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台大校門有怪獸!

今年九月下旬我去拍台大洞洞館在拆除的畫面時,我就知道這場人文大樓興建的事件大概難以挽回了。其實,校方說的一點也沒錯,這個很具爭議的議題,校內開過 不知道多少次會,請了多少次專家來座談,文學院空間不足之系所也強烈表達與寄望這棟大樓解決空間不足問題。但,112大學接受外界捐款,一定要蓋在這裡 嗎?如果最後洞洞館被拆了,量體縮回跟原本洞洞館一樣,那不是被白拆了?明明是明年才要動工,幹嘛今年提早趕著讓所有師生打包跑去水源校區?是為了趕緊拆 除洞洞館,以免夜長夢多?我一直覺得,洞洞館的特色足以當作台大的文創中心基地,你光看告別洞洞館時的藝術展陳就知道。如果把洞洞館留下來作為文創大樓, 然後另覓文學院基地,在不影響校園景觀之處蓋真正的大樓容納各系所,這不是很好嗎?那台大幹嘛一定要蓋在門口。因為他跟你說,校地有限,而且不快蓋人家就 要把錢收回去了。其實這些理由都很奇怪,如果校地有限,這是校內最後一塊可以蓋的地,那你112大學從今以後就不要再蓋大樓。否則,你怎麼說那些新大樓的 地是哪兒來的!?如果是怕人家把九億的錢收回去,那你少補助一點中國學生,把你要替中國學生募款的心用在這兒,我相信更多台大校友會願意出錢出力的吧!

其 實,這種「所有程序合法」,也「傾聽過各方意見」的流程,是這幾年最讓人沮喪的過程。因為主事者是真的會召開很多類似會議,但各說各話,「您寶貴意見我們 已經帶回審慎參考」,「我們未來規劃時會詳加考慮您的意見」。但,那些多是說說而已。舉一個例子,之前樂生案件出來,捷運局就說,我們都細部設計好了,你 這樣要求保留,多出的經費,延宕的通車時程怎麼辦!?所以,在做臺北北門鐵道部調查研究時,我們就在捷運松山線跟機場捷運線都還沒定線時,就在文建會跟捷 運局召開會議協調。在你沒有細部設計,連定線都沒做時跟你說,總夠早了吧!?但,捷運局每次來的人都不一樣,上次跟你開過會的結論是帶回去了,然後放在哪 兒呢?於是,文建會這邊繼續挖掘更多更確定的文史資料,但捷運局的態度是,你這些東西又沒正式指定古蹟,我的設計規劃就照我原本的意思做。於是,時間一 拖,定線了,細部設計也做了,溝通的人又換了一批,直接銜接上樂生的後塵。當然,又開始有什麼數位影像保存所以建物可以拆啦!未來規劃會考慮被拆除建築之 語彙,融合進新蓋建物的外觀啦的。從很多後來的設計,你相信這樣的承諾嗎?

我要說的是,你再早跟這些單位溝通,他還是可以用冗長的各種會 議與程序拖到你精疲力盡雙手一攤,等你一句「算了」。請大家記得一件事,今天下面這篇文章,是第一次正式在報端提醒112大學,管院那塊地有美軍 Taipei Air Station的重要建築。它的價值,不是只有台大說了算而已。但,我相信也許五年十年之後,會換成這塊地的開發如同人文大樓般浮上檯面。請到時候不要 說,我們在規劃時都沒有聲音啊!?都沒有人提出那兒有什麼東西啊!如果台大規劃者連Taipei Air Station都沒聽過,那難怪這個頂尖大學會需要人文素養的教育了。



台大校門的怪獸(洪致文)
2010年11月16日蘋果日報論壇


一群關懷台大校園發展的師生,發起了「搶救台大校門口連署行動」,希望校方對於在拆除了門口 洞洞館後,將在其基地興建10層人文大樓,會影響台大校門景觀的議題三思。這樣類似的校園爭議,這幾年其實一直在各校發生,成大幾個月前才拆除三座舊系館 要蓋大樓,引起校友一片譁然。但是,類似這樣校方蓋大樓搞建設而衝擊校園歷史記憶與文化資產的事件,也非全無轉圜餘地。最著名的保存成功案例,便是台師大 在幾年前,透過校園關懷小組的發起,歷經許多的努力,終於讓十幾層樂智大樓的興建案終止,保留了建校以來的古蹟文薈廳,以及綠葉成蔭的老樹。

人文大樓成負面教材

這 幾年,各大學為了努力邁向頂尖,積極地爭取建設經費,甚至爭取企業界捐款,蓋了許多新的高層大樓。校園空間有限,各單位都希望有個適當與舒適的空間,因此 蓋新大樓成為許多在老舊校舍中工作的師生與職員殷切的期盼。而校方往往在爭取到經費後,積極地拆舊館蓋大樓,並且以時間有限為理由,例如某某日期前不動 工,企業捐款或配合款要被收回,就蓋不成了,來壓縮校內意見的討論空間。這些規劃案,常常都是程序合法地在校內走完所有校園規劃該有的流程,且「程序一切 合法」。

但若是如此,又為何會有這麼多不同意的聲音發出?因為,以洞洞館為例,「解決空間不足問題」與「人文大樓一定要蓋在校門口」本就 不該被視為等號,甚至「洞洞館該不該拆」都值得商榷。台師大當年校方執意要在門口旁,師大路側蓋超高的樂智大樓,也是以類似的理由,相同的合法程序執意要 建。但以往作風保守的台師大,在這次事件中最後保留了文薈廳,樂智大樓興建案也喊停,讓校園的人文氣息得以保留,永續存在繼續薰陶學子的人文素養。

台 大呢?邁向頂尖,但卻一直不懂得珍惜自己八十多年來走過的步履,人文大樓的超高怪獸圖騰,將是未來人文教育上,在文化地景課題裡最好也最成功的負面教材。 一個大學花了如此多的經費,在大門口呈現一座最棒的負面教材,這真是另類的邁向頂尖。其實,洞洞館變身成怪獸大樓的案例未來一定還會在台大發生。以管院旁 整群美軍時代遺跡為例,這整片包含台大幼稚園的區域,是在花博毀掉美軍駐防台灣歷史遺構後,台北最後殘存的大片美軍在台建物。台大校內已經在走「合法程 序」,規劃這一塊地的未來。如果師生校友不在這個體制內以歷史與文化觀點與校方抗爭,未來的結果勢必是校門口怪獸人文大樓事件的翻版。

(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助理教授、台灣大學校友)

2 意見:

Lopiota 2010年11月15日 晚上7:13  

洪老師好:

在您的部落格潛水已久,難得看到一個熟悉的話題,想回應一下。

為什麼非要這塊基地不可,官方說法是要「集中文學院各系所」,目前各系都有不少老師同學寓居校園各處,在舊總圖、國青中心、語言中心都有師生研究室,所以應該是希望把這些單位都拉回到舊文學院周邊。

如果要有一個「無爭議性的」地點,那麼可能就只有在長興街、芳蘭路或者水源校區之類地地方了。(校方一再告訴我們總區無地,要的話一定得拆房子,可是誰願意這麼好心讓文學院去拆呢?)

我想到最現實的問題是,若真把人文大樓「發配邊疆」,文學院負擔了台大極大比例的通識課程,那道時候是要學生跑去「邊疆」上課呢,還是要老師們千里迢迢跑回來上課?而令一方面,我想文學院作為台大歷史最悠久的部門之一,師生在感情上大概也無法接受遷離現址吧。

同時,文學院師生對於總區的資源(例如圖書館)的依賴也是遠非理工類院系可以相比的。文學院恐怕是台大最不能遷離校總區的一個學院。

量體會大,主要原因在於學校挪用了另一個基地,亦即您很熟悉的舊地理館,去蓋教學大樓。這裡我認為突顯出台大在空間規畫尚欠缺考慮。我是覺得,量體可以下修,但同時學校(以及其他院系)應該給予文學院相對的補償,比如理學院應移撥二號館、農學院應移撥一號館....等。

至於洞洞館,我自己對建築的認識很粗淺,但我覺得若一間房子根本不好用、用起來很難過,那似乎就稱不上是一幢好建築:畢竟建築是為了「人」而存在的。我一直聽說人類、哲學兩系作為使用者,對洞洞館的評價極差(即使仍有深厚感情)。而台大終究是大學,終究對教研的需求優先於作建築保存,考量之下,我認為拆除是沒有辦法下的辦法。

不過是說,如果屆時美軍電台的爭議開始浮上檯面,我大概也會加入聲援的行列吧(笑)。但我只是覺得,這件事不應該直接把文學院或建築師當成標靶,這恐怕是無助於解決問題的。

H君 2010年11月15日 晚上8:57  

文學院本來就不該成為標把,而更應該是照顧文學院。至於,建築師是被學校推出來的擋箭牌(有怎樣的業主才會有怎樣的建築師)。所以,這應該是台大校方重理工,輕文史科系的結果。學校當然說除了校門這塊地沒其他地了,但您可以等著看,總區一定還有新大樓會一直蓋一直蓋!絕對會!一定會!如果台大(剛剛差點打成台鐵,真糟糕)真的對文學院有重視,總區真的沒地了?總圖二館的地怎麼生出來?要不然F-100怎麼差點被解體!?我反對把文學院發配邊疆,但也不認為學校真的只能在門口蓋這一棟給文學院各系所。

  © Blogger template 'A Click Apart'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