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忠雄是臺北高等學校第一屆的學生,很高興師大終於願意正視台高的歷史,願意把這一段的連結給浮上檯面。否則,這麼多戰前的台籍菁英,只能望著一個毫無 瓜葛的誠正勤樸師大興歎,多麼悲啊。我從小在家裡長輩的言談中,男的多在講他們在高等學校的故事,女的就是講第三高女的事蹟,可見高等學校與第三高女是很 多台籍菁英年輕時的校園記憶。過去師大一直不重視這一段台高的歷史,今天片子裡有講到的三澤糾校長銅像基座雖然存在,上面卻坐著劉真,碑也被改成「誠正勤 樸」。明年是臺北高等學校的九十週年紀念,希望這個時刻能被記憶!今天片子裡講到的披風跟木屐實在是太經典了,很希望明年會有台高的紀錄片問世!今天的放 映是國史館的數位典藏首映記錄裡最多人的,教室號稱可以坐190人,但整個走道後面都是人,估計至少有三百人,可見鹿野忠雄的魅力!(以下是楊老師與飾演鹿野的同學)
左邊是楊南郡老師,右邊是李導演
今天片子放完,我就趕場去上氣象學了,座談的部分沒有參與。話說,104乙的第一堂課,科科!很精彩。問同學會來念地理系的原因,大概不出幾種答案,高中 時地理成績很好所以喜歡地理,以前的地理老師很有趣很會教所以喜歡地理,喜歡看旅遊頻道的節目,喜歡到處去玩所以選地理。還有,從小喜歡看地圖,所以選地 理系。當然,這些回答裡,喜歡地圖的最是可教之材。如果對著地圖會科科笑的,那一定是地理大師了。當然,延續去年的傳統,也替104乙拍了上課第一天的合 照。可是我發現SONY這個接圖有點鳥,有些人的臉被拉扯了。還在想是否下週要重拍。反正,等我二十幾年退休時,會來辦一個攝影展,題目就是「那些年,我 們的氣象學」好了。
今天上完課,又跑去臺北車站拍翻翻樂。我實在覺得奇乖,那個牌子怎麼會往後退地放,這樣買票的人不就看不見了?
高手雲集呀
回覆刪除拜讀過楊南郡先生及夫人的幾本大作
台灣研究高山日治歷史的專家
尤其是那本"最後的拉比勇",我覺得精彩程度不輸賽德克巴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