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9日 星期六

早年車身畫有紅十字、可搭載傷患的台鐵「傷兵車」

 
過去這一年多來,因為COVID-19疫情的關係,不少人都注意到印度鐵道把臥車改成臨時的病床用客車,甚至也提到他們也直營了醫院。其實,台鐵以前也有鐵路醫院呢,而且至今還有幾棟留存,有的還有文資身份(例如彰化鐵路醫院)喔。不過,是否有火車也曾被改成可以載運傷患的呢?當然也是有的,不過不是因為疫情,而是跟軍事考量有關。
 
在受這波COVID-19疫情影響而暫停開放之前,相信已經有不少民眾到鐵博參觀時,曾經看過有一輛塗著「紅十字」的火車。這是一輛怎樣的車呢?為何有著這樣的塗裝呢?其實,它確實是載運傷患用的車輛塗裝,而且跟二戰後台海情勢緊張,鐵路支援軍事有關的「傷兵車」樣貌。

在民國四十二年的紀錄中,台鐵曾將十八輛的25C10000型車(25C1011110125號及101361013710073號)改造為「傷兵車」,並在外表塗上方形紅十字標誌。它們每輛的定員在使用時以80人計,並以三等車費來收取。車裝用日光燈,板塗裝為淺藍色,車側除了有木板長條椅外,還有一根根直立的鐵桿,上面更有L形倒勾可以掛放擔架,因此被當作傷兵車用。

過去,傷兵車多跟衛生車(Hospital Car)、給養車(Kitchen Car)連掛,並且留置於萬華車站待命。這樣的編組,其實很受二戰後美軍的影響,因為日本在美國佔領軍時代,也曾改過很多以這款車來改造的軍用車廂,甚至還有「軍籍號碼」、並被取了英文名呢!台鐵的衛生車、給養車後來都被報廢解體,傷兵車則曾移到高雄港站留置存放,但最終還是被拆光很可惜。

其實,這款曾改為「傷兵車」的25C10000型,就是大家熟知的黑色「代用行李車」,最高峰時總數曾超過百輛。這款車是1930年代後期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緊接著二戰開打,台灣籠罩在戰爭陰影下的物。台鐵貨車是戰時物資運輸的主角,因此1939年由日本引進台灣的這款25C10000型鋼皮轉向架式篷車,不止擔任過貨車,也充當過後來的代用客車、代用行李車。
 
本型車有車端貫通門,車側裝設二扇1.7m寬的拉門,都是為了軍隊物資與士兵的快速及有效率運輸而設計,甚至有些改作為代用客車用的車,還設置有可坐人的簡易式長條座椅、甚至還有簡易廁所呢。這批代用行李車在台鐵的歷史上,也一直是舉辦巡迴展覽的常用車輛。在國共時代氛圍下被改裝為反共抗俄列車,也曾擔任CK101號蒸汽火車環島巡迴之旅的文物車廂。

對於世界各國的鐵道博物館來,為了不同的鐵道故事,在車輛的展示塗裝方面,往往會因為展覽需求而有一些考證後的變通。通常來,就是歷史事件的實車已經拆光光一輛不存,但為了「故事」的展示需求,便會以同型車來替代某種特別的塗裝,作為視覺展示上的實體物件。基本上只要在展示明上能講清楚,便不會有誤導的疑慮。

至於車輛的修復,是否完全考證到一模模一樣樣,則牽涉到經費與車輛結構等問題,就像是古蹟修復一樣,有時候幾十年間使用上的過程改造,都可成為展示解的一部分時,也就不一定有要完全修回去的必要,端視博物館要什麼樣的故事,想傳達怎樣的資訊,只要講清楚即可。

目前,因為全台留存的25C10000型仍有相當多輛,而鐵博本身就有二輛,因此在展示塗裝上就可以有比較多的選擇,特別是當年曾改為傷兵車的那些都已經解體的情況下,若能有一輛改塗回有紅十字的樣貌,也才能這段故事。在這樣的考量下,25C10024號便成為榮膺這重任的一輛車。而它的修復改塗裝,正好在COVID-19疫情肆虐的這一年中,也提供了未來展示上可以訴鐵道與醫療的一個切入點。
 
這輛25C10024號其實是文化部最早擁有權的一輛保存車,更是鐵博第一輛納入典藏的台灣火車(最早獲得權的是日本國鐵583)。因爲本車最早是展示於台中的二十號倉庫外,是當年由文建會時代的中部辦公室購入,而後轉交給改制後的文資局,所以才可以在北廠轉型為鐵道博物館時,直接納入館藏不再需要與台鐵接洽。(當然,當年中辦之所以這麼有「慧眼」挑了這輛車,其實也是我在幕後建議的啦,呵呵。下圖為當年在台中二十號倉庫外的樣貌)

不過,本車因為之前在台中長期置於室外展示,來鐵博後雖然轉入有棚架的場所,劣化的情況有減緩,但還是需要表面修復。因此從去年底到今年初,經過外表以「博物館展示等級」的整理後,重新換上新的深藍色塗裝,以有紅十字的外貌,作為訴本型車「傷兵車」歷史的素材。未來,若COVID-19疫情趨緩,大家來鐵博就可以看到這輛車修好後的樣子囉~

 

0 意見:

  © Blogger template 'A Click Apart'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