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棟建築在當年是以「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氣象學教室」的名義起造, 建築位置是在臺北市臺北帝國大學的苗圃內,從頂樓的風力塔還可以望見不遠處培育出蓬萊米的磯永吉實驗室。這棟建築的工程於昭和八年(1933年)八月十日開 工,隔年四月二十五日竣工,總坪數為523.9平方米,含一樓150.6平方米、二樓292.3平方米、三樓81.0平方米。建物高一樓分別為5.95米及4.95米,二樓為10.15米,三樓為14.25米,頂樓風力塔為16.75米。其構造是以鋼筋混凝土造,部分以磚為隔間,屋頂有防水及防暑設計。
這棟建築的設計與監造為臺灣總督府官房營繕課,主要建築工事承造者之代表為中村孝三,總經費43,562,140圓。此建築因為除了身兼教學與辦公機能外,還必須提供氣象觀測與實驗所需,因此整個工程相關的工事還包含電氣設備工事(高進商會負責,4,362,470圓)、(給水設備工事,臺北市役所負責,983,090圓)、(瓦斯設備工事,臺灣電力株式會社負責,900,000圓)、(恆溫濕度調月裝置風胴通氣裝置與暗室換氣裝置工事,海野幸德負責,6,900,000圓)、(恆溫濕度調節裝置冷卻用鑿井工事,許有諒負責,80,000圓)、(官給水泥,淺栗水泥負責,8,111,350圓)。根據現在的建物調查,在大氣系A館A106實驗室(當年的學生實驗室)內,仍留有當時的瓦斯開關與管線。至於日本時代的電氣設備,會依照電壓的差異,將管路漆成不同顏色。在如今地下室A115內,有一條半徑較大的電氣管路漆成黃色,一條較小的漆成藍綠色,是目前極少數仍維持帝大時代電氣管線原始塗裝樣貌的管路。
這次的台大大氣系A館建築調查,也是希望逐一確認這棟建築當年的用途與如今的使用狀況對照。以一樓來說,因為後來大氣系B館的興建,因而讓A館的門面消失成為一個直接連通的廊道,不過交接處的痕跡依然可見。原有從玄關進入後的「廣間」(大廳),如今已經把其中一部份隔成A102室,但原本的空間與格局仍然可以輕易看出。
由此左轉經過走廊,當年的講義室變成現在的A104教室(下圖左)。但過去的黑板與講台和今日之白版及投影螢幕位置剛好對調。以前進入是從教室後面的門進入,但如今設計則變成從前面的門進入。在如今A104教室的後面,有一塊不明目地的隔版存在。在這間教室的隔壁,是當年的學生實驗室,如今的A106(下圖右)。
目前此A106實驗室內保有少見的瓦斯管路與開關,以及已經被塗漆後的書櫃。此木造書櫃與阿里山氣象站的非常類似。
走廊外的神奇通風裝置。
接著沿著外面轉彎後的走廊到底,是過去的農業氣象研究室,這一間目前是 A108教室,殘存遺跡不多,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間研究室可以透過另一門直接與旁邊的學生實驗室相通,而無須先走到走廊再進去。
再回到A館正中間的部分,則是許多特殊隔間的暗房與「溫濕度調節室」。這一系列的空間,在建築完工時,分別隔間成第一暗室、第二暗室、第二暗室副室與第一至第三恆溫濕度調節室的房間,是這棟建築最機能性設計的空間。過去要進入這些小隔間的地方,必須從如今A103測計研究室的大門進入。此門一進入的空間,當年是作為機械室的處所, 因此頂上有特別的通風窗設計。如今已經全部打通的第一至第三恆溫濕度調節室,依然可見頂上被打掉隔間的痕跡(鐵架處上方)。
在一進入A103之後左轉進入的是非常大的第一暗室。這空間完全沒有窗戶,但頂上有菊花樣的通風孔設備。
這一間是第一暗室,完全沒有窗戶。
由這間可以再進入第二暗室的副室,然後再進去也是完全沒有窗戶的第二暗室。這間第二暗室仍有當年的水槽存在,是整棟建築一樓唯一僅存的實驗水槽結構。
由走廊繼續往前走,在上二樓的樓梯前,有一座風力風洞實驗室(完工時寫成「風力風胴實驗室」),馬蹄形的風洞設備相當特別。
此外,其走廊對面目前的廁所處,則除了當年的便所外,還包含浴室、湯沸室(煮熱水用)、藥品室與小使室。至於往二樓的樓梯下,則有往地下室的門。打開後可以通往空間不大的地下室,目前地下室仍存有日本時代的電氣箱與管線。
從樓梯走上大氣系A館的二樓,樓梯轉角處有一間浴室,一上去後左手邊的一大間,是林和老師的實驗室,而當年落成時就已經是「氣候調查氣象研究室」了。
它的隔壁,也就是現在A203大氣化學實驗室的對面,先前當成訪問學者室(或周明達老師用)的這一間,是「助教授室」。值得說明的是,這一間助教授室的門應該是在正中間,兩邊對稱各有一窗。不過,蓋了B館後,為了讓二樓與B館也相通,於是將助教授室重新隔間,三分之二依然維持辦公室,但另外三分之一打通成通往B館的走廊通道,原本外牆的窗戶也全部打通,只留下頂上的圓弧形遺跡。這一間助教授室是日本時代小笠原和夫的辦公室,他做的南方氣候研究便是在這兒所進行的。
這一間助教授室的隔壁,是現在的會議室,也就是當年的圖書室。依照落成時平面圖的解讀,前後兩門中間應該有書櫃,與助教授室相接的牆壁也應該有書櫃,但是另外兩側靠近外側的則是低矮L形狀的小櫃。這間會議室內書櫃,到底哪些部分是日本時代的物品,可以從書櫃底下的設計瞧出端倪。當時的設計為了避免書籍受潮,書櫃底下有設通氣孔,所以整個書櫃因此而墊高。目前會議室內的木頭地板水平面較高,部分木板的高度已經擋到通氣孔,可以確認這些書櫃的裝設是早於木頭地板。L形的低矮書櫃,開關設計非常特別,應該是原物無誤,但是上面加設的長形書櫃則可能為後來增設。
這一間圖書室的調查,另外提供一個非常有趣的線索。因為那些L形書櫃在一定距離處,都會有一個凹孔,可以讓人坐著深入腳把它當成書桌使用。但是,這個桌面實在是太矮了。現在一般人的身高,坐進去一定覺得桌面太低而不舒服。從這個線索又引伸出另一個發現,整棟建築所有舊門的門把都非常地低。目前的推測,當年的白鳥與小笠原等人,身高都不高,因此整棟氣象建築內的門把都比現代人要低矮。這個門把高度,明顯與帝大其他建築(例如物理系二號館)的高度要低,也可見這棟建築興建時,與這些當時氣象界的主要人物使用習慣有著密切關係。
以下的人體實際使用可以清楚看出,新的門把較高,舊的很低。
過去,圖書室前後的二個門,靠近往三樓樓梯正對下來的,是走廊上比較屬於公用的出入通道,另一個門則是直通隔壁的教授室。教授室就是當年白鳥勝義的辦公室,目前這一整大間為了要連通到C館的走廊,而被隔出三分之一當走道,另外三分之二才當成陳泰然老師的實驗室。這一間實驗室內有個小門,通到樓梯後面,當年建築圖面是寫成「第二階段下通路」,如今狀況不明。
此建築二樓另一主要的機能性用途,是做宇宙射線研究的「光象室」與「光象別室」。光象室是現在的A203大氣化學實驗室,洪惠敏老師進來系上前,過去曾做為助教的辦公室。這一間有個門通往隔壁,是原本沒有窗戶的小間「光象別室」(之前張美麗小姐辦公室)。這兩間神秘的空間,是白鳥教授做宇宙射線實驗的秘密基地,目前牆壁上都還留有當年引光用的方形窗孔,可見這兩個空間在建築規劃設計時,就已經有做這種實驗的打算。類似的分光與光象實驗設備,在現在的阿里山氣象站與物理系二號館也都曾經存在。
這棟建築靠近如今B館的立面,看起來是相當平整的一般建築,但是後側因為有一樓的各種暗房與二樓的光象室,而呈現許多方塊狀的堆疊造型。整個光象室的外圍,剛好是一樓的樓頂,應是當年架設引光用儀器的特別設計。
下圖時物理系二號館的洞。
從二樓往三樓走,唯一的一間是當年的觀測室,內部目前狀況不明。不過樓梯轉角處,有一功能不明的三角棚架,應該跟裝設氣象儀器有關。
由此往最頂樓走,出去便是風力塔,此處當年是稱做「第二階段室」,外側還有樓梯可以通往塔頂。由風力塔下望二樓樓頂,已經無法看見當年屋頂儀器架設狀況,因為此棟建築完工時屋頂雖為平頂,但曾有一段時間變成瓦片斜屋頂,後來才又改回平屋頂,因此落成時的屋頂格局應該已經不存。
此建築外觀目前已經被貼上黃色面磚,僅有風力塔處留有少數國防磚的原物。至於外側窗戶下的菱形裝飾,應是落成時就有之物。這棟建築的原始設計,其實是可以兼做一般氣象站可做的氣象觀測,因此建物最高處為風力塔,目前B館位置也曾有觀測坪。但它在台灣氣象建築史上的劃時代意義,是除了一般的氣象觀測機能外,內部也有許多可供觀測與實驗操作的空間,並有教學上的規劃設計。建物內關於暗房的格局,光象室與恆溫濕度調節室的空間配置,以及風洞實驗室的裝置,都是為了氣象研究所需的機能性空間。目前建物保留的宇宙射線分光用孔洞,更是此建築在這方面研究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見證。
未來,大氣系若有系館的擴建計畫,建議應該保留A館,而拆除地震後已成危樓的B館,新館可以蓋在目前觀測坪的一隅。當B館拆除後,原地可以恢復成早年「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氣象學教室」建築外的觀測坪,讓這塊臺灣氣象研究發詳地的整體格局重現,成為臺灣氣象研究發展的歷史文物館。
超讚~讓我們走進這棟舊建築的時候都會想到她的歷史價值了~
回覆刪除也是氣象人~很喜歡洪老師的文章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