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5日 星期六

地圖學術研討會演講與台大大氣系館拍拍

今天(2013.10.5.)受邀前往第十三屆地圖學術研討會發表演講:「戰火下誕生的臺北街道與公園--二戰末期台北市的防空空地與空地帶及其戰後之變遷」,也就順便從研討會會場的台大地理系館拍拍台大大氣系的系館。這個台大大氣的A館,是當年台北帝大白鳥勝義教授與小笠原和夫教授的基地,是個臺灣氣象學術發展重要的建築呢。


如果想要多瞭解這棟建築,可以到台灣的店 買這本書看看喔~



洪致文 2013:戰火下誕生的臺北街道與公園--二戰末期台北市的防空空地與空地帶及其戰後之變遷, 第十三屆地圖學術研討會. 2013.10.5. 台北, 台灣 (邀請演講)
 

今天的演講題目為:

戰火下誕生的臺北街道與公園--二戰末期台北市的防空空地與空地帶及其戰後之變遷

摘要為:

在台北市的發展過程中,從清代的河港型市街發展與台北城興建,確立了三市街(大稻埕、艋舺與城內)的成形,到1905年的市區計畫、1932年的台北市擴大計劃,可以說逐步邁向大都會的格局。然而,在1930年代中期開始的十年,歷經了二次大戰的影響,因而有了許多異於承平時期的都市規劃。比較1932年的計劃與戰後的狀況,可以得知台北市在終戰前先後有了幾處與軍事相關考量下所變更的都市設計,以及進入戰爭最末期時,為了防止空襲轟炸大火蔓延所闢設的防空空地與防空空地帶。

防空空地與防空空地帶,在防空法內又稱疎開空地與疎開空地帶。透過美軍拍攝於二戰最末期的航照加以判讀,可以確認了台北市內在1944~45年間所緊急開闢,為了防空防火所劃設的主要防空空地帶。透過這樣的位置確認,可探討這些空地帶在戰後的變遷,與對台北城市發展的影響。

本研究以台灣總督府官報在1944年11月以及1945年4月,兩次詳細的防空空地、防空空地帶指定,配合戰後處理這些緊急徵用之用地的情形,歸納出第一次指定(1944年11月)的六處防空空地與六處防空空地帶,以及第二次指定(1945年4月)的二十處防空空地帶位置。此兩次指定的大環境背景,分別為第一次的台灣沖航空戰(1944年10月)間美軍猛烈轟炸台灣各地機場與軍事設施,以及導致第二次指定的1945年3月後美軍無差別轟炸與沖繩戰之影響。

依照戰後的統計,台灣總督府第一次指定共拆除房屋351間,房屋基地面積39,285平方米,第二次指定則規模更大,拆除房屋2,748間,總房屋基地面積669,007平方米。合計兩次的指定,共在台北劃設了708,292平方米的防空用空地。這其中46.3%屬於日產(日本人之財產),40.2%屬於私產(台人之財產),其他則為國庫或市有地。在戰後初期,台北市府認為這些空地係為防空而拆除,應該予以保留並供作道路、公園或綠地之設施,乃訂立計畫,保留約原指定面積之40.9%,因而使得這些空地與空地帶,有些雖然經歷了違章佔據的時代,最終仍轉化為如今之市區道路,成為台北市都市發展中,受到戰爭防空思維所影響下的城市烙印。

類似的防空空地與防空空地帶劃定,除了台北市外,基隆市與台南市等都市也在二戰末期有相同的作法。這些在戰爭最末期因應美軍空襲的非常措施,都程度不一地烙印下城市發展的痕跡,值得在做各地的城市研究時加以探討。


0 意見:

  © Blogger template 'A Click Apart'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