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7日 星期日

歡迎R24號加入國家鐵道博物館的行列

從昨天一早到富岡準備,一整個白天把R24這輛大怪獸搬上板車,晚上又立刻開始差不多五小時的陸送,大雨中終於抵達鐵博。休息不到三小時,又開始吊掛作業,在許多同仁與協力團隊整整超過三十小時的努力下,終於讓R24順利回到國定古蹟台北機廠,也就是國家鐵道博物館內。這輛車的修復很不容易,昨天早上富岡特別讓它的兄弟R22來牽引R24送到吊運定位,讓這兩輛同期生能在路線上有最後一次的夢幻共演,看了真的好想哭。

今年是R24抵達台灣的六十週年,很高興這輛車能以動態保存之姿納入館藏,過程中許許多長官、同仁、協力廠商的努力,肯定要寫很長很長的感謝。謝謝台鐵對於鐵博的包容,讓我們在修復過程中,硬是把許多不可能化為可能,例如拆除冷氣、把駕駛室車窗改造回登場之姿,甚至加裝警鐘。此外,對於顏色、塗裝、線條、車號字體的仔細要求,也在鐵博的考證後精密施工,很感謝油漆廠商的配合,才能有如此的成果。引起很多人討論的美援標誌、那也是未來鐵博展示時重要的元素,因此經過考證後重新復刻製作(那兩隻手是我親繪的啦),連車號牌也是以完工時樣貌重做。
這輛車最終極的展示場所會是同樣在美援時代興建的柴電工場,但因為鐵博的柴電工場建築目前正在整修中,所以未來才會搬入,今天也因為大雨所以先暫置組立工場內。此車在昨天搬入前,也在富岡做了最後試機,未來鐵博也計畫以動態保存方式來典藏它。不過,在園區內鐵道仍未整備、人員訓練仍未完成前,此車只會定時保養與發動維持動態保存的最低限度整備,不會有動態運轉(園區內那個軌道的現狀跑跑小布丁可以,這輛大怪獸壓上去整個跌馬誰要來收拾善後?)。
關於此車修復的幾個邏輯原則說明一下,此車是以「博物館展示需求」為考量加以修復,不全然是一定要修回到出廠時樣貌。為了展示本車抵台時的美援時代背景,車輛顏色恢復深藍塗裝,車號等表記也以當時的基準來修復,冷氣拆除、車窗復原但不會把後期上漆部分又磨回金屬色。此外,為了動態保存上的要求,一些跟維修有關的後期車身表記(例如:開、關)仍維持,只是有些警語就沒有貼上,例如「有電勿近」貼紙。此車重聯裝置早已拆除,因此不考慮裝回去(鐵博運轉上沒這個需求)、但MR管暫時不拆,車身上ATP標誌也保留(機器已拆),當作未來訴說歷史演變時的展示素材。此外,本車一側的油箱凹陷,這是當年台中港線事故的痕跡,也是它從台鐵車隊中被報廢的原因。在北廠評估並檢查油箱凹陷不會影響機能與安全情況下,為了說明這輛車當時為何從台鐵正線上退役,乃保留這個痕跡。
這輛車的整修完成真的很不容易,期待並祝福R24在鐵博未來精彩的下半生,也祝福R21~R23能好好活著!

0 意見:

  © Blogger template 'A Click Apart'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