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

柯公圳:首都新政,缺少城市歷史文化深度

柯文哲市長上任以來,許多重要市政規劃爭議不斷,根源乃在整個團隊對於歷史文化的認知不足,因而造成許多美好的願景無法開展。以我這樣一個台北市 民,家族世居臺北上百年,我非常認同台北車站的西區門戶需要再造,甚至把台大前的新生南路改造為親水環境都是非常好的想法,但柯P團隊往往在缺乏文化深度 與歷史厚度下做規劃,因而阻力重重。(延伸閱讀:柯P引領台北文資進入真正黑暗時代!

西區門戶計畫來說,舊市議會的拆除與否(或立面可否保存),就點出了市府在規劃上歷史尊重不足的弱點。該十字路口,有著1910年代的監察院(原臺北州廳)、1940年代的行政院(原台北市役所),以及1960年代的舊市議會。每個街角的公共建築,展現了相差約二、三十年的城市風貌,但市府的規劃卻可以輕率認為1960年代的建築很醜,是不成熟的現代建築,就想直接拆除了事。(延伸閱讀:臺北舊市議會的歷史巡禮)

再以另一頭的北門廣場規劃為 例,整個設計是以眾星拱月式地塑造北門為亮點,交通規劃加以配合,甚至要剷平周邊被認為不值得保留的建物,去塑造設計者認知中的美好規劃。其設計理念與公 民覺醒的城市價值間的落差在於,市民已經看到有百年歷史的三井倉庫與北門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如果可以眾星拱月式地塑造北門為亮點,為何不能以同等待遇看 待百年三井倉庫的城市歷史意義與價值?(延伸閱讀:三井倉庫裡的北市府文資盲點
而在此區中,國光客運的臺北西站,是從公路局時代就屹立至今的臺北客運車站門戶,有著特殊的扇狀候車 月台,迄今已有超過六十年歷史。如果台北市民至今對於造於1941年的台北老火車站在1986年時,以不到五十年歷史的情況下在國民黨執政時期拆除而忿忿 不平,又如何能不正視柯P要拆掉超過六十年歷史,臺北現存最老客運車站的規劃?國光客運是臺北西站地上物所有權人,如果真要護產,應該立刻申請文資審議, 提列為古蹟保存!
市府的文化價值判斷,有明顯地缺乏歷史厚度思維弱點,選擇性的強調,忽略式地剷除。這樣的歷史錯誤認知,也呈現在日本時代都市擴張時所挖成的大排水道上。市府要學首爾的清溪川,是不錯的亮點,但新生南路那條大排水路根本就不是瑠公圳,如果說要恢復成1940年代的「堀川」風貌,相信沒人會跳出來說有什麼歷史錯誤,但規劃成要「恢復瑠公圳」就大有問題,倒不如說要新做一條「柯公圳」還比較可以永留後世。(延伸閱讀:不要再亂說新生南路下面的是瑠公圳了!

柯 P競選時,曾邀集各種不同領域專家幫他惡補各項議題,但顯然地在文化與歷史這塊,還是非常缺乏。以錯誤的歷史事證,導致錯誤的歷史詮釋,再以錯誤的歷史想 像,勾勒出一個虛假的歷史論述,然後再規劃出一個以「都市設計者自傲」卻虛偽的城市歷史脈絡,而產出一個後現代的城市願景,難怪美好的願景也會困難重重。 (作者洪致文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本文刊登於2016.1.7.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947039

0 意見:

  © Blogger template 'A Click Apart'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