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告別最後的花東線非電化原風景

台鐵花東線電氣化工程已經接近尾聲,大部分路線都已經立好電線桿,只剩下改線路段會有沒電桿的原風景。玉里-三民附近的改線段,包含豐坪溪橋將在明天切換後走入歷史。為了告別,日昨(2013.11.26.)也加入追拍的行列。說真的,玉里進香團大拜拜真是個神奇的經驗。好多老朋友新朋友都沒有相約地在玉里-三民間見面了。兩個日本朋友一個從東京,一個從大阪過來。他們有多拼?前一天搭飛機到臺灣,隔天殺到玉里拍照,再隔天就回日本去了(據說,離台前早上還要趕去看「看見臺灣」的電影才去機場)。除了外國朋友,火車社老伙伴PK也出現了,上次見面是在林口線的告別時(當真是送終派的)。當然,公車大神505也出現了,鐵道界的哭勸大佬也出現了......大驚。謝謝全程案內的林董,隨行的Z君。當然還有意外!早上跟我打招呼的台鐵站員,回程老友相見的車長,還有在拍照過程中巧遇的鐵道迷們。真的,大家辛苦了,也感謝老天賞了個半天的好天氣。接著,就是殘酷的切換與原風景消失了。廢話不多說,以下是照片。
 還沒拉皮,但聽說快了。
 白鐵光!
 秋天!
 自強號!
 「復興號」!
 觀光列車。
 水泥橋!
 以下是偽「看見臺灣」風。



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

北捷「北投-台電大樓」最後列車

隨著台北捷運在信義線(該不會有人叫它北象線吧?)通車後,即將消失的一個運行模式,便是「北投-台電大樓」。 2013.11.24.開始,就不再有「北投-台電大樓」列車,而原本的小南門線,也將改為「西門-台電大樓」運行。昨天(2013.11.23.)很多人都在忙著舉辦「告別式」,據說有三攤,分別是:捷運迷>>北投-台電大樓末班乘車。巴士迷>>大都會客運38線縮線前末班乘車。當然還有不少鐵道迷在玉里補考即將改線的豐坪溪橋末日....。依照日昨觀察,昨天的三場告別式,捷運組最年輕,38組次之,大叔們多去玉里了(當然有例外啦)。

昨天晚上,北捷還是很貼心地開了雙向的兩班最後列車,讓我們跟「北投-台電大樓」列車道別,也開始準備迎接絕對擠死人會上不了車的「淡水-新店大爆炸」時代來臨。
依照台北捷運的新聞稿指出:為提供捷運迷記錄這歷史性時刻,23日夜間從臺電大樓站與北投站對開的最後列車,將於車頭和車側顯示器標示「臺電大樓-北投/最後列車」、「北投-臺電大樓/最後列車」,而這次還有深夜模式「臺電大樓-臺北車站/最後列車」、「臺北車站-臺電大樓/最後列車」。

依照台北捷運的安排,北投站開往臺電大樓站的「最後列車」,23時從北投站第3月臺發車,23時12分駛離劍潭站,23時21分駛離臺北車站,於23時29分抵達臺電大樓站。這班車車側與車頭都掛著最後列車的LED標誌:
 當然,這樣的最後列車是吸引了一些民眾拍照,不過比上次要少非常多。
至於對向的另一班臺電大樓站開往北投的「最後列車」,是在晚間23時05分從臺電大樓站發車,23時14分駛離臺北車站,23時22分駛離劍潭站,23時35分抵達北投站第1月臺。推估大約是在民權西交會,不過我是提早到劍潭等它。
其實,在最後列車開車前,北投站的工作人員就開始將臨時的指示牌膠帶拉除,露出新的往象山指示牌。
昨天除了上述兩班車以外,臺電大樓站開往臺北車站的「最後列車」於24日凌晨0時6分由臺電大樓站發車,0時14分抵達臺北車站;臺北車站開往臺電大樓的「最後列車」24日凌晨0時19分發出,0時26分抵達臺電大樓站。不過這實在有點晚所以就算了。其實,隨著信義線通車還有一個會更改的運轉模式,是原本小南門線的西門-中正紀念堂,將延長的台電大樓。所以在西門的月台,這樣往中正紀念堂的小運轉將消失。以下是昨天傍晚拍的照片。

最後,讓我們再看一眼改變前的路線圖吧!






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論文發表時我不發言相救的原因

論文發表時我不發言相救的原因是:

1. 要讓學生不要有期待老闆會出手救你的想法。你的研究你就要有自己捍衛的決心。我該說的在發表之前都會跟你討論過(甚至N遍)。所以,發表時,你就是主角,唯一的研究捍衛者,不要以為還會有老闆當你的靠山。也就是說,你投射出求救的眼神,也是沒用的。本山人依然壁上觀。

2. 如果你把所有的球都好好的接到並且回覆,這就是一種很好的經驗,向成功又邁進一步。(這時候我會微笑點頭)

3. 如果你把所有的球都漏接,甚至被K得滿頭包,這........(等死吧)。我的表情是皺眉頭,猛搖頭。

4. 如果我會放心讓你上台去接球,就是我已經有相當把握你應該要能接到球。但這還是有風險,有意外,人生就是這樣啊~ 所以請多多努力吧。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南港瓶蓋工廠的疊圖分析

關於南港瓶蓋工廠在二戰末期興建時的範圍,以及區內建築年代的一些疑問,透過疊圖分析可以確定以下的資訊。首先,我們先以1945年4月美軍航照與現今位置的疊圖,做出以下第一張圖。以細紅線標出的是國產コルク工業株式會社設立時的工廠範圍,綠線是辦公室,深藍線是大門邊倉庫,淺藍色是埤塘水池,深紅色是如今防空洞位置。從圖上還可以看到,大馬路後來有拓寬,所以倉庫離道路又更近了。

下面這一張是1969的底圖,可以更加確認上面航照的疊圖無誤。埤塘大小幾乎沒變過,辦公室(綠色)變長了,這就是之前推測此建築增長過的原因。該建物屋頂有老舊的檜木結構,很可能是增長之工程為戰後初期所做,甚至可能是倉庫用料的流用,但不管怎樣,這棟建築戰後改修變長過是可以肯定。因為現在的長度,會切到原本國產時代的範圍之外。
 
下圖是近年航照圖的疊圖,確認防空洞與宿舍區是在以前國產的外面,更不用說埤塘也在原本國產的範圍以外。

2013年11月9日 星期六

南港瓶蓋工廠出草調查記

今天(2013.11.9.),在縱貫線南港站附近的原公賣局南港瓶蓋工廠有導覽開放,我們HRR調查小隊為了在這難得的開放機會下進入調查,因此組了空前的調查小組,由林小妹領軍,建築吐白大師謝老大,航照專家林小昇,水管專家皇哥,還有本人一起入內調查。根據之前的理解,此工廠設置於二戰期間,原本是做軟木的軍需工廠。軟木是艦船上會用到的東西,因此扯到軍需工業,便是我們HRR調查小隊的目標。這處曾是URS的基地,一如市府的操作,是不會去管它的歷史的。本調查小隊今天經過現勘後,以下是調查記錄。

首先說明的是,現場發放的文史資料,裡面寫此工廠設立於1941年,當時稱做「國產ユルク工業株式會社」。這個ユルク還註明是軟木。但是,我怎麼查都奇怪,哪來的ユルク這種東西。後來一查才知道,軟木英文為 cork,日文是コルク,不懂日文的把コルク看成ユルク,難怪查不到。不管怎樣,這是個軍需工業的工廠,後續資料還要再找找。網路找到的一點資料為:「コ ルク樹皮 一 輸入統制機関 名称 日本コルク輸入協会 構成員 コルク輸入業者 二 配給統制機関 名称 日本コルク工業組合聯合会 構成員 東京コルク工業組合 大阪コルク製造工業組合 名古屋コルク工業組合 三 輸入統制 化学局ハ毎月為替許可予定数量ヲ日本コルク輸入協会ニ内示シ右協会ヲシテ其ノ構成員ニ割当輸入セシム 四 配給統制 (一) 民需 化学局ハ毎月日本コルク工業組合聯合会ニ民需用コルク樹皮ノ用途別比率ヲ指示シ右比率ニ応スル如ク毎月ノ輸入コルク樹皮ヲ右聯合会ヲシテ所属組合ニ割当テ セシム所属組合ハ更ニ之ヲ其ノ所属組合員ニ割当テ所属組合員ハ之ヲ輸入業者ヨリ購入ス (二) 軍需 軍需ノ註文ヲ受ケタル工業者ヲシテ」

以下,就是我們今天調查的結果。當然要先放圖,感謝中研院GIS中心的底圖提供。第一張圖是美軍拍攝於1945.4.23.,是判斷建物是否為日本時代興建的重要關鍵。
 下面這張是1973年的圖,大致上是戰後建物完整期的樣貌。
 下面這張是1980年的圖,大致上跟現況類似。
上面的航照圖我都有標上數字,我們就一個一個來看。首先是大門,在圖中1的位置左邊。下圖為大門樣貌。
在大門旁的圍牆邊(位置1),有一個機槍堡。這個機槍堡目前一半在圍牆外,一半在圍牆內,從材質判斷,為日本時代二戰時期的產物無誤。
在這個機槍堡旁,有個防空警報的發報擴音機,是戰後的產物無誤。
在機槍堡旁邊的位置2,有一個防空洞。這個防空洞非常奇怪,依照導覽團體的資料說是日本時代蓋的,但目前依照圖資的初步比對,位置似乎是在原本工廠的圍牆外。這個防空洞的兩個入口是磚造,感覺比較古老狀,但內部就神奇了,是做工非常新穎的水泥水管樣。而經過現場調查,磚造物體與水泥管是一起施工,接得很好,沒有後來更新做二代的感覺。依照現場推測,這個防空洞的施工方式,就是把這個水泥管放在做好的地基,然後建好兩個入口,整個做好後接著覆土,便完工了。雖然不可否認這種「大雄家旁空地上的水泥管」是日本二戰時可以做出的東西,但怎麼看都會懷疑這個防空洞是否是二戰產物(我沒看過這種狀況的產物,除非內部重新糊過)。
 內部很新的作法,完全沒有模版痕跡。除非有重新抹過水泥。
看完了這幾個戰爭相關建物,下個目標就是廠區內二戰時的建築。編號3的這一棟據說是工廠的辦公廳舍,就是「事務所」。但是整個大小尺寸跟戰後的根本不符合。依照航照圖看,整個尺寸小了一半,也就是說目前整棟有一半是戰後加蓋。我先以這張現場拍的照片來說明。
這一棟在大門對過來有個有遮雨部分的就是舊的大門(已經封起來成窗戶),它旁邊少窗戶的一側就是原本的建築,比較多窗戶的是戰後加蓋,而那邊還有一個新門(雖然後來也封起來了)。下圖是新門。
這麼推測是根據現場建築物內的結構來看的。這張照片藍色衣服講者後面的柱子是舊建築部分,此後的柱間在戰後都有補強加強的結構,但是多窗的戰後新蓋處都沒有。
下圖裡講台上那些結構都是URS時代增建的場景。
以下這是這棟建築,也就是日本時代蓋的部分現狀。可以看到水泥柱整個撐起來補強的痕跡。簡單講就是在原本建築的內側重新蓋一個有柱子的結構重新承受屋頂重量。
所以現在好玩問題來了,這棟建築如果是戰後加長,那麼屋頂跟外皮一定就是整個翻新時重做的。但是目前看來,整體的屋頂木條用料都還不錯咧~
以下我們再看一下這棟建築目前外觀。
下面兩張圖是要來說明一下這棟建築整個拉長修建時的一些作法。基本上,建物屋簷外面往外突出是為了內包雨水溝,而這個雨水溝由塑膠管通到外面是個關鍵。塑膠管一定是戰後的,又包在水泥屋簷內,這整個作法就是戰後弄的。
再來是大門旁的長形倉庫(標號4),目前門上有一個「一號倉庫」的牌子。這棟倉庫狀建築依照1945年美軍航照看是存在的,但其旁邊的另一棟(編號5,上面寫「第一號倉庫」),卻很詭異地不在美軍航照上。除非,真的除非,編號5那一棟是在1945.4.航拍到終戰間蓋的,否則就是戰後產物。在1945.4.之後臺北遭受大轟炸,軍需物資都在疎開了,很難還在搞這種倉庫,特別還不是軍方的建築。因此編號5這一棟是戰後的可能性很高。但是現場看這兩棟倉庫,還是很多詭異處。

先講編號4這一棟,這一棟是航照有,但現場看反而比較新的建築。它的屋頂根本就是新的,因為施工的品質很糟糕,而更重要的是屋頂在做的時候就已經把要掛天花板的結構弄好。那個天花板,是戰後流行的夾板式樣,所以屋頂為戰後物無誤。
下面的圖是大門邊編號4這棟的戰後新屋頂。
這一棟的屋頂雖然做得爛,但是側壁有TR磚,然後整個建物外觀跟那一棟辦公廳舍是類似的,雨水管是包在屋簷內,然後用塑膠管流下來。此建築整個內部並無補強的痕跡,與另一棟(編號5)不同。所以說,這一棟雖然在美軍航照是舊的,但屋頂卻是新的,外觀也是新糊的。
 下圖為TR磚。
接著看一下編號5這一棟。這棟外觀柱子有斜撐,然後屋頂的木料非常棒,施做
的工法很好,但是目前下部有鋼結構補強加強支撐。
 下圖是外觀。
 此棟的後面二層樓是新蓋的,結構不同。
看完這些,要講一下幾棟被誤認為日本時代建築的建物,或者是戰後蓋的有趣建築。首先是編號6這一棟。這棟今天有人在拍MV,是新建物,但比對二戰時的航照,整個基地應該是沿用。這棟用了神奇的水泥磚,是個有趣的建材。是把水泥做成一塊一塊跟磚頭一般的大小,當作隔間用。
 水泥磚耶!
再來是編號7這一棟。這裡在日本時代是沒有建築的,戰後則蓋了個H形狀的建物。後來H狀建築為了編號6建築旁一棟新建物(印鐵大樓)興建而砍掉一部份,至於靠水池那邊的則拆掉蓋鋁蓋大樓,導致這個H狀建築只剩下一小部分成為電器室。這一棟看起來有點年紀,但是戰後所蓋,依照外觀看跟辦公室與編號4倉庫外觀類似,應該是同時拉皮或者整修。
再來是編號8這一棟,是印刷用的製版室,依照航照比對現存建物是戰後的。
至於編號9號的建物,導覽時說是原本社長的住宅,不過怎麼看怎麼不對,現存的建築在二戰時的航照根本不存在,因此那一片建築應該都是戰後的。

在現存辦公大樓(防空洞旁)與宿舍間的空地,原本有一些建築都拆了,推測這些拆掉的應該也是宿舍或者廠長宅,但比對後都不應該是二戰時的建築。
以上為今天HRR調查小組對於此二戰期間軍需工業「國產コ ルク工業株式會社」的調查報告,感謝調查小組組長林小妹,建築吐白大師謝老大,航照專家林小昇,水管專家皇哥皇嫂與皇妹,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