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5日 星期六

空總(原臺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初步調查

日昨兒童節(2014.4.4.)特別跑一趟仁愛路的舊空總,看一下這個我當兵時曾經進去過的空軍大本營。我上一次走入這個空總營區,是獲得「優良義務役 軍官」表揚時那次。那天我們從仁愛路與復興南路那邊集合後,被帶去整隊,在中正堂接受表揚,接著去聯合餐廳的二樓跟星星們吃飯,然後最後從建國南路的側門 離開,從頭到尾都沒有看過正門是什麼樣子。這大概是我這個當兵當空軍與空總唯一的接觸!所以這次重溫舊地,當然要好好研究一下。不過這塊地的歷史調查,要 感謝陳凱劭與林小昇等大師,之前我們來來回回關於google life一批老照片的解讀。那時候,看到這一批拍攝於1949年3月的照片,我們一直在猜地點在哪兒,猜來猜去都猜不到,後來靈機一動發現是空總,才將歷 史解開。

 因為台北市府想要把空總變成六本木,於是小昇的歷史資料調查也就格外重要。我在蘋果日報一篇投書,或許也間接促成這個營區在開發前,能夠有對民眾開放的機 會。在我那篇2013年04月05日的「空總化身六本木 且慢」文章中,我曾寫道:「空總這一塊地,是北市少數見證日本統治台灣最末期的重要空間場域。台灣總督府曾於1921年設立了中央研究所,下轄農業部、林 業部、工業部、衛生部。不 過,中央研究所於1939年撤廢,但將原本的四個研究部門,改制為農業試驗所、林業試驗所、工業研究所及熱帶醫學研究所,而這當中的工業研究所,於 1940年在現在的空總基地上,規劃了嶄新的廳舍,這就是空總內為何有老建築的原因。不過因為二戰爆發,工業研究所的整個新建案在蓋了現存的貳號 館一棟後就整個中斷,成為城市裡『殘缺的政權交替歷史見證』。對於這類興建於日本統治時代最末期的建築,過去往往不被重視,因為它們在戰爭結束的政權轉換 時,有別於其他更早的建物,不折不扣是個未滿十年的新建築。因此,它們在城市裡的存在意義,也要到超過一甲子後的今日才逐漸為人所認知。其實,依北市這幾 年的作法,大概已沒人會奢望我們還真的能保存城市歷史。只能卑微地懇求政府官員,在你們要開發成六本木前的空檔,可否撥交時不要拆光地上歷史建物,不要砍 光所有樹木,就讓我們這些還有一點關懷城市歷史空間的人們,能有進去一探的機會?至少,在你們毀掉城市歷史記憶前,讓市民進去記錄這個城市曾有的過往,好 嗎?
其實,林小昇對於空總這塊地的調查,比現在空總展覽中的敘述要更為詳盡,在此我們先看一下原本臺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的平面規劃。
以下,引用林小昇的調查,提供大家更多背景資料:「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前身是中央研究所的工業部。總 督府於1939年4月28日撤廢中央研 究所,將原本的農業、林業、工業及衛生4部,分別改制為農業試驗所、林業試驗所、工業研究所及熱帶醫學研究所,工業研究所和熱帶醫學研究所繼續使用原本中 央研究所在台北市幸町1番地的廳舍,農業試驗所和林業試驗所則遷出。1940年工業研究所另覓土地,於台北市大安十二甲興建新廳舍,先完成貳號館1棟,之 後卻因第二次世界大戰戰事吃緊,後續計畫之各廳舍無法完成興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於1946年1月改制為台灣省工業研究所,由 陳華洲擔任所長。因原本中央研究院廳舍在戰爭中已被美軍炸毀,台 灣省工業研究所使用的是位於大安十二甲的貳號館新廳舍,但1949年國民黨軍從中國敗退到台灣後,軍方硬把工業研究所趕走,強佔該地,該處目前是空軍總 部。附帶一提,這位工業研究所的所長陳華洲,後來也擔任國立台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的系主任,卻因為和雷震交情頗深,在1959年7月18日發生的武漢大旅 社案中,被調查局羅織殺人罪名逮捕,遭刑求死於看守所。」
以下,讓我們使用中研院GIS中心所提供各種圖資,配合曾令毅先生提供的一份1952年空照加以比對,來看看現存歷史建物的分佈。以下第一張是1952年空照,由曾令毅先生所提供,來自空軍年鑑。
 下面這張是1944年時的美軍航照。
  下面這張是1947年時的航照。
 下面這張是1957年時的航照。
 下面這張是1958年時的地圖。
 下面這張是1974年時的航照。
由於工業研究所在二戰結束前只完成了二號館一棟(圖中的B),顯示這個基地其實缺乏一個表玄關的門面,因此從1952年的一張空總空照圖就可以看出,前面 增建了一棟ㄇ字形的建物,當成第一進的辦公廳舍(圖中的A)。這個一層樓的建物,看起來與國府遷來臺灣後,1950年代初期的空軍建築型態很吻合,桃園基 地靠近黑貓那邊也曾有類似的建築。這個第一進的建物推測在1972年前後拆除,改建為目前連接原二號館的玄關部分,亦即戰情大樓。因此,從戰後初期的航照 與地圖來看,都可見到這個ㄇ字形的建物,但到1974年的航照就變成今貌了。以下是工業研究所二號館與新的玄關的一些照片。
這整個區域內的老建築除了這個二號棟以外,還有什麼呢?比對一下老航照,推測另一棟修車棚也可能歷史悠久。在美軍1944的航照中看不太清楚這個些車棚是否存在,但1947年的航照(圖中的C)已經出現,如今依然健在。
 另外一棟可能也是戰後初期蓋的,是一棟如今標為「通信處」的L形斜屋頂建物(圖中的D)。 這棟建築從外觀來看,屬戰後初期的樣式,1952時的空照看不太出來這棟建物,但1957年時已經出現,故這棟建物應該也是至少有半世紀之久。而有趣的 是,連接這棟建物旁的,是一棟完工於1964年7月9日的二層建物。此建築隔間以空心磚施做,是美援時代軍方建築的特色。如果要保留通信處這棟,那這間連 接的建物也值得一起保留。
下面這棟兩層建物,就是以空心磚隔間,建於1964年的建築。
以下是空總內其他的建物,例如建於1973年的中正堂。
建於1984年的圖書館,是這次空軍展的主要展場。兩側為軍官宿舍。
建於1987年的聯合餐廳,是我當年來空總跟星星吃飯的地方,當然也要舊地重遊拍一下照。
剩下的是一些防空洞與建物照,就不一一介紹了。



0 意見:

  © Blogger template 'A Click Apart'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