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1日 星期四

藍皮柴油客車的前世「圓頭汽油車」鐵博重現!

這輛圓頭汽油車的車頭哪裡來的?不是組立工場地底挖出來的吧?其實,是鐵博為了這次文博特展打造的秘密武器。


這次的文博期間,鐵道博物館開放了好幾個場域,作為明年底第一階段開館前的微開箱。一定很多人都好奇,這些開放的場域間是靠什麼來連結的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那隻跳來跳去很可愛的吉祥物藍皮卡登啊。藍皮卡登其實就是這次實際展演活的鐵道博物館時,火車試乘的主角DR2303。這款藍皮柴油客車,在鐵道博物館的籌備過程當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呢!
 
當文化部開啟鐵道博物館的計劃,要開始保存台灣重要的鐵道車輛時,DR藍皮柴油客車便是一個指標性的搶救車輛。當它們被搬入舊的台北機廠時,象徵著國家開始重視這些鐵道文化資產。在這些車的面前,文化部與交通部簽署了合作協議,正式開啟鐵道博物館的計劃。後來,這些車經過翻修,恢復到可以運行的狀態,終於能夠活在未來的園區內成為車輛搭乘體驗的一環。

火車對於鐵道博物館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典藏品,也是我們用來建構與承載鐵道歷史與鐵道文化的載體。這次的許多展區,你都可以看到DR2303的身影喔。


不過,我想,最吸引人的應該是這款車當年剛出廠的時候,還是圓頭汽油車的樣貌吧!台灣這些年曾經有好多次不同單位都想要重現這些汽油車的形貌,但通通都是失敗收場。因為沒有經過仔細的考證,包含尺寸造型還有外觀塗裝,其實很難真的還原這批車當年在1930年代落成時候的樣貌。這次鐵道博物館經過歷史的考證,細節的推敲,終於完成這個一比一的車頭模型,讓DR2303的歷史展現,能夠更加完整。

這個圓頭汽油車是以木頭打造,依照鐵道部秘藏的圖面製作,一點也不馬虎。在圖裝顏色的方面,開過數次的諮詢討論會,依據鐵道部1937年「內燃車塗色及標記方式」的規定,以上半部帶黃灰色,下半部藍青色的記載,再參照戰前日本氣動車的塗裝規範,制訂這次使用的顏色,並經車輛大師童振疆確認色號,以跟戰後較淺的顏色有所區別。至於大家很感興趣的頭燈,它確實是當時代所留下的類似品。本次裝設的LP42型,與氣動車用的LP41在直徑上與外觀類似,因此裝上去毫不違和。

這個特殊的展示,放在總辦公室的特展區內成為一大亮點。此外,這樣子的流線造型,其實是受到了1930年代流線形運動的設計思潮所影響,因此在我們澡堂的常設展中,為了交代整個工廠興建時候的設計背景,也把這樣的時代特色展現在入口意象的其中之一,象徵DR2303這車的前身。



所以總結來說,變成不同形狀的藍皮卡登,在整個園區內訴說著不同時代的歷史與文化,串起了過去,也帶領我們迎向未來。以下,就讓我們來回顧一下,藍皮DR是怎樣被保存搶救下來的吧!

回首鐵博開啟藍皮DR的保存案子,雖然是2021.6.11.開工修復,但實際上的呼籲與搶救卻是至少二十年以上。應該很多人都記得,這批過去支線鐵路用的藍皮柴油客車(DR2100~DR2400型),在台灣鐵路史上有相當劃時代的歷史意義,並廣泛受到世界其他國家人士所注意。它們在1999年台鐵引進新型的冷氣柴客DR1000型之後,相繼「壽終正寢」,而最後集中放置於台東的機務段內。

從早年的淡水線與新北投支線,到已經停駛的東港線、東勢線,甚或最後僅存的集集、平溪、內灣線,可以說不分年齡,大家對這批藍皮柴客都有著「歡樂記憶滿載」的回憶。台鐵在2002年12月底,本來要將這一大批「形同棄置」於台東的車輛拆毀,讓許多關心鐵道文化資產保存的人士緊張不已。當時,台鐵將這些藍皮柴油客車公開標售給廢鐵商拆除,消息傳出以為又會是一次滅絕式的大屠殺,好在在很多關心人士的奔走下,台鐵終於將DR2100~DR2400型每一型都留存一輛保存,算是這幾年來相當大的「進步」。但是,這批車的狀況因為露天放置,沒過多久狀況又變得相當悽慘,露天放外面形同「天葬」,真的不知道要怎麼救。

當文化部確立了國家鐵道博物館的計畫之後,對於要怎麼開始著手車輛的徵集與保存相當傷腦筋。2017.7.「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園區籌備小組」掛牌成立,2017.8.日本JR東致贈583系寢台電車與臺灣,同年11月抵台。為何是日本的583,那台灣的火車呢?

如果回到2017~2018年的那個當下,文化部除了文建會時代就已經購入的一輛代用行李車外,對於台灣珍貴火車的收集其實還不知道如何著手進行,而當時的台鐵也只能想像文化部大概就跟一般文化局處理展示車一樣,把車子請台鐵修一修擺一擺就好,不太能理解何為「活的鐵道博物館」。
 
我記得當時,文化部在爭取館藏珍貴火車時,比較容易的反而是從外國下手。像是JR東日本無償慨贈兩輛583系寢台車,跟泰國國鐵洽談台北機廠製造的守車也都還更容易。
 
但是台灣的珍貴火車呢?各縣市政府不放手、台鐵局也不放心交給文化部。我記得2018.1.時文化部的鄭部長與當時的楊次長問過我,有什麼車的納入館藏可以象徵我們開啟鐵博保存火車的決心呢?當時我就說,在我們的「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車輛收藏及展示規劃」研究案中,很清楚就是那一批四輛放置在台東日曬雨淋好多年的藍皮柴油客車。那是一定要救的,但卻一直救不了。

於是,經過很多很多的協商,交通部與文化部終於達成協議,先把這四輛車回送進鐵博,再來展開修復吧!於是,2018年4~5月這批車從台東陸續回送七堵,之後6月初陸續陸送進園區內,並在2018.6.9.舉行了修復的記者會。

這真的是歷史性的一刻!四輛藍皮DR,千里迢迢,跋山涉水,終於趕在鐵路節前回到北廠,展開新的人生。交通部台鐵與文化部的努力,讓這四輛DR確定不會被解體,是臺灣鐵道珍貴車輛保存很重要的一步。現場聽到陳明章演奏電影戀戀風塵的歌曲, 很多那個時代的回憶都回來了。

 

不過,車子在2018年進來後,卻就這樣一直躺著在園區內。2019.8.「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成立,我9月接掌首任主任時,很驚嚇為何合作協議簽了,預算也解決了,為何車子還躺著沒有動靜。原來,原本的籌備小組成員對於車輛要怎麼修毫無概念與頭緒,能想到的就是把錢給台鐵,請他們代辦招標修車。如此一來,其實有很多不切實際的「想像」。

簡單說就是,你文化部直接把幾千萬丟給台鐵馬上解決了你預算執行率的問題,但車子怎麼修完全不知道也沒概念,而台鐵的承辦人也很倒霉,收了幾千萬經費還要幫你寫標案,因為金額太高叫「鉅額採購」,如此一來備標要搞很久,整個過程我接手時都不知道換了幾個承辦了。

最後,我趕快找台鐵何副局長、柳副總工求救,在機務處宋處長與接手的陳處長大力協助下,還有花廠的同仁超感人地幫助下,終於一步一步把標案擬妥,終於上網招標,而且像是命中註定一樣,由當年更新它們的唐榮所變身的台灣車輛得標,終於在我卸任籌備處主任前幾個月,把車輛運往台車新豐廠,並且於2021.6.11.正式開工。

因為疫情的關係,這天的開工典禮相當簡單,由我及台鐵馮副局長、台灣車輛許總經理一起開工祭拜後,就算是這個修復工程的開始。如前所述,這次的整修案,由文化部委託台鐵主辦,花蓮機廠辦理,但因為招標是由台鐵承辦,才會來來回回拖延許久。
 

回首鐵博籌備處成立之後,博物館等級的車輛修復逐漸上軌道,像是與台北機廠合作修復的R24,或者與高雄機廠合作整修的一大堆客貨車,或者是鐵博自己承辦的許多車輛整修都已經陸續完成,卻只剩下最早開始的這四輛柴油客車,反而一直留在廠區內一放三年!不過,最後還是在我任內終於啟動了這個計畫,並且由台灣車輛來整修。

依照與台鐵的合作協議,這批車中的兩輛將回到鐵道博物館作為園區內動態運轉的使用,另外兩輛則恢復車籍轉交給台鐵運用。也就是說,在這個合作的修復案完成後,鐵道博物館將有兩輛藍皮柴油客車可以在廠區內運轉,而台鐵也有兩輛可以不定期回歸各路線運轉,勢必會造成轟動。最早開工的第一輛是DR2303號,也就是2022.7.30.呈現在國人面前的這車,也是這次文博期間會在鐵博會場提供民眾試乘的動態典藏車輛。這一路走來,真的不簡單啊~

0 意見:

  © Blogger template 'A Click Apart'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