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5日 星期六

通往雙連陂的軌道

最近在研究雙連陂,不是雙眼皮,請大家千萬要看清楚。


繼續先前的大發現,原來雙連埤跟我家有關係。據臺北辨務署調查,此埤為乾隆三年(1738年)所築,為當時開墾人民合資十三股半請願所開。至日本時代初期,仍為十三股半的合股人後代使用,因股東同為引水人,故無需負擔水租。依照明治三十九年(1906 「公共埤圳雙連埤規約」中明記的引水人代表有十人,包括王慶忠、林鶴壽、王福灶、張伸、洪以南、連胡來、周樹慈、陳鶴升、陳培梁及周鴻圖。這裡面,我阿祖 洪以南就這樣「登場」了。但重點在後 面!!!另有一人名洪文光,和合股股東協議,引埤灌其所有之旱田,代價是繳納水租銀56 圓。洪文光是何許人也?乃洪騰雲之孫,洪以南之哥,也就是我的阿祖輩的人。剛時雙連埤的修繕管理,是由股東中選出埤長,但維修費以洪文光所交的水租充之, 若有不足才由十三股半之股東分攤。所以,雙連埤的修繕費用,居然是我阿祖的哥哥在出的。

如果我們查一下「臺灣列紳傳」,裡面寫到洪文光,經歷為臺灣總督府臨時舊慣調查會,本籍為臺北艋舺,住址是臺北廳大加蚋堡艋舺土地后街二十番戶。同一本書裡寫到以南,經歷是辨務署參事、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臺北廳參事、淡水區長,住在臺北廳大加蚋堡艋舺土地後街三十九番地。他們兩兄弟,可能是在分產時,洪以南有獲得雙連陂的股份,但洪文光沒有,所以才會有這檔事發生。

雙連陂被填平的時間,是在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四月後。這是因為臺灣總督府頒行府令,要求合併臺北廳所轄之公共埤圳雙連圳、大竹圍埤、三板橋埤、下埤、上土地公埤、下土地公埤、鴨藔埔埤、牛車埔埤於「公共埤圳瑠公圳」之下。當時總督府的想法是,要把這些埤塘給填平,可以產生新生地,但同時又必須兼顧原本靠這些埤塘灌溉者的利益。所以總督府打的如意算盤是,合併這些埤塘,交給像是瑠公圳這樣的公共埤圳接手。接手者必須利用既有的渠道連接埤塘放水,把埤水放光後,又要填土把埤塘填平,接著還要建設新的渠道連接原本靠這些埤塘灌溉的田地。由於這樣的建設是需要資金的,沒人會沒事做公益來搞,所以總督府想到 可以把填好的埤塘新生地給像是「公共埤圳瑠公圳」這樣的組織來做,因為有利可圖所以一定有人願意。

所以,公共埤圳瑠公圳接手合併這十個埤塘後,依照《瑠公水利組合概況》所述,1910 11月至19113月間做了「整理大加蚋堡上埤:整修圳路,排除埤水,得埤底田27餘,開墾成為瑠公圳的基本財產」這些事,第二期工事則是從 1912 1 月至1912 3 月間,「整理下埤及雙連埤圳路,排除埤水,得埤底田28 餘,並開墾成水田。」所以,雙連陂在1912年春被放光埤水這件事幾乎可以確定。而從這兒也可以看出,工事都是選在插秧之前來做。

不過,做這麼大的一件工程,通常的順序是,先把埤塘與既有水道相連,放掉水後,接著要填土,還有施工連接新的渠道提供灌溉。我查了總督府的檔案,發現一條很有意思的輕便鐵道。這個「臺北廳大加蚋堡牛埔庄公共埤圳瑠公圳輕便鐵道敷設」的圖,顯示一條在1914年之前所興建的鐵路,正好是從雙連埤今民生西路附近出發,走到淡水線後右轉南下,接著又沿著縱貫線北上方向往東走,在還沒到新生南路時又右轉南下直到今天中正廟的東緣(天啊,就是華光社區那一帶耶)。這條輕便鐵道,我猜測是工事用的軌道,會這樣連接主要是要把填土用的土方搬到雙連陂那兒去。但是,為何要從現在華光社區這邊去拿土呢!?前幾天跟印海寺同學聊天時,突然靈機一動,原來他聽華光的耆老說,那兒地勢較高,很少淹水。所以我請冰雪聰明的助理用DTM分析了一下,還真的是地勢高耶。所以,可以知道這條軌道就是運土來填雙連埤用的。

我接著去查這段時間,在總督府鐵道部年報內,是否有輕便鐵道的紀錄。結果是沒有!但是,卻在軌道的項下,於1915年度的年報中發現,臺北輕鐵炭礦株式會社經營有一條從古亭村庄到大稻埕的軌道,距離是2.4哩。這個距離計算後大概是3.8km。用姑狗大神算一下剛剛那條鐵道,賓果!距離居然差不多耶。所以, 經營者後來應該是臺北輕鐵炭礦株式會社沒錯。但謎之聲是,這跟瑠公圳有何關係?

這時候,偵探就要出場了。把台灣日日新報找出來,突然看到1913613的報導是,臺北輕鐵炭礦株式會社在該年615成立,最初時不少的軌道是從澤井組買來的。19161227的報導則說,從古亭庄到大稻埕間的輕鐵運輸要營業廢止,這段鐵道是當年跟澤井組買的。


於是,我查閱鐵道部資料,1916年的年報,這條古亭村庄到大稻埕的軌道最後一次出現,隔年的1917年年報就不見了。所以,這一條連結雙連陂到古亭的軌道,在這個時候消失幾乎確定。那回來剛剛的謎之聲,這跟瑠公圳有何關係?看來,這條鐵路在交給臺北輕鐵炭礦株式會社經營前,是屬於澤井組的。而澤井組是什麼?這要從澤井組的澤井市造這個人說起。這一部份,林炳炎前輩已經做了很好的研究。從他的研究當中,可以知道:「澤井市造除自立「澤井組」、擔任公設消防組第一任頭取外,有下列業績或活動:台北電燈株式會社監查役、淡水河護岸工事、台灣貯金銀行設置發起人、台北組合常議員、1911-12-11嘉義回歸線立標建設、社團法人台灣土木建築協會、製冰會社委員長澤井市造、南門新店之輕便鐵路、小粗坑發電所堰堤、專賣局大廈、台北廳舍等是他的業績。」同時,大家熟知的新店線也跟他有關,林前輩寫到:「根據日文維基百科『台北鉄道』可查到「台北鉄道前身是明治年間,台北南門、公館、景尾、大坪林、新店之輕便鐵路,経営者是日本人建設業者澤井市造。」


依照臺灣大百科的描述:「澤井市造為澤井組的創業者,1849(嘉永3)年1月出生於日本丹後由良村,1879(明治12)年12月起從事手宮幌內間鐵道工程,此為其最初承包的鐵道工程。 此後陸續承造阿部川橋樑及日本各鐵道工程等。1896(明治26)年進入營造業「有馬組」,成為其屬下並成功的完成北陸鐵道工程,開始他在有馬組時期的事業。1895(明治28)年日本佔據台灣,日本的大營造業者有馬組在台灣的事業都委由代理人澤井市造負責。澤井市造立即於同年5月以有馬 組工事部長的身分來台,從事軍事用途的基隆-台北間鐵道修築及改良工程。1898(明治31)年離開有馬組獨立創業,名為澤井組,專門從事承包縱貫鐵道工 程和埤圳等大規模土木及築港等工程。澤井組本店設於由良,於大阪、大連及台北設有支店,京都、北海道及舞鶴等設有出張所。1912(明治 45)年澤井市造去逝後,由澤井市良繼承,台北支店事務主要由毛利千代次負責。1913(大正2)年澤井組改為合資會社澤井組,1923(大正12)年5 月澤井組解散,改名為鬼武組。澤井組承包的建築工程包括新起街市場(1908年竣工,近藤十郎、松ヶ崎萬長設計,現為西門紅樓)、台北電話交換局(1909年竣工,森山松之助設計)、台北廳廳舍(1915年竣工,森山松之助設計,現監察院)、總督府台北專賣局廳舍(1915年竣工,森山松 之助設計,現公賣局)、台南高等女學校校舍(1917年竣工)及台灣總督府新建廳舍石積工程(1919年竣工,森山松之助設計);土木工程包括彭佳嶼燈塔 1908)、台北水源地設施(1909)、台南水道淨水池、屈尺第一第二發電所水害復舊工程、下淡水溪護岸工程等。」(以上資料來源取自「臺灣大百科全書」網站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fprint?ID=9119.



所以,看起來瑠公圳接手這些埤塘,所需要的土木工事,正是交給澤井組來做,所以澤井組才會蓋了這些軌道。經由這樣抽絲剝繭,大概知道有其實,我剛剛查了一下,臺北輕鐵炭礦株式會社後來就是為了把萬華到新店的輕鐵改為正規的1067mm鐵道,而改組成立臺北鐵道會社。不過,這一段歷史有點累人,所以暫且休題。再說!

5 意見:

C君 2010年5月16日 晚上8:13  

佩服你~我光看這篇就頭眼昏花了!

et29912002 2010年5月20日 上午10:36  

光寫這短短一篇,查的資料就很可觀了
做功課做功課,這功課真不容易做@@

H君 2010年5月20日 晚上7:40  

這一篇一點都不短了,呵呵!希望能多挖一些東西出來才好哩

et29912002 2011年3月22日 上午9:30  

http://tinyurl.com/4vqat8w
今天看書才發現原來228公園的急公好義坊
也跟您曾曾曾曾曾...祖父有關係

清代的衡陽路也就是立了這個牌坊的石坊街

洪老師的家世與台北淵源非常深

騰雲號蒸氣火車的命名,是否如Tony所猜測與您的曾曾曾曾曾...祖父有關係?

H君 2011年3月24日 清晨6:34  

應該是無關囉~

  © Blogger template 'A Click Apart'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