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31日 星期日

日本原鐵道博物館台灣鐵道展的大驚奇!

今天(2016.1.31.)來日本趁空立刻前往位於橫濱的「原鐵道博物館」,也就是之前柯P市長也來看,並且感嘆「我們對古蹟的保存還沒有日本那麼精細」的地方。其實我必須說,台灣不是沒有文化深度,不是沒有歷史厚度,也不是沒有人才,問題在於柯P身為一個市長,一個在國民黨黨國教育體系下成長的背景,很難理解文化歷史的深度與內涵,而他身邊的人,也多缺乏這樣的認知,因此沒辦法做到跟外國一樣精細。

今天我匆匆忙忙跑了一趟參觀這個「原鐵道博物館」,主要是去聽一位幾十年老友松本謙一先生,對於館內這次播放之「台灣鐵道影像記錄片」的詳細解說。我認識松本謙一先生好多年了,最初的結緣是在那本「阿里山森林鐵路」的書。之後,鄭銘彰跟我曾將嘉義扇形車庫的報導給他們出版社的雜誌刊登,我的「台灣鐵道文化志」一書中,也有松本先生家裡驚人的模型介紹!
這次的展覽,主要是原信太郎先生在1960年代所拍攝的台灣鐵道影片,是彩色的非常珍貴!片中可以看到當時藍皮普通車的顏色塗裝(少部分是較為深藍),以及柴電機車的正確藍色。當然,樸素的蒸汽火車原貌,也不是花枝招展的風華亂現。這些,也有賴松本先生的解說整理才更為詳細呈現。

http://www.hara-mrm.com/event/event1512_01.html
今天讓我非常訝異的是,在現場看到古仁榮先生給原先生的信,那筆跡實在太令我懷念,而更更讓我驚訝的是,原先生竟然收藏了我的第一本書。簡直不可思議。當今天我由松本先生向針谷代理館長介紹時,她竟然進去拿了原先生珍藏的我的書。太驚訝了啊。
其實我今天一直在想,日本可以舉辦這樣的台灣鐵道展,吸引了柯P市長,依照聯合報的報導:『柯文哲在訪問東京車站之時,就曾談到「台北缺城市美學」,而在橫濱參觀「台灣鐵路展」之後,則是對外向媒體表示,應參考日本與韓國的作法,再研究台北市的 文化場域該如何經營。他還在臉書上表示自己最有興趣的是館內播放「台灣鐵道史珍貴紀錄片」,有報導指出,當柯文哲在回覆記者對於在日本看台灣鐵道展有何感 想時,答道:「我們對古蹟的保存還沒有日本那麼精細。」』
問題是,我們自己本身就沒有這樣的歷史文化厚度,也沒有人才嗎?今天我致贈了原鐵道博物館兩本著作,一本是我寫的「臺鐵花車百年史」,另一本是最近由台博出版的「百年輪轉,台灣鐵道」,台灣的鐵道研究,已經不是日本能忽視的。而在硬體上,我們有世界珍貴的台北機廠可以做成超越日本等先進國家的活的鐵道博物館,但柯P團隊卻把都更魔手伸進已經要全區保存的廠區,要去蓋大樓!這樣的操作,比對市長在日本的感嘆,不是一種雙重人格的精神錯亂?
再看看三井倉庫或新北投車站要被搬離原位失去歷史文化脈絡的操作,這不正是市長你的團隊,無法做的「跟外國一樣精細」的根源嗎?我們不是沒有人,不是沒有市民公民看得出城市的歷史價值,問題是在市長你的團隊就是最大的「文化恐怖份子」啊~

「台湾の鉄道展」 平成28年1月16日(土)~ 
 @原鉄道博物館  横浜市西区高島1-1-2 横浜三井ビルディング2F

2016年1月28日 星期四

國光老狗96A3畢業之旅

今天(2016.1.28.)國光客運辦了老狗96A3的最後畢業之旅。早上九點多就在西站舉辦典禮,之後的巡禮在以附贈雞肋年菜的高貴價錢下,跑一趟到大佳河濱公園就回來收攤。本來早上10:20發車後,中午12:00還一班,但因為太少人參與活動,中午的取消(不意外),早早結束,連展覽的車也在下午約二點多就跑了。國光客運嘛,不意外。

今天的巡禮車,共五輛編成(?),行駛路線為:台北西站->忠孝西路->延平北路->市民大道->中山北路->忠孝東路->建國北路高架(下民權東路匝道)->建國北路平面->濱江街->大佳河濱公園。回程大致走類似的路,不過是忠孝東路忠孝西路後轉入西站。以後要看這麼大陣仗的國光客運96A3老狗,真的不容易了啊~


以下是今天在舊市議會前天橋上拍的景致~

老實講,國光客運的美學概念真的很可怕,看看那些字體,那些彩繪,無言啊~



2016年1月26日 星期二

2016.1.的一些記錄~ 雪,辰馬商會,鴻儒堂,北門高架橋

最近期末事情一堆,一些記錄都沒空好好寫。就一次上吧~
2016.1.24.這天台灣遇到一個不知道哪兒取名來的「霸王級寒流」,反正就是寒潮爆發冷死了。週日台北有下霰,冷到不想出門。週一一早,想說再不拍可能雪景就要GG了,於是趕赴台北捷運沿線的幾個站,拍了雪景。實在是很難得的風景啊~

過年前趁空,去了一趟蟾蜍山,拜訪這個最近被列為文化景觀的聚落。
辰馬商會這棟二二八事件中重要的建物,即將可能被留皮改建,只好先來憑弔。
鴻儒堂這間開張於1936年的台北老字號書店,在2016.1.25.從漢口街一段35號的門市功成身退,我家很多日文書都是在這裡買的啊,另一家是永漢書局。唉~ 都要成為記憶了。
 最後是北門高架橋與忠孝橋引道,將在春節拆除,所剩時日不多,請把握!


2016年1月24日 星期日

超潛入立法院看臺北州立第二高女的遺跡!

很快的,中華民國歷史上第一次的國會政黨輪替,即將展開。之前報紙有報導,立法院的產權屬於台北市府,每年還要付租金呢,所以有想要遷到其他縣市的建議。大家是否好奇,為何立法院產權會屬於北市府?北市府有立法院,是否如同不當黨產一樣,是不當市產呢?讓我們超潛入看看立法院究竟是日本時代什麼建築變的。

其實,立法院是日本時代原本的「臺北州立第二高等女學 校」(老一輩台灣人稱的第二高女,跟戰後稱北二女的中山女高不一樣。中山女高在日本時代是「第三高女」)。這間學校以前大多是日本人念的,戰後跟第三高女(現在的中山女高)名稱互換,和台南一中與二中戰後名稱對調一樣。

戰後,從第二高女改成省立台北第三女子中學的這個學校,因為校舍在二戰時被毀損嚴重無法使用而停辦。不過,該建物修好後,曾由台灣省政府農林廳使用,直到省府於1950年代後期搬去中興新村,空下來的這個建物才由立法院於1960年進駐。

如今仔細看第二高女的建築,除了靠近中山南路側被一堆鐵門與奇怪的橘色玄關給拉皮 美容外,其實保存的還不錯。整個ㄇ字形格局,中央是操場,為典型學校型態。而校舍因考量到日照,南側棟的迴廊在南 邊,而西側棟的迴廊是東西二邊都有。

依照美軍二戰時轟炸後的空照圖看,除了1935-36年度新築的校舍沒毀外,其餘的L形紅磚建築似乎屋頂已經燒失,是戰後保留紅磚外皮加屋頂重蓋的。1935-36年度新築的校舍其實是貼上褐色的國防磚(青島東路側可見),不過目前立院把靠近內側的部分也漆上紅色。

事實上,立法院的老建築不知道是不是古蹟,但狀況其實不賴,可以保留保留,也算是留下一點城市記憶。

下圖是二戰時美軍轟炸後的第二高女狀況。美軍1945航照,由中研院GIS中心提供:http://gis.rchss.sinica.edu.tw/GIArchive /?p=1786


下圖是第二高女的學校平面


這是1935-36年度新築的校舍立面圖


以下是2010.8.26.拍的



2016年1月18日 星期一

「百年輪轉‧台灣鐵道」出版上市囉!

由台灣博物館所出版的「百年輪轉‧台灣鐵道」終於出版了。這應該是台灣的國家級鐵道博物館展示規劃上,很重要的第一步!因為這本書,是未來鐵道部展示場區內,常設展部分的最基礎研究規劃中的一環,台博與臺鐵合作下將有更多實體展示會配合這本書裡寫到的東西一起展出。



位於臺北市北門邊,延平北路一段與中華路口間之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與其附近街廓,是大清帝國統治臺灣以來,臺灣近代文明發祥之地,也是臺灣最有鐵道歷史價值、意義的用地。

這棟主導與規劃許許多多臺灣鐵路建設的重鎮造於1918至1920年間,歷經日本統治時代的鐵道部與戰後的臺灣省鐵路局,在1989年臺鐵本部遷至臺北車站樓上辦公後,除了少數單位繼續使用區域內的老建築辦公外,大多數的房舍開始閒置。

近年來,經由各界人士的努力奔走,這個原鐵道部的用地獲得保存,並由國立臺灣博物館與臺灣鐵路管理局合作推動「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古蹟修復再利用及博物館園區建置計畫」,希望將位於臺北車站特定區內的這座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古蹟群,建立起長期性、整體性的展示架構,並藉由整合展區內建物與臺灣現有的鐵道文化資產軟硬體資源,扣合整體歷史脈絡,做一完整性的展示規劃。

鐵道部廳舍在過去百年間曾為臺灣鐵道規劃與建設之首腦重鎮,為延續此歷史脈絡,並連結過去、凸顯其歷史意義,再之考量基地供展空間現狀,在國家級鐵道博物館的脈絡下,此館內的展示將以臺灣鐵道歷史與文化作為核心,最終得收鐵道博物館展示、教育推廣及研究之目的。

本書是在臺博館委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執行「臺灣鐵道文化常設展」之展示規劃與文案撰寫計畫下延伸出之作品,整體的展示規劃與本書的架構,除了介紹臺灣鐵道發展歷史,臺灣鐵道路線的地方特色外,並以隱藏在脈絡中的「運工機電」主軸,外加「鐵道文化」共五大方針,涵蓋臺灣鐵道的種種面相。書中包含大清帝國統治時期的臺灣鐵路、日本統治時期的臺灣鐵道,以及戰後之臺鐵的各方向介紹,並另包含捷運與高鐵,以及曾經存在於臺灣地方的輕便鐵道與各產業用鐵路,將這些曾經支撐起臺灣近代發展的鐵路做一完整巡禮。

全書以中英文並列方式,深入淺出介紹台灣鐵道的基本概念與介紹,是一本認識台灣鐵道百年來特色重點的入門書籍。本案之展示規劃與書中文案初稿由陳煒翰負責撰寫,專書之編輯總籌由古庭維與洪致文負責。

後記:非常感謝安有仁Loren提供一張當年臺鐵局本部的老照片,讓這本書有了最棒的封面亮點!今天請到主編的古庭維,設計的陳健雄,封面照片提供的安有仁,以及我共同簽名了一本「豪華紀念保存版」。不過這本是「非賣品」,我要收藏的啦~


百年輪轉‧臺灣鐵道
洪致文‧古庭維 / 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 / 出版
2015年12月出版
ISBN:9789860467055
尺寸:19cm x 26cm / 頁數208頁 / 平裝
執筆:陳煒翰‧古庭維‧洪致文‧王祿融
 
購買這本書有幾個管道:



實體書販售處:
國家書店、五南文化廣場、三民書局及臺博館販賣部








  © Blogger template 'A Click Apart'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