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1日 星期二
鐵博X高廠「二十輛客貨車修復案」順利完成 (最後兩輛通勤客車也修好了!)
2021年8月29日 星期日
高鐵致贈R300A型確認車MO-5278號予鐵博典藏
日昨(2021.8.28.) ,台灣高鐵捐贈鐵博的一輛R300A型確認車MO-5278號運抵園區,是這項雙方合作來往將近二年後終於有的圓滿結果,真的非常感謝台灣高鐵在過程中的協助,讓鐵博能有更豐富的收藏。在未來這輛確認車整修之前,將暫放於一般導覽路線上看得到的區域,也歡迎民眾報名園區導覽參觀。
對於鐵道博物館而言,我們要講的不只有台灣高鐵存在於台灣土地上的「表象」,而是需要去關注台灣的高鐵發展策略,決策過程中歐系日系的差異(或爭議),以及所謂Best Mix的技術交流文化課題。從這些面向來思考,「確認車」就是一個很有趣的展示車輛,能說的故事很多,而這才是「國家」鐵道博物館要去典藏高鐵車輛的一個態度。
當然,鐵博空間有限,每輛車若有多重的展示意義也很讚啊~ 這輛確認車基本上就是「軌道車」「巡道車」的概念啦。鐵博已經有1067mm的小布丁,加上這輛1435mm的確認車,之後若能典藏一輛762mm的巡道車,不就也可以組成一種多軌距的巡道車大集合?
鐵博這次入藏的R300A型確認車MO-5278號,是由日本富士重工於1979年3月製造,製造番號為51,車種歸類於「軌道Motor Car」。日本的東海道新幹線在通車之初,就是使用富士重工製造的TMC101B型軌道車做營業前的巡軌任務,不過該型車嚴格來說只能算是「代用確認車」,真正的本格派確認專用車,是1966年登場的R200型確認車。這款車的R,代表的是Researcher的意味。
在JR化後,這批R300A型與R300B型確認車持續運用在日本的新幹線系統上,富士重工後來也在1993年替JR東海開發出更新一代的R400型確認車,使用於東海道新幹線上。不過,2003年之後,富士重工的鐵道部門轉讓給新潟トランシス( Niigata Transys Co., Ltd. ),名字雖改,但仍繼續生產R400型確認車,該型車也使用在北海道新幹線上。
這次鐵博納入典藏的R300A型確認車,最高速度平地線單機運轉可達75km/hr,牽引時70km/hr,若在15/1000坡度時,則最高車速70km/hr,牽引時30km/hr。這車的設計是兩端均有駕駛台,中間為引擎機關室,全長7.50m、高3.30m、寬3.15m,總重14.7t,是一輛小巧可愛的軌道車。
很感謝高鐵公司除了提供這輛車外,也協助取得一些未來外觀修復時會用到的備料。本車的修復將是以外觀修復為主,以靜態展示為整修重點,不會做動態復原。最後,再次感謝高鐵公司的協助,讓這輛車能納入鐵道博物館的館藏。
以下是今年六月的高鐵公告
公告本公司董事會通過捐贈退役工程車予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典藏案
2021/06/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實發生日:110年6月16日
捐贈原由:退役鐵道車輛進行典藏保存及運用
捐贈金額:新臺幣0元
受贈對象: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與公司關係:關係人(政府關係個體)
表示反對或保留意見之獨立董事姓名及簡歷:無
前揭獨立董事表示反對或保留之意見:不適用
其他應敘明事項:依本公司110年6月16日第九屆第十五次董事會決議辦理。
2021年8月27日 星期五
32300系列木造車鋼體化更新車的再發現!
目前,台鐵只有三輛32300系列的客車存世,兩輛在潮州,一輛在鐵博。潮州的兩輛,分別是前為大型木造客車SP22037號,於1965年10月更新改造出廠為SP32375號,之後才又再改造為工程宿營車的ES32375號。本車目前塗裝為浪漫藍,但車內已經改造過,外表缺少風擋與通風器。儘管如此,卻也彌足珍貴。若能把外觀的風擋與通風器補上去,會是比較好的呈現方式。
至於BK32353號行李車,那就很有名了。此車前身為EGK32300型電源車,是為了觀光號加裝冷氣後的電源供應於1963年誕生。這款台灣鐵道歷史上最早也是最小的電源車,外觀製作上與17m級的BK32300型行李車類似,其車身為典型木造車鋼體化更新時代的樣貌,在車窗上下有窗帶。當後續的觀光號正規電源行李車登場後,本型車被卸下發電機組,變更改造為行李車BK32350型。目前僅剩的BK32353號,是由木造客車TMK2002改造而來,塗裝為莒光號色,是台鐵現存最老的客車行李車,也是臺鐵最初的EGK電源車唯一留下的見證,是非常珍貴的歷史車輛。
2021年8月10日 星期二
「莒光50×觀光60回顧特展」在鐵博籌備處正式開展囉!
其實,DC32751號的重生,為的不只是觀光號的歷史,還包含整個鐵道與餐飲這課題的歷史見證。因為,台鐵在1960年引進日本車輛設計的「觀光號」優等客車22輛份零件,由臺北機廠組立裝配時,搭配的三輛日本原裝進口餐車就是這一款DC32750型。這三輛車因為造型較為特殊且輛數少,所以是直接由原始設計公司日本車輛承製。 而這當中的第一輛DC32751號,經過很多的改造與車籍演變,最後雖然是以SP32773號莒光號餐改客車納入鐵博典藏,但最終我們還是努力將它再變身回當年誕生時的車號DC32751號,來傳承台灣鐵路現代化餐車的發展歷史。這當中當然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台鐵這種舊式餐車的終曲,其實也剛好是這輛DC32751號在1989年11月30日,加掛於7次莒光號中畫下句點的。
當然,之所以沒有把廚房整個復原,主要也是因為設計圖面並沒有非常完整,照片也不是很足夠。而最主要的考量,則是未來的應用上,我們不會真的在這輛車上做餐點,而為了完整說明這輛車的歷史,也需要一點空間在車上做展示。因此,考量上就是把用餐區參考餐車的格局復原,並且加上月洞門,至於門後原本的廚房就成了可以做展覽說明歷史背景的區域,也可當成未來若要以餐車身份營運時,來訪者進入餐室的一個緩衝區。
除此之外,這次的餐桌與餐椅復舊,我們盡量做到尺寸類似的格局配置,但那個高島屋設計團隊設計的心形椅背座椅,雖然我們掌握了設計圖面,也收藏了好幾把,但要全部重做一輛車份時,那個廠商報價實在太驚人,遠超過一輛車的整修費用。因此,我們只能以保存的原本座椅做展示,並且以模型說明,但實際的餐車內部,則選擇那個時代的類似樣貌餐椅代替。
另外,一樣有人說地板為何不是地毯,其實答案很簡單,跟我們莒光號客車的考量一樣,就是如果用了地毯,以目前廠區的落塵量,這車大概要永久禁止開啟進入才可能保持乾淨。但這樣不就失去未來可以展示與使用的可能了嗎?
總之呢,現實的考量非常多,很多不是一句為何不做跟當年一樣可以簡單解釋的。其實,單單要把餐車上的餐具找到類似的,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呢!不過,我們不是便宜行事跑去IKEA買一買就交差,而是透過很多老照片考證,找到類似的餐具來擺設。希望這樣的努力,是大家到鐵博參觀時大家可以看到的細節。
過去這一年,透過好幾輛保存車的修復,我們開始逐漸理解鐵道車輛修復的許多準則、步驟與細節,並且期望能夠拉近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過去,台灣很多鐵道車輛的修復,常會把車子「修壞掉」,像是修成跟模型或3D列印的一樣,再不然就是花枝招展地亂塗裝。事實上,鐵道車輛的修復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端看最後的需求與目的,所以沒有那種什麼「一定要修到怎樣不然就是誤導後代子孫」的事。而若這車輛未來的使用需求有特別考量,只要修復時說清楚,沒有那種一定要這樣或一定要那樣修的鐵律,完全就看使用者需求、經費、時間等等考量而定。
以上拉拉雜雜紀錄的這些,說明的是2020~2021年我們修復此車時的考量。也許未來再次維修時,會有其他的增補改善,但如同一開始說的,修復的過程只要好好說明,都是代表當代我們在面對這輛保存車時的態度。修復實體火車,經費、時間、技術、細心、耐心都是關鍵。但很多現實的不得不,最後就是妥協的結果,當然聽過我抱怨的應該還知道更多不能說的秘密,就只能等以後有機會再解密了。
最後,要跟大家加碼說明的是,我們並沒有忘記復興號喔!七月中時,鐵博入藏了一輛SP20035復興號,並且將一側改回原本的雙白線條。老實說,我不知道大家等待橘色莒光號和雙白線復興號掛在一起,呈現莒興號模樣的等待是過了多少年。鐵博大部分的經費都(必須)是用在國定古蹟本體的修繕,在車輛典藏的修復方面,其實仍有非常多現實的考量,經費與典藏空間,還有舊料取得的難易和技術施作都是關鍵考量點。相對於改折疊門、窗戶灰色膠條、廁所窗、風擋這些,車體塗裝是成本與展示目標考量上最經濟的,因此這次才會用雙色的概念來呈現不同時代樣貌。如今,預約導覽重新開始,大家可以在這個場域看到這短編成的「莒興號」了喔!
這輛SP20035復興號其實一開始並沒有在鐵博典藏的車單中,是後來在確定沒有要送去潮州後,鐵博才接手後續的處理。因此鐵博接手時,內部已經依照台鐵使用現況修復完了,折疊門、窗戶膠條、廁所窗、風擋這些在現況上都已經是既成事實沒辦法再更動(高廠已經沒有人力支援了),因此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表面再處理,並且塗裝上考證過的顏色,作為展示上的特色。以有限的資源,來滿足最大程度的展示需求,總比開了一大堆的菜單跟清單,最後是什麼都做不了,什麼都留不住要好啊!所以說,這次除了看莒光號、觀光號,還有復興號舊塗裝的車可以看喔~ 與莒光號搭在一起,也算是短編成的莒興號了。
這次的展覽,除了有小禮堂的靜態展,也可以看現場的實車,不過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