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8日 星期一

來2023台灣文博會看「鐵博·新生」

 這次的2023台灣文博會,籌備中的鐵道博物館以「鐵博·新生」為概念,在第一期開放前,以微開箱的方式,將開放四大展區,帶領大家看看這些年來籌辦中的階段性成果。會以這樣的主題作為串起這個展區的核心,其實跟文化部一直以來對於文化保存的理念,是有一致性的脈絡存在。從文化保存、文化復育、文化再現到文化的再生與新生,這些過程其實都需要許許多多的時間、經費投入與累積才能有的成果。鐵博現階段仍有許多地方跟工地一樣在修復中,但「以軟帶硬」的籌辦過程,正是回應國內對於文化保存期待的具體實踐。

自從舊的台北機廠被全區指定為國定古蹟之後,要如何讓這個場域轉型為國家級的鐵道博物館一直是大眾目光的焦點。這是一個指標性的文化資產保存與再造過程,它要回應的,是我們對於這樣的工業遺產、產業遺產,可以有怎樣的想像,並且賦予新的生命。 

 
 

過去台灣對文化資產的保存一直落入一個單點的搶救式保存邏輯,因此不管是文資法或者是相關的配套,其實都是在做搶救的工作。因為沒有法律的規範,就什麼都會被拆掉,什麼都會留不下來。但是,文化保存在這種情況下是非常不健康的,因為文化資產保存並不是只把它搶救下來而已,留下來之後還要讓它有尊嚴地活著,找到新的生命,與走下去的各種不同可能性。 

 
 

因此,要如何把文化資產的保存從過去單點的搶救轉變成系統性的保存,甚至有更多不一樣新時代的想像,其實都需要努力思考、討論、對話與嘗試。傅朝卿老師曾在一次的鐵博文資諮詢會議中,語重心長地以鐵道博物館的案例表示:我們應該要的是博物館裡面有古蹟,而不是古蹟裡面有博物館。博物館的永續經營與發展,是創造文化資產保存下來的新生命,不能因為處處全要凍結式的保存古蹟,而造成博物館永續經營下去的困境。 

 
 

過去這幾年,從北廠全區國定古蹟轉型為鐵道博物館的策略,在文化部的領軍之下,其實有著許多走在國內文化保存策劃的最前端。過去,我們常常先把建築空間搶救下來,下一步就是找經費來修復,然後修完了以後才開始想要做什麼,於是到處都想到要賣咖啡或者是藝術村,但是天下有那麼多人要喝咖啡,全台灣所有的藝術家全部請過來塞得滿整個藝術村嗎?一個空間、一個建築變成文化資產之後,我們是否就失去對於它的想像,也失去使用它的能力呢?

過去的工業、產業遺產保存,開始於閒置空間再利用,當時的想法是在利用空間與建築,往往利用的只是軀殼而沒有靈魂。但我們的文化保存要進一步進化的時候,應該思考的就是如何以在地的場域精神,生出跟這個場域空間有關的新生命。

 
 

因此,鐵博是國內非常領先的一個文化保存實踐,秉持文化部「以軟帶硬」的概念,軟體先行地成立籌備處,完成整體規劃的理念,透過軟體的基礎紮根做修復再利用,達成長期穩健的永續發展目標。如此一來,才能帶著過往的文化底蘊以及文化脈絡,新生之後走向未來。 文化的再造、反思與復育,是屬於全民的文化福祉。鐵道文化正是這其中的重要一部分,是政府必須支持,而且責無旁貸的責任。在鐵博,透過歷史與空間的有形與無形連結關係,找出全民共感的鐵道文化價值,由軟體的規劃帶動硬體的建置,使「場域精神」得以保存與再現。

 
 

 在鐵博這幾年的籌辦過程中,透過當代的觀點重新發現鐵道曾有的歷史。規劃初期一直強調社會公民參與、對話,建立屬於台灣的鐵道文化論述以及國家級的博物館願景。文化的保存與文化場域的永續經營,是讓國民感受福祉的所在,鐵道博物館的催生何嘗不是如此?從北廠的保存到鐵道博物館的誕生,一直被期許的是透過當代視野的鐵道文化生命重建,讓鐵道文化的多元性重回生活,並成為可以對話的「活的鐵道文化」。

因此,這次的文博會中,鐵道博物館以「鐵博·新生」為主題,一直緊扣著兩個最大的主軸,就是「文化資產的重生」以及「鐵道文化的再生」。透過展覽期間的開箱,可以與所有關心鐵博的民眾產生交流,闡述一直以來對於「活的鐵道博物館」的特色。如果,當年你曾一起參與北廠的保存,關心一個文化場域如何再生,這次你將可以看到這幾年努力的成果,一個鐵博新生的開端。

0 意見:

  © Blogger template 'A Click Apart'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