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將近一整個月,關於「臺灣鐵道文化志」這本書的宣傳活動,將在明天(2011.6.20.)中廣黎明柔於晚上7:00-8:00的現場節目之後告一段落。真的很謝謝各位朋友,在這段期間內,北中南各地舉辦講座時的參與。這次「臺灣鐵道文化志」一書的出版,其實是一種蠻意外的機緣,因為有這本書的架構其實已經好多年了,成書的文章也大部分至少五年前就已經寫完,但這麼嚴肅的議題,這麼深沈地講臺灣鐵道文化的興衰與面相,卻不是現在「弱智化」或「綜藝化」市場的喜愛,因此這本書詢問過四五家出版社後一直無法出版(因為我承認我也很難搞啦,我不想要修改成我不要的「軟性」鐵道文化書籍),所以才會一放放這麼久。這次的新書,真的是間隔了太久的時間,因此在好幾場新書分享會上,都不時看到一些從「臺灣鐵道傳奇」就開始關懷這議題的朋友,說我好像消失很久了。其實,我還是一直有在關心臺灣鐵道文化的議題,只是很多很多時候,真得很無奈與無力,如果大環境的認知是走在一種膚淺的軌道上,那也只能等待一個成熟的文化意識可以形成的未來。
時間仍然繼續在走,火車依然繼續奔馳,而鐵道文化的路也仍然有待你我的努力。基隆的百年月台眼看要被文化局給搓掉而只保留一小段,新北投的CTC中心恐怕遲早要被移平,臺北機廠究竟會開發成什麼樣子誰也不知道,華山車站已經快被好好看得面目全非,多少的風華再現都要變成風華再見。一本書,是傳遞一種理念,一種想法,一種看事情的角度。或許,這是這麼混亂的時代中,唯一能讓人省思的一點觸媒。能做的永遠太少,因為崩壞的世界是如此之大,但我們鐵道文化協會已經慢慢開始在打狗鐵道故事館,用我們自己的努力實現一個鐵道文化的理想,就像是公車迷買下豆腐車來自力保存的行動一樣。或許,這些夢想都是持續讓我們走下去的動力。
謝謝大家這一個月來的參與,目前到六月底北中南的誠品都還有鐵道文化看板的展覽專櫃,大家可以去看看喔~
天母忠誠店謬思牆展覽,高雄誠品大遠百店
5/4(三)-6/30(四)『珍藏台灣鐵道文化』寫真展
我們的美麗寶島,曾是一個處處有火車、遍地有鐵路的「鐵道王國」。鐵道文化早已根植在每個台灣人的生活之中,成為永恆的記憶。但,你真的瞭解其中的奧妙嗎?讓這幾幅火車與鐵道建築的珍貴鐵道文化照片,帶領您進入多采多姿的台灣鐵道世界,觀察台灣鐵道文化的體現與變遷。
●主辦單位/遠足文化 ●照片/文字提供:洪致文
解讀鐵道王國的文化密碼《台灣鐵道文化志》新書分享會讓《台灣鐵道文化志》作者帶領您進入多采多姿的鐵道世界,
全面且深刻地觀察台灣鐵道文化的體現與變遷,從台灣鐵道的發展軌跡,談到鐵道的時空概念、鐵道文化的多元風貌,再以文化資產保存的角度,敘述鐵道車輛、鐵道建築等台灣珍貴的鐵道文化資產,以及對鐵道博物館群建立時的期許。
我們的美麗寶島,曾是一個處處有火車、遍地有鐵路的「鐵道王國」。鐵道文化早已根植在每個台灣人的生活之中,成為永恆的記憶。《台灣鐵道文化志》將帶您進入多采多姿的鐵道世界,全面且深刻地觀察台灣鐵道文化的體現與變遷,談到鐵道的時空概念、文化的多元風貌與價值。
講座時間地點:
5/15(日) 15:00-16:30 台北誠品信義店3F廣場Forum
6/11(六) 15:00-16:00 台中誠品園道店
6/18(六) 15:00-16:00 高雄誠品大遠百店17F
主講:洪致文(知名鐵道研究專家/台灣鐵道文化志作者)
●主辦單位:遠足文化
以下節錄本書相關專訪與書評
火車火車行對佗位去文/古庭維(本文作者為鐵道文化協會副會長、《鐵道情報》總編輯)
近年來,各種與鐵道或火車相關的活動興盛,從收集戳章的小冊子狂賣數萬本,到郵輪式列車賣座奇佳,鐵道文化活動儼然成為流行。距今20年前,支線一條一條停駛,珍貴建築和車輛幾乎不可能保存,更不會出現主題列車的活動,對照之下,今天的環境簡直是鐵道愛好者的幸福年代。社會風氣有如此轉變,一切的起始點就在1990年8月,洪致文於《中國時報》寶島版發表鐵道專欄,兩年後再結集成《台灣鐵道傳奇》(時報),一股鐵道風潮隨之席捲台灣社會,是台灣鐵道趣味史上叫好又叫座的經典名作。
鐵道文化之所以風靡,在於它是庶民社會的共同記憶,可以輕易地引起共鳴。權威體制的國家,人民幾乎不可能發展任何興趣,戒嚴時期甚至連拍攝火車都是違法的。於是台灣人對火車的感情,在長年壓抑中累積能量,最後形成了美麗花火,大鳴大放。然而,鐵道文化在今日看似已成為顯學,核心價值卻有所失落。因為,珍貴建築和車輛的破壞從未停止,許多活動在過度的商業包裝下,往往與文化傳承脫節。
這20年來,洪致文持續觀察鐵道文化,近日出版《台灣鐵道文化志》一書,探討鐵道趣味黎明期以來的各種現象。在鐵道趣味已被社會認同的現在,本書從再次詮釋鐵道文化的內涵開始,不論狹義的車站車輛各種設備,廣義的文學詩詞歌曲創作,以及各種趣味面向,作者以對鐵道入微的觀察為基礎,佐以本身對科學及人文的博學,啟發讀者對鐵道文化全面性的認識。
建築和車輛的保存歷程,是非常精采的一段內容。彰化扇形車庫是鐵道建築保存革命始祖,台中站是經典車站保存先鋒,舊山線則是台鐵史上第一條因發展觀光而恢復運轉的舊鐵道。回顧珍貴火車的拆除事件中,作者以犀利的筆鋒,指證歷歷,相關單位屢次違背承諾,20年內3次毀滅性的破壞,已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對於許多事件,作者並非一昧批判,而是以精準的分析,根據文化本質提出看法。不論是奮鬥有成,或不幸失守,每一段歷程,都值得不同世代的讀者認識,因為成果真的得來不易。直到今天,藍皮的古董柴油車,是台鐵現存唯一戰前製的動力客車,依然遭棄置不顧。首善之都台北市,依然漠視台鐵舊禮堂和華山車站無可撼動的文史價值。鐵道文化的環境,真的隨社會重視而改善了嗎?
對作者的忠實讀者來說,本書可能因部分內容已多次闡述,較不具新鮮感,也可能認為書中珍稀的老照片不夠多,而感到不過癮。然而,對20年來鐵道文化現象如此全面性、系統性地重整,正是這本新作最重要的價值核心。書中許多色塊或圖形的安排,也都有源自鐵道趣味的巧思,讀者不妨用心觀察,也體會忠於原味、尊重文化的創意展現。
當這本著作定位在領導者的宏觀視野時,相對較弱的版面規劃和圖片處理,難免令人失望。即便如此,仍不減其代表性及重要性。1930年代設計台北、嘉義、台南等車站的宇敷赳夫技師,曾對看似平庸的工場建築有所評論:致力追求機能展現而沒有雕琢的建築,一定也會呈現一種深刻的美感。缺少精緻的設計,《台灣鐵道文化志》以紮實的內涵,引領讀者再次認識台灣鐵道傳奇。
轉載自中國時報開卷 2110507
http://post.books.com.tw/bookpost/blog/40031.htm其實從一開始,我就不覺得這是一本寫給鐵道迷的書文/DL
因為我不是鐵道迷。
辦公室鄰近松山火車站,去年拆鐵道的時候新聞媒體報導了好一陣子,畫面中見到不少人長時守候在旁,不外是想記錄拆除過程,或是最後一列火車駛過的照片。雖近在咫尺,老實說卻也沒想過要繞過去看看。只是在之後的某一天才突然感覺到:不用等平交道了。
朋友有陣子迷上了火車模型,除了有事沒事拉著我們去玩具店「欣賞」那小小一列數千元的火車頭,有次看到疑似太魯閣號的火車經過,還把握機會對我們教育一番關於「傾斜式列車」的「火車常識」。機械原理聽著是有點意思。可惜,我從來就不是一個火車迷。
有次看電視介紹到東部某個無人車站即將面臨廢站命運。說是車站月台,其實不過是鐵軌旁一塊小小水泥地,搭個遮棚罷了。臨著太平洋的車站,非常美。看著節目的當下,我很知道會有這樣的報導通常就是表示,自己可能無緣親身經歷這麼美的景色;不過我當然也聽懂台鐵經營的難處,裁線、廢站是經濟問題。除了不是一個鐵道迷,我也從來就不是一個文物保存的倡議者。
可是,出版社來說完這本書的當天,我就跟同事說,如果我今天想要讀一點跟鐵道有關的東西,或許就會買這本吧。洪致文的響亮名號當然是一,所謂「鐵路文化聖經」的是一;不熟某個領域的時候,總是想偷懶點,找個快速入門的「集大成」。不過也或許是因為在出版社介紹時,略略翻過的目錄和圖片。即使像我,一個從來就對鐵道不感興趣,也不怎麼支持古蹟保存的人,都會再看到某個標題、某張照片的時候,想停下來,看看他到底寫了些什麼。
所以它應該不是一本只寫給鐵道迷的書。
《台灣鐵道文化志》是洪致文睽違近10年的作品。這本書,他從台灣鐵道文化的啟蒙、鐵道社團的發展寫起;接著,他介紹諸如時刻表、路線圖等鐵道基礎知識。第三部分是不同面相的鐵道文化,鐵路便當、火車模型、「永保安康」大家都知道,但火車上的紙杯、愛國獎券電影小說漫畫裡的鐵道文化,當有人一件一件說給你聽的時候,我們才會驚覺,原來火車竟與生活如此關係密切。
本書最大的一部分,是關於鐵道文化的保存,洪致文特別將鐵道建築與鐵道車輛分篇討論,除了論及目前狀況,好、壞都有;他也寫到幾次抗爭事件始末,兩造的觀點、行動,以及最後結果。不用說,這是全書最沉重的段落,文字間,可以讀的到洪致文的氣憤與激動。
我不支持文物保存,因為我不知道為什麼要保存。可是這本書一開始的切入,就讓我對鐵道,應該說是我們可以怎麼看待鐵道這件事,有了不一樣的觀念。
高鐵剛落成,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推銷了個「台灣一日生活圈」的概念。姑且不論對一般如你我而言的上班族這究竟實不實際,不過台灣的確是變小了;不過這說法沒什麼創意。台灣人第一次改變對空間的距離感,其實是在鐵路剛出現的時候;雖然從南到北還是得花上大半天,不過畢竟只需要「一天」了。
為什麼火車站總有顯眼的大鐘?其實早期是沒有所謂「時區」這個概念的,所以橫跨美國的鐵路線,各公司有各公司不同的時間標準。因為實在造成太大的困擾,後來才劃分時區,定出統一的時刻表。因為,時間,或說「準時」對火車來說實在太重要了,所以,所有火車站才會都醒目的大鐘。
因為火車,我們的空間感、時間感都不一樣了。
有了這樣的開始,再順著看接下來篇章,就可以比較容易理解,以及想像。當你讀著他在每一部電影尋找火車或是車站出現的場景,或是哪一張愛國獎券只出現了阿里山鐵道的一角而沒有火車,火車上的玻璃杯何時變成紙杯、紙杯又有什麼講究……你不再只是讀著鐵道迷單純的戀物,而是可以想像,這麼多的線索,可見「火車」、「鐵道」是如何與我們生活相關,在我們從沒有意識到的時候。
再接著讀到洪致文對目前鐵道文化保存的看法,你就會比較想搞清楚:那些贊成的或反對的,他們到底在說些什麼;還有,現在的做法到底好不好?保存,不只是留下東西,如果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保留,為什麼要人云亦云的喊著要留?又怎能確定什麼保存方式對它最好?
這樣的論調老生常談,可是這次有了不一樣的切入點。所謂「文化」不就是這樣,我們讀書,不外就是在替自己找新的刺激,或是理由?所以,我或許會願意再多看一兩本有關鐵道的書、多留意鐵路相關新聞;也或許,我會願意對鐵道保存、文物保存,開始發展新的看法。
其實這都而無關乎現在、將來,我是不是一個鐵道迷吧。
http://okapi.books.com.tw/index.php/p3/p3_detail/sn/607洪致文,資深鐵道迷的20年愛忿作者:陳琡分 / 2011-05-20
在台灣鐵道文化的世界裡,洪致文已然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名字。
1990年,他開始於《中國時報》寶島版發表鐵道相關文章;1992年推出的第一本鐵道專書《台灣鐵道傳奇》,在那個眾人只將火車視為交通工具、與文化完全搭不上邊的時代,他試圖披荊斬棘地建構鐵道文化的概念;及至眼下最新的《台灣鐵道文化志》,他依舊細數著一則又一則屬於台灣、屬於歷史、屬於人們與火車之間的故事,耕耘不輟,至今已逾二十年。
端看洪致文的出版資歷,不少人會以為他或許已過中年,然他正值不惑,讓人驚訝於他的年輕;看他對鐵道的專注程度,可能也會認為他鑽研於此中領域,但他實為一名大氣科學博士,任教於師大地理系。翻閱他的十多本鐵道專書,可能又會覺得洪致文之於鐵道文化或鐵道書寫,只要話匣子一開,該是說不盡的狂熱與興奮,然而,連最後這個猜測,都是錯的。
長年關注台灣鐵道文化發展,談起這十多年來的變化,洪致文透露出深沉的無奈。政府與台鐵對於鐵道相關文物的處理方式,從想法到策略上的顢頇,已不需多言;諸多的破壞與粗暴的對待,看在洪致文眼中,從最初的錯愕與不忍,如今只剩麻木的情緒。他的評價與建言總是既直接又犀利,從建物的維護,到車身的保存,皆可說是砲聲連連。其毫不留情的程度,幾乎要讓人忘記,他是個從兩歲起就對鐵道充滿熱愛之情的資深鐵道迷。
「台灣有很多非常珍貴的火車,但依照台灣目前的文化資產保存法,是沒有辦法給這些火車一個『身分』的。」身分?為什麼火車需要身分?「有了身分,就會有法令的保護,不能亂拆也不能亂丟;還可以進一步編列預算,提供整修經費以及調查研究計畫與未來規劃建議。」洪致文進一步解釋,目前的文化資產保存法只管建物與國寶器物,火車不在規範當中,而且因為火車具備可移動性,讓它的處境更為尷尬。「假設某個縣市想把某列火車歸為文化資產,如果台鐵覺得麻煩,他們只要把這列火車拖到其他縣市去放,就省事了。」但以同樣對鐵道有所珍愛的日本為例,他們會將火車訂定為「國家第一號重要文化資產」,依次編號,於是火車便正了名、有了身分,成了文化資產,而非過時即棄的交通工具。「當你沒有身分,你什麼都不能做。」
又如時下最夯的鐵道藝術村,洪致文也直指問題核心:「你會發現,把我們所謂的鐵道藝術村放到酒廠、糖廠,其實都是一樣的經營模式,跟鐵道是分離的。只因為它可能是在鐵道附近,便冠上了鐵道的名稱。但它其實與原始最根本的東西一點關係也沒有。」
凡此種種,讓洪致文對台灣鐵道文化的發展,除了失望、憤怒,其實還有沒說出口的憂心。「現在很多人看鐵道文化,都認為是無限的商機。但我們目前的鐵道文化往往都太膚淺。它很可能只是假藉一個符碼、一個名詞,就依附在這個文化上去創作,可是出來的東西和整個文化概念的本質卻是分離的,這是一種失根的文化創意。」洪致文認為這是台灣當前在文化面上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不只是鐵道,老街、古蹟、或是各種節慶祭典,都出現了同樣的病症,長期以來,將成為無可挽回的損耗。
「但至少現在『鐵道文化』四個字已經變成一種符碼,已經廣為人知了。」加上近年也有許多火車站與鐵道建物,都已經列為歷史建築,進到文化資產的項目下,洪致文認為,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
「所謂的鐵道文化,是因為鐵道的出現,影響到周邊任何因它而出現的東西。例如有了火車,就有畫家去畫火車,或是有人在歌曲或小說中,加入了火車、車站的場景,這都屬於鐵道文化。」在洪致文的腦海中,有著一張龐大的台灣鐵道文化系譜,從鐵道起始,一路延伸到相關的各種領域,諸如文學、繪畫、電影、音樂等等。投身於鐵道文化二十年來,他期許自己逐步收束這個浩大的概念、將之落於實際且精確的物件上,再從這個具體的收束,往下延伸出其他文化概念。「鐵道文化包含的事物非常多,但它終究必須根植於真實發生的文化歷史,否則就變成架空的場景、奇怪的想像,甚至是錯誤的創作。」
「我希望自己的書寫可以造成一些正向的影響。」一面翻起這次由遠足文化推出的《台灣鐵道文化志》,洪致文一面有條不紊地細數著他所認知的台灣鐵道困境。「我對鐵道的喜歡跟感動還是在,但是會愈來愈少。」聽見一名資深鐵道迷這麼說,不免令人一陣心驚。「慢慢地,這些喜歡與感動,都會變成一種驚訝,因為你會不瞭解,為什麼某些事物會變成這個樣子。」洪致文強調,他並非抗拒新的改變。「我不認為新的東西就不好,只要同時顧及設計與概念,一樣會有很好的表現,例如台灣高鐵。」但神奇的是,類似的新事物、新材質,搬到台鐵去,就會走樣到令人傻眼。「我覺得那是人對事物一種珍惜的態度。」只要有珍惜,即使情境再艱辛,都能有動人的表現;反之,則是令人痛心的失望與傷害。
台灣鐵道文化志,紀錄文化資產興與衰:專訪洪致文作者 / 誠品網路編輯群 |
在1990年8月,洪致文於《中國時報》寶島版發表鐵道專欄,
1992年結集成《台灣鐵道傳奇》,詳述台灣鐵道百年來歷經清朝、日據時代及民國的種種變遷。
書中除了台鐵的環島幹線與支線外,還包括了林鐵、糖鐵、鹽田、礦鐵…等完整資料。這是台灣鐵道文化的經典之作,更是第一本專門為火車迷所寫的入門書,鐵道風潮進而席捲台灣社會。
在鐵路支線逐漸停駛,珍貴建築和車輛無法留存的當時,在洪致文的介紹之下,社會上興起了保存鐵道文化的聲音。至今,鐵道活動興盛,舉辦主題列車活動、舊線復駛、鐵道支線成為台鐵的興盛觀光路線…從父母輩到年輕一代,鐵道是台灣庶民社會的共同記憶,輕易地引起共鳴,如今鐵道文化正是風靡。
作為台灣鐵道書寫第一人,洪致文在近十年間卻不曾出版與台灣鐵道相關的專書,直到今年才出版《台灣鐵道文化志》。洪致文是用怎樣的心情看待當下的鐵道文化?
《台灣鐵道文化志》以鐵道研究者的視野,全面且深刻地觀察書寫台灣鐵道文化的體現與變遷。在國外,是否有類似的相關著作,影響洪致文組成此書架構?
洪致文說,在歐美等國,並沒有專門講「鐵道文化」的書,連「鐵道迷」都是分眾的:玩模型的、拍火車的、研究路線的,都是不同的族群,大多著墨於「鐵道趣味」。但這群鐵道迷,很少從文化的角度切入鐵道;會關心鐵道文化資產的,反而多是從「世界文化遺產」角度切入,和普羅大眾距離更遙遠了。
在《台灣鐵道文化志》中,洪致文在鐵道趣味已被社會認同的現在,更深入詮釋鐵道文化的內涵。從狹義的車站車輛各種設備,到廣義的文學創作趣味面向,讓鐵道迷及非鐵道迷更明白鐵道在歷史生活中的展現層面。
然而在本書中,鐵道文化資產的今昔對比、問題所在更佔重要篇幅,與往昔輕鬆易讀的鐵道逸事相比,本書顯得較為嚴肅,且批判力道強烈。
洪致文笑說:「我在過去的鐵道書中設定不同的族群和讀者,一方面容易吸引讀者,只有少部分是深入探討的內容。在本書中,只有第三章是專欄集結、談論廣義鐵道文化的內容,其他的部分都和文化資產相關。」
為何一個鐵道迷或非鐵道迷,要關心似乎一點也不有趣的「鐵道文化資產」?洪致文試圖將鐵道文化資產的定位拉高:「它其實是台灣文化資產的一部分,代表珍貴的台灣歷史經歷。很多在維護鐵道資產發生的現象,也能具體而微的看出台灣文化資產所遭逢的危機。」
洪致文提到,近年來政府努力的在做鐵道文化保存,但卻因為圖省事方便、不去細究歷史脈絡,反而造成文化資產破壞。
他舉例道:「台灣第一台蒸氣火車騰雲號,重新修復上路讓許多鐵道迷很高興,但是被裝上了不搭的零件,並抹滅所有歷史痕跡,在文化資產的判定中,它已經不是百年文物,而是新車!而車身上所掛的『騰雲』二字,更是在早年拍電影時,某個鐵路局員工的父親寫了掛上去的…」
而對於老建築活化,洪致文則舉舊車站修復為例:「國外在舊建築修復前,在解體時會慎重的做好色層分析,瞭解原先漆了幾種顏色;然而在修復時,卻可能會漆上從來不曾出現過的顏色。而許多部份毀損的木造建築,包商也為了圖方便,直接拆掉重作,問題是新建築木料又沒以前好,整修也隨便,幾年後木頭甚至裂開了!」在種種細節中,都能看到主事單位的輕率與不負責,也反應了台灣尚須建立的文化資產保存觀念。
鐵道文化資產的修復和所有古蹟修復是一樣的,需要經過謹慎的調查研究才能下手,也要考慮到要整修到什麼年代,而不能「混搭」,更不能「砍掉重練」。然而這種思維,的確不只存在於鐵道文化維護之中,並普及於台灣文化資產的重生再利用狀況中。
洪致文舉鐵道藝術村為例:「鐵道藝術村在台中成功之後,許多政府官員會覺得成果不錯,以此型態複製,但複製不一定成功,而原先的成功也會失去獨特性,我在書中特別花了一個章節探討這件事情。原創性應該要被持續鼓勵,也要發源於當地,應當是有機的組織;但目前台灣文化單位的作法,都是如法炮製,並且自行想像,和鐵道完全脫鉤,也和當地住民生活脫節。」
但洪致文也說:「雖然我這麼檢討,但是會有這種反省的人不多。看到整修完畢的老建築或空間再利用,大家都認同,卻不知道那只是符合現代人想像的產物,是假的懷舊—這些資產不是被『保存』,而是被『改造』。所以當大家都覺得好的時候,不代表它一定沒有問題。」
看到許多亂象,提出種種批判,洪致文坦言對台灣鐵道已經越來越失去信心。但為何還會出版這樣的一本書?
他說:「現在鐵道迷越來越多,我希望透過這本書,可以讓鐵道迷用正確的觀念來理解鐵道文化,開始深思鐵道文化的深層面相,而非整天只關心鐵路便當與永保安康,台灣的鐵道文化發展才會有希望。」
如同洪致文在序中所說:「台灣的鐵道文化,其實可以不用那麼的膚淺與商業,文化的保存若多用一點心,也可以做得更好。這絕對不是文化保存在台灣必須走向庸俗的宿命,只是台灣人民在過去制式的教育裡,缺乏美學的薰陶,缺少歷史文化的概念。」
這位從年少時期便開始迷戀鐵道的鐵道達人,依然秉持著一份對台灣鐵道的熱情,期待能讓更多人體會歷史的珍貴,將鐵道的記憶繼續留存下去。
1990 中國時報時期就讀過的鐵道文章 後來也買了書 期間流浪的生活過了好多年 今天在人來瘋再聽到洪致文本人on air 重逢的感覺好特別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