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棟建築的設計簡直太神奇了,它有一個半層的閣樓,類似現在很流行的樓中樓設計,相當特別。今天在這棟老建築裡,看到了一種塵封多年的靜謐研究氣息,很讚的建築!結果,看完後,剛剛找總督府的檔案,發現在「大正十三年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第七十五卷 」中,有這一個建築的圖面耶!這一個「高等農林學校台北農場作業室新築其他工事 」的興建資料,有這棟建築當時的圖面。在走過這棟建築後,再看這個圖面,那種感覺真的是不一樣。感謝今天帶我去看這棟建築的朋友~


畫面中右邊那個爬上去就是半層樓的隔間,磯永吉的一大堆研究手稿跟成果,當年就是被整堆放在這兒的。
看到那個勾勾嗎?那是建築完工當年,就用來吊東西上樓的,夠貼心吧!
其實類似如這型的日據時代的房舍還不算少,就以在新莊的"樂生療養院"舊院區,原本作為行政醫療大樓的"王字型"建築中,第二進(由中正路方向往林口台地算起,第一進已被猜除;二進建築未被拆除,要做保留!)後半段(靠台北端);其中就有一處房舍內,有設置樓梯通往屋頂間的閣樓~
回覆刪除而此"王字型"房屋建築的設計,最有名的舊市臺大醫院常德街上的舊院區;去年(2010)歷經翻修後,尚不知原先作為緊急儲藏室的閣樓是否有拆除?而前述的樂生療養院舊院區的"行政醫療大樓",所講的有樓梯通往閣樓的房舍,目前卻尚存在ˋ但卻因為捷運不當施工,進而造成當地地下水位"暴升"ˋ進而當地斷層滑動而造成下陷和龜裂現象;這樣不當的施工也危及舊院區內尚在居住的院民ˋ也危及到將來興建好的機廠設施和新院區大樓內的院民及外面迴籠院區看診的民眾和新莊中正路與龜山萬壽路上的所有居民~
唉!歷史建物與公共工程(交通工程)永遠無法有交集~而傷害最慘重的就是所有的歷史建物,而非公共工程,可悲啊~~~
http://tinyurl.com/3fya2vo
回覆刪除沒有歷史 沒有累積 沒有傳承
要踏入頂尖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