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很多人以為,日本時代的臺灣,是沒有鋼筋混凝土建築的。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觀念,臺灣使用水泥的記錄相當早,RC的鋼筋混凝土技術也不是戰後才引
進,臺灣在日本統治時代就已經用鋼筋混凝土來蓋很多建設了,不然北廠裡頭那些建築是怎麼來的?不過進入二戰後的資材不足,特別是戰爭末期缺水泥缺鋼材,確
實造成很多鋼筋混凝土建築上是有技術沒材料的問題。臺灣鐵道史上有個很有趣的議題就是「鐵軌出征」,這些被拆除的鐵軌,有些就是變身到軍事建築的「骨頭」裡了啊。
其實,臺灣在日本時代運用水泥做了很多建設,像是鹿島組建設的武界大壩,那麼壯大的建設,便都是戰前就完成的啊!
不過,時序進入二戰,資材開始不足的時代,鋼筋混凝土的運用就逐漸變成奢侈。雖然技術上有,但缺鋼材缺水泥,想蓋也蓋不出來。於是很多的變通辦法,就成為這類二戰中後期水泥與鋼材成為管制品時代的建築特色。
一 般而言,這類軍事建物會以臺灣較為盛產的紅磚來彌補資材不足的問題。也就是說,側壁那些比較不需要防爆的部分,就用紅磚來蓋,而上部這種需要耐爆的,才以 鋼筋混凝土做「頂蓋」。像是位於桃園飛行場內的野戰耐爆氣象觀測所,其主結構是鋼筋混凝土構造,但側壁則以極厚的紅磚加以施做,並有方形開口。其頂是以鋼 筋混凝土建構,上面還有一個方形塔,塔上有鐵塔基座痕跡,以及可綁鋼纜之U形突起。推測此建物就是作為風力塔使用,上面可架風速觀測儀器,甚至架設風向帶 鐵柱的地點。
一 般而言,這類軍事建物會以臺灣較為盛產的紅磚來彌補資材不足的問題。也就是說,側壁那些比較不需要防爆的部分,就用紅磚來蓋,而上部這種需要耐爆的,才以 鋼筋混凝土做「頂蓋」。像是位於桃園飛行場內的野戰耐爆氣象觀測所,其主結構是鋼筋混凝土構造,但側壁則以極厚的紅磚加以施做,並有方形開口。其頂是以鋼 筋混凝土建構,上面還有一個方形塔,塔上有鐵塔基座痕跡,以及可綁鋼纜之U形突起。推測此建物就是作為風力塔使用,上面可架風速觀測儀器,甚至架設風向帶 鐵柱的地點。
除了這一棟外,戰後桃園基地外的受信通訊所與送信通信所,也都是一種主結構以鋼筋混凝土構造,但側壁用極厚紅磚加以施做的軍用建築。這類建物因為主結構與
屋頂以鋼筋混凝土建構,所以戰時可以耐爆,但側面以紅磚砌成,說明了二戰末期水泥已經成為重要管制品,能省則省的時代背景。這類耐爆建物,可說是1944
年左右興建的台灣島內飛行場軍用制式建築標準型態,宜蘭縣以「南機場風向帶」這個奇怪名稱列為古蹟的建物,便是一座耐爆通信所。
不過,真的到了二戰尾聲,臺灣的資材真的已經嚴重匱乏。之前介紹過的二戰後期「臺灣島築城計畫」,對於築城工事需要的資
材,像是水泥的取得,便是以陸軍50%、海軍30%、民間20%的比例提供,而所需鋼鐵材以佳冬飛行場的建築用材料、台電發電建設資材,與岡山、台南飛行
場被轟炸破壞的格納庫回收後使用。此外,記錄上也有拆除鐵軌以供軍用的說法,像說給民眾搭車去泡湯用的新北投支線鐵軌,就被拆除「出征去」,屏東線的南段也拆除,一方面是避免盟軍登陸後使用,另一方面也是將資材給提供出去。(下圖很珍貴,感謝楊曄提供這張照片。這是北投站內在戰後的影像,可以看見第一月台往新北投的鐵道整個是拆除中的狀態,第二月台的一個股道也是「斷線」停用中。可以見新北投線在二戰時被拆除,「鐵軌出征」確有其事!)
這類二戰最末期所興建的軍事建築,紅磚與鋼筋混凝土併用的結構是其特色,不過最經典的莫過於暴筋之後,露出的鋼軌條了!這些軌條,正是二戰資材不足時代中,「鐵軌出征」的歷史「鐵證」啊!
這類二戰最末期所興建的軍事建築,紅磚與鋼筋混凝土併用的結構是其特色,不過最經典的莫過於暴筋之後,露出的鋼軌條了!這些軌條,正是二戰資材不足時代中,「鐵軌出征」的歷史「鐵證」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