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老文章,二十年了。當年為了保存彰化扇形車庫 ,搞得好像是台鐵的仇人。這幾年,彰化扇形車庫 風光地風華再現,有誰還記得那一段艱苦的保存過程?而台鐵到底有沒有學會這些文化資產,究竟為什麼要保存呢?是迫於外界壓力,還是真的理解了保存這些珍貴文化資產的價值呢?二十年了,感覺,我們其實好像也沒改變這些人的腦袋,不是嗎?
1994/01/17 - [ 中國時報] 留下彰化扇形車庫吧!
洪致文
臺灣的扇形車庫 相繼拆除後,嘉義的車庫也預計要拆毀,彰化的這座可預見是台灣最後一座、也是最完整的舊式車庫,台鐵何不有計畫地保存各式火車頭於其內供民眾參觀,等到山線雙軌化後再與舊線的觀光列車一併納入規畫,豈不是塑造另一觀光賣點?
台鐵的支線曾是眼中的「垃圾」,欲棄之而後快,但就是它的古早味,造成了它今天起死回生營運漸佳的原因。其實台鐵不必刻意毀去舊的車站、火車以顯示新的蛻變,好好改善服務品質或許才是真正的進步。就像做為日本玄關象徵的東京車站,它完成於一九一四年的十二月,在後來地鐵站的興建時,建築師丹下健三規畫要拆除改建,但一股反對聲浪發自業界及一般市民大眾,如主婦聯膃等團體更站出來為它請命。於是,東京站地上建築獲得保留,但地下車站照常興建,雖然徒增施工困難,但卻也替日本全體國民留下了一座珍貴的文化財。反觀台鐵,一聽到有捷運、高鐵或鐵路地下化要興建,第一個念頭便是毀去老車站再說,絲毫不顧慮它在台灣近代建築史上的重要意義。事實上要共構、開發的方式很多,利用後站的廣大空間便是一例。日前交通部研擬在八十五年度開始興建台中、台南的鐵路地下化隧道工程,更令人對這兩座富麗堂皇的車站前途感到憂心。難道台鐵不能多有些人文上的關懷嗎?
台鐵的蛻變是令人期待的,近來的台鐵確實也給了大眾不一樣的感覺。但是唯獨新舊兼顧、保存鐵道文化方面,仍然是值得再加強的地方。我們期待台鐵蛻變,但也不希望它忘本。一間百年老店,應該要為它自己的光榮傳統感到自豪,但目前的台鐵,似乎並非如此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