迭最重要的 博物館空間,但為了吸引民眾,不得不把最重要的大廳放進外國買來的假恐龍骨頭,成為一種與歷史完全脫勾的博物館利用。

這種缺乏歷史在地連結 的思考,其實也發生在台鐵。台鐵的臺北機廠本是極佳的火車保存與展示場地,但台鐵寧願將這塊地開發,而把要保存的文物搬到富岡,一個全新但土地便宜的地 方。於是,興建了嶄新的場館陳列,但卻因脫離了在地的歷史連結,這種鐵道博物館的規劃就變成一種缺乏歷史深度的存在。北門的鐵道部舊舍與周邊用地,是否會 被完全「去鐵道記憶」地規劃,有待大家一起來關心。(作者為鐵道研究者,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本文刊於2011.7.19.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補充說明,之所以會有今天那份投書,是因為今天下午的這個活動:

http://www.ntm.gov.tw/tw/news/news_d.aspx?d=420&no=239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所屬國立臺灣博物館為使鐵道部古蹟修復與再利用工作納入更多創意,7月19日下午2點於該館土銀展示館3樓簡報室舉行「NTM × 20 mins Innovation!!」專題演講,邀請三位跨領域專家學者各以20分鐘接力建言,希望讓規劃中的「臺灣現代性博物館」孕育更創新與多元的展覽內容暨方式。

活動歡迎民眾自由免費參加,可先至臺博館官網www.ntm.gov.tw下載報名表後,主旨註明「演講報名表」以電子郵件寄至ntma0002@ntm.gov.tw報名,全程參與者可核發公務人員學習時數2 小時,詳情逕電洽(02)2382-2699分機414張小姐。

「NTM × 20 mins Innovation!!」專題演講將邀請三位跨領域專家學者主講,包括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呂佩怡、澳亞電影暨鑫銳國際影視製作公司業務副總張裕宏、暨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謝統勝,各別先以20分鐘分享創意建言,再開放現場觀眾問答並參與座談,臺博館將廣納各界建議,作為「臺灣現代性博物館」未來營運方式的參考。

臺博館表示,「鐵道部古蹟修復與再利用計畫」係文建會推動古蹟保存與再利用的子計畫之一,因為位於臺北市北門、原日治時期鐵道部之遺址,可說是建構臺灣現代性博物館之最佳基地,其位居臺北車站特定區,地處臺北市東西軸線與中華路的北交點上,週邊包含許多交通轉運站、切割零碎的廣場、以及許多歷史建物,而鄰近區域的都市更新發展,都必須透過鐵道部基地重新適當的利用,才能串聯為連續的都市空間,因此鐵道部古蹟修復與再利用計畫不僅可使古蹟生命獲得延續,同時將可再造舊臺北城區的歷史、文化新空間,帶動建構臺灣文化主體性的新契機。

2011年7月8日 星期五

台大大氣系A館考古 part II

台大大氣系現有的A館建築,是原「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氣象學教室」,可以說是一棟機能性非常強,富有氣象教育與實驗及觀測功能的氣象建築,也可說是臺灣 氣象學術教育很重要的發源地。它的工程於昭和八年(1933年)八月十日開工,隔年四月二十五日落成,總坪數有 523.9平方米,包含一樓與二樓主要空間,以及作為觀測室風力塔的三樓。目前透過陸續找到的許多片段照片影像紀錄,配合中研院GIS提供的1945年美 軍航照,大致可以拼湊出一些地理位置與當初的樣貌。

我們若先用美軍1945年轟炸臺灣所用的航照來看,可以看到跟如今對應的情形。從原本 的舟山路走進來後,如今的地理系館與大氣系C館都仍是田地,A館就是這棟氣象學教室,至於A館外偏東之處就是觀測坪。至於這建築往東那兒有條水圳,再過去 就是實驗農場。這張航照,大概是我們能夠終結整理日本時代最末期此建築樣貌的最真實紀錄。(底圖由中研院GIS中心提供:http://gis.rchss.sinica.ed​u.tw/GIArchive/?p=1786

下面是這棟建築在1945年時的平面圖狀況,以及完成時的外觀樣貌。

戰 後這棟建築在地理系還沒有成立前,應該有段時間是屬於物理系使用。因為在物理系1952年12月的照片中,常出現在現大氣系A館門口的合照,以及一張由西 面所望的外觀(照片上還寫著「氣象台」)。這批照片包含在物理系戴公率等人的大合照中(感謝張幸真借用),由外觀可以看出這棟建築有別於日本時代落成時的 差異。例如,為了遮陽,都裝上了「觀音開式」的百葉窗。而最大的差別還有,這棟建築1934年完工時,不管從外觀圖或者照片看,明明都是一棟平頂的建 築,1945年美軍航照中也是平頂,可是到了1952年的照片卻已經變成瓦片屋頂了!所以這個改變,看起來是戰後發生,但時間不會太晚,至少1952年末 時就已經是如此。(照片暫時先撤,等拿到授權再放嚕)

以下的合照,可以看出這棟建築目前已經消失的玄關。(照片暫時先撤,等拿到授權再放嚕)

台 大地理系在1955年成立,據說一開始成立就分成地理組與氣象組。地理系的氣象組何時開始使用現在這棟大氣系館還需要查證,不過依照大氣系五十年紀念光碟 內的一些照片顯示,在氣象組時代直到1972年大氣系分出去,一定有段時間氣象組是使用這棟建築的。因此,如果說小黃樓拆毀了台大地理人的最重要記憶,那 這一棟地理系氣象組時代的地景,恐怕是NTU地理系要尋根時最後還能抓住的一點殘跡。

地理系氣象組時代(1972年之前)也留有一些這棟 建築的外觀照片,比較清楚的都顯示大門玄關上面剝落的情形,而屋頂依然是瓦片斜屋頂,窗戶的百葉窗也有部分存在(例如風力風洞實驗室)。比較特別與清楚的 是,建築周邊立有鐵塔,應是與無線電傳輸有關,至於建築最頂端的風力塔,有著風向風速觀測設備,是確立這棟建築為「氣象建築」的關鍵成分。

大氣系從地理系分家後,為了擴增系館,把原本的觀測坪部分增建了B館,然後觀測坪更往南遷移。B館正確的開工興建與完成時間,還有A館外觀貼上黃色壁磚的時間還有待確認。不過從老照片看,每個窗戶下的菱形裝飾,可是從完工時舊有的建築特徵呢。


關 於這棟建築二樓原圖書室,也就是會議室的部分,大氣系林和老師的回憶有所補充:「二樓圖書館在我1985年回來時,己經淪落成殘破不堪的雜物間,我向亞洲 基金會負責人王世榕提出報告,申請了專款,重新打造,比照殖民日本鍾愛的後維多利亞風格,模擬莊園式的ballroom 重新設計。幫助我的是一位剛從上野寫真學校畢業的女孩,她提供不少舊照及介紹施工人員。現在看到的,是經過我猜測原來該有的樣子,儘量用原物料修復,但和 原設計完全不同。」

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台大地理系小黃樓考古

台大地理系是一個戰後才成立的系所,它成立之初的氣象組與日本時代臺北帝大氣象學講座可以說是斷裂的,唯一延續的部分就在大氣系的A館。依照台大地理系對 於創系初期的描述:「臺大地理學系創立於民國44年,初分地理學、氣象學兩組。民國61年, 地理學系氣象學組獨立設系,地理學組改為地理學系,由王秋原教授擔任第一任系主任,67年由王洪文教授接任.....」。這段文字說明地理系是在1955 年創立的。

關於小黃樓的一些相關時間點問題,施水瓶先生曾貼出扒到的口訪記錄,分別是2003年出版的「2003年地理系黃樓懷舊特刊」,裡面有段1999年2月王洪文老師的專訪如下:

詩:可否請老師回顧地理系成立的過程?
洪:教育部當初不願成立。台灣只有師範大學有史地系,以後才分成地理系、歷史系。我們的推手是張其昀,文化大學創辦人,在大陸很有名。
詩:他是中國地理學會的嗎?
洪:對,當教育部長,他是學地理的,他說我一定要成立地理學系,就在我們台大,台大也不願意…。
峰:那時候校長是誰?
洪:校長是錢思亮。地理系只是記地名畫地圖,張其昀說一定要成立,教育部長說沒錢我給你錢,而且要在理學院。張其昀當時的高教司司長叫孫宕越,教育部開會時慷慨成詞,一定要成立,於是勉強成立。一開始成立沒有地方,開始都在就總圖書館的後面上 課。喔!那可憐透了。

所 以說,台大地理系一開始是借用總圖後面上課,是1957-58才開始蓋系館。據說小黃樓是在1960年落成,可是完工後卻與心理系合用。有趣的事情來 了,大部分的紀錄接著跳1972年氣象組獨立成立為大氣系,因此感覺上好像是大氣系分出去跑到舟山路旁「另覓系址」。但是,依照大氣系吳明進老師的回憶, 他1969年進入台大地理系,那時候氣象組就已經在使用現在大氣系的A館了。而且,普通氣象學也都是在後來的大氣系館上。因此,地理與氣象兩組的分家,應 該是早有跡可尋才對。

小 黃樓原本一直是地理系與心理系共用,不過到1989年時心理系終於遷走,地理系才有完整空間。至於為何會甘願搬走呢?據說起因於一隻後半的毛被剃光的老 鼠。這個大家可以找網路故事來看。總之,心理系搬走後,地理系開始有完整空間。以前,一進大門右邊就是心理系用的,搬走後地理系開始把空間整理,我記得二 樓最右邊那一大間就是電腦地圖室,我的電腦地圖學就是在那兒上的。

說 到我對這棟老建築的印象,其實還算蠻早的呢!國小時跟表姊們去台大,曾經在風吹沙的日子裡,走錯路走到這棟小黃樓旁,便被它的黃樓外觀所吸引。到我念初 三時,因為讀的是直升班沒有升學壓力,每週三下午是戶外教學,老師便常帶我們去台大校園逛,或許也是種激勵吧!那時候,我又常亂走迷路而走到小黃樓前。而 我真的有走進這小黃樓,則是進到台大以後。每次大氣系要講到系史,都會說大氣系的前身是地理系氣象組,我們很多老前輩都是地理系出身的。我記得念大學時, 我曾抓陳傑克跟我跑去地理系修「電腦地圖學」。這個課實在是跟傑克一樣神奇,明明是地理系開的課,結果只有三個人修,二個是大氣系,一個是地理系。那這是 怎樣,開給我們外系的嗎?不管如何,因而我也曾在小黃樓上過課。我記得當時的電腦教室是在二樓的右側,教室內有一堆電腦,不過卻多有中毒,中一種叫做 STONE的毒,搞得我回家後自己的電腦也跟著慘。還記得當時電腦地圖學要畫全臺灣的鐵道路線,作法是到二樓最右邊加蓋的那裡一間房間去一個畫版上,點點 點有地圖的底圖,然後把這些線弄進電腦裡。那時候我家裡還在用「倚天輸入」這種老東西,可見電腦當時還是遠古時代!我記得後來我也曾想跑去地理系修課, 但某某老師說該課優先給地理系學生選云云,反正後來我就跑去歷史系修人家研究所的課了。

台 大地理系的成長有很長時間是在小黃樓,不過2003年地理系遷至現址,又與大氣合體,這真是歷史的巧合啊,竟然分家出去的兄弟,最後還是比鄰而居。不 過,小黃樓後來在2009年3月下旬到4月初開拆,很快地夷為平地,現在新大樓也蓋好了。小黃樓的這個有著回憶的空間,就這樣消失了。



整片都夷為平地了!


  © Blogger template 'A Click Apart'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