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南港瓶蓋工廠的疊圖分析

關於南港瓶蓋工廠在二戰末期興建時的範圍,以及區內建築年代的一些疑問,透過疊圖分析可以確定以下的資訊。首先,我們先以1945年4月美軍航照與現今位置的疊圖,做出以下第一張圖。以細紅線標出的是國產コルク工業株式會社設立時的工廠範圍,綠線是辦公室,深藍線是大門邊倉庫,淺藍色是埤塘水池,深紅色是如今防空洞位置。從圖上還可以看到,大馬路後來有拓寬,所以倉庫離道路又更近了。

下面這一張是1969的底圖,可以更加確認上面航照的疊圖無誤。埤塘大小幾乎沒變過,辦公室(綠色)變長了,這就是之前推測此建築增長過的原因。該建物屋頂有老舊的檜木結構,很可能是增長之工程為戰後初期所做,甚至可能是倉庫用料的流用,但不管怎樣,這棟建築戰後改修變長過是可以肯定。因為現在的長度,會切到原本國產時代的範圍之外。
 
下圖是近年航照圖的疊圖,確認防空洞與宿舍區是在以前國產的外面,更不用說埤塘也在原本國產的範圍以外。

2 則留言:

  1. 你好:
    感謝貴團隊如此專業及用心。
    我自己也有在這個保留志工隊裡。關於地圖幾個看法提供。
    關於日治時期建築防空洞等,是當初老員工所說的。而地圖有落差原本我們後來也有發現。
    比較有可能的是在戰後公賣局徵收土地擴廠,而這裡鄰近202兵工廠及鐵道,擴廠規劃存有軍管思維,據老員工說廠內曾派國軍駐守。
    而202兵工廠曾在早期發生爆炸,彈葯有落入廠區炸死人。而兵工廠一些人員從地下通道由瓶蓋廠撤離。不過202兵工廠否認有這條通道。
    由於這些資料只能從口述得知,且年代太久了也找不到相關的人,是目前的缺憾。
    mr.ke

    回覆刪除
  2. 你好:
    感謝貴團隊如此專業及用心。
    我自己也有在這個保留志工隊裡。關於地圖幾個看法提供。
    關於日治時期建築防空洞等,是當初老員工所說的。而地圖有落差原本我們後來也有發現。
    比較有可能的是在戰後公賣局徵收土地擴廠,而這裡鄰近202兵工廠及鐵道,擴廠規劃存有軍管思維,據老員工說廠內曾派國軍駐守。
    而202兵工廠曾在早期發生爆炸,彈葯有落入廠區炸死人。而兵工廠一些人員從地下通道由瓶蓋廠撤離。不過202兵工廠否認有這條通道。
    由於這些資料只能從口述得知,且年代太久了也找不到相關的人,是目前的缺憾。
    mr.ke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