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4日 星期日

空軍三重一村原日軍高射砲陣地跡調查

(補充 八八式七糎半野戰高射砲資料-2015.1.5.)

位 於雙北間忠孝大橋的新北市端下橋附近,有一個空軍的三重一村是近年來眷村保存的一個亮點。這個地方沒有飛機場,但卻是屬於空軍的眷村,乃因這個二戰時日軍 的防空陣地在戰後由空軍防砲部隊接手,之後乃成為空軍的眷舍。因為依照航照的比對與許多口訪記錄得知,此處確實為二戰時日本陸軍的高射砲陣地,因此日前曾前往 調查,想要瞭解一下這個砲陣地的謎團。
二戰時日軍在大臺北區域布設不少的防空的高射砲陣地,例如我們師大的校園內,當時的台北高校操場也有三個圈圈所組成的陣地,然而這類日軍遺跡在大臺北地區幾乎沒有留存,因此新北市的空軍三重一村遺跡,也就格外重要。
對於這個二戰遺留至今的日軍遺構,其實有很多傳言與傳說都不夠精確或者有些問題。例如有人說,這是「日本佔領臺灣初期所興建的砲台」。這個說法絕對不可能的 原因是,十九世紀末日本剛領有臺灣時,哪來的飛機科技?既然飛機在一次世界大戰都還不能成為一個重要武力時,做個「防空的高射砲陣地」要做什麼?
另 外文化部文資局對於這處歷史建物的說明中指稱:「眷村內有日治時期大型防空洞及防衛臺北地區之高射砲或五零機槍之陣地遺址,頗具歷史價值。」這個說法也是 很怪。所謂的防空洞是指空襲時供居民躲避用的建物,但明顯地現存的地下遺構是防空砲陣地的地下掩體遺跡,根本不是為了眷村居民的躲空襲而建,因此在說明上 應該要釐清所謂的地下掩體遺構與防空洞差異。並不是所有日軍挖的地下掩體遺構,就一定是防空洞。

二次大戰與先前的戰爭不一樣之處,乃在飛機的大量介入戰事中,因此防禦空中攻擊成為一個重要的設施。英文裡所稱的Anti-aircraft gun,常被簡稱謂AA的,就是這種對空用的高射砲。在終戰前的日本帝國軍隊中,陸軍稱為「高射砲」,海軍稱為「高角砲」,三重的這個陣地應該是屬於日本陸軍,而且推測可能跟配屬於臺灣,確實有從事台北要地防空任務的「高射砲第百六十一連隊」有關。

一定很多人好奇,那空軍三重一村這個陣地可能用的是哪一種的日本陸軍制式高射砲? 其實如果以製造總數與戰後所遺留的數量來看,在台灣的日本陸軍最主力的防空砲,就是制式名稱為「八八式七糎野戰高射砲」的這款二戰中日本帝國陸軍數量最多的防空主力砲了。這樣的武器,臺灣還有留嗎?有,而且還有二門,目前保存在金門的經國先生紀念館前!

http://maps.google.com/maps?q=24.436584,118.352356

這個「八八式七糎野戰高射砲」有個俗稱「八八式七糎半野戰高射砲」,因為它的口徑其實是75mm,不過制式名稱卻以七糎(70mm)稱之。它之所以稱做八 八式,乃因它是在皇紀2588年,也就是1928年時制式制定,與零戰的皇紀2600年類似。這款防空砲主要是用來取代更早一代的「十一年式七糎半野戰高 射砲」,大約於1930年代開始,在陸軍的飛行場周邊,以及戰術防禦要地旁開始佈屬。「八八式七糎半野戰高射砲」生產總數超過二千門,總重 2,450kg,最大射程13,800m,最大射高9,100m,最大發射速度約每分鐘15至20發,俯仰角為-7至85°,操作上需十二員(最少操作人 數為四員)。
這種八八式七糎野戰高射砲, 從1930年代中期開始就有記錄配屬於基隆與高雄等要塞地區,到進入戰爭後更是大量佈屬於臺灣許多的要地,依照戰後的計算,臺灣本島大約有近一百門此款防空高射砲存在,很多我們看到的吊鐘防空塔或者防禦用陣地上面裝的,就是這高射砲了。

介紹完了當時的高射砲,讓我們來看看三重這個高射砲陣地的現存疑機。19456月 美軍的航照圖(感謝中研院GIS中心提供圖資)與戰後歷年航照圖加以比對,可以得知這個陣地在日軍當時一共有六座圓形的基座,每個基座都有一個地下的掩體出入口。而在其南邊,似乎有一個開 口較大的地下掩體出入口。推測這幾個出入口彼此間應該都是可以互通。這種連續的基座地下有掩體通道相接,是二戰時日軍的防空砲塔工事中有過的做法,臺灣其 他地區的防空塔就有這樣的地下相連設計。 

當時,美軍轟炸路線常是從淡水河口進來 ,因為從那邊進來比較好判斷地形地勢。只要找到河口再往內飛就可以。三重一村的砲是朝向河口排列(圓弧形內彎是往南,往外是向著河口),顯然是想要抵禦河口飛進來的飛機。推測主要防禦是讓這些美軍轟炸機在還沒進城前能被打掉多少算多少。
這六個相連的圓形基座,暫且如圖中以 1-6編號,當中的3號是現今保有最完整出入口者,至於1號出入口以及基座,則已經填起成為一個可以泡茶的台座(見下圖)。
至於3,4,5這 三座併排呈現一點點弧度狀的基座,剛好可以解釋為何這一排的房子圍牆是弧狀排列而非一直線。以現狀來看最有趣的地方是,這幾個出入口都在眷村中的個別宅邸 圍牆內,而不是在圍牆外的公共空間,因此這樣的空間配置也就說明了它的存在,不可能是戰後為了這整個眷村的防空避難而蓋的防空洞設施,而是先有這個地下遺 構建物,戰後才蓋眷舍的。
從目前保存最好的3號出入口來看,入口的ㄇ字形紅磚構築外貌與航照的角度完全一致,其上的鋼筋水泥結構依照暴筋的分析,是戰前的施做結構無誤。至於使用的紅磚,依照現場林小昇大師的檢查,都是TR磚。不過內部的結構來看,卻有一些問題值得探討。
這 整個陣地其實是屬於半地下式的掩體,亦即往地下開挖一半,另一半則以突出地平面的方式做成耐爆結構。因此,如今從外面的停車場狀況看,才會是一個高起的平 台。在二戰末期鋼筋混凝土資材短缺的時代,很多可以用紅磚代替的部分就會以紅磚來蓋。這個地下掩體,整個側面幾乎全部都是紅磚所構築成,絕少看到鋼筋水泥 的部分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這 個以紅磚築起的地下掩體,中間推測是一個大空間,砲台圓形基座的下面則是相接的長形走道。所以從航照來看,一連六個的圓形基台,其下部結構卻是以方形直角 方式興築,只不過上層露出部分才堆疊成圓狀。這樣的施做方式可以理解是在戰爭時,這麼砌紅磚會比較快,而且地下要連通的部分並不需要真的做成圓形。而從目 前地下的紅磚堆砌狀況來看,做工其實不細,因此戰時急造的可能性很高。至於堆疊出的砲台基座,應該有用到大塊的石頭,這從現場遺留很多的石塊可以看到。
下圖是現場遺留的大石頭,以及3號基座殘留的遺跡。
 地下掩體內部的走道與紅磚壁面。
戰後這整個一連六個的砲台基座怎麼消失其實並不清楚,但可以知道整個地下掩體的頂蓋變成一大片平台地,也曾作為籃球場使用。我們在如今原本的2號出入口那裡看到兩個籃球架的滾輪遺物,證明這裡曾當做過籃球場用。
但 如同上述討論的,原本的砲台基座怎麼被改成現在的平台基本上還不清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地下掩體的垂直壁面結構都是紅磚,幾乎沒有鋼筋混凝土,但頂部橫 向的施做法可就神奇了,除了看到的少數橫樑是平面的鋼筋混凝土樑外,大部分的頂部用的是一種我只有在三重一村看過的波浪狀水泥平版。
這 大波浪狀的東西超級詭異,這麼做的原因推測是可以節省水泥材料,否則以水泥很盛的時代而言,就直接灌成實心平面即可。要做成波浪狀一定要有波浪狀的模版, 施工難度較高。以現場的狀況看,這個波浪狀的結構甚至存在到紅磚牆體的上面,也就是說地下紅磚牆體跟這個波浪狀平面不可能是現地施工,不可能是做個波浪狀 模版,灌好水泥後拔下模版的做法。整個看起來就是這個波浪狀水泥結構是在外面做好,拆除模版後才整個如同蓋子般「蓋上去」的。這個做法確實少見,而且我真 的也不確定波浪狀的水泥頂板到底是戰後整修平台時作的,還是日軍當時留下的遺跡。
 下圖是整個結構中少數平整的鋼筋混凝土樑,並有通風口。
 下面二張圖是出入口往下的通道。
整個三重一村的範圍內,如果以19456月的航照圖來看,在入口的南邊有個以雙「[]」 形狀所圍起來的方形建物,推測這應該是彈藥庫。另外在整個陣地的東北區,有一個很大的圓圈在福德南路邊,以及一個很小的圓圈在光興國小東南隅。這兩個圓形 陣地跡是做什麼的實在有點難猜,有可能與雷達通訊有關(但不確定)。戰後這邊也曾經全是建物,後來闢建成公園後也以圓形來設計,但兩者間並無相關。
空 軍三重一村的文資價值,除了是新北市所保存少有的眷村外,也是大台北地區在二戰後期為了防空所設置許多防空高射砲陣地中少數留存者,是研究二戰在台軍事遺構很貴 重的存在。日前的調查只是很簡單地看過一遍,如果能更仔細地看幾個現存的出入口,以及地下掩體的紅磚與水泥施做手法,可能還會有一些新的發現。不過目前三 重一村已經於2006828日,由當時的台北縣府(如今新北市府)以北府文資字第0950007351號將其登錄為歷史建築,未來這個遺跡應該可以被好好保存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