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台大小椰林大道不是瑠公圳啦!

在之前一些文章我講過,很多關於臺北的水圳歷史都張冠李戴,一堆人以為新生北路下面的就是瑠公圳,要不就說新生南路下面的是瑠公圳,到最後變成臺北市內曾有的「水路」都變成瑠公圳了。這幾年,臺北市到處都在推水圳文化,這本來很好,但是一堆復育計劃都是歷史亂七八糟,灌排不分, 水路亂連。反正,連排水的大排都可以變成瑠公圳了,甚至連什麼台大校園內的小椰林道旁邊也是瑠公圳,最好醉月湖還是什麼埤塘咧。好似臺北市什麼水路都是瑠 公圳,昏。事實上,瑠公圳確實很重要,但不是所有的水路都是瑠公圳,排水路就是排水路,而那些號稱以瑠公為名的公園,也不一定就是瑠公圳的遺址。主要原 因,是因為日本時代曾把臺北市的公共埤圳收歸瑠公水利組合,所以他們有的地,捐出來的地,冠上「瑠公」之名的,可不一定就是清代的瑠公圳啊!(下圖由中研院GIS中心提供)

臺北市的埤塘在都被收歸瑠公水利組合而被填平後,最後活躍的水圳,最主要的就是灌溉比較西邊,前身為霧裡薛圳的部分,以及灌溉比較東邊的瑠公圳了。依照 1939年瑠公水利組合區域圖來看,整個水圳的體系在到今天的師大分部蟾蜍山那邊,會分出往東的第一幹線與繼續往北的第二幹線,而這裡還會分出一條「大安 支線」,經過如今台大大氣系以東實驗農場那邊,跨過舟山路進入台大校園。而剛剛說的第二幹線,到九汴頭處會分出三條支線,分別是往右的第一霧裡薛支線,往 北北西的第二霧裡薛支線,以及往西的第三霧裡薛支線。依照這張1939年的圖,可以看出大安支線與第一霧裡薛支線雖然很近,但是中間夾著如今的醉月湖(下圖),而兩條圳路其實是不同體系。
這些圳道其實很容易改來改去,但所謂的有圖有真相。我先說一下吧。我推測1945年的時候,隨著如今稱做新生南 路的大排興建,整個九汴頭跟第二幹線到九汴頭間,很可能根本已經壽終正寢了。這個後話就之後再講,先解決「轉線」的問題。因為走原第二幹線到九汴頭再往東 的圳道已經因為特一號道路的大排不能用,而當時以台北市的發展而言,第二與第三霧裡薛支線的灌溉面積已經很少,所以整個要接到原第一霧裡薛支線的水路,就 改從大安支線來接。也就是整個捨棄往九汴頭的路徑,轉由大安支線進入臺北帝大,然後到如今醉月湖東南處往東北去,一直到現在的瑞安街那兒接回第一霧裡薛支 線。因此,戰後九汴頭往東的第一霧裡薛支線台大校內操場附近一段會整個比較早消失,但是大安支線卻可以一直留到比較後期,乃因為大安支線變成幹線,肩負著原本要繼續北上的第一霧裡薛支線的重任。下圖就是最近這幾年復育出,在舟山路旁的這條大安支線部分。
目前很多說法,都講小椰林大道就是瑠公圳的遺跡,但在還有灌溉的時代,根本不是呀!我一直強調, 一個好的灌溉系統(不是如今中華民國時代的灌排不分),一定是灌排分離。小椰林是臺北帝大內一條貫穿南北的排水路(請看圖內的綠色部分),最近將拆的舊機 械館的廢水也是排到這裡。這一條排水路是往北走,沿著如今的辛亥路直接排到新生南路的大排去。這一條是「排」,所以就不是「灌」。而從1945年的圖可以 清楚看到一個有趣現象,剛剛講的大安支線,貫穿過帝大校園後,會跟這個小椰林的排水路「交叉」,這時候神奇的事情就是,水圳的水會走在小椰林的排水路之上,這樣達到「灌排分離」的基本原則。

不 過,這些水圳最後走向滅亡時,往往就是灌排不分的開始。灌溉水圳的水路,會跟都市排水甚至水溝整合,所以當沒有實質灌溉需求時,這些水路都變成「排」,也 就是排水溝。因此,在這個時代,不管你前身是什麼大安支線,或是排水路,反正都連在一起了,這就是為何後來台大校園內,你會看到曾是灌溉體系的大安支線, 竟跟小椰林的排水道連在一起。但,這個是整個灌排體系崩解後的狀況,而非灌排分離時的情形。(下圖是如今的小椰林大道)
講了這麼多,其實就是因為最近在研究九汴頭, 我發現九汴頭是霧裡薛圳非常重要的一個管制點,雖然在1939年的圖還是很重要,但是在1945年時根本已經差不多要實質壽終正寢了。從美軍航照看,九汴 頭往西的早就已經沒水而廢棄,往東的也掛點了(圖內的兩個XX),改以剛剛講的大安支線轉線去接。至於往北的中間那條第二霧裡薛支線,看起來有水,是唯一 感覺還有水從九汴頭經過的。這一段,下回再說了!

2 意見:

DARKASUKA 2013年4月22日 上午8:59  

依據去年親自gps定位

九汴頭現址,上面被蓋了個建物...

而"堀道"現存的明渠段,也即將因為都更開發而被掩蓋。

Unknown 2015年5月6日 晚上11:15  

您好,我是荒野保護協會親子團的一位家長。2015年5月17日想帶一隊國小中高年級的小朋友踏察台大內的瑠公圳舊跡。想請教有沒有比較簡明的資料可以幫助我們辨認舊水路的呢?謝謝!

  © Blogger template 'A Click Apart'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