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以看看北市府又在提什麼重現瑠公圳的想像!
瑠公圳重見天日?擬從台大門口開始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日受訪提到,他正在考慮整治台北瑠公圳,開挖出來讓它「重見天日」。北市工務局表示,未來重現瑠公圳地點,傾向從羅斯福路的台大校門口,一路到辛亥路上的台大體育館,目前已經與都發局、台大校方初步規劃中。
先 講結論就是:1. 新生南北路底下那個從來就不是什麼瑠公圳,那個是日本時代蓋的大排水溝,戰後所稱的「新生大排」。2.要說這個大排沿線有水圳是沒錯,但絕不是瑠公圳。這 些水圳是屬於清代的霧裡薛圳,是日本統治後被納入公共埤圳瑠公水利組合內。該水利單位把清代以來台北的各私有埤圳都併入,名稱有「瑠公」,但不是「瑠公 圳」!
以下文長慎入。
每到了選舉,大概就有不少人會把腦筋打到台北市內那個新生北路高架橋,想要效法韓國首爾清溪川的變身,打著要將高架橋下的「瑠公圳」重見天日的訴求。
許多台北人總認為,新生北路高架橋以及新生南路的底下,藏著被加蓋的大條瑠公圳。打著「恢復瑠公圳」的大旗,似乎就可以給這城市一絲恢復往日鄉野情 調,甚至找回一點水城台北記憶的機會。但如果真的讀一下歷史,研究一下地理,藏在這底下的怎麼會是「瑠公圳」?那根本就是日本時代為了台北市都市擴大計 畫,而開闢的「特一號」排水道啊!可見,農田台北的記憶早已遠去,連是排水路或是水圳都已經被現代人給混淆不清了。
農業台北的埤與圳
台北盆地的農田開發,其實並不能算是太早,但卻也消失得太快,以致現代人對於那個水田台北的記憶,都已經模糊得難以想像。清代台北盆地的農田開墾,推估時間大約是在清康熙末期開始,雍正與乾隆年間大量開墾與水田化。農地的開 墾,往往與水利灌溉設施的開闢同步進行。也就是說,必須要有充足的水源供應,才能大範圍且穩定地開墾。而這水利灌溉的基礎建設,不是埤塘就是水圳,因此埤 圳的闢設,往往是農業開墾中非常關鍵的一環。淡水廳志有云,「埤必有圳,圳不必有埤」,這就已經道出了這兩者的差異。所謂的埤塘,在如今的桃園台地上,特 別是搭高鐵或搭飛機要抵達桃園機場時,都可以看到這種大地上一個又一個的埤塘水池。這些埤塘的海拔高度通常高於四周的地面,因此蓄積的水可以透過與埤塘相 連的水圳,傳輸到周邊的農田。因此,「埤必有圳」。然而,水圳的開設,也是台灣常見的農業灌溉模式,特別像是嘉南大圳這樣的灌溉系統,可說是一個穩定生產的糧倉所必備的基礎建設。但為何說「圳未必有埤」呢?因為水圳只要有穩定的水源,不管水是來自湧泉還是溪河,這樣就可以持續供應用水,故不一定要有埤塘。只不過有些水圳,為了調節供水,也會在途中以 埤塘加以控制水量,因此水圳雖未必要有埤,但有的卻也有興建埤塘與之相接。
台北的城市發展,從最早開發的三市街(艋舺、大稻埕、城內)一路由西向東拓展,到日本統治時代末期,城市的邊緣已經大致發展至如今的新生南北路一 帶。戰後,台北的城市發展繼續往東延伸,在二十世紀末時幾乎已完全掩蓋在筆直的道路與都市叢林之中。從清代開始開發的台北盆地農業平原景象,在將近一百年 的時間內消失殆盡。
台北市的大排水溝
在完備的水利灌溉體系裡,「灌排分離」與「由高至低」是幾個基本的設計原則。所謂的「灌排分離」,主要是指灌溉的乾淨用水與排放的污水必須走不一樣的水 路。因此,水圳往往是指灌溉的水道,從水源汲水處一路而下的水路,與最後要排放掉的排水路是不一樣的。至於「由高至低」指的是這些水圳乃利用重力的效應讓 水一路下流,因此水源處的取水口地勢必須較高,且一路下滑。因此,以台北盆地為例,不少區域明明就離基隆河很近,但為了水位的重力因素,灌溉的水圳都是從 新店溪取水。由於灌排分離,在都市還沒快速發展前,大部分的排水路走的是自然河的水系,也就是說,水圳多為人工開鑿,但排放的水路則使用盆地裡自然的溪河。不 過,隨著城市的發展,防洪的需求愈來愈大,在一九三二年的台北市擴大計畫中,為了城市的防災防洪,設計了兩條大排水路,除了中央的大排水溝外,兩側則為道 路,一條叫做特一號道路,就是今天的新生南北路,另一條特二號道路,就是如今的承德路。
當時的規劃,特一號道路寬四十七公尺,中間有大排水溝,完成後又叫「堀川」,兩旁的道路又叫「堀川通」。這大排完成時,用途就是都市排水,跟瑠公圳 根本不一樣,甚至當時瑠公水利組合的水圳雖然有些平行於大排,但還是分流而行!
至於當時擬開闢的特二號道路,中間一樣有大排,不過日本時代並未興建,直到戰後因 為大稻埕常淹水,到了一九六六年才決定闢設。這個承德路下面的大排長五百六十公尺,最大斷面十公尺,在一九六七年七月底完工,之後才把開挖的路面鋪上柏 油,成為寬廣四十米的承德路。
因此,同樣是日本時代規劃的特種道路,台北民眾會記得後來加蓋的新生南北路下面曾有「水在走」,卻不知道承德路也有類似設計。而因為特一號這大排實在太大了,甚至可說是台北市一個非常主要的排水防洪幹道,因此很多人才會以訛傳訛地以為新生南北路底下這就是瑠公圳。
偽瑠公圳
現在在台北,很糟糕的是很多關於臺北的水圳歷史都張冠李戴,一堆人以為新生北路下面的就是瑠公圳,要不就說新生南路下面的是瑠公圳,到最後變成臺北市內曾有的「水路」都變成瑠公圳了。這幾年,臺北市到處都在推水圳文化,這本來很好,但是一堆復育計劃都是歷史考證亂七八糟,灌排不分, 水路亂連。反正,連市府都可以把排水的大排水溝都變成瑠公圳了,好似臺北市什麼水路都是瑠公圳,昏。事實上,瑠公圳確實很重要,但不是所有的水路都是瑠公圳,而那些號稱以瑠公為名的公園,也不一定就是瑠公圳的遺址。主要原因,是因為日本時代曾把臺北市的公共埤圳收歸瑠公水利組合,所以他們有的地,捐出來的地,冠上「瑠公」之名的,可不一定就是清代的瑠公圳啊!(下圖由中研院GIS中心提供)
在日本統治台灣初期,推行公共埤圳的農田水利治理中,台北盆地內的主要埤圳均統一在「公共埤圳瑠公圳組合」的體系中。而盆地內原本「埤圳共生」特性極強的霧裡薛圳與三大埤塘(上埤、下埤、雙連埤),以及人為圳道施作為特色的瑠公圳在合併後,為了管理方便乃有一連串的大改造,使盆地內的農業用水供應更加地有效率並可節省人力財力。
由於在這些埤圳均統一由瑠公圳組合管理時,許多土地與圳路皆未完成合法的產權登記,因此在1923年原公共埤圳瑠公圳組合依「台灣水利組合令」既定改組為「瑠公水利組合」後,於1928年對所有圳路及土地做了一次完整的清查與地號編列並且正式向政府登記以避免日後土地糾紛。
這些被併入瑠公水利組合的水圳與埤塘,就這樣被認為是「瑠公圳」,事實不然。它們其實都各自有其歷史,只是在日本統治者的政策底下被併入而已。所以要說這些就是清代郭錫瑠造的瑠公圳,實在是差太多也~
臺北市的埤塘在都被收歸瑠公水利組合而被填平後,最後活躍的水圳,最主要的就是灌溉比較西邊,前身為霧裡薛圳的部分,以及灌溉比較東邊的瑠公圳了。依照
1939年瑠公水利組合區域圖來看,整個水圳的體系在到今天的師大分部蟾蜍山那邊,會分出往東的第一幹線與繼續往北的第二幹線,而這裡還會分出一條「大安支線」,經過如今台大大氣系以東實驗農場那邊,跨過舟山路進入台大校園。而剛剛說的第二幹線,到新生南路台大體育館對面的九汴頭處,會分出三條支線,分別是往右的第一霧裡薛支線,往北北西的第二霧裡薛支線,以及往西的第三霧裡薛支線。依照這張1939年的圖,可以看出大安支線與第一霧裡薛支線雖然很近,但是中間夾著如今的醉月湖(下圖),而兩條圳路其實是不同體系。也就是說,走在新生南路這一邊的,基本是根本不是瑠公圳,而是霧裡薛圳。
講了這麼多,其實就是因為在研究新生南路邊的九汴頭時, 發現九汴頭是霧裡薛圳非常重要的一個管制點,雖然在1939年的圖還是很重要,但是在1945年時根本已經差不多要實質壽終正寢了。從美軍航照看,九汴
頭往西的早就已經沒水而廢棄,往東的也掛點了。至於往北的中間那條第二霧裡薛支線,看起來有水,是唯一
感覺還有水從九汴頭經過的。但不管怎麼說,這都跟清代瑠公圳無關,是屬於公共埤圳瑠公水利組合時代的事情。
不可否認,台北平原農業開發過程中的這些埤塘與水圳,都已經隨著整個農業活動的結束而消失數十年,但近來台北卻又開始出現水圳文化的提倡,讓隱 身巷弄間的水記憶逐步被挖掘出。水城台北的記憶拼圖,埤塘與水圳系統如何從都市叢林裡被找出來,或許是比把一個「偽瑠公圳」給抓出來重見天日要更有城市歷 史意義吧!
還有西藏路的特三號!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