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機,就這樣退休了。謝謝你在台灣天空的貢獻。再會與感謝!
2021年3月21日 星期日
華航B747客機「后翼起飛」再會與感謝
一代名機,就這樣退休了。謝謝你在台灣天空的貢獻。再會與感謝!
2021年3月15日 星期一
是水山線或哆哆咖線?是塔山線或眠月線? 阿里山鐵路林場路線命名考證
自從前陣子水山線的疏伐列車回來之後,很多人都在問我阿里山鐵路的這些林場路線命名的問題,像說到底是應該稱為水山線還是哆哆咖線,或者是塔山線還是眠月線。因為過去的許多書籍,或者是不同學者的研究文章,對於阿里山上這些林場線鐵路的名稱,或多或少都有不一樣的稱法,因此覺得似乎有必要仔細地來探究一番。不過在開始分析之前,我想我們必須先對各種不一樣的名稱來源做一個參考價值上面的判斷。
在過去大部分的書籍或報導裡面,對於這些路線名稱的稱法,是以人們當時前往阿里山時所聽到的稱呼方式來記錄,特別像是一些日本鐵道迷來阿里山拍攝之後,回去所寫下來的報導,都是以當時聽到的稱呼方法來寫。近年來也有不少的研究,是以當時參與林場工作者的口述紀錄訪談時使用之路線名稱來稱呼。簡單來講,這樣子的路線名稱,就是民間或者是工作者在某一段時期,對於這些林場鐵路的稱呼方式。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路線名稱使用方式不一定就是正確的官方名稱,就像台鐵的「淡水線」,很多民眾把它叫做「北淡鐵路」一樣,但是「北淡鐵路」就偏偏不是它的正式名稱啊,但你卻不能否認這樣的稱法沒有在民間被使用,只是它不是正式的官方名稱。
另外,這幾年也有不少的研究者,使用報紙上面對於這些鐵路路線稱法來推敲這些林場鐵路當年使用的名稱。雖然說,報紙使用的路線名稱,有它某個固定時間上使用的精確描述,也就是說,這些名稱印在報紙上,很清楚的就可以告訴你,在某年某月某日的那個當下,這條路線是有被這樣稱呼過的,但這樣的路線名稱,到底是不是官方的正式用語,也不是那麼百分百的肯定。因為報紙的報導還是有可能寫錯啊,例如之前台鐵的「新店線」,一大堆的報紙都寫成「北新鐵路」,只能說報紙的報導,對比於口述歷史常常有描述者在時間交代上的模糊問題,反而是比較精確地告訴你某個當下這樣的名詞曾經被使用過,只是問題還是一樣,不能確定是正式的官方路線名稱就是了。
因此,如果要確定哪一個路線名稱是被正式使用的,最好能有官方的文件,例如當時的路線建設計劃、或者是任何官方統計年報或官方的公報,才能有白紙黑字非常明確的紀錄。但是,過去有關阿里山這些林場鐵路的路線名稱研究,都還是缺乏正式的官方公文書佐證,所以才會沒有關鍵性的路線名稱紀錄。
此外,除了上述這些路線名稱文獻來源的認知以外,其實這些林場的鐵道路線要怎麼稱呼,還是有幾個基本的狀況必須先加以說明。首先是官方對於路線名稱的命名,絕對有他的權威在這件事上。簡單講就是,即便官方路線名稱的稱法邏輯前後矛盾,甚至陰錯陽差誤用(或者亂用),只要官方正式使用過,它就可以變成正式的名稱。這就是官方在命名上面的「絕對權威」。另外,我們也不能否認一個事實就是,在不同的年代,官方因為某些因素可以有不一樣的官方名稱稱呼,也就是說,同一條線,是可以在不同年代被因為某些不同因素而有不一樣的名稱用法。
好了,說了這麼多,就可以來解開阿里山上兩條林場主要幹線的名稱稱法是什麼了。我用的官方公文書資料很簡單,就是台灣總督府府報,這些資料上對於阿里山林場的鐵路增建工程有工程招標的公告,這些公告就很清楚寫明要蓋的林場路線稱呼方式,可以說是白紙黑字的官方紀錄。
以往塔山、眠月方向的這條最早期林場幹線來說,所有的工程招標路線名稱都是稱作「塔山線」。依照工程進展推進,里程甚至已經超過塔山、眠月以及後來的景點石猴,所以這條在1980年代重修為觀光路線而稱為「眠月線」的鐵路,在興建階段的名稱其實是「塔山線」毫無疑問。
而另一條這次疏伐列車走了短短不到兩公里路線的水山線,則是比較複雜的狀況。這一條幹線在眾多1930年代中後期到戰後伐木時代到訪者的記憶裡都知道,是從阿里山舊站(沼平)經自忠(日本時代稱為「兒玉」)往新高口的另一條林場幹線。
這條路線的頭,有一小段分歧出的香雪山線,是日本時代大正年間的林木採伐地鐵道,所以推斷前頭一小段的興建時間可能較早,但是往兒玉或往新高口的要拖到1930年才開始興建。從總督府的府報上有關這條線的興建工程招標公告,可以清楚看到一開始是以「水山線」之名興建,而且是從阿里山舊站起算的1.167km於1930年開始興建。
很多人都知道從「兒玉」(戰後的自忠)分歧出有一條「水山線」,這大概可以說明這一段鐵路最早興建時的原因,就是為了採伐水山一帶的林木,因此整條都是以「水山線」的工程來進行。不過,隨著林場砍伐地的推展,從「兒玉」又一路推進到新高口,接著甚至從這又分歧出許多林場支線開發東埔一帶的林木,因此當大部分的列車都在兒玉那邊不是轉入水山線,而是續行往新高口時,這條路線的名稱就開始出現各種不同的分歧。
台灣傳統上鐵道路線的名稱,大多是以路線終點或者是沿途代表性大站來命名,例如淡水線、東港線、東勢線……這些是以終點來命名,平溪線、集集線……這類是以中途大站來命名。因此回到一開始說的,1930年代興建往水山一帶採伐地的路線,會以「水山線」來命名是可以理解。但當林木採伐的地點轉往東埔一帶,路線改為往新高口去之後,兒玉之前的一段是否仍叫水山線就會開始混淆。
而在兒玉之後往新高口一段,甚至之後繼續延伸下去往東埔的路線要稱呼什麼,則有很多還要討論的課題,包含所謂的東埔下線與哆哆咖線的關係等等(暫且先不談)。不過可以很清楚的一點是,大約在二戰終戰時的台拓資料可以看到,往新高口的路線繼續延伸到東埔,是被稱作「タ-タカ線」(寫成漢字是「哆哆咖線」)。哆哆咖其實就是塔塔加,但這條鐵路最終並沒有延伸到塔塔加鞍部那邊去。簡單說這其實是一個楠梓仙溪的伐木開發計畫,預計鐵路要開到哆哆咖(也就是塔塔加),但是終戰時沒有完成,戰後林務局則改以卡車路開發,用卡車把木材運到東埔才轉由火車接手。所以,計畫開到塔塔加的鐵路被叫做哆哆咖線,但是卻從未到哆哆咖或塔塔加,名稱留下來了,但是卻是一個未曾到過的終點。
從台拓在終戰時的資料看,兒玉後往水山一帶的路線被叫做「水山支線」,至於前段則不明,但是兒玉之後經由新高口一路到東埔的,則叫做哆哆咖線。由於計畫終點的哆哆咖(塔塔加)是這條鐵路從未到過的地方,實際的路線終止於東埔,因此戰後才會有一些採訪者的紀錄是以「東埔線」稱呼這條線。
所以總結來說,目前林務局所稱的眠月線,其實興建期到伐木終止時都是稱作塔山線,但是1980年代開啟觀光化後則改為眠月線一直迄今。至於另一端經由兒玉、新高口到東埔的路線,前段到兒玉並轉入水山支線的在興建期是叫水山線,兒玉後的是以計畫終點的哆哆咖命名稱為「タ-タカ線」(或寫成漢字的「哆哆咖線」)。由於戰後大部分的列車都是走往新高口,因此在口述上很少人會說先搭一段水山線,再搭哆哆咖線,因為列車是一路直通的,而由於終點是在東埔,也就有人叫它東埔線。至於這次疏伐列車跑的前面這一段,林務局的命名就是水山線,推測是以興建水山線時代的稱呼來取的。
以上,是阿里山上兩條主要林場鐵路幹線名稱的考證。提供大家參考。至於山上更多的支線、下線等等,有空再來說嚕!
2021年3月8日 星期一
阿里山林鐵水山線運材列車重現江湖!
雖然說從阿里山回來已經好一陣子了,但是對於這次水山線的疏伐列車,以及蒸機與運材車的夢幻組合,還是久久難以忘懷。其實,對於我來說,今年(2021年)2月26日這列車的出現,是一個我從小就有的夢終於成真的感動,我真的沒想到會有這樣的一天,而這或許也是許許多多人呵護著這條鐵路這麼多年才有的成果。
我小時候對於阿里山鐵路的印象,要始於民國六十幾年漢聲雜誌的一篇報導。印象中家裡因為老爸買了一本漢聲雜誌,但字很多所以唸小學的我不是特別愛看,但某次我因為感冒發燒在家,閒著無事翻閱著,才看到這一期。當年的這本漢聲雜誌裡,介紹的是他們團隊一共四次的阿里山之旅,時間大概都是民國六十幾年初,有他們搭乘往東埔火車的過程,也有阿里山舊站的聚落還沒火災前的描述與照片。我在1983年第一次去阿里山時,憑藉著的就是他們這本雜誌內的描述,可是阿里山老火車車庫早消失了,舊站的聚落也燒光了,新站剛落成啟用,往新高口、東埔那邊的火車也早沒了。那是我最初的阿里山記憶,但總還是缺漏了這一塊,那就是便乘運材列車走水山線的畫面與印象。沒想到,就這樣在大約四十年後這個悲願完成了。阿里山林鐵的疏伐運材列車,雖然行駛距離沒有很長,但至少也彌補了我的遺憾。
阿里山林鐵的整個鐵道系統,除了從平地上山的登山本線外,山上通往林場伐木區的鐵道,主要分成兩個系統,最早開闢的是往塔山方向的林場線鐵路「塔山線」。該線距阿里山舊站約二公里處分歧出有塔山裏線,接著還有一條大瀧溪線,而到眠月之後,還繼續往山區內延伸,過了索道,還有一條眠月下線。
至於大正年代之後才開始陸續興建,一直到昭和年間才逐漸成為新的林木採伐地的,則是經自忠(日本時代稱為「兒玉」)往新高口的另一條林場幹線。該線在從阿里山舊站(今「沼平站」)出發後,有一小段分歧出的香雪山線,是日本時代大正年間的林木採伐地鐵道,大約到1930年代中期後才延伸到自忠(日本時代的「兒玉」),並稱為「水山線」。從該處除了繼續延伸下去的「水山線」外,也可續開往新高口,並分出石山線,哆哆咖線,以及過索道後的東埔下線。由於這一條路線比較晚開始採伐,且一直延續到戰後,因此很多日本鐵道前輩們在1960年代到台灣拍攝阿里山鐵路時,都有攝影紀錄,特別是經由水山線一直到東埔的這段。不過很可惜的是,水山線的路段雖然較晚興建,但卻較早廢棄,不像是塔山線後來重修後改稱為眠月線還開行過觀光列車。
對於我來說,因為曾經多次搭乘眠月線列車, 因此這條鐵路雖然因為九二一地震而中斷,但卻還沒有太多的遺憾,畢竟至少搭乘過。相對的,另一個方向的水山線則從我第一次上阿里山就開始感嘆生不逢時沒機會搭,哀哀叫好幾年後,好不容易知道林務局仍保留前段1.6公里的路段,並且在2004年完成修復,甚至也曾跑過試運轉的列車。但是,這一小段以可以行走列車規格修復的林場鐵路,卻沒有定期班車行駛,我之前去阿里山時,雖曾經徒步走了全程,但還是很遺憾沒有看過火車跑進來啊。
今年(2021年)2月26日,阿里山林鐵文資處與嘉義林管處,在辦理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水山線」柳杉疏伐工作時,特別安排了一趟重現百年經典場景,以運材車載運疏伐木的工程列車,更難得的是尾端還加掛31號蒸汽火車,簡直是難以令人置信的夢幻共演。
因此當天好多人翹課翹班都要趕上山拍攝,而對於我來說,能一睹水山線運材列車的風景,體驗許多鐵道老前輩曾經便乘過這條鐵路的況味,著實是畢生難忘的回憶。一段將近三、四十年的遺憾,沒想到能在疏伐列車的這個特別安排下重現江湖。希望這不是唯一的一次!百年的阿里山鐵路還可以繼續延續這樣的林業鐵道傳統,走向以文化景觀態度來面對山林的新時代。
2021年3月6日 星期六
「小姐小姐別生氣」的時代與地域差異
前幾天突然想起來小時候「小姐小姐別生氣」的這個回憶,網路上問了一些朋友後發現,這小姐生氣的回憶是橫跨台灣好多個世代與區域,版本很多,大家都有不同回憶,感覺很好玩,所以整理下來紀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