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2日 星期二

歷年研究成果總整理(2009版)

今天早上網路出狀況,害我弄國科會計畫弄得快抓狂(最後是要發狂)。所以下午去咕魯撲瞇挺時,難怪HHH會說我怎這麼累啊!嗯嗯。今晚趁網路還OK時,整理了歷年研究成果。這種東西,就是得放上國科會計畫裡去讓審查委員來評論譏笑(喔不,是「績效」)用的。

▃▃▃▃▃▃▃▃▃▃▃▃▃▃▃▃▃▃▃▃▃▃▃▃▃▃▃▃▃▃▃▃▃

風在城市街道紋理中的歷史刻痕——二戰時期臺北簡易飛行場的選址與空間演變
How did Wind Affect the Urban Street Patterns? —A Case Study of the Impact from the Taipei Airfield during the WWII

在過去的研究當中,對於「風」在城市選址上的角色,以及城市佈局中工業區與居住空間相對位置的選擇都有所探討。然而,透過盛行風與飛機場跑道的相關,繼而 影響了城市中的街道紋理,則尚未有研究提出。本文將嘗試從如今臺北市民生社區一帶的街道走向,解構城市發展中,一種受盛行風方向所影響的軸線與街道紋理過 程。本文所要提出之論點,係以二次大戰後期在臺北市東區所興建的簡易飛行場為例,連結「盛行風向 → 飛行場跑道方位與軸線 → 防禦用圳溝範圍 → 街道方位與走向」,來說明民生社區一帶的街道紋理,是如何受到風的影響,而有軸線上的轉變,進而成為城市中的歷史刻痕。

此研究成果發表於「地理學報」中之洪致文2009當中,部分內容亦發表於在日本京都召開之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Historical Geographers。

Hung, C.-w., 2009: Japanese military airfields in Taiwan during the World War II. 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Historical Geographers. 23-27 August 2009, Kyoto, Japan.
洪致文 2009: 風在城市街道紋理中的歷史刻痕——二戰時期臺北簡易飛行場的選址與空間演變, 地理學報. (TSSCI, in Chinese, Accepted)

▃▃▃▃▃▃▃▃▃▃▃▃▃▃▃▃▃▃▃▃▃▃▃▃▃▃▃▃▃▃▃▃▃

二次大戰臺灣軍用飛行場
Japanese Military Airfields in Taiwan during the World War II

在近代臺灣航空史中,二次大戰期間日本海軍與陸軍在臺灣建有超過五十座飛行場。大部分的飛行場位於臺灣中部、南部地區,此外也有些位於臺灣北部、東部地 區。在二戰期間,日本軍方盡可能地在臺灣興建飛行場,因為他們認為可將臺灣當成是一座「不沈之空母」,是日本軍機的絕佳飛行基地。
在本研究中,首先初步調查了臺灣二戰末為止所有的飛行場,透過疊圖分析及田野調查,確立飛行場所在位置。根據現有資料可知,部分飛行場的建設,對二戰後臺 灣的都市發展有所影響。此外,了解這些飛行場的位置與範圍,更能進一步保存這些飛行場內部或周邊所遺留的戰爭遺跡,例如:軍隊之行政處所、砲台、軍需相關 工場、機堡(掩體壕)等。
這些日軍機堡從形式上來看,大致可分為海軍、陸軍兩類。典型的海軍機堡在現今臺灣的新竹機場、岡山機場仍可發現;而典型的陸軍機堡,則可在宜蘭的南飛行場 發現,此機堡目前還受到宜蘭縣列為歷史建築保存。在戰後六十年間,臺灣這些日軍興建的機堡,有些挪用為寺廟、民眾房舍或軍用倉庫。類似這樣的機堡新用途, 也給予了這些機堡等戰爭遺跡另一個新的生命。
此研究成果發表於「地理學報」中之洪致文2009當中,部分內容亦發表於在日本京都召開之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Historical Geographers。

Hung, C.-w., 2009: Japanese military airfields in Taiwan during the World War II. 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Historical Geographers. 23-27 August 2009, Kyoto, Japan.
洪致文 2009: 風在城市街道紋理中的歷史刻痕——二戰時期臺北簡易飛行場的選址與空間演變, 地理學報. (TSSCI, in Chinese, Accepted)

▃▃▃▃▃▃▃▃▃▃▃▃▃▃▃▃▃▃▃▃▃▃▃▃▃▃▃▃▃▃▃▃▃

台灣氣象站歷史變遷沿革研究
Review for the history of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Taiwan

台灣的氣象觀測史,就像它在近代史中的流離身分一樣,歷經許多不同政權與時代的變遷。綜觀過去的一百多年,儘管台灣島內的政權更迭,從事氣象觀測的目的各 異,甚至氣象人員的政治態度與國籍也不相同,但這就是台灣近代歷史的縮影。台灣的氣象文化在過去較少被關注,各地測候所發展的政策背景、城鄉背景,甚至建 築技術背景,也都很少被提及。本研究嘗試從各種不同的角度,跳脫出科學的單一思維,而以社會人文的觀點切入分析與介紹,將台灣各地測候所的發展背景與源 由,配合科學上的理解與認知,提供一種與人文背景間的對話。

近年來,在全球暖化的過程中,對於局部地區的影響,不管是氣候平均狀態的改變,或是極端天氣現象發生頻率的變化,都是各國氣象學者關注的焦點。然而,台灣 百年來的氣候變遷,卻因為受限於觀測數據的問題,大多集中在研究一九五0年代後到現今的氣候變遷。儘管台灣的部分氣象測站有約百年的觀測歷史,然而因為缺 乏對早期資料來源的調查與紀錄,測站搬遷、觀測技術、觀測儀器改變,以及觀測時間與次數的更迭,也往往造成數據分析上的人為變遷(artificial abrupt change)。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個人在國科會補助下執行中之研究計畫「台灣百年氣候之再研究」(持續三年之連續型計畫),便重新整理這些台灣的氣候觀 測數據與其人文背景。因為理解這些人為改變中歷史變遷的沿革,將有助於釐清測站位置的搬移與其影響。因此,在Hung 2007(台灣氣象傳奇)一書當中,以歷史時空背景與地理特徵詳細研究了台灣百年來氣象站的搬遷沿革,而以英文寫成的科學期刊報告Hung 2009,也提供了台灣氣象數據處理使用者,對於測站搬遷該有的基本資訊,以及人為觀測所造成的溫度不連續現象。這些成果,都可做為後人進一步分析台灣氣 候變遷時的參考,避免將人為觀測所造成的氣候變遷假訊號,當成真正發生的自然界現象。

此研究由國科會計畫「台灣百年氣候之再研究」96-2111-M-034-002與97-2111-M-003-004-MY2補助,部分成果發表於「台灣氣象傳奇」一書,以及Hung 2009當中。

2007-2008
國科會計畫「台灣百年氣候之再研究」96-2111-M-034-002計畫主持人
2008-2010
國科會計畫「台灣百年氣候之再研究」97-2111-M-003-004-MY2計畫主持人

Hung, C.-w., 2007: The history of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ies in Taiwan, Taiwan Interminds Publishing Inc., 293pp. (in Chinese)
Hung, C.-w., 2009: Temperature discontinuity caused by relocation of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Taiwan. Terr. Atmos. Ocean. Sci., 20, 607-617, doi: 10.3319 / TAO.2008.07.11.01(A) (SCI )
洪致文, 李衍民, 2008: 台灣氣候數據的不連續問題.2008台灣氣候變遷研討會, 2008.8.25-26. 台北, 台灣.
洪致文, 2008: Homogeneity Adjustments of Climate Data: A Preliminary Work in Taiwan. 2008台灣氣候變遷研討會, 2008.8.25-26. 台北, 台灣.
Hung, C.-w., 2008: Homogeneity Adjustments of Climate Data: A Preliminary Work in Taiwan. The 5th University Allied Workshop for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modeling, 1-3 July, 2008, Tokyo, Japan.

▃▃▃▃▃▃▃▃▃▃▃▃▃▃▃▃▃▃▃▃▃▃▃▃▃▃▃▃▃▃▃▃▃

二十世紀初臺灣漢詩人洪以南之現代文明旅遊足跡

洪以南(1871-1927)為臺灣傳統詩社瀛社之首任社長,雖在日本統治初期避走福建並考取晉江縣秀才,但因家業在台而旋即搬回。洪以南在旅遊各地後, 創作出瑰麗的詩作,在近代臺灣古典文學史上具有驚艷的文學價值外,更展現日本統治初期,臺灣在近代文明洗禮下的時代氛圍。洪以南詩作的地理空間除了寫及臺 灣外,亦曾在赴日的旅遊行程中,留下為數眾多的漢詩紀錄。例如,洪以南在1907年的日本之行,便是一次日本統治初期臺灣人前往東瀛增廣見聞的極佳旅行經 驗呈現,特別是此次旅遊,陸續在《臺灣日日新報》內有詩作發表。

本研究以二十世紀初漢詩人洪以南的詩作為研究文本,探討其透過旅遊對於接觸日本近代文明後的觀點與看法。此外,由於文學是場域的「主觀」再現,本研究亦以 地理學的時空分析概念,將漢詩作品中的時間和空間整合,以詮釋洪以南漢詩的地理世界,並將其旅遊路線,透過地理資訊系統(GIS)繪製成主題地圖。從洪以 南的詩作中可以發現,雖然受到詩句的字數侷限,而無法完整表達旅遊心情、景色細節、歷史典故,但利用詩中的補註,一樣能把很多旅行中的點滴化成文字。總體 而言,洪以南的此番東遊,一開始雖以攜子赴日留學並參觀博覽會為目的,但隨著一些意外的旅程與發展,而豐富了整個旅行的內涵。透過五十三首漢詩的創作,洪 以南替臺灣傳統漢詩人在日本統治初期,記錄下與新文明相遇的火花。這樣大量而有系統的旅遊漢詩創作,可以視為二十世紀初臺灣漢詩人的現代文明旅記代表。

本研究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台灣研究」計劃資助下所完成,成果發表於文化研究學會 2010 年會 「文化生意:重探符號/資本/權力的新關係」研討會中之洪致文與鄭涵娟2010中。

2009-201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台灣研究」計劃之子計畫「二十世紀初臺灣漢詩人之現代文明旅遊足跡——洪以南之旅遊漢詩創作」,計畫主持人

洪致文,鄭涵娟 2010: 二十世紀初臺灣漢詩人洪以南之現代文明旅遊足跡, 文化研究學會 2010 年會 「文化生意:重探符號/資本/權力的新關係」研討會. 2010.1.9-10.台南, 臺灣

▃▃▃▃▃▃▃▃▃▃▃▃▃▃▃▃▃▃▃▃▃▃▃▃▃▃▃▃▃▃▃▃▃

台灣鐵路西線現存木造客車之研究
The Study for 4 Existed 1067mm-gauge Wooden Passenger Coaches in Taiwan Railway

在台灣的鐵道歷史上,大約一九三五年之前所製造的1067mm軌距客車,幾乎都是木製車廂。所謂的「木造客車」,是指車底架為鋼製,但上部結構為木造的鐵 道車輛。台鐵的木造客車時代結束於一九六0年代中期,因為當時幾乎所有的西線木造客車,都已經被鋼體化改造而消失,只剩少數的木造客車因特殊因素得以殘 存。如今,台鐵西線軌距1067mm的木造客車,僅剩四輛殘存。這四輛車當中的二輛,是有著歷史意義的「花車」(SA4101與SA4102號),它們是 日本時代提供日本皇族來台使用的「特別客車」,也是戰後總統所使用的專車。SA4101號與SA4102號,分別造於一九一三年與一九0四年。至於另外的 二輛殘存木造客車,分別是二等客車SPK2502號與三等客車TPK2053號。這二輛車會殘留下來,是因為曾被改造為員工使用的「鋼樑廠宿營車」,而得 以避免解體之命運。本研究當中,提供了這四輛現存木造客車的歷史背景與資訊,可做為未來展示時參考。

本研究刊登於國內唯一對於科技文物保存與產業文化研究之期刊科技博物Technology Museum Review中的洪致文2007。

2005~2006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調查研究與再利用之規劃」計畫共同主持人

洪致文2007: 台灣鐵路西線現存木造客車之研究The Study for 4 Existed 1067mm-gauge Wooden Passenger Coaches in Taiwan Railway. 科技博物Technology Museum Review, 11, 49-67. (in Chinese)

▃▃▃▃▃▃▃▃▃▃▃▃▃▃▃▃▃▃▃▃▃▃▃▃▃▃▃▃▃▃▃▃▃

1980年代北台灣平地冬季降水突增與東亞冬季季風的減弱
Weakening of the winter monsoon and abrupt increase of winter rainfalls over N.Taiwan in the early 1980s

在過去,許多關於東亞冬季季風之研究,不外乎為討論其變異性、與不同天氣系統之關係(例如:寒潮、噴流)等等;這些研究從年際到年代際時間尺度都被廣泛地 討論,但關於東亞冬季季風的降雨特徵,其相關之研究是卻是相當少的。台灣的夏季與冬季,受到東亞季風的強烈影響,一般天氣預報之傳統觀念認為,當冬季東北 風越強,將會帶給台灣越多的降雨;反之,東北風越弱,則台灣的降雨將越少。但依照Hung and Kao (2009) 研究顯示,因東亞冬季季風環流在近幾十年間減弱,導致東亞許多山地與沿海迎風面地區(如日本之日本海沿岸、呂宋島東部、中南半島東部),其冬季降雨減少, 但台灣北部平地地區與中國華南地區,其冬季雨量在1980年代初期後卻急劇增加。以臺北為例,冬季降雨日數快速減少,但總雨量與大雨日數卻反增。

其原因推測為,在全球暖化之影響下,導致南海之海表面溫度(SST)與對流層低層水汽(如絕對濕度q)增加,再加上華南地區南風異常增強(由於東亞冬季季 風之減弱),進而提供東移鋒面更多的水汽來發展其雲雨帶,故北台灣平地地區在1980年代後,其冬季雨量急劇增加。但另一方面,台灣北部山地區域,其冬季 雨量並無明顯變化。這主要是因為山地地區冬季的降水來源,除了鋒面所帶來之降水外,還有東北季風所引起之地形抬升性降水。當東亞冬季季風減弱使得東北季風 帶來之降水減少,但鋒面所帶來之降水卻增加,故台灣北部山地地區其冬季雨量較無明顯變化。

此研究由國科會計畫「台灣百年氣候之再研究」96-2111-M-034-002與97-2111-M-003-004-MY2補助,成果發表於已接受之Hung and Kao 2009當中。

2007-2008
國科會計畫「台灣百年氣候之再研究」96-2111-M-034-002計畫主持人
2008-2010
國科會計畫「台灣百年氣候之再研究」97-2111-M-003-004-MY2計畫主持人

Hung, C.-w. and P.-k. Kao, 2009: Weakening of the winter monsoon and abrupt increase of winter rainfalls over northern Taiwan and southern China in the early 1980s. J. Climate. Accepted. (SCI, IF=4.307)
Kao, P. -k.,and C.-w. Hung, 2008: The abrupt increase of winter rainfalls in early 1980s in northern Taiwan and the weakening of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The 5th University Allied Workshop on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for Global Sustainability. 1-3 July, 2008, Tokyo, Japan.

▃▃▃▃▃▃▃▃▃▃▃▃▃▃▃▃▃▃▃▃▃▃▃▃▃▃▃▃▃▃▃▃▃

從百年氣象資料看台灣降雨的氣候特徵
The Climatic Features of the Taiwan Rainfalls based on the Century-long Meteorological Data

本研究以百年臺灣的雨量數據為資料,以氣候特徵為參考指標,將月份以自然季節方式區分為冬季乾期(11月到1月),春雨季(2月到4月),梅雨季(5、6 月)與颱風季(7月到10月),探討各季節的雨量氣候特徵。台灣全年的平均降雨中,冬季乾期的全年雨量貢獻極少,即使加上北部區域為主的春雨,也僅約達到 全年總雨量的四分之一。整個颱風季的雨量幾乎佔了臺灣地區總雨量的一半,另外四分之一則是來自梅雨季。

根據長期雨量氣候資料來看,台灣北部平地地區其冬季雨量在1980年代初期後有急劇增加趨勢。此外,從大範圍的氣候觀點來分析,北台灣的春雨與大尺度之北 太平洋年代際震盪(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s),則有著很好的相位相關;而短短二個月的台灣梅雨季,過去約四十五年中的半數個案屬於季風轉換的敏銳肇始 (sharp onset) 型態,在肇始時間上與赤道地區由西往東移行的季內震盪,有著時間與空間上的關連。至於台灣年總雨量約一半的最大來源,則為發生於颱風季的降雨。不過,集中 於短暫數日的大量颱風降水,年年之間卻有著相當大的差異:颱風雨佔整個7到10月總雨量的百分比,可以大到65.6%,卻也可以小到7.7%。因此夏秋季 的台灣地區雨量預報,往往是氣象人員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此外,本研究中亦發現,雖然侵襲臺灣之颱風個案在近年來並無明顯增加,東臺灣的大雨個案數也無受到 影響,但西部臺灣的大雨事件個數卻在2000年後明顯增加,特別是最近的五年,西部臺灣與颱風相關的大雨事件暴增,相當值得未來更進一步地探討與因應。

此研究由國科會計畫「台灣百年氣候之再研究」96-2111-M-034-002與97-2111-M-003-004-MY2補助,成果發表於臺灣自然災害史與災後重建學術研討會與洪致文2009當中。

2007-2008
國科會計畫「台灣百年氣候之再研究」96-2111-M-034-002計畫主持人
2008-2010
國科會計畫「台灣百年氣候之再研究」97-2111-M-003-004-MY2計畫主持人

洪致文 2009: 從百年氣象資料看台灣降雨的氣候特徵, 台灣文獻季刊, 第60卷第4期. (in Chinese, Accepted.)
洪致文 2009: 從百年氣象資料看台灣降雨的氣候特徵, 臺灣自然災害史與災後重建學術研討會. 2009.9.18-19.南投, 臺灣

▃▃▃▃▃▃▃▃▃▃▃▃▃▃▃▃▃▃▃▃▃▃▃▃▃▃▃▃▃▃▃▃▃

台灣氣候(梅雨)—梅雨肇始與季內震盪之相關
Taiwan climate (Meiyu)

台灣的梅雨多發生於五月中到六月中之間,與中國華南地區所謂的前汛期時間上非常相近,而比長江梅雨(通常六月中到七月中),或者日本梅雨(Baiu)、韓 國梅雨(Changma)的六月底到七月底來得早。台灣梅雨的特徵是通常在梅雨前期降雨型態多為北來型的梅雨滯留鋒,然而到中後期則往往有許多南海及台灣 海峽移入的中小尺度對流系統造成大降雨。根據Hung and Hsu 2008發表於J. Climate雜誌中的研究,台灣梅雨與亞洲季風的肇始有著時間上非常相近的關係,這也顯示了台灣梅雨與整個亞洲夏季季風肇始之間的關連。此研究係使用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方法所得出的第一個mode之principal component,定義亞洲季風由東北風轉為西南風的轉換時間,定義亞洲夏季季風的第一次轉換。然後使用ERA40的重分析資料,將過去從一九五八到二 00二年的四到六月資料區分,可以看出有二十個年份,亞洲夏季季風的轉換是非常敏銳與快速,也就是說這些將近一半的敏銳肇始(Sharp onset)個案,季風的轉換是一次達成,而無二次甚或數次的環流擺盪現象。

根據Hung and Hsu 2008的研究,這些季風敏銳肇始的年份,台灣梅雨的大雨都發生在這個大尺度環流的改變之後。也就是說,當亞洲夏季季風以敏銳肇始之姿開啟序幕,水氣的充 足供應,可以從非洲東岸的索馬利噴流(Somali Jet),經過印度洋,跨過中南半島直達南海,而給台灣梅雨需要的潮濕不穩定大氣源源不絕水氣供應。從合成的水氣輻合輻散還可以看出,這個敏銳的肇始時間 點,與赤道地區由西向東移動的際內震盪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ISO)有著很好的時間與位置配合。基本上,這些季風敏銳肇始的年份,在ISO移到海洋大陸(Maritime continent )的120°E地區時,台灣梅雨正好開始。因為ISO是一個赤道地區較為穩定由西向東傳遞的震盪訊號,因此可以提供氣象人員提前數日觀察,而獲知台灣梅雨 可能肇始時間的預報推斷參考。從整個梅雨季雨量的年際變化角度來看,Hung and Hsu 2008也發現,多數的臺灣強梅雨年,均屬於亞洲夏季季風為敏銳肇始(sharp onset)個案;但大部分的臺灣弱梅雨年,則僅少數特例是屬於敏銳肇始情況。

此研究在2006年的第27屆AMS颶風和熱帶氣象學會議上與2005年第2屆University Allied Workshop for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modeling (UAW)論文發表,且刊登於Hung and Hsu 2008當中。

2007-2008
國科會計畫「台灣百年氣候之再研究」96-2111-M-034-002計畫主持人

Hung, C.-w. and H.-H. Hsu, 2008: The First Transition of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and Taiwan Meiyu. J. Climate. 21, 1552–1568.

▃▃▃▃▃▃▃▃▃▃▃▃▃▃▃▃▃▃▃▃▃▃▃▃▃▃▃▃▃▃▃▃▃

亞洲的冬季會提早到來嗎? 南亞高壓的西南向移動年代際研究
Is Winter Coming Earlier in Asia? — the southeastward movement of the SAA

臺灣冬半年的東北季風,以及夏半年的西南季風,都屬於大範圍內的亞澳季風一環。而大氣對流層高層的南亞高壓(南亞反氣旋)位置與移行路徑,與東亞季風區域 的季節轉換有非常大的關連,特別是由北半球夏半年演變到冬半年的秋季(九至十一月)期間,是盛大的亞洲夏季季風轉換為澳洲夏季季風的關鍵時刻。南亞高壓的 往南移行,代表了亞洲季風區夏季的結束,與澳洲季風區夏季的到來。南亞高壓位置與移行路徑的年代際變化,與其跟大尺度海氣條件之間的關係,是Hung et al. 2007研究中,欲探討亞澳季風年代際尺度變化上的重點。在本研究中,也發現了南亞高壓的移行過程,也與台灣南部的冬季乾季來臨呈現極佳之相關。因此,大 範圍的南亞高壓年際與年代際變化,事實上也可從局部地區的觀測發現其影響,特別是對台灣南部雨季長短的關連。此研究的最大應用價值,係可提供國內氣象單位 做為評估台灣南部地區雨季長短之參考。

此研究在國科會補助之「亞澳季風區之年代際變化—秋季南亞高壓之移行研究」95-2111-M-034-006資助下完成,結果並發表於Hung et al. 2007的第二十一屆太平洋科學會議。

2006-2007
國科會計畫「亞澳季風區之年代際變化—秋季南亞高壓之移行研究」95-2111-M-034-006計畫主持人

Hung, C.-w., H.-H. Hsu and Y.-M. Lee, 2007: Is Winter Dry Season Coming Earlier in East Asia during Recent Decades? 21st Pacific Science Congress, 12-18 June, 2007, Okinawa, Japan.

▃▃▃▃▃▃▃▃▃▃▃▃▃▃▃▃▃▃▃▃▃▃▃▃▃▃▃▃▃▃▃▃▃

台灣氣候(颱風季) — 颱風季節的降雨貢獻
Taiwan climate (Typhoon season)

在一般的理解中,模式模擬預報台灣夏秋季的總降雨量要比在冬春季節差。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颱風所帶來的降水貢獻,對於整個夏秋季的影響是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存在。然而,這個不確定性到底程度多少,卻沒有經過審慎的研究過。根據個人在Hung et al. 2006的研究,以往將近半世紀的台灣氣象觀測資料顯示,在七到十月的颱風季當中,絕大部分發生於台灣的豪雨事件都跟颱風有關。若從氣候平均的觀點來看, 這四個月的總雨量,有 43.2%來自於跟颱風相關的降雨。若把這颱風貢獻的雨量,再加上颱風離去後二天所夾帶與引進的西南氣流雨量一起計算,則整個跟颱風相關的降雨便可達到 52.3%,超過整體季節總雨量的一半。然而,這樣大量的颱風相關降水,年年之間卻有著相當大的差異。從統計資料來看,颱風雨佔整個七到十月總雨量的百分 比,可以大到65.6%(1986年),卻也可以小到7.7%(1964年)。更甚者,這樣大量的雨水,從平均數據來看,卻全集中在颱風侵襲過程中的十多 天裡。因此,這樣的結果,顯示主要的台灣夏秋季節降雨,是來自非常難加以季節預報的颱風相關極端降雨事件。

台灣南北距離只有377公里,而偏南與偏北走的颱風,卻可使台灣產生大雨的分佈情況有所改變。大氣環流模式(GCM)在有限的網格解析度(數百公里)中, 要在數月之前模擬出季節內不同颱風路徑與雨量分佈的差異是技術上相當困難的一點。因此,這些特性使得台灣夏秋季的降雨預報變得非常不容易。不過,根據 Hung et al. 2006的分析,也從另一角度提供了一個思考方式,那就是儘管有約一半的颱風季節降雨與颱風相關,但也有一半與颱風無關(午後雷陣雨、南來氣流)。因此, 若大氣模式預報了台灣未來的夏秋季節處於較乾的情況,氣象單位便可提出有乾旱機會之警訊,因為另一半與颱風相關的雨量來源不確定性較大,故必須對水資源的 分配及早統籌。相反地,若另一半與颱風無關的降雨,在模式預報的結果為正常或者偏濕,那對於未來的考量就不是朝乾旱的方向去思考。個人對於颱風相關的氣候 研究,除了對其降雨貢獻度的分析之外,對於颱風與大尺度氣候變異之間的關係,特別是不同尺度之間的交互作用也持續進行中,部分成果將發表在已接受之Hsu et al. 2008當中。

此工作在2006年第三屆的University Allied Workshop for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modeling (UAW),以及海峽兩岸災變天氣分析與預報研討會當中發表,部份結果也已發表於Hsu et al. 2008當中。

2006-2009
國科會計畫「東亞氣候變異與熱帶氣旋」 95-2111-M-002-010-MY3計畫共同主持人

Hung, C.-w., H.-H. Hsu and Y.-M. Lee, 2006: Contribution of Typhoons to the Summer-Autumn Rainfalls in Taiwan. The 3rd University Allied Workshop for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modeling, 17-21 July 2006, Green Bay, Taiwan.
Hsu, H.-H., C.-H. Hung, A.-K. Lo, and C.-w. Hung, 2008: Influence of Tropical Cyclone on the Estimation of Climate Variability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North Pacific.J. Climate. 21, 2960-2975.
洪致文, 許晃雄, 李衍民, 2006: 台灣降雨的氣候特徵. 海峽兩岸災變天氣分析與預報研討會,台北, 台灣. 2006.10.30.

▃▃▃▃▃▃▃▃▃▃▃▃▃▃▃▃▃▃▃▃▃▃▃▃▃▃▃▃▃▃▃▃▃

台灣氣候(春雨)—北台灣春雨年代際變化與PDO之相關
Taiwan climate (Spring rain)

在先前的台灣氣候研究當中,有相當多的重點都放在臺灣降雨的年際變化上,特別是其與太平洋上南方震盪/聖嬰現象之間的關係。但是,臺灣的春雨除了在某些年 代與聖嬰現象有著顯著相關之外,卻有更明顯的年代際變化。這顯示了與臺灣春雨相關的東亞季風系統,與其他地區之間的海氣相關事實上並非一成不變。近年來, 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受到相當大的關注。季風地區年際變化的趨於不正常,加上年代際上的大幅度變異,讓整個季風系統在一九七0年代後期的氣候突變 (Climate shift)發生後,進入了另一個不同的氣候狀態(Climate state)。根據個人發表於GRL的Hung et al .2004當中所指出,在臺灣北部的春季降雨,與北太平洋年代際震盪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s(PDO)有著非常顯著的相關。基本上,台灣地區春雨季節(二到四月份),除了北部地區測站有明顯之降雨外,中南部地區均為乾 季,雨水甚少。近幾年,台灣地區有漸入「弱春雨」之傾向,此與PDO的相位有著明顯的關連。根據Hung et al. 2004指出,PDO在北太平洋的變化與赤道地區海溫變化是類似但反相,因此當PDO指數是正號的時候,北太平洋海溫是較冷,但熱帶中到東太平洋是較暖。 這個較暖的海溫,會在菲律賓海造成一個海面氣壓的正距平反應。此氣壓正距平在菲律賓海地區的西部邊緣帶來西南向的距平風場,這樣的西南風分量很容易加深台 灣地區春季的槽線,因而造成台灣的春雨較強現像。從PDO的相位變化來看,PDO似乎從一九九0年代中後期又開始變相。當PDO指數漸漸變成負號後,台灣 地區將近入一個「弱春雨」的時代。

本研究刊登於國際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的Hung et al. 2004當中,並曾於研討會中發表(Hung and Hsu 2004; Hung et al. 2004)。

2004~2006
氣象局「氣候降尺度預報技術發展」計畫MOTC-CWB-95-6M-04 專任助理研究員

Hung, C.-w., H.-H. Hsu, and M.-M. Lu, 2004: Decadal Oscillation of Spring Rain in Northern Taiwan.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31, L22206m doi:10.1029/2004GL021344.
Hung, C.-w. and H.-H. Hsu, 2004: Decadal Oscillation of Spring Rain in northern Taiwan. The 1st University Allied Workshop on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for Global Sustainability, 20-23 July 2004, Kanagawa, Japan.

▃▃▃▃▃▃▃▃▃▃▃▃▃▃▃▃▃▃▃▃▃▃▃▃▃▃▃▃▃▃▃▃▃

季風的肇始機制
Onset mechanism of monsoon

季風的理論與分析,一直是個人在氣候研究當中很重要的一部份,主因在於台灣的氣候很明顯是受到東亞季風的影響,要理解台灣的氣候特徵與變化,對於整個亞澳 地區的季風是必須有一定的認識。在Hung and Yanai 2004這篇相當基礎的論文中,我們以相對單純的澳洲夏季季風,詳細研究了季風肇始的幾個主要因素,包含了︰ (1) 陸海差異 、 ( 2 ) 正壓不穩定性、( 3 ) MJO(季內震盪)的抵達時機、 ( 4 )中緯度槽線的影響。根據此研究結果指出,由於陸海之間比熱的不同,提供了季風肇始的基本氣候條件差異。特別是在澳洲北方海面的下層大氣,與澳洲大陸上受 到強大可感熱通量影響的大氣之間,於9月到隔年的3月間會有明顯的南北溫度梯度反置(越靠近高緯度地區溫度越暖),因而引起南北方向的垂直環流來幫助傳輸 低層潮濕空氣進入至內陸。通常,在上述氣候的基本條件達成後,加上正壓不穩定的大氣條件於肇始之前幾天於850 hPa層發生,便會造成季風的突然肇始。不過,此不穩定大氣的發生時機,與熱帶地區MJO(季內震盪)東移的抵達有著密切的時間相關。大多數的季風肇始, 多與MJO的移進時間配合,僅少數是透過中緯度槽線的入侵引發。

本研究發表於國際期刊Quart. J. Roy. Meteor. Soc的Hung and Yanai 2004當中。

Hung, C.-w., and M. Yanai, 2004: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onset of the Australian summer monsoon. Quart. J. Roy. Meteor. Soc., 130, 739-758.

▃▃▃▃▃▃▃▃▃▃▃▃▃▃▃▃▃▃▃▃▃▃▃▃▃▃▃▃▃▃▃▃▃

亞澳季風的對稱性與不對稱性
Asian-Australian monsoon

亞澳季風是世界上範圍最廣大的季風區域,在亞洲部分包含了南亞、東亞以及中南半島的季風,以及澳洲大陸的澳洲季風。這整個的亞澳季風系統內,一個很有趣的 問題是探討其對稱性與不對稱性的問題。根據發表於Hung et al. 2004中的研究,這裡所謂的對稱性特徵,是指亞洲夏季季風的降雨情況,與隨後發生的澳洲夏季季風降雨之間,有一個非常緊密的對稱相關。也就是說,當亞洲 季風區的雨量偏多,澳洲夏季季風的降雨也會偏多,反之亦然。這種對稱的關係,主要是因為聖嬰現象與南方震盪(ENSO)的典型生命週期,剛好在所謂的亞洲 季風年的年循環當中 (每年的五月到隔年四月),因此這個機制平等地影響了亞洲與澳洲的季風,而造成亞澳季風系統中的對稱行為。不過,澳洲夏季季風的降雨,卻對於隔年的亞洲夏 季季風降雨沒有顯著的影響。這種「單向關係」(亞洲季風可以影響澳洲季風,但澳洲季風無法影響亞洲季風),被稱為亞澳季風區的非對稱特徵。其主因是在亞洲 夏季季風肇始前的北半球春天,大氣與海洋系統有一個記憶被除去的機制存在,而造成前一個亞澳季風的系統特徵,無法延續到下一個新發生的季風事件。

本研究發表於國際期刊J. Climate的Hung et al. 2004當中。

Hung, C.-w., M. Yanai, and X. Liu, 2004: Symmetry and asymmetry of the Asian and Australian summer monsoons. J. Climate. 17, 2413-2426.

▃▃▃▃▃▃▃▃▃▃▃▃▃▃▃▃▃▃▃▃▃▃▃▃▃▃▃▃▃▃▃▃▃

間熱帶輻合帶(ITCZ)的觀測與研究
Satellite observations of the Southeast Pacific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ITCZ是Hadley circulation上升區域的重要特徵。然而,在東太平洋地區,ITCZ只存在於北半球,而南半球僅在每年的三月與四月期間短暫出現。在Hung 1999中,我們使用一九九0年代初開始可以取得的各種獨立觀測衛星資料,首度釐清與證實東太平洋地區在三月與四月時會出現的Double ITCZ現象。這個發表於JGR上的結果(Halpern and Hung 2001),是全世界首度提供的雙ITCZ結構分析。類似這樣的研究,因該區域長期缺乏觀測資料,所以並沒有被發現,僅能在衛星時代用大氣遙測資料分析才 能獲得如此之成果。在這份研究中,分析個案還包含1997-98年間的聖嬰事件。這段二十世紀最大聖嬰期間,最特別的是double ITCZ並未出現,反而是一個發展巨大的ITCZ由北半球移向南半球,然後又從南半球移回北半球。這個結果說明ITCZ並非永遠都停留在北半球,在某些氣 候條件下,ITCZ是可以南北半球間移行。在地球過去的歷史上,太平洋的冷舌也可能像是聖嬰現象發生般地消失,而ITCZ可能也是每年南北移行。因為 ITCZ是Hadley circulation的上升區,而將進一步影響到其主要上升區域到底是一直在北半球,還是會南北移動的差異。

本研究發表於國際期刊J. Geophys. Res.的Halpern and Hung 2001當中。

Halpern, D., and C.-W. Hung, 2001: Satellite observations of the Southeast Pacific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during 1993-1999. J. Geophys. Res.,106, 28,107- 28,112.
Hung, C.-w., 1999: Observations of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in the Eastern Pacific Ocea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S.A. (M.S. thesis)

0 意見:

  © Blogger template 'A Click Apart'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